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路基挡土墙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相应的质量缺陷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挡土墙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路基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墙体稳定的建筑物。挡土墙可以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防止山坡覆盖层下滑等作用,最终体现在工程造价的节约、工程的稳固、有效利用空间等方面,所以挡土墙工程质量也应加强控制,本文就挡土墙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一、 路基浆砌块石挡土墙的泄水孔堵塞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背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但泄水管却不出水。
2、 产生原因
(1) 泄水孔进水口外反滤材料被堵塞
(2) 反滤层设置益不当,不起排水作用。
(3) 泄水孔被杂物堵塞。
3、 防治措施
(1) 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2) 用含水量较高的黏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cm的连续排水层。
(3) 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 cm ,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孔。
二、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的表面不平整
1、 表现形式
砌体表面凹凸不平,块石之间出现错台,平整度超过验收标准。
2、 产生原因
(1) 块石表面未经加工,表面平整度不够。
(2) 砌筑时没有放样找平。
(3) 砌筑时,相邻块石没有对齐,或者座浆不饱满,填缝不密实,引起块石松动。
(4) 砌体砂浆没有达到强度时,就进行墙后回填土,引起砌体走动。
3、 防治措施
(1) 用于表面砌筑的块石须进行加工,做到表面平整,边线顺直。
(2) 砌筑前要仔细做好放样挂线工作,竖立样架,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样架、样线的准确性。
(3) 砌筑时要严格按样线砌筑,做到相邻块石对齐,座浆饱满,防止块石松动。
(4)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后回填土施工,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三、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产生滑移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整体外移,与相邻挡土墙产生错位。
2、 产生原因
(1) 基底碎石垫层未夯实,且没有嵌入土基内,使基底摩擦系数未达到设计要求。
(2) 挡土墙基础两侧填土未同时回填,被动土压力减少,导致滑移。
(3) 挡墙墙身后回填土未按要求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而是将大量土推向墙身或堆靠在墙身上。
(4) 采用淤泥或过湿土回填,挡墙排水不畅,引起静水压力和膨胀压力。
(5) 基础埋深不够。
3、 防治措施
(1) 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并嵌入土基内,以增加挡墙基础与土基的摩擦力。
(2) 基础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夯实的密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 严禁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或用挖掘机向墙身扔堆填土。必须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回填土方。
(4) 宜采用稳定土和渗水材料做墙后填料,以改善墙身受力情况。
(5) 设计上可把基底做成向内倾斜的斜面或在基底设置混凝土凸榫,利用凸榫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来增加抗滑稳定性。
四、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产生倾斜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整体前倾,与相邻挡土墙产生位移。
2、 产生原因
(1) 墙身后填土未分层压实或填土含量过大,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2) 挡墙地基不均匀或地基超挖后用素土回填未夯实,或淤泥、垃圾等不良土质没有清除干净,导致地基承载能力下降,使受力最大处前墙趾下沉,挡墙随之前倾。
(3) 设计断面不合理。
(4) 排水不良或采用含水量过大的黏土回填。
3、 防治措施
(1) 墙身背后填土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须检查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2) 控制地基质量,严禁超挖回填;地基面的淤泥、垃圾、浮土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地基要做到平整、结实。
(3) 合理设计挡墙断面,或采用衡重式墙身和墙背的倾斜度等措施。
(4) 采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作为回填材料,以增加内摩擦角和减少静水压力。
五、 路基挡土墙沉降缝不达标
1、 表现形式
沉降缝不垂直或上、下错位,缝宽不一致;或表面垂直,但墙身内部块石相互交叉重叠。
2、 产生原因
(1) 砌筑时,沉降缝处样架位置不正确。
(2) 块石规格不符合要求,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表面不平整。
(3) 砌筑时,上、下块石没有对直,相互错位或者边线不垂直。
(4) 压顶混凝土浇筑时,沉降缝处模板移动。
3、 防治措施
(1) 砌筑前必须认真放样,并经检查后方能施工,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样架。
(2) 用于砌筑沉降处块石应经过加工,块石形状应基本方正,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要互相垂直。
(3) 砌筑时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座浆饱满,填缝密实,缝宽一致。
(4) 用于浇筑混凝土压顶的模板做到支立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一致。 六、 路基挡土墙勾缝砂浆脱落
1、 表现形式
勾缝砂浆出现裂缝,继后起壳成块状或条状脱落。
2、 产生原因
(1) 勾缝前砌体没有洒水润湿,勾缝后砂浆中水分被干燥的块石吸收,导致砂浆因水化反应不充分强度下降,碎裂脱落。
(2) 砂浆配合比不准,强度不够。水泥含量过大,收缩裂缝增多,造成碎裂脱落。
(3) 砂浆填缝不饱满,空隙太大,块石松劫,造成表面勾缝砂浆脱落。
(4) 砂浆勾缝养生不充分,造成收缩裂缝或强度减低,导致砂浆松缩脱落。
3、 防治措施
(1) 勾缝前砌体应洒水润湿。
(2) 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充分,随拌随用,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再用。
(3) 勾缝前应先将块石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cm的凹槽,然后洒水润湿,再进行勾缝。
(4) 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
七、 路基挡土墙块石砌体出现通缝
1、 表现形式
砌体有通缝。
2、 产生原因
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时水按丁顺相间砌筑。
3、 防治措施
(1) 加强施工质量检查。
(2) 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叉搭接,搭转角部位石料,要适当加工修整。
(3) 块石砌筑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
八、 挡土墙漏土
1、 表现形式
面板接缝处或沉降缝缝隙处渗出细粒填料或浆水,严重时加筋体顶面出现深陷、路面开裂等现象。
2、 产生原因
(1) 面板接缝不密贴。
(2) 面板后未设置透水土工织物或者土工织物在摊铺填料过程中走动、错位、接缝重叠部分脱开。
(3) 沉降缝未按规定设置防水填塞物或填塞不严密。
(4) 挡土墙沉陷不均匀,拉开裂缝,出现漏土。
3、 防治措施
(1) 安装底层面板时,要用砂浆调平,以后各层面板安装时要使面板之间相互密贴、平顺,当缝隙较大时,应用填塞材料进行填塞。
(2) 挡墙背后设置砂砾材料或透水土工织物。
(3) 沉降缝按规定要求设置填塞物。缝间填塞材料的深度不得小于8cm。
(4)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必须垂直。
九、 总结
在实际施工过程挡土墙的种类及形式多样,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择不同结构的挡土墙。不同的地质、不同结构、不同时间挡土墙表现的质量缺陷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泄水孔的堵塞、表面不平整、滑移、倾斜、沉降缝不达标、勾缝砂浆脱落、砌筑通缝、漏土共八项常见质量缺陷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挡土墙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路基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墙体稳定的建筑物。挡土墙可以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防止山坡覆盖层下滑等作用,最终体现在工程造价的节约、工程的稳固、有效利用空间等方面,所以挡土墙工程质量也应加强控制,本文就挡土墙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一、 路基浆砌块石挡土墙的泄水孔堵塞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背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但泄水管却不出水。
2、 产生原因
(1) 泄水孔进水口外反滤材料被堵塞
(2) 反滤层设置益不当,不起排水作用。
(3) 泄水孔被杂物堵塞。
3、 防治措施
(1) 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2) 用含水量较高的黏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cm的连续排水层。
(3) 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 cm ,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孔。
二、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的表面不平整
1、 表现形式
砌体表面凹凸不平,块石之间出现错台,平整度超过验收标准。
2、 产生原因
(1) 块石表面未经加工,表面平整度不够。
(2) 砌筑时没有放样找平。
(3) 砌筑时,相邻块石没有对齐,或者座浆不饱满,填缝不密实,引起块石松动。
(4) 砌体砂浆没有达到强度时,就进行墙后回填土,引起砌体走动。
3、 防治措施
(1) 用于表面砌筑的块石须进行加工,做到表面平整,边线顺直。
(2) 砌筑前要仔细做好放样挂线工作,竖立样架,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样架、样线的准确性。
(3) 砌筑时要严格按样线砌筑,做到相邻块石对齐,座浆饱满,防止块石松动。
(4)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后回填土施工,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三、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产生滑移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整体外移,与相邻挡土墙产生错位。
2、 产生原因
(1) 基底碎石垫层未夯实,且没有嵌入土基内,使基底摩擦系数未达到设计要求。
(2) 挡土墙基础两侧填土未同时回填,被动土压力减少,导致滑移。
(3) 挡墙墙身后回填土未按要求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而是将大量土推向墙身或堆靠在墙身上。
(4) 采用淤泥或过湿土回填,挡墙排水不畅,引起静水压力和膨胀压力。
(5) 基础埋深不够。
3、 防治措施
(1) 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并嵌入土基内,以增加挡墙基础与土基的摩擦力。
(2) 基础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夯实的密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 严禁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或用挖掘机向墙身扔堆填土。必须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回填土方。
(4) 宜采用稳定土和渗水材料做墙后填料,以改善墙身受力情况。
(5) 设计上可把基底做成向内倾斜的斜面或在基底设置混凝土凸榫,利用凸榫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来增加抗滑稳定性。
四、 路基浆砌石挡土墙产生倾斜
1、 表现形式
挡土墙整体前倾,与相邻挡土墙产生位移。
2、 产生原因
(1) 墙身后填土未分层压实或填土含量过大,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2) 挡墙地基不均匀或地基超挖后用素土回填未夯实,或淤泥、垃圾等不良土质没有清除干净,导致地基承载能力下降,使受力最大处前墙趾下沉,挡墙随之前倾。
(3) 设计断面不合理。
(4) 排水不良或采用含水量过大的黏土回填。
3、 防治措施
(1) 墙身背后填土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须检查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2) 控制地基质量,严禁超挖回填;地基面的淤泥、垃圾、浮土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地基要做到平整、结实。
(3) 合理设计挡墙断面,或采用衡重式墙身和墙背的倾斜度等措施。
(4) 采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作为回填材料,以增加内摩擦角和减少静水压力。
五、 路基挡土墙沉降缝不达标
1、 表现形式
沉降缝不垂直或上、下错位,缝宽不一致;或表面垂直,但墙身内部块石相互交叉重叠。
2、 产生原因
(1) 砌筑时,沉降缝处样架位置不正确。
(2) 块石规格不符合要求,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表面不平整。
(3) 砌筑时,上、下块石没有对直,相互错位或者边线不垂直。
(4) 压顶混凝土浇筑时,沉降缝处模板移动。
3、 防治措施
(1) 砌筑前必须认真放样,并经检查后方能施工,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样架。
(2) 用于砌筑沉降处块石应经过加工,块石形状应基本方正,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要互相垂直。
(3) 砌筑时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座浆饱满,填缝密实,缝宽一致。
(4) 用于浇筑混凝土压顶的模板做到支立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一致。 六、 路基挡土墙勾缝砂浆脱落
1、 表现形式
勾缝砂浆出现裂缝,继后起壳成块状或条状脱落。
2、 产生原因
(1) 勾缝前砌体没有洒水润湿,勾缝后砂浆中水分被干燥的块石吸收,导致砂浆因水化反应不充分强度下降,碎裂脱落。
(2) 砂浆配合比不准,强度不够。水泥含量过大,收缩裂缝增多,造成碎裂脱落。
(3) 砂浆填缝不饱满,空隙太大,块石松劫,造成表面勾缝砂浆脱落。
(4) 砂浆勾缝养生不充分,造成收缩裂缝或强度减低,导致砂浆松缩脱落。
3、 防治措施
(1) 勾缝前砌体应洒水润湿。
(2) 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充分,随拌随用,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再用。
(3) 勾缝前应先将块石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cm的凹槽,然后洒水润湿,再进行勾缝。
(4) 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
七、 路基挡土墙块石砌体出现通缝
1、 表现形式
砌体有通缝。
2、 产生原因
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时水按丁顺相间砌筑。
3、 防治措施
(1) 加强施工质量检查。
(2) 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叉搭接,搭转角部位石料,要适当加工修整。
(3) 块石砌筑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
八、 挡土墙漏土
1、 表现形式
面板接缝处或沉降缝缝隙处渗出细粒填料或浆水,严重时加筋体顶面出现深陷、路面开裂等现象。
2、 产生原因
(1) 面板接缝不密贴。
(2) 面板后未设置透水土工织物或者土工织物在摊铺填料过程中走动、错位、接缝重叠部分脱开。
(3) 沉降缝未按规定设置防水填塞物或填塞不严密。
(4) 挡土墙沉陷不均匀,拉开裂缝,出现漏土。
3、 防治措施
(1) 安装底层面板时,要用砂浆调平,以后各层面板安装时要使面板之间相互密贴、平顺,当缝隙较大时,应用填塞材料进行填塞。
(2) 挡墙背后设置砂砾材料或透水土工织物。
(3) 沉降缝按规定要求设置填塞物。缝间填塞材料的深度不得小于8cm。
(4)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必须垂直。
九、 总结
在实际施工过程挡土墙的种类及形式多样,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择不同结构的挡土墙。不同的地质、不同结构、不同时间挡土墙表现的质量缺陷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泄水孔的堵塞、表面不平整、滑移、倾斜、沉降缝不达标、勾缝砂浆脱落、砌筑通缝、漏土共八项常见质量缺陷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