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中心应集中处理的实践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完善处理技术和流程,进行全面的消毒和维护。对比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前后眼科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之后,手术器械的消耗率明显下降、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提升,与之前相比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能够全面提高处理质量。

【关键词】眼科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处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13-02
  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眼科手术更加精细,手术器械有原理结构复杂、费用昂贵、体积小等特点,传统的眼科手术器械处理方式存在消耗率大、消毒灭菌不彻底等问题。我院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将集中处理前眼科自行处理的5000件手术器械和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5000件手术器械纳入研究,手术器械的类型和使用情况相近,具有可比性。
  1.2处理方法
  眼科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制定健全完善的眼科手术器械消毒管理制制度。眼科手术器械的处理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消毒供应中心必须要结合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器械消毒的法律效力,对参与工作的人员形成严格的法律约束。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的划分好每一项手术器械的作用,做好器械分类,根据器械的类型、使用频率调整消毒的频率和方法。医院感染部门需要提高对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定期抽查器械的消毒质量,并将抽查结果纳入到工作人员的绩效之中,提高消毒人员的消毒工作质量和效率。结合考核结果分析眼科手术器械消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持续提高消毒工作的质量;(2)定期开展眼科手术器械消毒培训工作。眼科手术器械更加精密,对消毒工作的要求更严格,对消毒人员的业务能力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是提高工作人员消毒水平的有效措施。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强调手术器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消毒工作人员了解眼科手术器械的构造、功能,提高消毒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减小对设备的损坏和消耗。制定明确的消毒流程、消毒时间、消毒顺序[1]。(3)对手术眼科器械消毒工作实施细节把控。在消毒工作中,消毒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手术器械的数量、类型,拿去物品时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器械损坏[2]。对于需要拆卸的器械,需要严格按照茶歇组装的标准进行拆分,减少器械磨损等问题,每次消毒完成之后,都要仔细的记录设备破损等情况,方便查对。结合工作经验将眼科手术器械消毒步骤整理成册,为每一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放,提高器械处理能力。(4)消毒供应中心需要购进专门的消毒设备。由于眼科手术器械的特殊性,对消毒设备的要求也更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要购进专门的处理设备,包括软毛刷、海绵刷、硅胶垫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前后眼科手术器械的磨损率、灭菌消毒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处理,计数资料(n,%),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后,眼科手术器械的器械损耗率明显下降,灭菌消毒合格率明显上升,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眼科手術中很多手术器械都需要循环使用,对于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有着完善的消毒设备和专业的消毒工作人员。但由于眼科手术器械更加精细,在运送和消毒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磨损问题,眼科手术器械比较昂贵,如果经常更换会加大科室的负担。所以针对眼科手术器械消毒不仅要提高灭菌合格率,也要降低器械磨损率。
  为了改善这两项问题,消毒供应中心重新制定了消毒管理制度,规定所有眼科器械都要按照类别和作用单独尽心处理,并且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消毒人员保护眼科器械的意识和能力,大大降低了手术器械的磨损率。另外,消毒制度中通过卫生部的消毒规定提高了消毒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使消毒工作更加彻底,灭菌合格率也明显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眼科手术器械由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管理可提高消毒处理质量,为眼科手术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瑜琦,孙瑞平,王洁.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82.
  [2]周丽.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实践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病时间及人群分布等。重症病例均采集咽拭子标本,送至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6-2018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共报告手足口病7662例,重症病例138例,重症病例呈逐年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对照组共2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研究组共25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改善明显较优(P 1.0,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仅为8例;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所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各因素下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PS系统抽样方法,在延安市抽取一县两区共2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75个家庭户。用KISH表法,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全市共调查3780人。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6.33%。男、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接收的118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59例。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收集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优质组的疾病发生几率4例(6.78%)显著低于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的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方式为一般化管理,观察组为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效果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患者2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各有110例,研究组患者开展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管理差错事件、医院感染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72%、医院感染率为1.81%、患者对护理服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研究对策。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各类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分成风险组和对照组,风险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管理方法。结果:风险组患者的手术风险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究其原因,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使手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在医院工作中,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医院在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管理前1年(2017年1月~12月)以及管理后(2018年1月~12月)期间护理满意度、护士离职率。结果:管理前患者满意度为98.05%,较管理后99.57%低(P<0.05),管理前护士离职率为5.60%,较管理后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对其疼痛情况和感染情况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和感染率作参考。方法:选取就诊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平均分为等量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内容外,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两
期刊
【摘 要】目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病房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中医病房收治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仍旧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得到:实验组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