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表达,及其随损伤后恢复时程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明胶酶谱测定损伤后神经组织内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条带的属性.结果正常坐骨神经组织内仅表达MMP-2,不表达MMP-9;坐神经挤压伤后1 d时,M MP-9表达水平最高;M MP-2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水平略有增加,7 d时最高.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的条带是MMP-2和MMP-9.结论 MMP-2和MMP-9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损伤修复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结肠代食管用于食管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结肠代食管手术的13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患者中118例利用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实施横结肠间置肠段顺蠕动;18例利用结肠中动脉供血,其中12例取右半横结肠和部分升结肠做成顺蠕动,6例取左半横结肠和部分降结肠做成逆蠕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6.4%(36
目的 探讨Ivor-Lewis手术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老年(60岁以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or-Lewis手术组(116例,取右胸后外侧及上腹正中切口)和Sweet手术组(116例,取左胸后外侧切口),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Ivor-Lewis手术组与Sweet手术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游离DNA中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外周血APC甲基化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MSP技术检测76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以及术前1d、术中及术后7d外周血游离DNA中AP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选取60名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浆DNA作对照。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游离DNA中AP
目的 探讨转移淋巴结枚数、组数及野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更加合理的淋巴结转移分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2009年第七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分期。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转移淋巴结枚数、组数及野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04例患者随访率为93.1%(
目的 探讨无远处转移的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患者的挽救性手术效果。方法对7例局部晚期食管癌累及气道不同部位,受累气道局部受损程度不同的患者,实施包括隆突成形术、穿孔气道修补或联合器官切除成形术的根治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意义。结果7例均成功切除食管,并同时切除受累气道。其中2例行隆突成形,3例行穿孔气道修补,2例联合肺叶切除。l例采用结肠代食管,6例采用胃代食管。6例患者于术后4~1
目的 探讨放疗效果不佳的颈段食管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放疗效果不佳的1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接受全食管拨脱、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3例患者行胸颈腹三切口全食管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经6~56个月的随访,死亡6例,生活质量较
本文对1例主诉为“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的病例进行讨论,以探讨食管癌的规范化多学科治疗模式。该患者入院时明确诊断“食管鳞癌”,术前诊断:胸中段食管鳞癌,cT3N1M0,ⅢA期。经多学科讨论后,建议予以“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模式,术前放疗TD 40 Gy/20 F,5d/周,同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两程。放化疗后5周复查CT,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诊断:胸中段食管鳞癌
随着高位食管癌外科治疗的逐渐增多及对食管多原发癌本质认识的不断加深,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越来越受到重视,病例数也持续增多[1-3]。自器械缝合器和吻合器问世以来,就食管外科而言,以各式各样的一次性自动切割缝合器应用最为广泛。虽然直线型切割缝合器也在吻合中广泛应用,但在吻合器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是圆形吻合器[4-5]。本文就圆形吻合器的使用方法作一介绍,供大家批评。
影像学检查对于食管癌的诊断及其最初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价都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食管造影、CT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但只能提供肿瘤形态学方面的信息,很难区分肿瘤、坏死和纤维组织,精确性有限[1]。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PET-CT基于功能学,将形态与功能有机结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结直肠疾病之一.外科肛门成形术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唯一手段.由于肛门直肠畸形常合并盆底或肛周神经肌肉发育缺陷,往往导致术后排粪功能障碍.术后远期生活质量低下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重视外科解剖重建后的肛门功能重建,开展有针对性的生物反馈训练以改善患儿的排粪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是我国小儿外科肛肠畸形治疗理念的进步和重要更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新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