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显得尤为突出,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然我国受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客观差异性影响,无法满足人们普遍追求优质教育的心理,从而出现“择校热”现象;因此,构建健康公平的受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鉴如此,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规范公平的择校环境。
【关键词】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教育资源
一、教育公平与择校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具体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一,起点的公平:确保所有适龄入学儿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二,过程的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同等水平、同等层次的教育后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择校是指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或家长对其子女就读的学校的一种主动的选择性行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为了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生选择学校的目的,进而增强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择校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资源差异下,学生对于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所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择校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剧了社会分层现象。小学、初中的择校风愈演愈烈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源无序地向名牌学校流动,使得一些名校越办越大,大到一个年级多达20个班级,一个班级多达80人;而薄弱学校却因生源不断流失,学校竞争力也随之不断减弱。“一般学校吃不饱,名牌学校吃不了”的现象,生动现实地反映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中出现的常见结构性矛盾。择校现象还会导致社会心态的失衡。因为学区、学校间不同,使得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无法接受因居住地限制造成“同价不同质的教育”的不合理现实。这体现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其次,热点学校“两头沉”现象突出,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在重点校,一般一个班都在60人,教室拥挤,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相对较少。据调查,在很多重点校的班级,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上游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关爱较多,中间学生则关注较少,出现了这种“两头沉”的现象。而在普通学校,由于学生较少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学生的关注就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点来看,普通学校的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多些。
然后,教师待遇差别大,造成师资力量上的悬殊。由于薄弱学校区位差,生源差,办学效益不好,相同学历、相同职称的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待遇无法相比。“人心思动”已是薄弱学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状况。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待遇上的差别必然会使薄弱学校高素质教师的流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择校所造成的教师待遇差别大,会造成与优质学校师资力量上的悬殊。
最后,择校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当前择校市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逐步形成了一种“择校经济”。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缺失导致在择校过程中出现了破坏公平的择校行为和不规范化操作,如乱收择校费,甚至以择校费的高低来决定入学名额的赤裸交易。严重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再如以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来决定学生入学资格的不透明的择校行为,是有失公正的。这种不规范行为严重破坏了择校环境的公平发展,影响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择校热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择校出现的直接原因。经济水平的发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历来偏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国教育投入仅GDP的2.66%;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占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也致了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是择校出现的客观原因。人们追求好学校看重的实质上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即软件。造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教学环境的好坏、教师待遇的高低等等。而另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各方面的条件也与经济发达水平是直接联系的。教师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都倾向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学校。这造成了师资力量分配的严重不均,好学校越来越好,弱学校越来越弱。
(三)义务教育阶段所谓的“重点学校”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虽然我国早就取消了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重点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打着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名号招生。学校之间的等级和差异,直接引发人们择校的动力。人们择校的出发点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在现阶段暂时很难改变,甚至会加剧择校风的进一步热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明显,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差异显著,资源有向上集中的趋势,择校的余地很大,所谓的“重点”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
(四)家长对子女基础教育的重视度升高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都希望子女收到更好的教育。他们认为读好的学校就意味着未来美好生活得保障,因此过度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投资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增加和家长对子女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视度升高。统计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而大学毕业与研究生毕业的期望占到86%,而出国留学虽受现实经济能力等客观方面影响也占到7%。 (五)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的跟风是择校出现的非正常因素。根据问卷调查中有23%的人选择择校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择校,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选择跟风。大多数家长的择校行为往往建立在盲目的从众心理之上,择校热持续升温。因为当前孩子的基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家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所以很多家长看到其他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去选择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对重点名校的趋从心态致使跟着别人去盲目择校。
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维护教育公平的对策
第一,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基础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要求国家必须优先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我国对教育阶层的投入虽然很大,但人均投入却较少。因此,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条件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支持民间力量办学,增加民办学校的投入能够缓解社会总供给矛盾,满足家长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同时缓解了国家教育经费压力。所以,多途径筹集教育资金,加大教育总供给能力,从根本上来解决当前教育供求不均矛盾,是从本质上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
第二,均衡教师配置增强普通学校吸引力,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择校环境。人们选择学校主要注重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均衡师资力量的配置,才是均衡教育资源、构建和谐公平的受教育环境、缓解择校热现象的关键。首先,在一定区域内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师力量的均衡配置、有效流动是治理薄弱学校的难题。其次,教师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各校间岗位轮换和调配制度。再次,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校优质资源的基础,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最后,建立健全鼓励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激励机制等。
第三,改革学校之间不合理的等级制度,实现学校间的公平发展机会。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之间的等级差距,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学校之间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果学校相对比较均衡,就能消弱社会择校的意愿,切实缩小学校差距。因此必须改变城市取向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兼顾教育公平与学习效率的新型教育发展观。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决策者应优先照顾薄弱学校,促进教育资源的均匀分布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继而消除教育不公平的投资决策根源。
第四,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促进孩子的多样化发展。子女获得优质教育是家长共同的梦想,然当前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以简单的学历论来安排孩子的学习。每个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都有所差别,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长与爱好,选择不同的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多样化发展。根据家长自己的意思去给孩子选择学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能让他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也尊重了孩子的自主选择受何种教育的权利。
第五,正确分析对待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理性选择教育资源。择校是把双刃剑,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择校虽然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有个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择校意味着孩子必须重新接受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也需一个很长的融入时间。另一方面好学校一般学生比较多,一个班人数过多,导致人均享受的教育资源较少,受老师的关注机会也较少。理性择校,从孩子最需要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跟风择校,理性对待孩子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2] 孙平.中小学择校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3] 刘建峰.嘉定区中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
【关键词】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教育资源
一、教育公平与择校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具体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一,起点的公平:确保所有适龄入学儿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二,过程的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同等水平、同等层次的教育后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择校是指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或家长对其子女就读的学校的一种主动的选择性行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为了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生选择学校的目的,进而增强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择校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资源差异下,学生对于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所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择校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剧了社会分层现象。小学、初中的择校风愈演愈烈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源无序地向名牌学校流动,使得一些名校越办越大,大到一个年级多达20个班级,一个班级多达80人;而薄弱学校却因生源不断流失,学校竞争力也随之不断减弱。“一般学校吃不饱,名牌学校吃不了”的现象,生动现实地反映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中出现的常见结构性矛盾。择校现象还会导致社会心态的失衡。因为学区、学校间不同,使得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无法接受因居住地限制造成“同价不同质的教育”的不合理现实。这体现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其次,热点学校“两头沉”现象突出,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在重点校,一般一个班都在60人,教室拥挤,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相对较少。据调查,在很多重点校的班级,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上游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关爱较多,中间学生则关注较少,出现了这种“两头沉”的现象。而在普通学校,由于学生较少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学生的关注就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点来看,普通学校的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多些。
然后,教师待遇差别大,造成师资力量上的悬殊。由于薄弱学校区位差,生源差,办学效益不好,相同学历、相同职称的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待遇无法相比。“人心思动”已是薄弱学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状况。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待遇上的差别必然会使薄弱学校高素质教师的流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择校所造成的教师待遇差别大,会造成与优质学校师资力量上的悬殊。
最后,择校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当前择校市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逐步形成了一种“择校经济”。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缺失导致在择校过程中出现了破坏公平的择校行为和不规范化操作,如乱收择校费,甚至以择校费的高低来决定入学名额的赤裸交易。严重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再如以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来决定学生入学资格的不透明的择校行为,是有失公正的。这种不规范行为严重破坏了择校环境的公平发展,影响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择校热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择校出现的直接原因。经济水平的发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历来偏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国教育投入仅GDP的2.66%;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占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也致了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是择校出现的客观原因。人们追求好学校看重的实质上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即软件。造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教学环境的好坏、教师待遇的高低等等。而另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各方面的条件也与经济发达水平是直接联系的。教师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都倾向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学校。这造成了师资力量分配的严重不均,好学校越来越好,弱学校越来越弱。
(三)义务教育阶段所谓的“重点学校”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虽然我国早就取消了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重点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打着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名号招生。学校之间的等级和差异,直接引发人们择校的动力。人们择校的出发点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在现阶段暂时很难改变,甚至会加剧择校风的进一步热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明显,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差异显著,资源有向上集中的趋势,择校的余地很大,所谓的“重点”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
(四)家长对子女基础教育的重视度升高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都希望子女收到更好的教育。他们认为读好的学校就意味着未来美好生活得保障,因此过度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投资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增加和家长对子女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视度升高。统计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而大学毕业与研究生毕业的期望占到86%,而出国留学虽受现实经济能力等客观方面影响也占到7%。 (五)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的跟风是择校出现的非正常因素。根据问卷调查中有23%的人选择择校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择校,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选择跟风。大多数家长的择校行为往往建立在盲目的从众心理之上,择校热持续升温。因为当前孩子的基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家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所以很多家长看到其他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去选择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对重点名校的趋从心态致使跟着别人去盲目择校。
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维护教育公平的对策
第一,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基础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要求国家必须优先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我国对教育阶层的投入虽然很大,但人均投入却较少。因此,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条件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支持民间力量办学,增加民办学校的投入能够缓解社会总供给矛盾,满足家长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同时缓解了国家教育经费压力。所以,多途径筹集教育资金,加大教育总供给能力,从根本上来解决当前教育供求不均矛盾,是从本质上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
第二,均衡教师配置增强普通学校吸引力,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择校环境。人们选择学校主要注重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均衡师资力量的配置,才是均衡教育资源、构建和谐公平的受教育环境、缓解择校热现象的关键。首先,在一定区域内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师力量的均衡配置、有效流动是治理薄弱学校的难题。其次,教师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各校间岗位轮换和调配制度。再次,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校优质资源的基础,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最后,建立健全鼓励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激励机制等。
第三,改革学校之间不合理的等级制度,实现学校间的公平发展机会。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之间的等级差距,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学校之间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果学校相对比较均衡,就能消弱社会择校的意愿,切实缩小学校差距。因此必须改变城市取向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兼顾教育公平与学习效率的新型教育发展观。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决策者应优先照顾薄弱学校,促进教育资源的均匀分布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继而消除教育不公平的投资决策根源。
第四,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促进孩子的多样化发展。子女获得优质教育是家长共同的梦想,然当前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以简单的学历论来安排孩子的学习。每个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都有所差别,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长与爱好,选择不同的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多样化发展。根据家长自己的意思去给孩子选择学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能让他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也尊重了孩子的自主选择受何种教育的权利。
第五,正确分析对待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理性选择教育资源。择校是把双刃剑,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择校虽然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有个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择校意味着孩子必须重新接受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也需一个很长的融入时间。另一方面好学校一般学生比较多,一个班人数过多,导致人均享受的教育资源较少,受老师的关注机会也较少。理性择校,从孩子最需要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跟风择校,理性对待孩子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2] 孙平.中小学择校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3] 刘建峰.嘉定区中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