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凯伯的知觉-动作理论,应用台湾物理治疗师叶仓甫先生的“平衡疗法”知觉-动作的促进技术为依据,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进行动作康复训练的实践与研究。期为特教学校医教结合带来一点启发,也为有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一点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知觉-动作;康复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有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各类儿童,除自身的智力、言语、认知、交往的障碍之外,大多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动作行为问题。凯伯认为:“行为发展始自肌肉活动,吾人所谓高层次的行为,也是植基于低层次的动作,因此较高级的活动系以肌肉的活动为基层的结构”。他认为小孩的学习遵循粗大动作→动作-知觉→知觉-动作→知觉→知觉-概念→概念的阶段顺序发展。知觉—动作能力是学生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来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是一种个体透过感觉系统接收讯息,给予分析、解释、组织及统整后,表现出适当动作反应的能力,随着经验累积而持續发展。教学需以儿童学习的整体活动为目标,含:输入、统整、输出、回馈等过程,如过程中有缺陷则学习将遭遇困难。
台湾治疗师叶仓甫先生在凯伯理论指引下,开发出了一套“平衡疗法”知觉-动作训练方法。依据神经心理学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原理,采用合适的教材、教具,如何有效开展知动康复训练,帮助特殊儿童提升能力。尝试研究并找到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的契合点,摸索出一条适合特殊儿童知觉动作康复训练的发展之路。
二、知觉动作康复训练的实践
1、筛选康复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所在学校中存在有动作康复需求的5名不同类型的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在饮食、穿着和如厕动作上有困难,仍需要大量的动作辅助。通过平衡疗法的表三知动评估,发现生A现有能力在第5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交替半跪3下,生B现有能力在第6项在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C现有能力在第6项在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D现有能力在第3项诱导下的跪走3步,生E现有能力在第4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各单脚半跪姿1下。
2、开展康复训练
(1)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评估出来的现有能力、兴趣、缺陷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康复训练中如生E以晃动纸张为强化物,在单手扶持梯背架中以看纸张位置做交替半跪;生A喜欢固执的模式活动,师用不同味道(苦、辛、辣、酸等)可食性物品为负强化物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生B因左脚踝变异导致内翻,笔者为其选定特定的矫正鞋并矫正处理。
(2)身心发展适度训练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安排合适的训练量,依次开展并分解步骤。生B在诱导下单手扶物倒退跪走5步的训练目标中,从1步到3步,再到5步的循序训练。训练中谨防过度刺激,作好热身活动。课前播放舒缓音乐,让生放松心情进入学习。课中采用动静结合,张弛有道,循序渐进。
(3)游戏互动提升自信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游戏的发展水平。笔者有意创设游戏情境,用游戏与儿童进行互动玩中练,练中玩,消除康复训练的单调和乏味。如听音乐玩“走停”,不同体位玩彩虹伞。在玩乐中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4)家校结合增加效果
笔者会在课堂中指导家长学习,并布置练习作业给学生和家长回家训练。如回家可带生有目的性训练的上下楼梯,有要求的走直线、翻滚爬行训练等。
三、康复训练初步成效
1、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前后测专业比较,5位学生在“全人疗育”表三的知动能力评估中明显发生变化。生A从第5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交替半跪3下提升到第9项指令下的交替半跪及覆诵数数1~10下(有语言能力一心数用);生B、生C分别从第6项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提升到能力9项指令下的交替半跪及覆诵数数1~10下(有语言能力一心数用)和第10项指令下交替半跪及覆诵发音数数1~10下(无语言能力一心数用)(并列能力);生D从第3项诱导下的跪走3步提升到第6项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E从第4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各单脚半跪姿1下提升到第8项指令下交替半跪3下。
2、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比较,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得到了提升。据家长反馈,学生在耐心等车的过程中不再哭闹,紧张情绪明显减少;学生在走路、跑步中显得不再笨拙;能逐渐参与小团体活动;上课专注时间明显延长;现能独立进行如厕活动;从抗拒洗脸到辅助下面部清洁;从抗拒刷牙到辅助下刷牙等等。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笔者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评估及教学能力逐渐成熟,现能对新个案迅速开展精准评估和设计训练项目。笔者多次指导特教实习生评估及操作;多次在不同平台做交流报告。在不断的实践积累教学相长,也树立职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笔者成为省、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
四、研究后的思考
1、康复对象的选择
在年龄上,本研究的对象皆为一到三年级的学龄儿童,动作功能障碍已经形成习惯,对生活影响比较大,从某种角度看,康复训练的干预略显偏晚。如针对婴幼儿期的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的话,进步会更快,效果会更佳。
2、康复时段的选择
本研究时间为1年来,由于寒暑假的中断,家长在家由不能坚持康复训练,学生在开学初都会有明显的倒退现象,再则知动训练的干预结果并没有预期中的显著,建议加长干预的时间和时段。
3、康复支持的选择
在本研究中虽有家校合作的现象,教师也将对应的康复技术转教给家长,但家长事务繁多,难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在家操作时容易缺乏专业指导调整,家庭康复效果不明显导致家长配合度下降。今后,教师要定期进行家庭督导,可借助网络视频指导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金容.动作障碍儿童训练新指引 [M].2014
[2]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儿童发展中心.以知觉—动作为核心的学习适应课程[M].2017
[3] 周台杰.简明知觉-动作测验[M].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
[4] 陈英三.知觉与动作训练理论与实际系类一[M].台南:国立台南大学,2010:29
[5] 刘鸿香.学习障碍儿童之知觉动作学习[D]台?市:台湾??台?师范专科学校,1978:
(作者单位: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知觉-动作;康复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有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各类儿童,除自身的智力、言语、认知、交往的障碍之外,大多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动作行为问题。凯伯认为:“行为发展始自肌肉活动,吾人所谓高层次的行为,也是植基于低层次的动作,因此较高级的活动系以肌肉的活动为基层的结构”。他认为小孩的学习遵循粗大动作→动作-知觉→知觉-动作→知觉→知觉-概念→概念的阶段顺序发展。知觉—动作能力是学生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来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是一种个体透过感觉系统接收讯息,给予分析、解释、组织及统整后,表现出适当动作反应的能力,随着经验累积而持續发展。教学需以儿童学习的整体活动为目标,含:输入、统整、输出、回馈等过程,如过程中有缺陷则学习将遭遇困难。
台湾治疗师叶仓甫先生在凯伯理论指引下,开发出了一套“平衡疗法”知觉-动作训练方法。依据神经心理学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原理,采用合适的教材、教具,如何有效开展知动康复训练,帮助特殊儿童提升能力。尝试研究并找到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的契合点,摸索出一条适合特殊儿童知觉动作康复训练的发展之路。
二、知觉动作康复训练的实践
1、筛选康复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所在学校中存在有动作康复需求的5名不同类型的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在饮食、穿着和如厕动作上有困难,仍需要大量的动作辅助。通过平衡疗法的表三知动评估,发现生A现有能力在第5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交替半跪3下,生B现有能力在第6项在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C现有能力在第6项在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D现有能力在第3项诱导下的跪走3步,生E现有能力在第4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各单脚半跪姿1下。
2、开展康复训练
(1)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评估出来的现有能力、兴趣、缺陷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康复训练中如生E以晃动纸张为强化物,在单手扶持梯背架中以看纸张位置做交替半跪;生A喜欢固执的模式活动,师用不同味道(苦、辛、辣、酸等)可食性物品为负强化物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生B因左脚踝变异导致内翻,笔者为其选定特定的矫正鞋并矫正处理。
(2)身心发展适度训练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安排合适的训练量,依次开展并分解步骤。生B在诱导下单手扶物倒退跪走5步的训练目标中,从1步到3步,再到5步的循序训练。训练中谨防过度刺激,作好热身活动。课前播放舒缓音乐,让生放松心情进入学习。课中采用动静结合,张弛有道,循序渐进。
(3)游戏互动提升自信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游戏的发展水平。笔者有意创设游戏情境,用游戏与儿童进行互动玩中练,练中玩,消除康复训练的单调和乏味。如听音乐玩“走停”,不同体位玩彩虹伞。在玩乐中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4)家校结合增加效果
笔者会在课堂中指导家长学习,并布置练习作业给学生和家长回家训练。如回家可带生有目的性训练的上下楼梯,有要求的走直线、翻滚爬行训练等。
三、康复训练初步成效
1、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前后测专业比较,5位学生在“全人疗育”表三的知动能力评估中明显发生变化。生A从第5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交替半跪3下提升到第9项指令下的交替半跪及覆诵数数1~10下(有语言能力一心数用);生B、生C分别从第6项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提升到能力9项指令下的交替半跪及覆诵数数1~10下(有语言能力一心数用)和第10项指令下交替半跪及覆诵发音数数1~10下(无语言能力一心数用)(并列能力);生D从第3项诱导下的跪走3步提升到第6项指令下的前进跪走3步;生E从第4项诱导下的单手扶持各单脚半跪姿1下提升到第8项指令下交替半跪3下。
2、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比较,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得到了提升。据家长反馈,学生在耐心等车的过程中不再哭闹,紧张情绪明显减少;学生在走路、跑步中显得不再笨拙;能逐渐参与小团体活动;上课专注时间明显延长;现能独立进行如厕活动;从抗拒洗脸到辅助下面部清洁;从抗拒刷牙到辅助下刷牙等等。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笔者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评估及教学能力逐渐成熟,现能对新个案迅速开展精准评估和设计训练项目。笔者多次指导特教实习生评估及操作;多次在不同平台做交流报告。在不断的实践积累教学相长,也树立职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笔者成为省、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
四、研究后的思考
1、康复对象的选择
在年龄上,本研究的对象皆为一到三年级的学龄儿童,动作功能障碍已经形成习惯,对生活影响比较大,从某种角度看,康复训练的干预略显偏晚。如针对婴幼儿期的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的话,进步会更快,效果会更佳。
2、康复时段的选择
本研究时间为1年来,由于寒暑假的中断,家长在家由不能坚持康复训练,学生在开学初都会有明显的倒退现象,再则知动训练的干预结果并没有预期中的显著,建议加长干预的时间和时段。
3、康复支持的选择
在本研究中虽有家校合作的现象,教师也将对应的康复技术转教给家长,但家长事务繁多,难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在家操作时容易缺乏专业指导调整,家庭康复效果不明显导致家长配合度下降。今后,教师要定期进行家庭督导,可借助网络视频指导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金容.动作障碍儿童训练新指引 [M].2014
[2]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儿童发展中心.以知觉—动作为核心的学习适应课程[M].2017
[3] 周台杰.简明知觉-动作测验[M].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
[4] 陈英三.知觉与动作训练理论与实际系类一[M].台南:国立台南大学,2010:29
[5] 刘鸿香.学习障碍儿童之知觉动作学习[D]台?市:台湾??台?师范专科学校,1978:
(作者单位: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