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hij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基础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教师的心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了跟随教师的思维,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并尊重和关心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個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备课、授课和课堂内外拓展教学内容等方面就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常新的、永恒的话题,也是新课标对
期刊
我们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行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限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科教学从强调目标、计划发展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即主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活用部颁教材,创设良好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实习活动,关注并改善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掌握语言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体育课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渠道之一,健康第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的出发点与归宿,要做到“健康第一”,必须从几个方面着力,这里结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着力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强身健体意识  教学内容要为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服务,要改变系统传授运动技术的做法,增加对强身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已成为现阶段所有业内人士需要探讨的首要任务。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就必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合作學习理念。因此,老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根本保证。低年级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
期刊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部颁新教材使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这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小学低、中年级仍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还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应从低年级抓起,着力阅读习惯培养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的难点,很多孩子一提写作文就头痛,常感到无从下手,愁眉苦脸,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素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写作文。很多孩子一提写作文就头痛,常感到无从下手,愁眉苦脸,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面窄,
期刊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其中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教师不重视自身观念的更新,凭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怎样改革美术课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更是关键。由于教学观念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认为美术课是非主课。针对这些偏见,需要我们去改进。  一、重新审视美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定位。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
期刊
一、针对小学学生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调查看,科学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差异,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对于科学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根据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教学。一方面,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及科学学习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课堂上建立小组,科学分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