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不都热西提·托呼提(1940~2021)生于1940年9月8日。著名新疆扬琴艺术家、“锵”(新疆扬琴)改革家(以下简称“锵”)及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第一代新疆“锵”主要代表人物,并熟练掌握卡龙琴、艾捷克、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曾担任新疆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学生时代 酷爱音乐
早年阿不都热西提·托呼提(以下简称:阿不都热西提)在家乡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就读小学,1954~1956年到新疆莎车县就读第一中学,并在第一中学音乐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很多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了扬琴、艾捷克和小提琴的演奏基础。
1956年,新疆歌舞团去当地招生的时候,发现了在莎车县第一中学读书的阿不都热西提极具音乐天赋,于是就把他招入新疆歌舞团。从此阿不都热西提得到了新疆歌舞团音乐家们的精心培养和良好的艺术熏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阿不都热西提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快地成为本团的骨干力量,担任了新疆歌舞团的扬琴演奏员。在长期的工作中,阿不都热西提在扬琴演奏及音乐创作两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业绩也非常的突出。一直工作至退休。
与厂家合作 改良乐器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阿不都热西提演奏的维吾尔族传统“锵”总共14、15个琴码,音域不到两个八度,基本是一个半八度音。阿不都热西提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深感有很多不足,他下决心对其改良。从过去的14、15个琴码,变为改良后的两排24个琴码,音域上也从一个半八度增加到两个半八度并增加了两个常用低音琴码。这种第二代“锵”从1974年起在新疆的文艺团体中一直使用至今,阿不都热西提为此也在“锵”的发展历史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阿不都热合曼·阿尤甫(以下简称:阿不都热合曼)回忆:我是1973年开始随阿不都热西提老师学习“锵”的演奏。我和老师在那个年代夜以继日进行着“锵”的改良。白天跟着老师学习“锵”的演奏技法,晚上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锵”进行改良。我们当时在一台罗马尼亚大扬琴上进行“手术”,把大扬琴的琴弦与琴码全部拆掉,请新疆民族乐器厂帮我们制作了一些扬琴单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大扬琴按着“锵”的音位排列布好,装上琴弦,很快在演出中就可以使用了,在当时我们师徒俩就认为改良“锵”既是50年和60代以来的改良又算是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当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在那个年代文艺单位下乡演出特别的多,时间也特别的长,基层的演出条件又特别的差。一台巨大的“锵”,在演出、行程过程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形体过重,上下台搬运也特别的不方便,当时因为是简易改良,弦轴也没有做专业的处理,在演出中“杂音”“跑弦”等现象也特别的严重,使用了一段时间就被迫“流产”了。1974年我们决定联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他们合作,我们给他们提供了音位图和研作方面的一些想法,在反复的研制与调试中,一台敦煌牌“锵”就这样诞生了。之后,从1974年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敦煌牌“锵”专供新疆市场与文艺团体的使用,“锵”的琴体与各方面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保障并长期使用。
阿不都热合曼在80年代又将两排“锵”改良为四排琴码、四个八度音域的第三代“锵”。为了不走弯路,直接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系研制,经过反复的调试,也制作了一台成品,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1986年阿不都热合曼突然被公派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指挥专业,一直到1992年毕业返回新疆从事乐团指挥工作。也因此第三代四排琴码“锵”的改良就此停滞。
创作硕果累累 育人桃李天下
阿不都热西提多年来培养了很多的学生,但他的艺术简历上主要写的就是阿不都热合曼、甫拉提·阿不都热西提、依力扎提·甫拉提等。阿不都热西提在传承“锵”的艺术和培养青年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阿不都热西提的艺术生涯中,他的艺术才干倍受单位领导的重视。1979年,新疆歌舞团公派他去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半的作曲理论课程。高等音乐学府严格的音乐教育,加上他勤奋努力与好学,使他的音乐创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创作功底更加深厚,学业完成返回新疆后,阿不都热西提在音乐创作方面提升了很大一步,成为了新疆歌舞团的专业中坚力量。阿不都热合曼说起他的老师:“老师的音乐作品我从小就在广播上听,他的作品生命力非常强,有不少的优秀作品至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家依然喜欢欣赏他的作品,像著名歌唱家帕夏依夏演唱过的《百灵鸟》等等。”阿不都热合曼接着说道:“老师的音乐创作以深厚的音乐理论为支撑,技术层面的表现也非常得体,他在音乐创作上非常下功夫,且独一无二。比如:一首歌曲的创作,他要为歌曲专门写前奏(通常称之为过门),大多的歌曲创作,前奏都是选用歌曲旋律中的一段或用副歌的部分做前奏,这是一种常用手法,而老师的歌曲创作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比如《驼铃之歌》等等。他的音乐作品生命力强,是因为他创作的作品非常严谨,不是很随便。他为写好一首作品,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对每一首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所以他写出来的作品生命力就很强。我们喜欢的音乐作品中,很多都是他的作品。像我们熟悉的老一代著名歌唱家帕夏依夏、热比娅·买买提等都非常喜欢演唱他的作品。所以阿不都热西提老师在声乐作品方面贡献很大。在他的艺术简历中有20首男声独唱,24首女声独唱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在民族器乐合奏作品创作方面,有10首非常优秀的作品。包括了笛子独奏、萨塔尔独奏和艾捷克独奏等等,他本人在广播电台上也演奏了‘锵’独奏等。他还创作了5部大型舞蹈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都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五部电影音乐和四部电视剧音乐。”说起阿不都热西提的诸多艺术成就,阿不都热合曼充满了溢美之词。除此之外,阿不都热西提作为客座教授,多年以来还积极参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文化艺术学校“锵”、卡龙琴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不都熱西提先生一家三代从事“锵”演奏,之子甫拉提·阿不都热西提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从事“锵”演奏,之孙依力扎提·甫拉提现就读于新疆艺术学院扬琴硕士研究生专业(导师:吴军),他是第一位通过全国统考被录取的维吾尔族首届扬琴硕士研究生。
阿不都热西提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后代和弟子们将沿着他的足迹,在民族音乐事业的道路上依然前行,他创作的歌曲必将永世传唱于天山南北,他的艺术成就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学生时代 酷爱音乐
早年阿不都热西提·托呼提(以下简称:阿不都热西提)在家乡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就读小学,1954~1956年到新疆莎车县就读第一中学,并在第一中学音乐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很多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了扬琴、艾捷克和小提琴的演奏基础。
1956年,新疆歌舞团去当地招生的时候,发现了在莎车县第一中学读书的阿不都热西提极具音乐天赋,于是就把他招入新疆歌舞团。从此阿不都热西提得到了新疆歌舞团音乐家们的精心培养和良好的艺术熏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阿不都热西提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快地成为本团的骨干力量,担任了新疆歌舞团的扬琴演奏员。在长期的工作中,阿不都热西提在扬琴演奏及音乐创作两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业绩也非常的突出。一直工作至退休。
与厂家合作 改良乐器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阿不都热西提演奏的维吾尔族传统“锵”总共14、15个琴码,音域不到两个八度,基本是一个半八度音。阿不都热西提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深感有很多不足,他下决心对其改良。从过去的14、15个琴码,变为改良后的两排24个琴码,音域上也从一个半八度增加到两个半八度并增加了两个常用低音琴码。这种第二代“锵”从1974年起在新疆的文艺团体中一直使用至今,阿不都热西提为此也在“锵”的发展历史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阿不都热合曼·阿尤甫(以下简称:阿不都热合曼)回忆:我是1973年开始随阿不都热西提老师学习“锵”的演奏。我和老师在那个年代夜以继日进行着“锵”的改良。白天跟着老师学习“锵”的演奏技法,晚上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锵”进行改良。我们当时在一台罗马尼亚大扬琴上进行“手术”,把大扬琴的琴弦与琴码全部拆掉,请新疆民族乐器厂帮我们制作了一些扬琴单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大扬琴按着“锵”的音位排列布好,装上琴弦,很快在演出中就可以使用了,在当时我们师徒俩就认为改良“锵”既是50年和60代以来的改良又算是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当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在那个年代文艺单位下乡演出特别的多,时间也特别的长,基层的演出条件又特别的差。一台巨大的“锵”,在演出、行程过程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形体过重,上下台搬运也特别的不方便,当时因为是简易改良,弦轴也没有做专业的处理,在演出中“杂音”“跑弦”等现象也特别的严重,使用了一段时间就被迫“流产”了。1974年我们决定联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他们合作,我们给他们提供了音位图和研作方面的一些想法,在反复的研制与调试中,一台敦煌牌“锵”就这样诞生了。之后,从1974年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敦煌牌“锵”专供新疆市场与文艺团体的使用,“锵”的琴体与各方面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保障并长期使用。
阿不都热合曼在80年代又将两排“锵”改良为四排琴码、四个八度音域的第三代“锵”。为了不走弯路,直接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系研制,经过反复的调试,也制作了一台成品,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1986年阿不都热合曼突然被公派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指挥专业,一直到1992年毕业返回新疆从事乐团指挥工作。也因此第三代四排琴码“锵”的改良就此停滞。
创作硕果累累 育人桃李天下
阿不都热西提多年来培养了很多的学生,但他的艺术简历上主要写的就是阿不都热合曼、甫拉提·阿不都热西提、依力扎提·甫拉提等。阿不都热西提在传承“锵”的艺术和培养青年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阿不都热西提的艺术生涯中,他的艺术才干倍受单位领导的重视。1979年,新疆歌舞团公派他去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半的作曲理论课程。高等音乐学府严格的音乐教育,加上他勤奋努力与好学,使他的音乐创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创作功底更加深厚,学业完成返回新疆后,阿不都热西提在音乐创作方面提升了很大一步,成为了新疆歌舞团的专业中坚力量。阿不都热合曼说起他的老师:“老师的音乐作品我从小就在广播上听,他的作品生命力非常强,有不少的优秀作品至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家依然喜欢欣赏他的作品,像著名歌唱家帕夏依夏演唱过的《百灵鸟》等等。”阿不都热合曼接着说道:“老师的音乐创作以深厚的音乐理论为支撑,技术层面的表现也非常得体,他在音乐创作上非常下功夫,且独一无二。比如:一首歌曲的创作,他要为歌曲专门写前奏(通常称之为过门),大多的歌曲创作,前奏都是选用歌曲旋律中的一段或用副歌的部分做前奏,这是一种常用手法,而老师的歌曲创作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比如《驼铃之歌》等等。他的音乐作品生命力强,是因为他创作的作品非常严谨,不是很随便。他为写好一首作品,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对每一首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所以他写出来的作品生命力就很强。我们喜欢的音乐作品中,很多都是他的作品。像我们熟悉的老一代著名歌唱家帕夏依夏、热比娅·买买提等都非常喜欢演唱他的作品。所以阿不都热西提老师在声乐作品方面贡献很大。在他的艺术简历中有20首男声独唱,24首女声独唱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在民族器乐合奏作品创作方面,有10首非常优秀的作品。包括了笛子独奏、萨塔尔独奏和艾捷克独奏等等,他本人在广播电台上也演奏了‘锵’独奏等。他还创作了5部大型舞蹈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都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五部电影音乐和四部电视剧音乐。”说起阿不都热西提的诸多艺术成就,阿不都热合曼充满了溢美之词。除此之外,阿不都热西提作为客座教授,多年以来还积极参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文化艺术学校“锵”、卡龙琴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不都熱西提先生一家三代从事“锵”演奏,之子甫拉提·阿不都热西提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从事“锵”演奏,之孙依力扎提·甫拉提现就读于新疆艺术学院扬琴硕士研究生专业(导师:吴军),他是第一位通过全国统考被录取的维吾尔族首届扬琴硕士研究生。
阿不都热西提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后代和弟子们将沿着他的足迹,在民族音乐事业的道路上依然前行,他创作的歌曲必将永世传唱于天山南北,他的艺术成就将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