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不少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突出,但是到了中学却不令人满意,有的甚至常常因为数学成绩跟不上而产生厌学、逃学现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从初一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关键词:数学学习;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00-001
如何有效预防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两级分化?教师应首先认真了解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克服初一新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初一新生刚刚告别小学的学习,对初中的学习有憧憬,又有点畏惧。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帮助新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学习。
1.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情绪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讲,差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时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产生了差错,学生才会去分析差错的原因,努力去避免差错。初一新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关是运算关,很多同学觉得初中数学难的原因是过不了这一关,不是学不会,总是觉得听得懂,做不对。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发现他们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符号。找准原因后,在教学中就可对症下药,上课时常叫这些符号出错的同学上黑板板演,把他们的错误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指出下次如果能改正这一点,就能全对了。
2.具体指导,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一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及时表扬,每节课都要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归纳总结,及时反馈。
3.不断制造“刺激”.使学生情绪高昂地学习
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不断制造“刺激”,以令人兴奋的情绪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如《合并同类项》一课中,首先出示一个代数式"5a 4ab 7ab—4a—11ab",然后让学生来考考老师,让学生说出任意一组a、b的值,不管数值有多大,老师都立即说出代数式的值,学生感到惊讶,立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这么快能算出代数式的值?有什么秘诀吗?这时老师适时提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诀?很自然引入了课题,学生被诱导进入教师设计的“圈套”。
二、创造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法,做好小学到初中的平缓过渡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一年级抓起,认真扎实地改进教学,创造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1.复习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因此,要重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先以旧引新,讲新带旧,这样,课上讲授的新知识不多,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①(-2) (-6) ②(-8) ( 6)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果某天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日温差是多少度?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小丽:从上往下看,从5℃到一3’E,温度下降了5 3=8(℃)
小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因为8 (-3)=5,所以5一(一3)=8(℃)
议一议:
(1)小丽求出日温差是8℃,她是在做加法运算还是做减法运算?
(2)小明求出日温差也是8"12,他是在做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
小明与小丽的结论相同,即:5-(-3)=5 3
这是巧合吗?
三、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问题1:(1)( 10)-( 3)=?
(2)( l0)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
( l0)-( 3)=( 10) (-3)。
问题2:(1)( 10)-(-3)=;
(2)( 10) ( 3)=?。
三、加强课外辅导,让多数学生能齐头并进
1.课后辅导要兼顾两头,不仅要挖掘优秀生的学习潜力。更要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
在教学中,发现好的学生一听就明白,能很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看起来却还是一筹莫展。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加大作业任务,课后个别讲解;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则需课后再加辅导,使其能在下一课时前掌握前一课时的内容。
2.教师课后辅导要避免随意性
辅导学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在每一掌节的教学过程中确定需辅导的人选,确定时间,及时加以辅导,使他们能紧跟大家的步伐。
3.教师要更关爱学困生
教师在课后辅导时要更关心、爱护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多找闪光点,多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要注重有效性,如在《第四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主要要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能力,在课后辅导时要针对学困生的学情,放低难度,只要他们能解一般的方程和简单的应用题即可,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易于上手,可先逐渐分解步骤。
如:解方程:4x-3=2x 1。可先设计以下步骤:
解:移项,得4x-?=1 ?。
合并同类项,得?。两边都除以?,得x=?。
在解应用题时可先帮其列表分析。某制衣厂现有24名服装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衬衫3件或裤子5条。若该厂要求每天生产的衬衫和裤子的数量相等,则生产衬衫和裤子各安排多少人?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初一新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人新的学习;选择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法,才能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当地加以课外辅导,才能让多数学生能齐头并进。学生不怕数学了,学生积极投入了,后进生消灭了,才能真正预防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习;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00-001
如何有效预防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两级分化?教师应首先认真了解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克服初一新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初一新生刚刚告别小学的学习,对初中的学习有憧憬,又有点畏惧。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帮助新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学习。
1.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情绪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讲,差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时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产生了差错,学生才会去分析差错的原因,努力去避免差错。初一新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关是运算关,很多同学觉得初中数学难的原因是过不了这一关,不是学不会,总是觉得听得懂,做不对。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发现他们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符号。找准原因后,在教学中就可对症下药,上课时常叫这些符号出错的同学上黑板板演,把他们的错误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指出下次如果能改正这一点,就能全对了。
2.具体指导,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一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及时表扬,每节课都要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归纳总结,及时反馈。
3.不断制造“刺激”.使学生情绪高昂地学习
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不断制造“刺激”,以令人兴奋的情绪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如《合并同类项》一课中,首先出示一个代数式"5a 4ab 7ab—4a—11ab",然后让学生来考考老师,让学生说出任意一组a、b的值,不管数值有多大,老师都立即说出代数式的值,学生感到惊讶,立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这么快能算出代数式的值?有什么秘诀吗?这时老师适时提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诀?很自然引入了课题,学生被诱导进入教师设计的“圈套”。
二、创造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法,做好小学到初中的平缓过渡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一年级抓起,认真扎实地改进教学,创造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1.复习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因此,要重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先以旧引新,讲新带旧,这样,课上讲授的新知识不多,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①(-2) (-6) ②(-8) ( 6)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果某天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日温差是多少度?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小丽:从上往下看,从5℃到一3’E,温度下降了5 3=8(℃)
小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因为8 (-3)=5,所以5一(一3)=8(℃)
议一议:
(1)小丽求出日温差是8℃,她是在做加法运算还是做减法运算?
(2)小明求出日温差也是8"12,他是在做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
小明与小丽的结论相同,即:5-(-3)=5 3
这是巧合吗?
三、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问题1:(1)( 10)-( 3)=?
(2)( l0)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
( l0)-( 3)=( 10) (-3)。
问题2:(1)( 10)-(-3)=;
(2)( 10) ( 3)=?。
三、加强课外辅导,让多数学生能齐头并进
1.课后辅导要兼顾两头,不仅要挖掘优秀生的学习潜力。更要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
在教学中,发现好的学生一听就明白,能很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看起来却还是一筹莫展。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加大作业任务,课后个别讲解;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则需课后再加辅导,使其能在下一课时前掌握前一课时的内容。
2.教师课后辅导要避免随意性
辅导学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在每一掌节的教学过程中确定需辅导的人选,确定时间,及时加以辅导,使他们能紧跟大家的步伐。
3.教师要更关爱学困生
教师在课后辅导时要更关心、爱护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多找闪光点,多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要注重有效性,如在《第四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主要要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能力,在课后辅导时要针对学困生的学情,放低难度,只要他们能解一般的方程和简单的应用题即可,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易于上手,可先逐渐分解步骤。
如:解方程:4x-3=2x 1。可先设计以下步骤:
解:移项,得4x-?=1 ?。
合并同类项,得?。两边都除以?,得x=?。
在解应用题时可先帮其列表分析。某制衣厂现有24名服装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衬衫3件或裤子5条。若该厂要求每天生产的衬衫和裤子的数量相等,则生产衬衫和裤子各安排多少人?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初一新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人新的学习;选择适合初一学生特点的教法,才能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当地加以课外辅导,才能让多数学生能齐头并进。学生不怕数学了,学生积极投入了,后进生消灭了,才能真正预防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