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我还是一枚实习生时,曾吃过一记大闷亏。
每周四下午小组例会,有一项固定节目,团队每个成员互相说说本周对团队里的其他同事在工作方面的一些意见。
这项活动初衷很好,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走过场”的活动。但当时我不谙世事,以为大家不介意听真话,而且自己也想在团队领导前留个好印象,加上实习的这家公司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香港上市公司,企业文化也比我之前实习的公司开明很多。考虑到以上种种,于是我真的对在座的每位同事提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一开始大家眼里露出惊讶,后来慢慢变成略点同情的笑容,最后,整张脸转成冷漠以及嘴角一丝不屑的笑容。
散会时,团队领导说“小吴提的意见挺好,我们下去都要认真思考。我也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帮大家把工作改进得更好。散会!”往后的好几天,团队的同事都没怎么搭理过我,而领导所谓的“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当然也没有下文了。我想起散会那天,一位坐在我工位后面的同事经过我身边时丢下一句话“脑子有病吧。”
因为这句话,我心里委屈了很久。直到自己工作了几年后,再想起那位同事说的话,我承认,当时的自己确实“脑子有病。”
我很喜欢看的一部美剧《豪斯医生》,每次重温时,当然会被剧里那位怪大叔豪斯医生俘获芳心。但我喜欢这部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剧里的职场沟通方式让我真心羡慕。
首先,大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看事下菜”。
不管你是我的领导、还是医院的最高掌舵人,只要你的业务出了问题、做事不对,我不会因为是你的下属就妥协、迁就。
其次,大家不玩“你懂的”这套把戏,几乎是直来直往,非常坦率。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是豪斯责骂下属蠢、下属们指责豪斯不考虑病人只顾自己的感受、或者没有医疗伦理。总之就是,认为你不对时,我心里怎么想就表达出来,一点也不尊老爱幼、藏着掖着。
最后,职场沟通上不分性别。
看这部剧时,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剧里的人都是一个性别。当然,这部剧里豪斯的上司和下属中都有女性,但不会因为她们是女性沟通就区别对待。讽刺、嘲笑、吼叫一样都没落下。传说中“对女同事讲话要注意分寸”的潜规则完全没看到。当然,女同胞们还击起来也是很凶猛的,完全没有“温柔”可谈。
电视剧肯定比现实夸张了,但我们也确实能管中窥豹看出中美在职场中沟通的差异。“中国式”职场沟通法则几乎和上述三点相反“套路”颇多,但共性就是让人心累。
有一些领导专属的潜台词,作为员工要有基本的理解力。
你想加薪、谈自己的职业规划,讲了一大通,最后领导说“我回去再考虑一下”=不同意;
你给领导提了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儿,领导说这事咱们晚点再说。=这个事你不要再提了;
当老板对你说“你其实很聪明、很有天赋”,请警惕:这绝不是在夸你,你可以把这句话解读为: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不出成果/拎不清?
上司们一般不直抒胸臆,因为相信“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个原则,也喜欢把领会自己的心思作为考量这个下属聪明与否的标准之一。
之前看过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说一位同事的父亲去世了,他没有告诉公司里的任何人,他每天照旧在上班时谈笑风生,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同,直到好几天后大家才知道他父亲去世了。
这篇文章让大家站成了两队。一队觉得“太不可思议”,亲生父亲这么重要的至亲去世,居然表现得如此冷漠;另一队认为,成熟的职场人就应该喜怒不形于色,这才是专业性的表现。
我们总喜欢把“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看作成高人、成熟的人,这样才能防止别人轻易猜透你的心思、或者因为自己的情绪而给他人带来困扰。可这真的是成熟、专业的表现么?
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自己的畅销书《另一种选择》里曾提起,丈夫戴夫·高德伯格于2015年5月突然去世,这段经历让她—度陷入了极度的悲伤和空虚。在家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她重回工作岗位,也是秉持着“专业性”态度,在同事们关切地问她“你还好么?”时,她会客气而友好地回复道,“我还好!”、“我挺好!”。
她不愿意落下每个会议,并且要在会议中积极展现曾经的自己。但谢丽尔在书中坦承,在回答同事们的问候时,她的内心其实是在咆哮“我丈夫死了、孩子没有了爸爸,我怎么可能还好?”
而且,开会时,她会不受控制哭起来。最后,通过好友、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
特的帮助,她终于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不幸,每个人都有选择在何时、在何地表达情感的权利。
然而,跟别人敞开心扉聊聊,能帮助悲伤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感到被理解、被关怀。经历过悲剧的人往往会向正在经历悲剧的人表达更多的同情。
所以,我们料想的“不动声色”绝非全然正确。
你一定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些境况:
某位同事做了一个提案,你经验丰富,其实有一些意见可以提供给他帮助他改进得更好,但你担心对方会不舒服,所以想着“算了吧。”;作为公司老员工的你,非常熟悉老板的“套路”,看着他正给新来的员工“下套儿”,你选择装聋作哑,既没有当面拆穿,也没有私下提醒,你说服自己的理由也许是“日子久了他就知道了。”
“看破不说破,职场才有得做”恐怕是很多人职场文化里最重要的“沟通”法则了,虽然它的核心是需要你保持沉默。
看上去,我们的职场沟通法则兜兜转转、要绕很多圈子,确实挺累的。但如果我们照搬美国职场人的那些沟通法则会让自己和他人更舒服、轻松么?
试想一下,你的同事突然“欧美化”了,有了情绪也不憋着,当众直接甩你一脸“我超级生你的气!”,你面子上是否挂得住?或者老板拿你特当一回事儿,丝毫不敷衍你、一脸诚恳听取你的建议、倾诉,你会不会觉得他是要把你骗进传销组织?
所以,沟通法则这件事还是本土化一点的好。那怎么沟通才能不累又有效呢?
首先,去情绪化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
《人性的弱点》里提出过一条关于沟通的真相:影响沟通效果80%是交流过程中的情绪,20%才是沟通的内容。能在沟通中保持冷静和理智当然是最好的,只是一旦“火苗”出现,不妨尝试—下这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告诉对方此刻你的情绪,告诉对方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然后询问对方的情绪如何。双发商议可以暂停几分钟沟通,让彼此恢复冷静。
其次,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并适时检查是否偏离了沟通的目的。
我们是带着目的去沟通的,所以一定确保在开头前你的大脑是知道此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并在一开始确保对方也是清楚的。
最终,沟通允许“存异”,但每次沟通后一定要有共识诞生。
沟通必然会产生一些要求,比如希望接受者要成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种理念等。但沟通绝不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它是双方谈判、商议、妥协、进而最终达成某项共识的过程。你们可以在沟通中把重要的、存有异议的东西记录下来,以待下次沟通完成。但在一次沟通中,一定要有围绕沟通目标形成共识的东西产生,否则无助于事件的推进。
希望我们的精力,最终都能多用在正事儿而非揣测人心上。
每周四下午小组例会,有一项固定节目,团队每个成员互相说说本周对团队里的其他同事在工作方面的一些意见。
这项活动初衷很好,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走过场”的活动。但当时我不谙世事,以为大家不介意听真话,而且自己也想在团队领导前留个好印象,加上实习的这家公司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香港上市公司,企业文化也比我之前实习的公司开明很多。考虑到以上种种,于是我真的对在座的每位同事提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一开始大家眼里露出惊讶,后来慢慢变成略点同情的笑容,最后,整张脸转成冷漠以及嘴角一丝不屑的笑容。
散会时,团队领导说“小吴提的意见挺好,我们下去都要认真思考。我也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帮大家把工作改进得更好。散会!”往后的好几天,团队的同事都没怎么搭理过我,而领导所谓的“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当然也没有下文了。我想起散会那天,一位坐在我工位后面的同事经过我身边时丢下一句话“脑子有病吧。”
因为这句话,我心里委屈了很久。直到自己工作了几年后,再想起那位同事说的话,我承认,当时的自己确实“脑子有病。”
我很喜欢看的一部美剧《豪斯医生》,每次重温时,当然会被剧里那位怪大叔豪斯医生俘获芳心。但我喜欢这部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剧里的职场沟通方式让我真心羡慕。
首先,大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看事下菜”。
不管你是我的领导、还是医院的最高掌舵人,只要你的业务出了问题、做事不对,我不会因为是你的下属就妥协、迁就。
其次,大家不玩“你懂的”这套把戏,几乎是直来直往,非常坦率。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是豪斯责骂下属蠢、下属们指责豪斯不考虑病人只顾自己的感受、或者没有医疗伦理。总之就是,认为你不对时,我心里怎么想就表达出来,一点也不尊老爱幼、藏着掖着。
最后,职场沟通上不分性别。
看这部剧时,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剧里的人都是一个性别。当然,这部剧里豪斯的上司和下属中都有女性,但不会因为她们是女性沟通就区别对待。讽刺、嘲笑、吼叫一样都没落下。传说中“对女同事讲话要注意分寸”的潜规则完全没看到。当然,女同胞们还击起来也是很凶猛的,完全没有“温柔”可谈。
电视剧肯定比现实夸张了,但我们也确实能管中窥豹看出中美在职场中沟通的差异。“中国式”职场沟通法则几乎和上述三点相反“套路”颇多,但共性就是让人心累。
“中国式”职场沟通法则一——老板的意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有一些领导专属的潜台词,作为员工要有基本的理解力。
你想加薪、谈自己的职业规划,讲了一大通,最后领导说“我回去再考虑一下”=不同意;
你给领导提了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儿,领导说这事咱们晚点再说。=这个事你不要再提了;
当老板对你说“你其实很聪明、很有天赋”,请警惕:这绝不是在夸你,你可以把这句话解读为: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不出成果/拎不清?
上司们一般不直抒胸臆,因为相信“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个原则,也喜欢把领会自己的心思作为考量这个下属聪明与否的标准之一。
“中国式”职场沟通法則二——成熟的职场人要“不动声色”
之前看过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说一位同事的父亲去世了,他没有告诉公司里的任何人,他每天照旧在上班时谈笑风生,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同,直到好几天后大家才知道他父亲去世了。
这篇文章让大家站成了两队。一队觉得“太不可思议”,亲生父亲这么重要的至亲去世,居然表现得如此冷漠;另一队认为,成熟的职场人就应该喜怒不形于色,这才是专业性的表现。
我们总喜欢把“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看作成高人、成熟的人,这样才能防止别人轻易猜透你的心思、或者因为自己的情绪而给他人带来困扰。可这真的是成熟、专业的表现么?
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自己的畅销书《另一种选择》里曾提起,丈夫戴夫·高德伯格于2015年5月突然去世,这段经历让她—度陷入了极度的悲伤和空虚。在家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她重回工作岗位,也是秉持着“专业性”态度,在同事们关切地问她“你还好么?”时,她会客气而友好地回复道,“我还好!”、“我挺好!”。
她不愿意落下每个会议,并且要在会议中积极展现曾经的自己。但谢丽尔在书中坦承,在回答同事们的问候时,她的内心其实是在咆哮“我丈夫死了、孩子没有了爸爸,我怎么可能还好?”
而且,开会时,她会不受控制哭起来。最后,通过好友、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
特的帮助,她终于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不幸,每个人都有选择在何时、在何地表达情感的权利。
然而,跟别人敞开心扉聊聊,能帮助悲伤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感到被理解、被关怀。经历过悲剧的人往往会向正在经历悲剧的人表达更多的同情。
所以,我们料想的“不动声色”绝非全然正确。
“中国式”职场沟通法则三——“看破不说破,职场才有得做”
你一定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些境况:
某位同事做了一个提案,你经验丰富,其实有一些意见可以提供给他帮助他改进得更好,但你担心对方会不舒服,所以想着“算了吧。”;作为公司老员工的你,非常熟悉老板的“套路”,看着他正给新来的员工“下套儿”,你选择装聋作哑,既没有当面拆穿,也没有私下提醒,你说服自己的理由也许是“日子久了他就知道了。”
“看破不说破,职场才有得做”恐怕是很多人职场文化里最重要的“沟通”法则了,虽然它的核心是需要你保持沉默。
看上去,我们的职场沟通法则兜兜转转、要绕很多圈子,确实挺累的。但如果我们照搬美国职场人的那些沟通法则会让自己和他人更舒服、轻松么?
试想一下,你的同事突然“欧美化”了,有了情绪也不憋着,当众直接甩你一脸“我超级生你的气!”,你面子上是否挂得住?或者老板拿你特当一回事儿,丝毫不敷衍你、一脸诚恳听取你的建议、倾诉,你会不会觉得他是要把你骗进传销组织?
所以,沟通法则这件事还是本土化一点的好。那怎么沟通才能不累又有效呢?
首先,去情绪化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
《人性的弱点》里提出过一条关于沟通的真相:影响沟通效果80%是交流过程中的情绪,20%才是沟通的内容。能在沟通中保持冷静和理智当然是最好的,只是一旦“火苗”出现,不妨尝试—下这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告诉对方此刻你的情绪,告诉对方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然后询问对方的情绪如何。双发商议可以暂停几分钟沟通,让彼此恢复冷静。
其次,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并适时检查是否偏离了沟通的目的。
我们是带着目的去沟通的,所以一定确保在开头前你的大脑是知道此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并在一开始确保对方也是清楚的。
最终,沟通允许“存异”,但每次沟通后一定要有共识诞生。
沟通必然会产生一些要求,比如希望接受者要成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种理念等。但沟通绝不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它是双方谈判、商议、妥协、进而最终达成某项共识的过程。你们可以在沟通中把重要的、存有异议的东西记录下来,以待下次沟通完成。但在一次沟通中,一定要有围绕沟通目标形成共识的东西产生,否则无助于事件的推进。
希望我们的精力,最终都能多用在正事儿而非揣测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