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趋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环境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课题拟以比较研究为核心,以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两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比较研究,总结两国现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及队伍建设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并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优势,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管理模式
近年来,日益快速的社会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直面大学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推动。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缺乏规范的模式和专业化的队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长期的专业化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本课题将以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中美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学生观比较
曾经我们普遍认为美国高等教育中不存在“学生工作”,其实并非如此。相反地,以“学生事务管理”为核心的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起步远早于我国学生工作。而造成这种认知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国之间“学生工作”定义和历史沿革的差异,故而也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指导理念。
(一)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学生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颇具特色的术语。具体来说:学生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①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的重要来源。
1.历史和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悠中华史对我国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礼教”教会我们尊师重教,并形成了“师在上,生在下”的传统观念。因此,我国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教育”的成分要远多于“服务”。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此时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后,面对国外不同高等教育理念的冲击,“稳定”又成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元素。在不断的探索和曲折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双管齐下的高校思政工作。
2.社会现实和市场需求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挑战。首先,扩大招生、缴费上学、后勤社会化、学分制试行等各项措施的实施,使得“服务”成了学生管理观的重要理念;其次,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从而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大学生择业观也成为了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服务”虽存在于相关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中,但学生工作者固有的学生管理观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更缺乏个性化服务的意识,使得学生工作难以真正紧跟时代,并适应个体的不同需求。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美国式的“学生工作”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管理,其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经历了“学生人事”(Student Personnel)、“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学生发展”(Student Development)和“学生学习”(Student Learning)”四个发展过程
1.以人事服务为重点的美国学生观和学生事务管理观。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孕育产生于殖民地学院时代,逐步形成了从“替代父母制”到“学生人事管理”的独立发展。二战后,大量退伍军人进入高校学习,为了争夺学生资源,学生管理观发生了新变化。以学生成熟与发展为目标,提供专门的服务、咨询和管理的新人道主义学生服务观迅速发展并延续至今。因此,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观来源于学生人事服务观。
2.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美国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意识到实践对于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是教育者,于是产生了存在主义的学生发展观。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职责从单纯的事务性服务向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方向转变,突出其教育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生事务管理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事务管理回归学术事务,并形成支持、包容的学生学习观,即学生学习。在“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这一系列的发展,代表着美国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从理性化走向人性化,从个性化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的发展正是日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学生事务观的新要求。
二、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职人员制度比较
不得不承认,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不仅是学科背景的区别,更多地在于制度差别。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制度分析。
1.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已日趋科学化,职业发展也日趋明朗化。但仍存在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职责过多、边界不清、地位不明等现象。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学科背景有待完善。目前,学生工作人员在学科背景上很少是学教育管理出身的,且缺乏针对教育方法论的系统培训,从而导致学生工作人员主要以“管”而不是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展。其次,学生工作缺乏个性化管理。由于运用统一的培养标准,强调一个声音,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
2.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上已有了一定成绩,如开展各项专业化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职业规划师培训、创业指导师培训等。“教授辅导员”的出现更为学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道路。这一系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在学生事务的分化管理上仍存在较大障碍,从而阻碍了管理人员的专职化和专业化,而学生事务管理的高度分化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引起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视。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制度。
1.学生事务人员专职化发展。
学生事务管理职责的高度分化是专职化的重要前提,因此,美国高校有专门的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和职业组织,推行规范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职业标准,而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尚未出台完善和规范的学生工作人员或辅导员职业标准。此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上岗后实行专项专职,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员、职业指导人员、学习辅导员和住宿生活辅导员等, 各类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在各自的领域内开展专项指导。
2.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在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高校中具有较高的专业地位,其工作人员的选聘、奖惩和提升都具有明确的标准和组织程序,且各大高校有专门设置的学生辅导专业来培养专门人才。在专业发展上,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会对每一位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进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培养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晋升分为分为3级:初级水平工作者、中级管理者与高级职员。
三、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专职化建设模式初探
经过以上比较分析,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专职化建设毋庸置疑是完善现今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规范化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发展学生工作,完善学生工作,真正做到对学生个体的深入培养。
(一)打造专职化学生工作队伍。
1.建立个性发展的学生管理观,推动专职化梯队建设。
由于“统一教育”的学生管理观,学生工作人员无须向学生提供任何个性化发展的指导,使得其内心没有真正向专职化发展的需求。而专职化是专业化的前提,自然也就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因此,即便2005年我国已出台了可以聘任“教授辅导员”的相关制度,但真正从辅导员出身的“教授辅导员”寥寥无几。因此,只有上下一心培养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怀着包容的心态定制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启动学生工作人员的专职化建设。
2.依据学生工作体系内容促进学生工作人员的分类发展。
根据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现状,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辅导员被事务性工作困扰,难以做到分责明确。可将现有辅导员分成两支队伍,分离事务性工作和专项教育指导。一支队伍专门负责行政事务工作,而另一只队伍负责如团学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管理工作。这样的分工就意味着不同的选聘标准,对于前一类事务性工作人员无须较高学历和专业化学科背景,而后一种专项管理人员则需要相关专业学习背景,并形成梯队化建设。
(二)鼓励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学生工作的逐渐重视,各项专业培训也越来越多,着实让学生工作人员加强了交流,开拓了眼界,促进了的工作。但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仅靠短期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
1.建立制度化的职业晋升培训体系。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3级成长体系对于我国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的学生工作培训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且培训形式主要是专家讲座,参训人员难以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将习得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因此,应在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专业标准,从而完善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以高校心理健康辅导为例,目前已形成初、中、高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核体系,但高校层面尚欠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标准,如,在考取职业资格后,多少次咨询经历以上可选聘心理初、中或高级主管等。
2.建立一支具有决策咨询能力的学生工作队伍。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为学生提供服务、指导学生综合发展的方式主要是咨询,这一方式不仅体现了个性化服务,更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因此,建立一支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完善的专业咨询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决策咨询的能力是其专业化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指标。以就业指导为例,在具备职业生涯指导的基础能力上,不仅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对学生所修读学科进行全面的了解,更要求其对相关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做出较全面的预测,只有做到以上三项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有决策咨询能力的学生就业指导专家。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M ]. 世纪桥, 2007(9).
[2] David A. Brenders, Peter Hope and Abraham Ninnan: A Systemic, Student-Centered Study of University Servic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9, Volume 40, Number 6.
[3] Rania Ibrahim, Akila Sarirete: 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 Volume 73.
[4] 蔡国春.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 [ J ].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6).
[5] 周晶.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成长之比较 [ J ]. 青海教育, 2008(2).
[6] 秦磊. 论新时期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J].华章,2008(8).
[7] 袁永红,李彬. 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看我国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M ]. 理工高教研究, 2010(4).
[8] 高艳丽.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组织结构比较 [ J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9).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管理模式
近年来,日益快速的社会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直面大学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推动。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缺乏规范的模式和专业化的队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长期的专业化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本课题将以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中美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学生观比较
曾经我们普遍认为美国高等教育中不存在“学生工作”,其实并非如此。相反地,以“学生事务管理”为核心的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起步远早于我国学生工作。而造成这种认知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国之间“学生工作”定义和历史沿革的差异,故而也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指导理念。
(一)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学生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颇具特色的术语。具体来说:学生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①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的重要来源。
1.历史和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悠中华史对我国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礼教”教会我们尊师重教,并形成了“师在上,生在下”的传统观念。因此,我国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教育”的成分要远多于“服务”。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此时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后,面对国外不同高等教育理念的冲击,“稳定”又成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元素。在不断的探索和曲折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双管齐下的高校思政工作。
2.社会现实和市场需求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挑战。首先,扩大招生、缴费上学、后勤社会化、学分制试行等各项措施的实施,使得“服务”成了学生管理观的重要理念;其次,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从而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大学生择业观也成为了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服务”虽存在于相关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中,但学生工作者固有的学生管理观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更缺乏个性化服务的意识,使得学生工作难以真正紧跟时代,并适应个体的不同需求。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美国式的“学生工作”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管理,其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经历了“学生人事”(Student Personnel)、“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学生发展”(Student Development)和“学生学习”(Student Learning)”四个发展过程
1.以人事服务为重点的美国学生观和学生事务管理观。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孕育产生于殖民地学院时代,逐步形成了从“替代父母制”到“学生人事管理”的独立发展。二战后,大量退伍军人进入高校学习,为了争夺学生资源,学生管理观发生了新变化。以学生成熟与发展为目标,提供专门的服务、咨询和管理的新人道主义学生服务观迅速发展并延续至今。因此,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观来源于学生人事服务观。
2.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美国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意识到实践对于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是教育者,于是产生了存在主义的学生发展观。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职责从单纯的事务性服务向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方向转变,突出其教育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生事务管理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事务管理回归学术事务,并形成支持、包容的学生学习观,即学生学习。在“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这一系列的发展,代表着美国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从理性化走向人性化,从个性化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的发展正是日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学生事务观的新要求。
二、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职人员制度比较
不得不承认,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不仅是学科背景的区别,更多地在于制度差别。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制度分析。
1.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已日趋科学化,职业发展也日趋明朗化。但仍存在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职责过多、边界不清、地位不明等现象。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学科背景有待完善。目前,学生工作人员在学科背景上很少是学教育管理出身的,且缺乏针对教育方法论的系统培训,从而导致学生工作人员主要以“管”而不是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展。其次,学生工作缺乏个性化管理。由于运用统一的培养标准,强调一个声音,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
2.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上已有了一定成绩,如开展各项专业化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职业规划师培训、创业指导师培训等。“教授辅导员”的出现更为学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道路。这一系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在学生事务的分化管理上仍存在较大障碍,从而阻碍了管理人员的专职化和专业化,而学生事务管理的高度分化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引起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视。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制度。
1.学生事务人员专职化发展。
学生事务管理职责的高度分化是专职化的重要前提,因此,美国高校有专门的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和职业组织,推行规范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职业标准,而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尚未出台完善和规范的学生工作人员或辅导员职业标准。此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上岗后实行专项专职,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员、职业指导人员、学习辅导员和住宿生活辅导员等, 各类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在各自的领域内开展专项指导。
2.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在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高校中具有较高的专业地位,其工作人员的选聘、奖惩和提升都具有明确的标准和组织程序,且各大高校有专门设置的学生辅导专业来培养专门人才。在专业发展上,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会对每一位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进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培养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晋升分为分为3级:初级水平工作者、中级管理者与高级职员。
三、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专职化建设模式初探
经过以上比较分析,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专职化建设毋庸置疑是完善现今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规范化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发展学生工作,完善学生工作,真正做到对学生个体的深入培养。
(一)打造专职化学生工作队伍。
1.建立个性发展的学生管理观,推动专职化梯队建设。
由于“统一教育”的学生管理观,学生工作人员无须向学生提供任何个性化发展的指导,使得其内心没有真正向专职化发展的需求。而专职化是专业化的前提,自然也就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因此,即便2005年我国已出台了可以聘任“教授辅导员”的相关制度,但真正从辅导员出身的“教授辅导员”寥寥无几。因此,只有上下一心培养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怀着包容的心态定制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启动学生工作人员的专职化建设。
2.依据学生工作体系内容促进学生工作人员的分类发展。
根据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现状,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辅导员被事务性工作困扰,难以做到分责明确。可将现有辅导员分成两支队伍,分离事务性工作和专项教育指导。一支队伍专门负责行政事务工作,而另一只队伍负责如团学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管理工作。这样的分工就意味着不同的选聘标准,对于前一类事务性工作人员无须较高学历和专业化学科背景,而后一种专项管理人员则需要相关专业学习背景,并形成梯队化建设。
(二)鼓励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学生工作的逐渐重视,各项专业培训也越来越多,着实让学生工作人员加强了交流,开拓了眼界,促进了的工作。但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仅靠短期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
1.建立制度化的职业晋升培训体系。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3级成长体系对于我国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的学生工作培训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且培训形式主要是专家讲座,参训人员难以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将习得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因此,应在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专业标准,从而完善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以高校心理健康辅导为例,目前已形成初、中、高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核体系,但高校层面尚欠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标准,如,在考取职业资格后,多少次咨询经历以上可选聘心理初、中或高级主管等。
2.建立一支具有决策咨询能力的学生工作队伍。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为学生提供服务、指导学生综合发展的方式主要是咨询,这一方式不仅体现了个性化服务,更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因此,建立一支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完善的专业咨询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决策咨询的能力是其专业化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指标。以就业指导为例,在具备职业生涯指导的基础能力上,不仅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对学生所修读学科进行全面的了解,更要求其对相关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做出较全面的预测,只有做到以上三项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有决策咨询能力的学生就业指导专家。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M ]. 世纪桥, 2007(9).
[2] David A. Brenders, Peter Hope and Abraham Ninnan: A Systemic, Student-Centered Study of University Servic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9, Volume 40, Number 6.
[3] Rania Ibrahim, Akila Sarirete: 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 Volume 73.
[4] 蔡国春.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 [ J ].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6).
[5] 周晶.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成长之比较 [ J ]. 青海教育, 2008(2).
[6] 秦磊. 论新时期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J].华章,2008(8).
[7] 袁永红,李彬. 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看我国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M ]. 理工高教研究, 2010(4).
[8] 高艳丽.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组织结构比较 [ J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