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隆重揭幕。对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们一直怀抱一种崇敬和景仰,它不仅是一座纪念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的丰碑,也是中国近现代光辉革命历史的象征,富含了太多的意义与寄托。
让我们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重温英雄烈士光辉事迹的同时,了解纪念碑的建设过程,追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开国大典前夕奠基,历时5年半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中央。
1949年9月30日,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整个建设历时5年半时间。
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其文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立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激励全国人民热爱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人民英雄,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如何才能达到周总理批示的“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建碑目的?
当时来自全国的200多份设计方案汇集到京,有亭、台、堂、碑等多种形式,有单独、群像的雕塑,有高耸的塔形,也有低矮的园林。经过几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事业、伟大功勋,纪念碑应该高而挺拔。平铺地面式的方案先被否决,巨雕塑像式和碑、塔的形式成了建筑形式争论的中心。
那段时间,天安门广场摆放着3个按1/5比例做成的大模型:一个是高耸的矩形立柱模型;另一个是建有亭子、游人可登碑顶瞭望的模型;还有一个是将台座提高,做成有3个门洞的红墙台座模型。同时还陈列了有坡顶及有群雕像的兩个较小的模型,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这些模型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提建议,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氛围。
1952年5月,北京市政府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综合各界不同意见,设计几经反复,副主任委员、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建筑设计组最终提交了将碑座提高,内设陈列室可进入,碑身呈矩形,碑顶为四坡顶的方案。方案模型在政协展览征求意见后,设计方案经批准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
开工后,全国人民仍十分关注纪念碑的兴建,不断有人提出改进意见。其中“做成实体碑身更显庄重”的意见得到采纳。根据这个意见,后来取消了大台基陈列室,形成了现在的碑形。
虽已开始施工,但此时浮雕主题和碑顶形式仍未确定。建筑家建议用“建筑顶”,雕刻家则主张用群雕。雕刻家认为“大屋顶”形象古老;但建筑家反对群雕,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彭真经过认真思考后指示:群像形式容易使主题混淆,用“建筑顶”为好。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便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现在回过头来看,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功绩,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梁思成担纲纪念碑设计,实际组织由林徽因负责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汇聚了郑振铎、吴作人、梁思成、刘开渠等一大批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家、艺术家。
1952年5月,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中,林徽因不仅承担美术设计方面的任务,许多情况下成为整个设计小组的实际领导者。当时碑建会主要负责人梁思成工作十分繁忙,经常赴苏联访问,林徽因承担了设计小组的组织工作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
从总平面规划到装饰图案纹样,林徽因一张一张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为蓝本,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华彩乐章,显示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唐代雕塑代表着完满、和谐,既精致、细腻、华美,又刚柔并济,浑厚中有灵巧,粗犷中有妩媚,豪放中有细腻,凝重中有轻盈,能更好地表达人民对英雄的歌颂与怀念。
在选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林徽因最后选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她画了数百张不同风格的草图,对笔下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描画过几十次、上百次。建成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须弥碑座四周刻有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图案组成的8个大花环浮雕,同大须弥碑座的8幅近代历史浮雕相互照应,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 浮雕塑造170多个人物形象
走近纪念碑,最吸引人的当属那壮观厚重的浮雕。这些浮雕高2米,宽2米至6.4米,共刻画了170多个人物形象。
为何要设计这样一组浮雕?
当年,随着设计方案逐渐明晰,纪念碑底座不再设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那么,怎样才能把革命烈士的事迹展现在纪念碑上?最后,兴建委员会决定在纪念碑底座的碑身上,雕刻一组浮雕,把中国100多年来革命斗争历程表现出来。
时任上海市美协主席、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兼杭州市副市长的刘开渠被挑选出来主持浮雕设计工作。他早年留学法国,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对中西方的雕刻手法都十分熟悉。
浮雕创作初期,为了更好地把题材、情节组织说明得更充分,一批在北京的著名画家也参与了起稿。刘开渠到任后,立即着手向全国延揽雕塑人才。他带领主要创作者到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太原晋祠以及开封、徐州、济南等地去考察雕刻艺术。
刘开渠不但组织整个浮雕设计工作,还亲自投入到创作中去。他经过反复研究、构思,创作出了《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3块大型浮雕,生动表现了解放军英勇奋战、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的场景,堪称浮雕创作的精品。
塑造170多个人物形象,第一步是做成泥塑。第二步,再由雕刻人员按照泥塑的形状雕刻在纪念碑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进展十分顺利,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碑石百吨石材7个半月采运抵京
纪念碑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按照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
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意味着这块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多吨,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去哪里开采如此巨大的石料?专家经过对全国各大山脉岩石的分析考察,认为青岛崂山最西端山峰浮山大金顶上的石料石质均匀、耐风化,是合适石材。
如何安全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开采不好,精心选定的石料就报废了。在当地老石工的建议下,施工人员在选定的石料四周挖开4米深槽,再沿着石槽在预定剥离面上凿出若干楔子眼。开采时,由几十人持重锤同时将铁楔子插入预定的剥离线中,按照口令同时锤击。这样,一块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20多吨的碑心石料终于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下来。
经过第一次加工,石料重量减为280吨。搬运下山时经转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后,石料重量减为约103吨。
浮山距离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沿途多是连绵丘陵。如果从采石场临时修一条重轨铁路直达车站,造价太大。最后施工人员决定用“老办法”——滚杠,就是先在路面上铺设枕木,接着在枕木上摆一排圆木,再把巨石放到圆木上,慢慢挪动大石料。
为了保险起见,工人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代替圆木。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8月19日,大石料起运,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在青岛车站,对大石料進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间厚度缩减为87厘米,两端厚度减为79厘米,重量减为94吨。
从1953年10月6日起运,承载着百吨大石料的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北京。沿途曾经过3个道路狭窄的小村庄,需拆除民房5间。村民们听说是建纪念碑的石料通过,不等动员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当时的北京前门西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10月16日,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经过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吨。整块碑心石从1953年4月1日动工开采到运输抵京,历时7个半月,先后有7116名工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河北曲阳民间石匠完成浮雕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一共雕刻了170多个人物。
这些浮雕原来计划请苏联专家雕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河北曲阳人刘汉章夜不能寐。对家乡雕刻技艺满怀信心的他,走进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办公室,陈述了曲阳雕塑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建议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并推荐了精于雕刻的古董商冉景文。
经慎重考察了解,薛子正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由曲阳雕刻艺人来承担浮雕雕刻任务。很快,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周恩来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周总理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造。并批示,立即挑选一批技艺精湛的曲阳石匠进京,到中央美院进行培训,同时与雕塑家们交流技艺,做好浮雕雕刻的一切准备工作。
雕刻师刘秉杰回忆,隆冬季节,周总理在施工现场看到曲阳石匠们在冰天雪地里作业,手冻裂了,口子处在流血,当场指示指挥部领导在工地四周搭建起高大席棚,冬天挡风、夏天遮阳。并且要求每人每天供应2两白酒,以驱寒解乏,并要求每天下午必须按时发放,一定要看着石匠把酒喝下去。
纪念碑建成后,在周总理的具体关怀下,以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工程的百余名曲阳石匠为骨干力量,成立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由此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雕刻艺术队伍的骨干力量,也为民间雕刻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细细品味,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气象万千,今日思之仍激动不已。”著名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评价说。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座永远的丰碑!
让我们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重温英雄烈士光辉事迹的同时,了解纪念碑的建设过程,追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开国大典前夕奠基,历时5年半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中央。
1949年9月30日,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整个建设历时5年半时间。
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其文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立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激励全国人民热爱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人民英雄,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如何才能达到周总理批示的“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建碑目的?
当时来自全国的200多份设计方案汇集到京,有亭、台、堂、碑等多种形式,有单独、群像的雕塑,有高耸的塔形,也有低矮的园林。经过几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事业、伟大功勋,纪念碑应该高而挺拔。平铺地面式的方案先被否决,巨雕塑像式和碑、塔的形式成了建筑形式争论的中心。
那段时间,天安门广场摆放着3个按1/5比例做成的大模型:一个是高耸的矩形立柱模型;另一个是建有亭子、游人可登碑顶瞭望的模型;还有一个是将台座提高,做成有3个门洞的红墙台座模型。同时还陈列了有坡顶及有群雕像的兩个较小的模型,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这些模型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提建议,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氛围。
1952年5月,北京市政府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综合各界不同意见,设计几经反复,副主任委员、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建筑设计组最终提交了将碑座提高,内设陈列室可进入,碑身呈矩形,碑顶为四坡顶的方案。方案模型在政协展览征求意见后,设计方案经批准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
开工后,全国人民仍十分关注纪念碑的兴建,不断有人提出改进意见。其中“做成实体碑身更显庄重”的意见得到采纳。根据这个意见,后来取消了大台基陈列室,形成了现在的碑形。
虽已开始施工,但此时浮雕主题和碑顶形式仍未确定。建筑家建议用“建筑顶”,雕刻家则主张用群雕。雕刻家认为“大屋顶”形象古老;但建筑家反对群雕,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彭真经过认真思考后指示:群像形式容易使主题混淆,用“建筑顶”为好。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便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现在回过头来看,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功绩,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梁思成担纲纪念碑设计,实际组织由林徽因负责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汇聚了郑振铎、吴作人、梁思成、刘开渠等一大批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家、艺术家。
1952年5月,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中,林徽因不仅承担美术设计方面的任务,许多情况下成为整个设计小组的实际领导者。当时碑建会主要负责人梁思成工作十分繁忙,经常赴苏联访问,林徽因承担了设计小组的组织工作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
从总平面规划到装饰图案纹样,林徽因一张一张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为蓝本,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华彩乐章,显示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唐代雕塑代表着完满、和谐,既精致、细腻、华美,又刚柔并济,浑厚中有灵巧,粗犷中有妩媚,豪放中有细腻,凝重中有轻盈,能更好地表达人民对英雄的歌颂与怀念。
在选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林徽因最后选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她画了数百张不同风格的草图,对笔下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描画过几十次、上百次。建成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须弥碑座四周刻有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图案组成的8个大花环浮雕,同大须弥碑座的8幅近代历史浮雕相互照应,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 浮雕塑造170多个人物形象
走近纪念碑,最吸引人的当属那壮观厚重的浮雕。这些浮雕高2米,宽2米至6.4米,共刻画了170多个人物形象。
为何要设计这样一组浮雕?
当年,随着设计方案逐渐明晰,纪念碑底座不再设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那么,怎样才能把革命烈士的事迹展现在纪念碑上?最后,兴建委员会决定在纪念碑底座的碑身上,雕刻一组浮雕,把中国100多年来革命斗争历程表现出来。
时任上海市美协主席、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兼杭州市副市长的刘开渠被挑选出来主持浮雕设计工作。他早年留学法国,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对中西方的雕刻手法都十分熟悉。
浮雕创作初期,为了更好地把题材、情节组织说明得更充分,一批在北京的著名画家也参与了起稿。刘开渠到任后,立即着手向全国延揽雕塑人才。他带领主要创作者到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太原晋祠以及开封、徐州、济南等地去考察雕刻艺术。
刘开渠不但组织整个浮雕设计工作,还亲自投入到创作中去。他经过反复研究、构思,创作出了《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3块大型浮雕,生动表现了解放军英勇奋战、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的场景,堪称浮雕创作的精品。
塑造170多个人物形象,第一步是做成泥塑。第二步,再由雕刻人员按照泥塑的形状雕刻在纪念碑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进展十分顺利,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碑石百吨石材7个半月采运抵京
纪念碑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按照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
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意味着这块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多吨,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去哪里开采如此巨大的石料?专家经过对全国各大山脉岩石的分析考察,认为青岛崂山最西端山峰浮山大金顶上的石料石质均匀、耐风化,是合适石材。
如何安全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开采不好,精心选定的石料就报废了。在当地老石工的建议下,施工人员在选定的石料四周挖开4米深槽,再沿着石槽在预定剥离面上凿出若干楔子眼。开采时,由几十人持重锤同时将铁楔子插入预定的剥离线中,按照口令同时锤击。这样,一块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20多吨的碑心石料终于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下来。
经过第一次加工,石料重量减为280吨。搬运下山时经转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后,石料重量减为约103吨。
浮山距离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沿途多是连绵丘陵。如果从采石场临时修一条重轨铁路直达车站,造价太大。最后施工人员决定用“老办法”——滚杠,就是先在路面上铺设枕木,接着在枕木上摆一排圆木,再把巨石放到圆木上,慢慢挪动大石料。
为了保险起见,工人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代替圆木。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8月19日,大石料起运,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在青岛车站,对大石料進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间厚度缩减为87厘米,两端厚度减为79厘米,重量减为94吨。
从1953年10月6日起运,承载着百吨大石料的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北京。沿途曾经过3个道路狭窄的小村庄,需拆除民房5间。村民们听说是建纪念碑的石料通过,不等动员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当时的北京前门西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10月16日,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经过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吨。整块碑心石从1953年4月1日动工开采到运输抵京,历时7个半月,先后有7116名工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河北曲阳民间石匠完成浮雕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一共雕刻了170多个人物。
这些浮雕原来计划请苏联专家雕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河北曲阳人刘汉章夜不能寐。对家乡雕刻技艺满怀信心的他,走进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办公室,陈述了曲阳雕塑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建议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并推荐了精于雕刻的古董商冉景文。
经慎重考察了解,薛子正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由曲阳雕刻艺人来承担浮雕雕刻任务。很快,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周恩来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周总理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造。并批示,立即挑选一批技艺精湛的曲阳石匠进京,到中央美院进行培训,同时与雕塑家们交流技艺,做好浮雕雕刻的一切准备工作。
雕刻师刘秉杰回忆,隆冬季节,周总理在施工现场看到曲阳石匠们在冰天雪地里作业,手冻裂了,口子处在流血,当场指示指挥部领导在工地四周搭建起高大席棚,冬天挡风、夏天遮阳。并且要求每人每天供应2两白酒,以驱寒解乏,并要求每天下午必须按时发放,一定要看着石匠把酒喝下去。
纪念碑建成后,在周总理的具体关怀下,以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工程的百余名曲阳石匠为骨干力量,成立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由此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雕刻艺术队伍的骨干力量,也为民间雕刻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细细品味,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气象万千,今日思之仍激动不已。”著名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评价说。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座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