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与效果检测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所述的结合施工的探灌岩溶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会充分考虑施工流程各环节的控制要点,如对注浆前后压水试验数据变化控制、探灌结合的防跑(冒)浆的处理工艺、水泥浆浓度变化控制、双液注浆的控制、注浆压力的控制、闭浆时间的掌握及注浆孔封孔的工艺等环节重点盯控,经检验得该岩溶注浆加固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综合检验;效果检测
  1、工程内容
  某Y字形公寓楼,地上11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筏板厚度900mm,基础埋深4.5m。总建筑面积为26560.80m2。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该建筑场地位于某山前冲洪积平原前缘,经梳洗河等河流作用和人类耕作活动影响,地形开阔,地势较平坦,场地地势北高南低。该场地基岩平均埋深约为9.46m,基岩最小埋深6.50m,最大埋深为13.30m。
  2、覆盖型岩溶的内容
  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浊和机械作用形成的。其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行为方式和变迁、岩性、岩层层理等结构面特征、水文环境与水动力特征为主的因素控制和影响。因此,要安全、经济、合理的处理好岩溶工程的问题。
  3、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与效果检测分析
  3.1 注浆施工
  注浆的目的是在土-岩交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切断岩溶向上发育的通道,阻止或减缓岩溶向上的发育,保证在建筑物设计寿命周期内岩溶的发育不会危害到建筑主体的安全。注浆的同时也对土层和岩体进行了加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对于更深层的岩溶不再处理,因为岩溶的发育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建筑物设计寿命期相对较短,加固后的岩溶顶板的厚度在设计寿命期内满足要求。
  本工程注浆孔采用地质钻机钻设,在钻孔过程中记录好地质、地下水位等情况。钻孔顺序为先边孔,其次为次中间空,最后中间孔,边钻边灌。在注浆施工时,根据设备情况布置注浆管路,为保证注浆工艺的可靠性,施工中每台注浆泵只注1个注浆孔,据此布置注浆管路。管路使用钢管和软管。注浆管口设置流量计,并连接到电脑上,自动记录注浆参数。
  3.2注浆段划分
  1)注浆处理段一般从钻孔底至建筑物地基底部,如果地基是岩溶洞,或者替换的填充物需要被移走,则灌浆段的长度将从基岩顶到孔的底部。
  2)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探资料和施工钻孔反映的实际情况,按照处理段高度划分注浆段,一般段长不超过6.0m;如果实际处理高度超过6.0m,则以6.0m为一段进行分段注浆。3)对于溶洞岩层,注浆段长度取值由溶洞尺寸大小决定。一般一个溶洞划分一段,冲洗后用导管从底部向上灌注。4)由于勘察深度内无地下水,溶蚀程度不高,可采用全孔段注浆法。
  3.3监测检测结果
  为监测基础的沉降情况,共布设17个监测点,具体见图1,选取主体建筑在 1、3、5、7、9、11层完成时和封顶后一年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见图2。由图1可知,在建筑物主体完成一年后的基础最大沉降为测点S13,位于建筑物的北部,最大沉降量44.4mm;最小沉降为测点S10,位于建筑物的南部,最小沉降量为22.9mm,原因是北侧有一河道,北侧相对南侧冲积层较厚,基岩面较深。计算得最大整体倾斜为0.00082rad,远小于现行规范要求的0.003rad。表明该高层建筑的基础沉降较小,且沉降较为均匀,说明注浆对地基的加固效果较为明显,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沉降要求,达到了注浆设计的预期目的。此外,通过分析地基土的室内试验结果及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可知,与注浆前相比较,地基土强度、密度、变形等指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增幅为6.4%~25.58%,地基承载力提高至少10%。综合分析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土洞、溶洞和裂隙得到了充填加固,封堵了地下水的通道,阻止了溶(土)洞的进一步发育,达到了充填封堵的目的,即本文所述探灌岩溶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治理效果优良。
  结语:
  (1)采用注浆法可以充填所有土洞、浅部溶洞和裂隙,从而阻断岩溶发育的通道,防止岩溶向上发育;同时,挤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2)包围式逐层动态注浆法。该方法首先在最外一排注浆,形成一个封闭圈,然后逐排向内推進。注浆过程中,实行动态施工,并结合探注,根据探测结果动态调整施工参数。(3)采用物探、检查孔、室内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注浆量分析及建筑物的长期沉降观测等方法,从宏观到微观检验注浆效果。其中注浆处理的效果较为显著。与桩基础方案和深部注浆方案相比,费用节约20%~30%,工期缩短约 1/3,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日升.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治理[J].土工基础,2001,15(4):34-3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家经濟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公路桥梁往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抗震设计,保证公路桥梁的功能正常发挥出来,以免给公路桥梁留下质量与安全隐患,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所以,文章将对公路桥梁设计和抗震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优化  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原则  为有效加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必须提高对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视,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让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得到有关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经过研究发现,同步碎石封层技术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具有避免水分渗入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效果,从而起到防水层的作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同步碎石封层在高速公路防水层应用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同步碎石;年节性能;防水层  在路面铺装结构里,防水粘结层是其中很主要的构成部分,其能够决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很多城市已经先后开始城市改造工作,以缓解存在于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城市建设中,为了不影响居民出行,创造更好的城市景观,城市雨污水管网常常会埋设在地下,可以说雨污水管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设施。高质量的雨污水管网有利于城市污水与雨水的及时排除,让城
期刊
【摘要】在我国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并逐步将园林规划设计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代园林创始人  现代城市建设,主要是由优秀人才运用先进文化、理念以及科学技术、工艺及材料等,降低城市建设与运转的各种成本,提升城市配套系统的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已经开始应用BIM5D技术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基于对BIM5D技术涵义的剖析,本文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应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项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方式,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BIM5D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BIM5D技术是在建成的工程3D模型基础上,键入了实践轴和费用轴,最终建成的一种建筑工程工
期刊
【摘要】房屋建设是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实施建设,在保证房屋建设质量的条件下如何能够控制建设成本,降低人民群众的购房压力一直是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互相都是注重自己关心的问题,导致我国房屋建设整体成本造价控制不理想。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成本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1、房建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该研究工作不仅能够改善我国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还能强化我国环境保护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空间规划、治理等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动态性、多尺度等特征。随着我国城镇、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生
期刊
【摘要】当前形势下高层建筑建设水平的提升及规模的扩大,对与之相关的施工作业有效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转换层是高层房屋建设需要应用的基础技术之一,是高层房屋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证结构转换层的质量,更好的使用转换层技术对建设房屋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意在为房屋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同层排水设计系统是一种室内排水器具不穿透楼板,通过排水横管连接同层套内排水系统的排水系统设计方式。与传统排水方式相比,该方法具有安装简单、装修自由度高、清通方便等特点,是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同形式同层排水设计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其优缺点,探讨了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以期促进不降板同层排水技術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同层排水;不降板;施工技术;排水系统  
期刊
【摘要】伴随时代变迁以及社会进步,中国的建筑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保证其质量。而在现实施工当中建筑经常出现裂缝,究其根本并找到相应的措施是当前提升建筑质量的一大方法。本文希望通过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为建筑结构的优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对策  现代建筑多是采用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存在无法完全避免,如何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和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