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源头在于转变思想,可谓从根本上塑造一个迟升的“朝阳”。
以下是本学期本人对本班后进生小梅的教育转化的具体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背景
高一上学期时,我高一文(1)班学生小梅,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是班里一个不团结因素;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为人不诚实,经常无故迟到旷课等等。于是,上期末她被列入缓报名单。
高一下学期,重新分班,小梅作为舞蹈生被编入我文科术科班。我明白:学校记录缓报,不过是为了教育学生,并非放弃学生;也清楚教育和转化这一后进生是我的责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学初,我就向她的原班主任和原班同学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告诫自己:“学生的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不能轻易给她贴上‘坏学生’的标签。”
新学期开学注册,她早早找到我,与我心平气和地交谈,但当她在注册表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与众不同”时,心虚了,就急忙问我。当我告诉他需要家长到校才能注册时,她异常气愤,最后丢了一句“叫家长来, 我不读了”。
晚上,到教室点名考勤,她也来了,我照常点了她的名字。课后,她略带感激地说:“老师,我不注册,你也点我的名字,你接收我了。”当时,我只是微笑。她又接着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叫家长来,那样很丢脸的。”这时我借题发挥,围绕着她及家长的所谓的“丢脸”,说到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她似乎听懂了什么,第二天带家长来学校,关于过去的事,我只字不提,按照相关程序报了名。看到我的表现,她又吃惊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有时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她会更信任老师。因为学生都爱“面子”,但有时却忽视了集体也能给他们“面子”,这“面子”便是“集体荣誉”。
一周、两周过去,她的表现差强人意,第三周开始,慢慢出现问题了。上课看娱乐杂志、出现了迟到和无故旷课等现象。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明白人的转变需要时间,我没有立即找她。果然,她觉得我的反应有些反常,自己找我说明理由,写书面保证。可见,这类自以为是、虚荣心极强的学生,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去和她沟通,效果会更好。
一次音乐课,她课堂玩手机被我发现了,很紧张。我依然是“冷处理”。第二天她照常找到我,交给我一部很旧的手机。凭我的记性,她不诚实,我便问到:“你真的是拿这部手机吗?”她默不作声,许久才承认,但又补充说昨天她是借别人的。我认为,这时交不交手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表现告诉我她“不是真诚地认错,不诚实”,这是品德问题,是我教育的重点。
我就顺势跟她分析了之前所做的那些“不诚实”的事情,并指出她的思想上的根本错误:为自己做错事找借口,同时喜欢通过揭穿别人所犯的同样的错误来宽慰自己,没有真诚去改正错误。她沉默了一会,说出了心里话:“老师,我也不想犯错误,我更害怕批评,害怕那些被扩大了的错误把我淹没了,所以总想去掩饰,去辩解,我错了。”可见,我们不能一味地纠结学生所犯的错误,而是努力做到批评过后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当然,她在班里只要有一点进步,有闪光点,我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慢慢地她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有所转变,我也深感欣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分析原因,因材施教。一般而言,后进生的自我评价是根据过去的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否定评价,自己对环境悲观的意识以及童年的不幸经历不自觉形成的。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行为、情感和举止,同时把视线投向产生这些行为、情感和举止的内控因素即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其次,维护自尊,平等对待。不论是好学生、差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在班里有独特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它是高尚纯洁的意志品质。”
最后,善于鼓励,适当批评。适当地提高对后进生的期望值可以有效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评价。我们要清除对后进生的定势心理,应看到后进生的落后是暂时,经过努力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平时应少一些批评和责罚,而是多一份爱心,善于从后进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和引导,日积月累,会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
后进生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现实。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每一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三、教育反思
反思一:疏通思想是首要任务。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因此,后进生转化的首要工作是转变思想。
反思二:尊重学生个性是突破口。因为后进生的行为表现都是相似的,但经历却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走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一个真实的个体,了解问题的症结,也就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反思三:抓反复、勤跟踪是关键。做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更需要有耐心,切忌急功近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且转变也有阶段性,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勤跟踪、反复抓、抓反复。
反思四:善合作、树榜样不容忽视。后进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而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多请教、多学习;家校沟通,师生共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力求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榜样的力量。
以下是本学期本人对本班后进生小梅的教育转化的具体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背景
高一上学期时,我高一文(1)班学生小梅,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是班里一个不团结因素;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为人不诚实,经常无故迟到旷课等等。于是,上期末她被列入缓报名单。
高一下学期,重新分班,小梅作为舞蹈生被编入我文科术科班。我明白:学校记录缓报,不过是为了教育学生,并非放弃学生;也清楚教育和转化这一后进生是我的责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学初,我就向她的原班主任和原班同学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告诫自己:“学生的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不能轻易给她贴上‘坏学生’的标签。”
新学期开学注册,她早早找到我,与我心平气和地交谈,但当她在注册表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与众不同”时,心虚了,就急忙问我。当我告诉他需要家长到校才能注册时,她异常气愤,最后丢了一句“叫家长来, 我不读了”。
晚上,到教室点名考勤,她也来了,我照常点了她的名字。课后,她略带感激地说:“老师,我不注册,你也点我的名字,你接收我了。”当时,我只是微笑。她又接着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叫家长来,那样很丢脸的。”这时我借题发挥,围绕着她及家长的所谓的“丢脸”,说到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她似乎听懂了什么,第二天带家长来学校,关于过去的事,我只字不提,按照相关程序报了名。看到我的表现,她又吃惊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有时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她会更信任老师。因为学生都爱“面子”,但有时却忽视了集体也能给他们“面子”,这“面子”便是“集体荣誉”。
一周、两周过去,她的表现差强人意,第三周开始,慢慢出现问题了。上课看娱乐杂志、出现了迟到和无故旷课等现象。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明白人的转变需要时间,我没有立即找她。果然,她觉得我的反应有些反常,自己找我说明理由,写书面保证。可见,这类自以为是、虚荣心极强的学生,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去和她沟通,效果会更好。
一次音乐课,她课堂玩手机被我发现了,很紧张。我依然是“冷处理”。第二天她照常找到我,交给我一部很旧的手机。凭我的记性,她不诚实,我便问到:“你真的是拿这部手机吗?”她默不作声,许久才承认,但又补充说昨天她是借别人的。我认为,这时交不交手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表现告诉我她“不是真诚地认错,不诚实”,这是品德问题,是我教育的重点。
我就顺势跟她分析了之前所做的那些“不诚实”的事情,并指出她的思想上的根本错误:为自己做错事找借口,同时喜欢通过揭穿别人所犯的同样的错误来宽慰自己,没有真诚去改正错误。她沉默了一会,说出了心里话:“老师,我也不想犯错误,我更害怕批评,害怕那些被扩大了的错误把我淹没了,所以总想去掩饰,去辩解,我错了。”可见,我们不能一味地纠结学生所犯的错误,而是努力做到批评过后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当然,她在班里只要有一点进步,有闪光点,我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慢慢地她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有所转变,我也深感欣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分析原因,因材施教。一般而言,后进生的自我评价是根据过去的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否定评价,自己对环境悲观的意识以及童年的不幸经历不自觉形成的。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行为、情感和举止,同时把视线投向产生这些行为、情感和举止的内控因素即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其次,维护自尊,平等对待。不论是好学生、差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在班里有独特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它是高尚纯洁的意志品质。”
最后,善于鼓励,适当批评。适当地提高对后进生的期望值可以有效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评价。我们要清除对后进生的定势心理,应看到后进生的落后是暂时,经过努力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平时应少一些批评和责罚,而是多一份爱心,善于从后进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和引导,日积月累,会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
后进生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现实。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每一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三、教育反思
反思一:疏通思想是首要任务。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因此,后进生转化的首要工作是转变思想。
反思二:尊重学生个性是突破口。因为后进生的行为表现都是相似的,但经历却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走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一个真实的个体,了解问题的症结,也就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反思三:抓反复、勤跟踪是关键。做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更需要有耐心,切忌急功近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且转变也有阶段性,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勤跟踪、反复抓、抓反复。
反思四:善合作、树榜样不容忽视。后进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而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多请教、多学习;家校沟通,师生共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力求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