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的措施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演奏教学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钢琴演奏教学除了要教授学生钢琴演奏技巧之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这也是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的重点方向。基于此,以如何培养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为主题,探讨了音乐表现力培养中的三个基本能力以及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措施,以期促进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音乐表现力;高校;音乐专业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于是,钢琴作为经典的乐器之一,成为多数家长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首选,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时也都选择了音乐专业[1]。钢琴演奏教学属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需要在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同时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音乐表现力。
  一、音乐表现力培养中的三个基本能力
  音乐表现力培养主要包括知觉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听觉能力三个基本能力。
  (一)知觉能力
  知觉能力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根据自己特定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丰富情感变化的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的初学阶段,要想将乐曲中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演奏表达出来,需要熟悉整首乐曲的各个音乐要素,然后再加上对乐曲的理解,通过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将其弹奏出来。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觉能力是根据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外在表现去感受其内在的情感状态,而音乐表现力中的知觉能力指的则是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的音乐知识去感受乐曲本身所蕴含的内在情感,然后再借助各种乐器和演奏技法,将其充分地传递给听众。
  (二)感受能力
  音乐表现力中的感受能力是个体理解音乐作品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审美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的感受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所弹奏乐曲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两个因素。作曲家在创作一首乐曲时,往往是要借助这首乐曲来表达某种情感,因为富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才能被广泛地流传下去[2]。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感受能力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无法通过具体的语言将其详细地描述出来,只能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因此,学生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蕴含的情感,并将其通过自身的理解和表演传递给听众。
  (三)听觉能力
  听觉能力是理解音乐情感、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音乐教师多通过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在听觉能力训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心聆听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并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乐曲的表达效果,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音色、音长以及音高等,能够在不同的乐曲中熟练地将它們区分开来。另外,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还可以让学生识别出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侧重点,比如辨别一首曲子是否侧重于情感上的抒发,或者是否适合作为歌唱的伴奏。这些辨别能力也属于音乐表现力的一部分[4]。
  二、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教学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每首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再辅之以弹奏技巧和弹奏方式上的引导,从而指导学生将一部钢琴音乐作品完美地呈现给听众。只有将情感融入演奏过程中,才能引起听众在情感上的共鸣,以真实的演绎打动人[5]。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背景包括创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曲目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学生掌握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只有深入了解了作品内涵,学生才能通过自身的演奏将其高水平地弹奏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作品的音乐表现力。
  (二)进一步做好学生钢琴触键技巧的培训教学
  钢琴触键技巧对钢琴的演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因素的协调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而且针对不同风格的演奏乐曲,所采用的触键技巧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弹奏钢琴作品时,学生要先深入地了解作品,然后根据作品风格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弹奏技巧。高校学生正处于钢琴学习的阶段,在钢琴演奏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及肢体协调能力存在差异,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键位的处理能力[6]。比如在用钢琴弹奏强音时,就要求动作幅度要大,动作幅度的大小决定了触键力度的大小,而触键力度的大小又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弹奏技巧才能有更好的钢琴演绎效果。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弹奏过程中注意声音的强弱配合,以便更好地提升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在钢琴演奏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模仿优秀钢琴家的弹奏,是无法有效提高音乐表现力的。要想让钢琴演奏更加具有表现力,学生就需要能够对音乐的音色进行灵活把控,而对音色的控制能力又建立在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弹奏技巧,更要学会用心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进一步加强学生钢琴演奏技巧培训
  在钢琴演奏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才能根据不同的演奏需求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因此,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培训,在学生初学阶段一定要重视规范学生钢琴演奏的姿势和习惯,基础扎实了才能保证不影响后期学习较高难度弹奏技巧的进度[7]。钢琴演奏的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手指力度、灵活度的训练,手臂、手腕用力方法的训练,触键方式、方法的训练,以及弹奏节奏感和速度的训练。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辛苦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在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时熟练应用各种弹奏技巧。
  (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一部音乐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中的琴键将其中的情感完整地呈现出来。情感的完整呈现需要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时要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以通过示范来教授学生,只能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优秀的钢琴演奏作品去慢慢感受和体会,并通过钢琴演奏的实践来自我感悟。
  三、结语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感受能力、听觉能力,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任重而道远,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做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背景分析教学、学生钢琴触键技巧培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学生钢琴演奏技巧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钢琴演奏的练习中,实现高效率的钢琴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新.试析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艺术评鉴,2021(4):67-69.
  [2]黄威,曾果果.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大观(论坛),2020(11):26-27.
  [3]王寅.钢琴表演专业教学中对音乐表现力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29-30.
  [4]曾小莺.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中国文艺家,2019(11):191.
  [5]千现晶.琴键上的“张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17):37.
  [6]汪琛.试论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9(28):146,148.
  [7]赵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9(24):188.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吸痰是临床常见操作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使用墙壁负压吸引控制板接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表头、吸引连接管、负压吸引瓶、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操作.每次吸痰操作后弃去一次性吸痰管,应用生理盐水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清洁吸引连接管,将附着于管内的痰液等冲刷至负压吸引瓶中.日常操作中笔者发现,患者痰液黏稠或混有血迹时常无法完全将附着于管壁上的痰液冲刷干净,久而久之会形成痰痂,影响负压吸引效果;管路不能达到清洁,引起细
期刊
摘 要:目前,公共艺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在科学技术和多媒体不断发展下,公共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雕塑艺术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城市的形象和特色宣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看待雕塑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城市空间的环境特点和区域文化来制定合理、科学的雕塑设计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增添雕塑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雕塑和城市之间的适配性,从而让雕塑成为整座城
综述了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认为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未得到有效的提高,各种健康问题依然存在,提出逐渐建立规范化的干预措施和评价方法,并促进其标准化实施,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 调查分析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纵向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将普通外科某病区自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一种横向教学模式,实验组运用新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纵向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评价患者对护生认可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患者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分为A组(使用浓度为10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2例、B组(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6例、C组(使用浓度为75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50例和D组(使用浓度为100u/瑚1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4例。记录四组PICC堵管
输液接头现广泛应用于与临床有关的大静脉导管、套管针等,因其为正压接头,比肝素帽更具安全性.但有时因输液接头与输液器或导管之间连接太紧,徒手很难再将其拧开,需要借助止血钳,容易损坏接头,且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我们借助布胶布的摩擦力,很轻松地就能将连接太紧的输液接头拧开,现介绍如下。
期刊
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放疗的毒副作用大,使得患者对治疗计划的承受能力降低,甚至被迫中断放射治疗或延长疗程.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按时完成放疗计划,2008年11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科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开展了循证健康教育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健康教育;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摘 要:民族音乐在保留原有艺术文化特点的同时,还要借鉴美声唱法的一些优势,并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视听体验要求,形成一种全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形式。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结合过程也是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能进一步优化美声唱法,使得音乐艺术取得更高的欣赏价值。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美声唱法;民族唱法  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源远流长,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演唱技巧方面已经
“瘙痒”是烧伤康复期常见的、令患者难以忍受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小儿患者自制力差,对瘙痒难以忍受,常常不听医护人员、家长劝阻,反复搔抓患处,指甲里的细菌及再度损伤影响了创面的愈合,令医护人员及家长们头疼不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烧伤整形科自行设计了专用棉质小手套来约束患儿双手,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对孕产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助产士门诊的100例孕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参加孕妇学校大课教学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讲座、技能培训及模拟演练示范、一对一咨询指导、交流解疑、参观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根据孕产妇的不同阶段特点予以系统、连续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孕妇学校大课教学模式.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两组分别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完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