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阅读中的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文学阅读研究地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第一,多阅读——扩大阅读面
我国早在秦汉时就强调:读的字要多;读的遍数更要多。魏晋南北朝时,继续沿用汉代的教材,要求学生多读史书。学生自学的方法,首先也是多读书。唐朝韩愈自幼“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他强调读书要多,反复诵读,汲取精华。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是“举一反三”,教师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了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传统语文总体思路,实际就是这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这种总体思路使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与此有关,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例子”地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的。因此,大量的语言积累是形成语感能力的前提条件。婴儿学口语的例子颇能证明这个问题。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词语,初次接触时可能不懂,重复接触时,对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在句子中出现的,学生记住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就掌握了该词的使用方法,这时,该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语言感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也为学生扩大阅读面,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作了数量上的规定和导向。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强调诵读。我国的诵读教学,古已有之,教师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凭借语音语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蒙学教育、经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运用语感把握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总之,传统的诵读教学侧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
《诗经》是孔子用于教学所编写的第一部诗歌读本,既是诵读教材,又用于演奏、合唱、伴舞,正所谓“诗书教化”。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高峰是《楚辞》,屈原所创的“骚体”,句式灵活,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史传散文、诸子散文也是极好的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240篇(段)古今优秀的诗文都是阅读的好范本,更是培养语感的好范本。
文学阅读教学要抓住语言特色指导学生诵读。例如:教学《岳阳楼记》时,应注意指导骈句的读法;《醉翁亭记》一文中连用21个“也”字句,读来只觉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知道“也”字表达的几种语气,进而让学生通过语气体会作者感情。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反复阅读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并熟读背诵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较强的典范作品,使之从别人的文章中去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辨别把握表情达意上的“分寸感”。
第二,细品味——提高领悟层次
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内涵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小孩说话,就是在没有理性指导的情况下,靠听话、说话等语言实践形成的。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低层次的,真正高层次的语感离不开有意识的训练,离不开理性指导。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感等全方位的分析鉴赏。“品味”的目的,不仅在于对一词一句的认知,更重要的在于养成语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新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几乎每篇都有“品味”训练,如孙犁的文学作品《芦花荡》,课文后面3个训练中有2个要求学生做到“细细体味”,足见教材对学生语感训练的重视,我们要不断强化这种有目的的训练。在文学阅读中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对人物的个性、心理、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比较、揣摩,感知特殊的语境含义。
再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对这幅“神异的图画”,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性的语感体验,不仅应抓住“深蓝”、“金黄”、“碧绿”和“带(戴)”、“捏”、“刺去”等词语,让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构成美丽壮阔的背景,突现项戴银圈、手捏钢叉、猛力刺猹的十一二岁的小英雄的可爱形象,而且还可联系上文体会到作者描绘这幅神异的图画的意图,这就是:眼前的故乡是破败的,而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她不仅有“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而且还有英勇的少年闰土。这里品味美景是为了在对比中深入领悟故乡的荒凉衰败景象。
第三,重个性——自我感知作品
读者理解作者的原意时并不是消极被动接受,而总是根据自我特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来感知所读作品,不同的读者感知方式不同,所得信息就必然不同,即使是完全理解了作者的原意,也不等于被动地接受了作者的一切观点。所以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原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前提下同时进行着积极地内省和反思,从作品的阅读中能动地理解作者,更好地发现“自我”,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创新和批判。为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既要尊重珍惜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认识、见解,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真正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文学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扩大阅读面,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秦永第,浙江省越城区皋埠中学)
第一,多阅读——扩大阅读面
我国早在秦汉时就强调:读的字要多;读的遍数更要多。魏晋南北朝时,继续沿用汉代的教材,要求学生多读史书。学生自学的方法,首先也是多读书。唐朝韩愈自幼“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他强调读书要多,反复诵读,汲取精华。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是“举一反三”,教师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了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传统语文总体思路,实际就是这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这种总体思路使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与此有关,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例子”地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的。因此,大量的语言积累是形成语感能力的前提条件。婴儿学口语的例子颇能证明这个问题。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词语,初次接触时可能不懂,重复接触时,对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在句子中出现的,学生记住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就掌握了该词的使用方法,这时,该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语言感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也为学生扩大阅读面,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作了数量上的规定和导向。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强调诵读。我国的诵读教学,古已有之,教师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凭借语音语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蒙学教育、经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运用语感把握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总之,传统的诵读教学侧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
《诗经》是孔子用于教学所编写的第一部诗歌读本,既是诵读教材,又用于演奏、合唱、伴舞,正所谓“诗书教化”。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高峰是《楚辞》,屈原所创的“骚体”,句式灵活,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史传散文、诸子散文也是极好的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240篇(段)古今优秀的诗文都是阅读的好范本,更是培养语感的好范本。
文学阅读教学要抓住语言特色指导学生诵读。例如:教学《岳阳楼记》时,应注意指导骈句的读法;《醉翁亭记》一文中连用21个“也”字句,读来只觉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知道“也”字表达的几种语气,进而让学生通过语气体会作者感情。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反复阅读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并熟读背诵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较强的典范作品,使之从别人的文章中去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辨别把握表情达意上的“分寸感”。
第二,细品味——提高领悟层次
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内涵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小孩说话,就是在没有理性指导的情况下,靠听话、说话等语言实践形成的。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低层次的,真正高层次的语感离不开有意识的训练,离不开理性指导。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感等全方位的分析鉴赏。“品味”的目的,不仅在于对一词一句的认知,更重要的在于养成语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新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几乎每篇都有“品味”训练,如孙犁的文学作品《芦花荡》,课文后面3个训练中有2个要求学生做到“细细体味”,足见教材对学生语感训练的重视,我们要不断强化这种有目的的训练。在文学阅读中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对人物的个性、心理、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比较、揣摩,感知特殊的语境含义。
再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对这幅“神异的图画”,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性的语感体验,不仅应抓住“深蓝”、“金黄”、“碧绿”和“带(戴)”、“捏”、“刺去”等词语,让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构成美丽壮阔的背景,突现项戴银圈、手捏钢叉、猛力刺猹的十一二岁的小英雄的可爱形象,而且还可联系上文体会到作者描绘这幅神异的图画的意图,这就是:眼前的故乡是破败的,而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她不仅有“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而且还有英勇的少年闰土。这里品味美景是为了在对比中深入领悟故乡的荒凉衰败景象。
第三,重个性——自我感知作品
读者理解作者的原意时并不是消极被动接受,而总是根据自我特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来感知所读作品,不同的读者感知方式不同,所得信息就必然不同,即使是完全理解了作者的原意,也不等于被动地接受了作者的一切观点。所以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原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前提下同时进行着积极地内省和反思,从作品的阅读中能动地理解作者,更好地发现“自我”,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创新和批判。为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既要尊重珍惜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认识、见解,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真正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文学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扩大阅读面,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秦永第,浙江省越城区皋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