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家国情怀的内涵,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释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
朱汉国教授将其对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王德民、赵玉洁两位教授认为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话语形式与学科内涵,具有时代性;同时受到社会主流观念、教育价值功能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制约。最后归纳出四个方面:疆域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3]林德田老师敏锐的指出在理解家国情怀内涵的时候,万万不可狭隘地理解“家国”,认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天下情怀。[4]
可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我们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培养还有诸多不足。如何培养学生真正的文化自信,跳出文化自卑与自负的窠臼,同时又能避免陷入文化自大的陷阱?
一、要理解认同,不要“强行”认同
以初中古代史中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教学为例,某些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介绍完各人的成就后,就问学生“你们觉得他伟大吗?”学生齐答“伟大!”但学生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些人的成就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吗?
有老师是这样处理的:(1)教师充分备课,广泛阅读,搜集资料;(2)从医术、医德、为人处世、治学精神等多角度,立体式塑造人物;(3)通过史料研读、讲故事等教学方法传递知识。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能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多少个‘第一’,记住多少个名人,而是要将历史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传递给学生,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培育家国情怀素养。”[5]
二、要勇于自省,不要惰性思维
如《鸦片战争》一课,在惰性思维下,我们一般这样设计:战争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战争经过——战争结果(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教学设计传递给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它没有揭示出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学生从这堂课可能产生两种观点:(1)英国真可恶,中国真可怜;(2)落后就会挨打,强国可以凌弱。如学者张鸣所说,一种“怨妇”心态,一种“泼妇”心态,文化上的自卑往往会反弹为极强的文化自大。
有老师将鸦片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叙述,从鸦片战争前中英间几次官方性质的接触看冲突的必然性;从几个战争场景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从战后近代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看法的演变,看文明在冲突之余的相互影响;最后指向面对文明的冲突,不仅只有战争一种方式,还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才能丰富自身的文明成果,实现互利共赢。[6]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再面对侵略和欺凌,有的是国家日益强大的骄傲,有的是大国国民的自豪与自信。但如果我们对近代、现代历史没有一种自省精神,那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后。
三、要胸怀天下,不要狭隘爱国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下”意识、世界意识,若我们都能以这样宏大的视角,教导学生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那才能做到守护文化的民族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据调查,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超过6000多种语言。而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文明虽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我们应有的文明观。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文化自信是重点,但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本国文化不自卑,也不自大,敢于自省,并能认同他国优秀文化,胸怀天下。希望我们的课堂都能做到“视野不能狭窄和短促,结构和思想不能僵化,在面对未来时,不要自限脚步,自设藩篱。”[7]
其二,不同文明间的和谐互鉴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前途。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8]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和谐生态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国际外交规则的启示。以民为本、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对公共治理的启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对全球化下民族交往伦理的启示……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真正值得我们为之骄傲自豪的文化瑰宝。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呵护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中拥有世界意识、“天下”意识,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大胆借鉴、引进、消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既要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防御心理,又要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粗劣模仿照搬的态度。既要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种文化互镜中博采众长,又要深深根植于本民族文化,认识传统、了解传统、光大传统,维护好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
“从形态论的视角出发,国家语言是建构文化自信的基础教育形态,历史文化是建构文化自信的历史形态,革命传统是建构文化自信的政治形态,时代精神是建构文化自信的社会形态。”[9]在历史课堂上,无论是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明成果,还是近代以来为民主为自由的民主革命运动,抑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积淀的民族精神,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4页。
[2]朱汉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3]王德民,赵玉洁 :《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4]林德田 :《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下情怀》,《历史教学》2017年第17期。
[5]王慧,何成刚,唐正才 :《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家国情怀——以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
[6]胡斌:《多样文明观引领下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
朱汉国教授将其对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王德民、赵玉洁两位教授认为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话语形式与学科内涵,具有时代性;同时受到社会主流观念、教育价值功能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制约。最后归纳出四个方面:疆域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3]林德田老师敏锐的指出在理解家国情怀内涵的时候,万万不可狭隘地理解“家国”,认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天下情怀。[4]
可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我们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培养还有诸多不足。如何培养学生真正的文化自信,跳出文化自卑与自负的窠臼,同时又能避免陷入文化自大的陷阱?
一、要理解认同,不要“强行”认同
以初中古代史中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教学为例,某些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介绍完各人的成就后,就问学生“你们觉得他伟大吗?”学生齐答“伟大!”但学生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些人的成就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吗?
有老师是这样处理的:(1)教师充分备课,广泛阅读,搜集资料;(2)从医术、医德、为人处世、治学精神等多角度,立体式塑造人物;(3)通过史料研读、讲故事等教学方法传递知识。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能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多少个‘第一’,记住多少个名人,而是要将历史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传递给学生,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培育家国情怀素养。”[5]
二、要勇于自省,不要惰性思维
如《鸦片战争》一课,在惰性思维下,我们一般这样设计:战争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战争经过——战争结果(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教学设计传递给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它没有揭示出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学生从这堂课可能产生两种观点:(1)英国真可恶,中国真可怜;(2)落后就会挨打,强国可以凌弱。如学者张鸣所说,一种“怨妇”心态,一种“泼妇”心态,文化上的自卑往往会反弹为极强的文化自大。
有老师将鸦片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叙述,从鸦片战争前中英间几次官方性质的接触看冲突的必然性;从几个战争场景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从战后近代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看法的演变,看文明在冲突之余的相互影响;最后指向面对文明的冲突,不仅只有战争一种方式,还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才能丰富自身的文明成果,实现互利共赢。[6]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再面对侵略和欺凌,有的是国家日益强大的骄傲,有的是大国国民的自豪与自信。但如果我们对近代、现代历史没有一种自省精神,那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后。
三、要胸怀天下,不要狭隘爱国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下”意识、世界意识,若我们都能以这样宏大的视角,教导学生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那才能做到守护文化的民族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据调查,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超过6000多种语言。而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文明虽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我们应有的文明观。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文化自信是重点,但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本国文化不自卑,也不自大,敢于自省,并能认同他国优秀文化,胸怀天下。希望我们的课堂都能做到“视野不能狭窄和短促,结构和思想不能僵化,在面对未来时,不要自限脚步,自设藩篱。”[7]
其二,不同文明间的和谐互鉴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前途。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8]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和谐生态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国际外交规则的启示。以民为本、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对公共治理的启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对全球化下民族交往伦理的启示……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真正值得我们为之骄傲自豪的文化瑰宝。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呵护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中拥有世界意识、“天下”意识,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大胆借鉴、引进、消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既要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防御心理,又要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粗劣模仿照搬的态度。既要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种文化互镜中博采众长,又要深深根植于本民族文化,认识传统、了解传统、光大传统,维护好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
“从形态论的视角出发,国家语言是建构文化自信的基础教育形态,历史文化是建构文化自信的历史形态,革命传统是建构文化自信的政治形态,时代精神是建构文化自信的社会形态。”[9]在历史课堂上,无论是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明成果,还是近代以来为民主为自由的民主革命运动,抑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积淀的民族精神,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4页。
[2]朱汉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3]王德民,赵玉洁 :《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4]林德田 :《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下情怀》,《历史教学》2017年第17期。
[5]王慧,何成刚,唐正才 :《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家国情怀——以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
[6]胡斌:《多样文明观引领下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