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备优良的审题能力以及审题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与此同时,具备审题能力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所提出的基础性要求。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的数学审题水平较低,这也成为现阶段数学教师与学生家长所重视的问题。基于此,对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育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措施
一、强化默读,实现心口统一
培养小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可以高效推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面对数学题时,不论题目多么简单、多么复杂,都应该先在心中默读,实现心口统一,切实全面理解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绘制标记与图像来分析,从而正确合理地理顺解答题目的思路。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一道混合运算应用题,并让学生先进行默读并自主分析:一辆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中,原本有乘客25人,在这辆公交车经过第一个站点时,上来了3名乘客,下去了5名乘客,那么请问这一辆公交车中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默读题干,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隐藏的条件,并依照顺序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得出计算结果为25 3-5=23(人)。学生通过默读,将题目中的乘客数量以及最后的提问相联结,知道公交车中原本有25人,从而根据上车与下车人数将问题有效解决。由此可见,强化默读分析,做到心口统一,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审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二、引领学生把控题目的异同
依据数学题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运算定理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审题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题目,也可以细心观察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正确合理地解析题目,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与习惯。除此以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对相似的题目进行总结,熟悉相应的运算技巧。对于题目中的重要条件,能完善地判断与分析,从而实现灵活计算,长此以往,不论学生遇到哪一种题型,只要静下心来观察、分析,都可以有效解答题目,帮助学生脱离题目中的陷阱。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一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60公里,那么请问这辆汽车行驶了23个小时,这辆汽车可以开出多远的距离?学生就可以得出60×23=1380。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不能够进行简便运算,这就使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60×20 60×3=1380。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保证答案的精确性。之后再与乘法结合律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准确性,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意识是十分活跃的,只要教师进行适度合理的点拨与挖掘,就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中,应该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创设优良的思维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淋漓尽致发挥。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除法”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关于实际生活的数学题目,如:小明的妈妈去买香蕉,进口香蕉3斤6元钱,普通香蕉6斤3元钱,请同学们帮小明的妈妈算一算,这两种香蕉分别每斤多少钱?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写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自主进行计算。在学生计算完毕以后,教师可以点名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在题目中所获取的信息,以及计算时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回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小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将会具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读题思路,同时在审题结束以后学生的计算方式也会更加科学、有依据,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将会有效进步。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師应该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与数学素养,使小学生具备优良的数学审题水平与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合理分析学生审题能力的缺失,对症下药,从而确保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叶晓玲.三化审题利其器 思维建构助解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9):75-76.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措施
一、强化默读,实现心口统一
培养小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可以高效推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面对数学题时,不论题目多么简单、多么复杂,都应该先在心中默读,实现心口统一,切实全面理解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绘制标记与图像来分析,从而正确合理地理顺解答题目的思路。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一道混合运算应用题,并让学生先进行默读并自主分析:一辆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中,原本有乘客25人,在这辆公交车经过第一个站点时,上来了3名乘客,下去了5名乘客,那么请问这一辆公交车中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默读题干,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隐藏的条件,并依照顺序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得出计算结果为25 3-5=23(人)。学生通过默读,将题目中的乘客数量以及最后的提问相联结,知道公交车中原本有25人,从而根据上车与下车人数将问题有效解决。由此可见,强化默读分析,做到心口统一,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审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二、引领学生把控题目的异同
依据数学题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运算定理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审题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题目,也可以细心观察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正确合理地解析题目,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与习惯。除此以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对相似的题目进行总结,熟悉相应的运算技巧。对于题目中的重要条件,能完善地判断与分析,从而实现灵活计算,长此以往,不论学生遇到哪一种题型,只要静下心来观察、分析,都可以有效解答题目,帮助学生脱离题目中的陷阱。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一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60公里,那么请问这辆汽车行驶了23个小时,这辆汽车可以开出多远的距离?学生就可以得出60×23=1380。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不能够进行简便运算,这就使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60×20 60×3=1380。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保证答案的精确性。之后再与乘法结合律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准确性,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意识是十分活跃的,只要教师进行适度合理的点拨与挖掘,就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中,应该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创设优良的思维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淋漓尽致发挥。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除法”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关于实际生活的数学题目,如:小明的妈妈去买香蕉,进口香蕉3斤6元钱,普通香蕉6斤3元钱,请同学们帮小明的妈妈算一算,这两种香蕉分别每斤多少钱?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写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自主进行计算。在学生计算完毕以后,教师可以点名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在题目中所获取的信息,以及计算时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回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小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将会具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读题思路,同时在审题结束以后学生的计算方式也会更加科学、有依据,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将会有效进步。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師应该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与数学素养,使小学生具备优良的数学审题水平与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合理分析学生审题能力的缺失,对症下药,从而确保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叶晓玲.三化审题利其器 思维建构助解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