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趣”字当头,找准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动”字为主,抓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点; “练”字深化,搞好创新实践能力的落实点.
【关键词】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造潜能;兴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有机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我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趣”字当头,找准创新意识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心智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 在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创新学习过程才能得到优化.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由于“圆”在学生头脑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图形,而且在认识圆心、直径、半径这些概念时,内容比较枯燥,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用动画片演示几种小动物分别骑着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等几种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比赛. 先让学生猜一猜谁能得第一,为什么.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出骑圆形车轮并且车轴装在中间的自行车的小白兔会得第一. 教师接着说:那为什么小白兔会得第一呢?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这样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为学习新知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动”字为主,抓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引导,利用必要的材料,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 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更应改变课堂上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设“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新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不容易想出怎样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教师演示等分圆的方法后,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圆形纸板等分成16份,然后布置要求:“同学们四人一组,充分开动你们的脑筋,看谁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多. 过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推导方法. ”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内成员互相协作,出谋划策,拼拼摆摆,既有争辩,又有交流. 再让各小组间进行展示,全班交流. 学生们研究出把等分后的圆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和先求出一个近似小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16即圆的面积的方法. 有一组还把圆等分成9份,然后再拼成近似梯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创新意识为切入点,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情趣盎然. 在拼摆、观察、讨论、推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共同探讨,互相启发,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大胆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经历创新学习的过程,促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学生在与教材对比后,发现自己的研究方法教材上没有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愉悦感、满足感,为以后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再如我在“圆锥”一课的教学中,由教师演示学生看改为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分组实验. 给学生准备好水、黄沙、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容器若干,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选择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探究,去发现,通过说、看、比、量、辩等活动,得出规律和结论——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主体的作用,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等创新实践能力,又逐步形成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字深化,搞好创新实践能力的落实点
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情景来应用数学. 在体验数学工具性的愉悦中,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到最大程度,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应用、发展、内化.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体积”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教师提供的尺子、长方体容器、水来求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 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教师便抓住机遇安排小组交流,学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经过理论交流、实验、测量、计算、探讨出求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方法. 这种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在抓好“双基”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导思想,使学生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过程中,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造潜能;兴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有机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我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趣”字当头,找准创新意识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心智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 在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创新学习过程才能得到优化.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由于“圆”在学生头脑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图形,而且在认识圆心、直径、半径这些概念时,内容比较枯燥,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用动画片演示几种小动物分别骑着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等几种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比赛. 先让学生猜一猜谁能得第一,为什么.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出骑圆形车轮并且车轴装在中间的自行车的小白兔会得第一. 教师接着说:那为什么小白兔会得第一呢?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这样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为学习新知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动”字为主,抓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引导,利用必要的材料,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 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更应改变课堂上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设“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新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不容易想出怎样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教师演示等分圆的方法后,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圆形纸板等分成16份,然后布置要求:“同学们四人一组,充分开动你们的脑筋,看谁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多. 过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推导方法. ”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内成员互相协作,出谋划策,拼拼摆摆,既有争辩,又有交流. 再让各小组间进行展示,全班交流. 学生们研究出把等分后的圆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和先求出一个近似小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16即圆的面积的方法. 有一组还把圆等分成9份,然后再拼成近似梯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创新意识为切入点,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情趣盎然. 在拼摆、观察、讨论、推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共同探讨,互相启发,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大胆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经历创新学习的过程,促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学生在与教材对比后,发现自己的研究方法教材上没有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愉悦感、满足感,为以后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再如我在“圆锥”一课的教学中,由教师演示学生看改为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分组实验. 给学生准备好水、黄沙、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容器若干,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选择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探究,去发现,通过说、看、比、量、辩等活动,得出规律和结论——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主体的作用,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等创新实践能力,又逐步形成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字深化,搞好创新实践能力的落实点
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情景来应用数学. 在体验数学工具性的愉悦中,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到最大程度,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应用、发展、内化.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体积”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教师提供的尺子、长方体容器、水来求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 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教师便抓住机遇安排小组交流,学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经过理论交流、实验、测量、计算、探讨出求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方法. 这种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在抓好“双基”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导思想,使学生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过程中,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