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 “参军戏”俑
胎呈白色,一件着绿釉长衫,穿长靴;另一件彩绘装饰,着衣与绿釉基本相同,两俑微向前偃,面部形象丰富。两俑多被认为是侍从仆人,应是排优俑,他们是唐代流行的“参军戏”中的角色。这种戏一般由两个人演,一个机智,穿着绿衣服叫“参军”,一个愚笨,叫“苍鹘”,二人对话诙谐。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来。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贪污军费,石勒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参军”后来又叫做“副净”,“苍鹘”后来叫做“副末”,“鹘”能击“禽马”,“末”可以打“副净”。这种表演法就是对口相声时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捧哏也常拿扇子打逗哏,“参军戏”的对话法,很像现在的相声。
唐代 彩绘马夫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能够反映大唐盛世景象的除了经卷石刻、书画之外,唐代主要的彩塑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彩塑具有绚丽斑斓的色彩,而且其朴实的雕塑充分反映了唐人的生活意境,这两件马夫俑是唐代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表现。
彩绘俑是初唐俑的特色之一,在胎质上加彩和唐三彩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品种。唐三彩是低温陶胎上外施釉并经低温烧造的陶器制品,而唐代的彩绘陶质则是经过1100度温度烧造后,直接加以彩绘而成,而陶质彩绘的制品并不多见,这可以判断当时的一种习俗。
这两件马夫俑,头戴黑色幞头,双目平视,朱红唇,黑色八字胡。上衣施红色,着黄色翻领,下穿虎皮纹紧身裤子,双臂前屈,作牵马状,塑造了唐代马夫形象。形象生动,独具匠心,这两件陶质加彩马夫俑是唐代巩义窑的产品,实属少见。
唐代 黄釉马舞
马舞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马舞的发源地不在中原地区,良马品种的形成和驯马技术与外来及游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马舞活动产生在两汉时期。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远征大宛以求汗血马,从此域外优良品种马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因此马舞活动正是域外良马进入而传播来的。到三国时期曹植上表献马,文中提到对马加以训练“教令司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这可以说明中原地区确实已有驯马舞记载。
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但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到唐代达到一个高峰,唐王朝从域外引进了马舞调教艺术,凭自身的发达和社会文明,马舞蹈音乐艺术也应然而生,最终创造出一种成熟而绚丽的马舞艺术。唐代马舞专门用来在唐皇帝的生日祝寿宴上及重要宫廷礼节活动时表演。有记载专为唐皇李隆基每年祝寿马舞都有20多次,唐朝宰相张悦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奋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这件马舞就是唐朝的精华代表,借用这首诗文名留青史,可见其唐代马舞艺术水平之高。
唐代 三彩鸳鸯尊
此尊高27厘米,为鸳鸯形,扁嘴长颈,低头卷尾,两翼贴身。背部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盖上塑一昂首蛙形钮。器身有橙、黄、绿、白、棕红等多种色彩。为唐三彩典型器。
唐三彩区别于其他陶器的关键在于釉面色彩的丰富和斑斓,釉中的铁、铜、锰、钴等金属元素呈现出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颜色,为了突出色彩的繁富,有时高贵的器物还会描金。或因器表的颜色以绿、黄、褐居多,在今世,它们得名唐三彩。但是,考虑到颜色上不仅此三色,故如果将三彩之“三”理解为“多”,应当更妥帖。唐三彩在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的结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斑斓绚丽的艺术效果,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件三彩鸳鸯樽多彩的色泽和窑变现象,恰好表现了鸳鸯美丽的羽毛。
鸳鸯为鸟类,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素有“爱情鸟”之美誉,人们常用它们比喻恩爱夫妻。
过去见到的陶尊多为泥质陶器,形态为敞口,折沿,圆腹,圆足外撇,主要盛行在商周时期。而唐代陶樽较少,这件陶尊把一只羽毛美丽、形体丰满、性情柔顺、寓意美好的水禽表现得惟妙惟肖。尊口开在背上,令体积最大的身躯中空,完满地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盖上的蛙形钮,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既能欣赏,又便实用的功能。这件鸳鸯三彩尊既华丽多彩,又充满意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三彩艺术珍品。(责编:高功)
胎呈白色,一件着绿釉长衫,穿长靴;另一件彩绘装饰,着衣与绿釉基本相同,两俑微向前偃,面部形象丰富。两俑多被认为是侍从仆人,应是排优俑,他们是唐代流行的“参军戏”中的角色。这种戏一般由两个人演,一个机智,穿着绿衣服叫“参军”,一个愚笨,叫“苍鹘”,二人对话诙谐。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来。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贪污军费,石勒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参军”后来又叫做“副净”,“苍鹘”后来叫做“副末”,“鹘”能击“禽马”,“末”可以打“副净”。这种表演法就是对口相声时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捧哏也常拿扇子打逗哏,“参军戏”的对话法,很像现在的相声。
唐代 彩绘马夫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能够反映大唐盛世景象的除了经卷石刻、书画之外,唐代主要的彩塑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彩塑具有绚丽斑斓的色彩,而且其朴实的雕塑充分反映了唐人的生活意境,这两件马夫俑是唐代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表现。
彩绘俑是初唐俑的特色之一,在胎质上加彩和唐三彩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品种。唐三彩是低温陶胎上外施釉并经低温烧造的陶器制品,而唐代的彩绘陶质则是经过1100度温度烧造后,直接加以彩绘而成,而陶质彩绘的制品并不多见,这可以判断当时的一种习俗。
这两件马夫俑,头戴黑色幞头,双目平视,朱红唇,黑色八字胡。上衣施红色,着黄色翻领,下穿虎皮纹紧身裤子,双臂前屈,作牵马状,塑造了唐代马夫形象。形象生动,独具匠心,这两件陶质加彩马夫俑是唐代巩义窑的产品,实属少见。
唐代 黄釉马舞
马舞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马舞的发源地不在中原地区,良马品种的形成和驯马技术与外来及游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马舞活动产生在两汉时期。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远征大宛以求汗血马,从此域外优良品种马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因此马舞活动正是域外良马进入而传播来的。到三国时期曹植上表献马,文中提到对马加以训练“教令司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这可以说明中原地区确实已有驯马舞记载。
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但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到唐代达到一个高峰,唐王朝从域外引进了马舞调教艺术,凭自身的发达和社会文明,马舞蹈音乐艺术也应然而生,最终创造出一种成熟而绚丽的马舞艺术。唐代马舞专门用来在唐皇帝的生日祝寿宴上及重要宫廷礼节活动时表演。有记载专为唐皇李隆基每年祝寿马舞都有20多次,唐朝宰相张悦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奋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这件马舞就是唐朝的精华代表,借用这首诗文名留青史,可见其唐代马舞艺术水平之高。
唐代 三彩鸳鸯尊
此尊高27厘米,为鸳鸯形,扁嘴长颈,低头卷尾,两翼贴身。背部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盖上塑一昂首蛙形钮。器身有橙、黄、绿、白、棕红等多种色彩。为唐三彩典型器。
唐三彩区别于其他陶器的关键在于釉面色彩的丰富和斑斓,釉中的铁、铜、锰、钴等金属元素呈现出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颜色,为了突出色彩的繁富,有时高贵的器物还会描金。或因器表的颜色以绿、黄、褐居多,在今世,它们得名唐三彩。但是,考虑到颜色上不仅此三色,故如果将三彩之“三”理解为“多”,应当更妥帖。唐三彩在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的结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斑斓绚丽的艺术效果,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件三彩鸳鸯樽多彩的色泽和窑变现象,恰好表现了鸳鸯美丽的羽毛。
鸳鸯为鸟类,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素有“爱情鸟”之美誉,人们常用它们比喻恩爱夫妻。
过去见到的陶尊多为泥质陶器,形态为敞口,折沿,圆腹,圆足外撇,主要盛行在商周时期。而唐代陶樽较少,这件陶尊把一只羽毛美丽、形体丰满、性情柔顺、寓意美好的水禽表现得惟妙惟肖。尊口开在背上,令体积最大的身躯中空,完满地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盖上的蛙形钮,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既能欣赏,又便实用的功能。这件鸳鸯三彩尊既华丽多彩,又充满意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三彩艺术珍品。(责编: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