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油画静物写生课以造型基础薄弱的非艺术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有其特殊性。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课程设计尤为重要,避免制作周期过长、注重临摹、选择适合的技法教学、鼓励学生发展个人风格都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 油画静物写生 个人风格 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很多大学开设了绘画实践类课程,其中色彩课程内容多为油画静物写生。静物写生在西画教学体系中通常作为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的基础训练,而油画这种材料由于其可覆盖性和稳定的画面效果,比水性材料更适合初学者学习掌握。针对造型基础薄弱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油画静物写生课程,有其特殊性,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十分重要。油画选修课教学与油画专业课教学相比,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如果严格按照艺术院校中传统的教学要求或过于强调创意,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其结果要么是进展缓慢,要么是学生放飞自我,所学寥寥。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既要注重基础造型手法训练,设计出有效提高造型能力的教学步骤,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绘画风格,表达绘画情感。
一、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避免制作周期冗长的作品
高校中这一类艺术选修课程通常为一学期32课时,因此教师在学期初就要设计好写生课程的节奏,对一学期的进度进行规划。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期作业更能体现学习成效,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虑到油画制作本身费时的特点,可以在画幅上选择较小的尺寸,以达到增加作业数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以笔者个人教学经验看,3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内框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尺寸,可以在6至8课时表现出一组难度不高的静物组合。无论处于绘画能力的哪一个阶段,写生时都会遇到感觉不对的问题,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外,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急于完成和进展不顺之间的矛盾。绘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停笔思考、放松有时比埋头苦干更有益。对于初学油画的学生来说,除了追求作业的完成度外,保持珍贵的创作热情同样重要。对此,我的建议是将进展不顺利的作品暂时搁置,静物组合用拍照形式记录,在进行下一单元作业的间隙,或学期末的“改画课”再抽空完成。
二、重视临摹的作用,以大师为师
在古老的西画教学体系中,临摹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手法,很多绘画大师都留下提倡临摹的言论及相关手稿。直至今天,很多西方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在名画前临摹者的身影。对于油画选修课学生来说,临摹可以让学生在缩短掌握技能技巧的时间,同时了解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思想[1]。入门级的临摹样本最好选用色块分明、造型简洁的名画。印象派和凡·高、塞尚的作品是很好的选择——既有丰富的色彩可供调色练习,又没有过多的细节造成模仿困难。在临摹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大师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并结合画面补充构图、色彩冷暖、画面取舍原则等多方面知识。面对大师的作品,一些学生会有不敢上手的心理。事实上,只要选择得当,越是杰出的作品,临摹起来越容易出效果。虽然临摹的最终要求是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笔意和效果,不一样的画面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一张十分的画作,如果能临到五、六分像就已经很赏心悦目了。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绘画基础和造型能力,并挖掘每个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达到提高学习热情的目的。
三、古典技法比直接画法更适合初学者
选修课的学生大都没有经过正式的素描和色彩训练,第一次面对写生作业往往无所适从。与临摹不同,写生课需要自己安排画面的构图、构思画面的明暗和色块布局。在塑造形体的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困难的。直接画法注重颜料和笔触的堆叠感,视觉上利落、节奏感强,极具表现力,然而看似随意的塑造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审美训练,不适合零基础的学生作为一开始上手的作业。盲目尝试的结果往往会收获一堆肤浅的涂鸦作品,教学进度难以控制。而古典技法看似制作工序复杂,却将素描造型和色彩造型分别放在不同的阶段,给初学者清晰的思路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整个班的学习进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掌控,如素描关系不合格的作品就让学生修改到合格再进行下一个步骤。根据古典油画技法分层制作的特性,教师监督每一层画面的完成情况,及时指正,最大限度地确保画面效果。古典油画技法适合油画选修课的另一个原因是制作周期。古典油画技法需要每一层干透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制作,而选修课一周一次的频率恰好与之相适应——一周的时间差不多可以让底层画面适合继续作画。由于初学者的表现能力和工作量有限,要想一学期多出几幅作业,多练习技法,只能以小画幅作品为主。按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大约30cm×40cm左右的油画布从起稿到基本完成需要至少4次课的时间。只要师生配合得好,即便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一学期也能完成三四幅作品。这个过程其实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对待,从中体会颜料层层叠加呈现的神奇效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习油画的兴趣和热情。当然,直接画法也不是不能尝试,建议放在学期后半段。通过古典油画技法的学习,对形体、明暗和色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直接画法,熟悉油画语言多样的特性,体会塑造、涂抹的乐趣。
四、鼓励发展个人风格,以画传情
绘画需要情感,有时候情感甚至与绘画技巧的娴熟成度关系不大。一幅纯真的儿童画所传达的情感可以比成人的作品更加强烈。对于学生来说,在油画创作中探索适合本身观念表达及情感表达的油画语言是进行油画创作学习的首要目标,同时是教师油画创作教学的重点、难点[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鼓励选修课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保留他们的个人风格。一幅作品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绘画的内容非常重要。选修课的写生作业以静物写生为主,静物的设置与最终的画面效果有很大关系。由于教学工作重复性这个特性,使很多教师逐渐缺乏工作热情,摆出来的静物千篇一律,只求符合套路不出错。于我个人而言,对于静物的搭配、收集都在教学工作时间之外。除了平时关注、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有美感的物件以外,多看、多思考、多体会优秀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中巧妙的配搭,运用到课堂静物的設置中,增加课堂静物配搭的质量。此外,将课堂静物设置与时令结合,将生活中的新鲜感受融合于课堂写生,激发创作热情。如早春时节,采一两枝校园花卉于古拙花器中,金秋十月则将枫叶随意放置于画面一角点缀,都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加画面情趣。
在静物写生过程中,同样的静物设置,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必然会有极大的差异。初初接触油画的选修课学生在表现过程中会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教师应保护这种难能可贵的个人风格,并尝试加以引导,使其在表现程度上更加充分。初学者在表现对象时往往更加着意于表现对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正是这些特征让一幅画生动有趣。凡·高在学画之初曾经拿着一幅表现矿工妻子的素描向一位牧师请教,在经过反复修改过后,“毫无疑问,那个妇女从比例上看现在是完美无缺了,但是她已经不再是个矿工的妻子,不再是在矸石山的山坡上捡矸石的博里纳日女人了”[3]。专业的技巧赋予绘画合适的比例,却抽掉了个性。如何在保留他们个人风格的基础上使他们的作品有所进步,除了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需要教师见识广博,有包容心。有包容心不是放任,而是能跳出自己的固有经验,接受更多的可能性,这在艺术教育中尤其可贵[4]。有的学生喜欢大量使用深色,画面暗沉,教师在指导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他的用色习惯,而是引导他如何在深沉的调子中表现出层次,或者如何调色避免画面脏灰,甚至一些对比技巧,鼓励他将心中的那幅理想画面一步一步表现出来。每个人对对象的感受是不同的,全面否定,让学生回归套路并无必要,最坏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生自我否定,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当然,鼓励发展个人风格,并不代表不需要技巧的训练和品位的提高。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造型常识,并在绘画过程中加以运用外,多看、开阔眼界也是提高作品艺术品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课堂时间宝贵,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作品鉴赏的环节,课外交流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在全班同学中建立一个聊天群,不定时地发布一些艺术作品鉴赏的内容或教师的创作心得,可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整个油画学习阶段处于良好的艺术氛围中。
参考文献:
[1]曹知博.强化基础训练 拓宽教学内容——论油画基础教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
[2]赖琳.油画创作教学与名画欣赏的启示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11).
[3]欧文·斯通,著.常涛,译.凡·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07.
[4]孙海艳.油画静物写生教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3(2).
关键词: 油画静物写生 个人风格 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很多大学开设了绘画实践类课程,其中色彩课程内容多为油画静物写生。静物写生在西画教学体系中通常作为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的基础训练,而油画这种材料由于其可覆盖性和稳定的画面效果,比水性材料更适合初学者学习掌握。针对造型基础薄弱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油画静物写生课程,有其特殊性,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十分重要。油画选修课教学与油画专业课教学相比,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如果严格按照艺术院校中传统的教学要求或过于强调创意,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其结果要么是进展缓慢,要么是学生放飞自我,所学寥寥。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既要注重基础造型手法训练,设计出有效提高造型能力的教学步骤,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绘画风格,表达绘画情感。
一、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避免制作周期冗长的作品
高校中这一类艺术选修课程通常为一学期32课时,因此教师在学期初就要设计好写生课程的节奏,对一学期的进度进行规划。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期作业更能体现学习成效,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虑到油画制作本身费时的特点,可以在画幅上选择较小的尺寸,以达到增加作业数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以笔者个人教学经验看,3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内框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尺寸,可以在6至8课时表现出一组难度不高的静物组合。无论处于绘画能力的哪一个阶段,写生时都会遇到感觉不对的问题,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外,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急于完成和进展不顺之间的矛盾。绘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停笔思考、放松有时比埋头苦干更有益。对于初学油画的学生来说,除了追求作业的完成度外,保持珍贵的创作热情同样重要。对此,我的建议是将进展不顺利的作品暂时搁置,静物组合用拍照形式记录,在进行下一单元作业的间隙,或学期末的“改画课”再抽空完成。
二、重视临摹的作用,以大师为师
在古老的西画教学体系中,临摹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手法,很多绘画大师都留下提倡临摹的言论及相关手稿。直至今天,很多西方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在名画前临摹者的身影。对于油画选修课学生来说,临摹可以让学生在缩短掌握技能技巧的时间,同时了解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思想[1]。入门级的临摹样本最好选用色块分明、造型简洁的名画。印象派和凡·高、塞尚的作品是很好的选择——既有丰富的色彩可供调色练习,又没有过多的细节造成模仿困难。在临摹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大师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并结合画面补充构图、色彩冷暖、画面取舍原则等多方面知识。面对大师的作品,一些学生会有不敢上手的心理。事实上,只要选择得当,越是杰出的作品,临摹起来越容易出效果。虽然临摹的最终要求是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笔意和效果,不一样的画面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一张十分的画作,如果能临到五、六分像就已经很赏心悦目了。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绘画基础和造型能力,并挖掘每个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达到提高学习热情的目的。
三、古典技法比直接画法更适合初学者
选修课的学生大都没有经过正式的素描和色彩训练,第一次面对写生作业往往无所适从。与临摹不同,写生课需要自己安排画面的构图、构思画面的明暗和色块布局。在塑造形体的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困难的。直接画法注重颜料和笔触的堆叠感,视觉上利落、节奏感强,极具表现力,然而看似随意的塑造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审美训练,不适合零基础的学生作为一开始上手的作业。盲目尝试的结果往往会收获一堆肤浅的涂鸦作品,教学进度难以控制。而古典技法看似制作工序复杂,却将素描造型和色彩造型分别放在不同的阶段,给初学者清晰的思路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整个班的学习进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掌控,如素描关系不合格的作品就让学生修改到合格再进行下一个步骤。根据古典油画技法分层制作的特性,教师监督每一层画面的完成情况,及时指正,最大限度地确保画面效果。古典油画技法适合油画选修课的另一个原因是制作周期。古典油画技法需要每一层干透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制作,而选修课一周一次的频率恰好与之相适应——一周的时间差不多可以让底层画面适合继续作画。由于初学者的表现能力和工作量有限,要想一学期多出几幅作业,多练习技法,只能以小画幅作品为主。按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大约30cm×40cm左右的油画布从起稿到基本完成需要至少4次课的时间。只要师生配合得好,即便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一学期也能完成三四幅作品。这个过程其实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对待,从中体会颜料层层叠加呈现的神奇效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习油画的兴趣和热情。当然,直接画法也不是不能尝试,建议放在学期后半段。通过古典油画技法的学习,对形体、明暗和色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直接画法,熟悉油画语言多样的特性,体会塑造、涂抹的乐趣。
四、鼓励发展个人风格,以画传情
绘画需要情感,有时候情感甚至与绘画技巧的娴熟成度关系不大。一幅纯真的儿童画所传达的情感可以比成人的作品更加强烈。对于学生来说,在油画创作中探索适合本身观念表达及情感表达的油画语言是进行油画创作学习的首要目标,同时是教师油画创作教学的重点、难点[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鼓励选修课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保留他们的个人风格。一幅作品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绘画的内容非常重要。选修课的写生作业以静物写生为主,静物的设置与最终的画面效果有很大关系。由于教学工作重复性这个特性,使很多教师逐渐缺乏工作热情,摆出来的静物千篇一律,只求符合套路不出错。于我个人而言,对于静物的搭配、收集都在教学工作时间之外。除了平时关注、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有美感的物件以外,多看、多思考、多体会优秀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中巧妙的配搭,运用到课堂静物的設置中,增加课堂静物配搭的质量。此外,将课堂静物设置与时令结合,将生活中的新鲜感受融合于课堂写生,激发创作热情。如早春时节,采一两枝校园花卉于古拙花器中,金秋十月则将枫叶随意放置于画面一角点缀,都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加画面情趣。
在静物写生过程中,同样的静物设置,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必然会有极大的差异。初初接触油画的选修课学生在表现过程中会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教师应保护这种难能可贵的个人风格,并尝试加以引导,使其在表现程度上更加充分。初学者在表现对象时往往更加着意于表现对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正是这些特征让一幅画生动有趣。凡·高在学画之初曾经拿着一幅表现矿工妻子的素描向一位牧师请教,在经过反复修改过后,“毫无疑问,那个妇女从比例上看现在是完美无缺了,但是她已经不再是个矿工的妻子,不再是在矸石山的山坡上捡矸石的博里纳日女人了”[3]。专业的技巧赋予绘画合适的比例,却抽掉了个性。如何在保留他们个人风格的基础上使他们的作品有所进步,除了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需要教师见识广博,有包容心。有包容心不是放任,而是能跳出自己的固有经验,接受更多的可能性,这在艺术教育中尤其可贵[4]。有的学生喜欢大量使用深色,画面暗沉,教师在指导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他的用色习惯,而是引导他如何在深沉的调子中表现出层次,或者如何调色避免画面脏灰,甚至一些对比技巧,鼓励他将心中的那幅理想画面一步一步表现出来。每个人对对象的感受是不同的,全面否定,让学生回归套路并无必要,最坏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生自我否定,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当然,鼓励发展个人风格,并不代表不需要技巧的训练和品位的提高。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造型常识,并在绘画过程中加以运用外,多看、开阔眼界也是提高作品艺术品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课堂时间宝贵,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作品鉴赏的环节,课外交流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在全班同学中建立一个聊天群,不定时地发布一些艺术作品鉴赏的内容或教师的创作心得,可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整个油画学习阶段处于良好的艺术氛围中。
参考文献:
[1]曹知博.强化基础训练 拓宽教学内容——论油画基础教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
[2]赖琳.油画创作教学与名画欣赏的启示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11).
[3]欧文·斯通,著.常涛,译.凡·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07.
[4]孙海艳.油画静物写生教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