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由于涉及中日历史问题与二战的缘故,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年)一直是日本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也受到抗战史、日美关系史的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昭和时代见证录——不可忘却的见证者》一书从当事者的角度为我们再现了这个“动荡的昭和”。作者保阪正康花费近30年的时间,“访问了近4000人,确认了3000多人的人生故事”,使众多在历史中被湮没的人与事得以重见天日,堪称一部口述的昭和史。2008年4月由冯玮、陆旭翻译,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该书的中译本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
对于保阪正康,国内研究日本史和抗战史的学者们大多对于他的《昭和陆军研究》非常熟悉。这本《昭和时代见证录》也是保阪正康的代表作之一,并且还是“菊池宽奖”的获奖作品。“菊池宽奖”是日本著名文学家菊池宽继他在1935年设立“芥川龙之介奖”和“植木枝胜奖”之后,于1939年以自己的名字设立的一项大奖。能获此殊荣,必然不是等闲之辈,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本获得文学大奖的史学作品,其价值可见一斑。译者冯玮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笔简练流畅,史学功底深厚,使得该中译本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通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作为一部“口述史学”的著作,该书具有口述史学的生动性,广泛性等特点。如作者对于该书写作的初衷:“我想通过对那个时代亲历者的探访,了解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今天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并将此作为史料流传后世。”作者探访的对象包括当时的军事指挥官、外交官、记者以及天皇的近侧、科学文化界人士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而他们的“证词”也“有的傲慢,有的自省、有的混乱”,可以说每个人的“证词”后都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这些丰富的“证词”,描绘出一部“动荡的昭和史”。作者所做的只是对于这些历史过来人的回忆加以归纳,并随附个人当时的瞬间感受和事后的点滴感想。
其次,篇章结构上形式新颖,可读性强。根据受访者的类型,全书分为四章:“活在历史中的形象和真相”、“贯穿昭和史的心灵”、“先辈们直抒胸臆的话语”、“披荆斩棘一路奋进的人们”,而每一章包括十五个左右的人物采访。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介绍每个受访者故事方面采取的形式也设计得很巧妙。作者引用受访者的一句经典话语作为标题,如东条胜子(东条英机的夫人):“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夜,我丈夫在官邸的一间屋子里哭泣”(第8页);铃木贞一(甲级战犯):“因为没有资源,所以才发动了那场战争。”(第69页)并且,每篇正文前都有对受访者的百余字的介绍。这种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产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第三,作者挖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这是该书的史学价值所在。通过采访各式各样的“历史的见证者”,作者获得了大量在过去资料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史实。如细川护贞:“昭和十六年十月,近卫为什么放弃了内阁?”(第122页);花山信胜:“七个甲级战犯都是很关心佛法的。”(第175页)“书中有些人物的想法是我不能同意的,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谦虚的倾听对方谈话的姿态”。该书抱着客观的态度,从当事人的角度,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他们对于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对于国内相应领域的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四,对于战争的反省和认识。如作者在《前言——致中国读者》中写到的:“我想通过对一些人的探访,确认日本采取那样的军事侵略行动的原因”,“希望他们的后代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是我执笔写作这些作品的基本立场”。从作者行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昭和时代的战争是本着深刻反省态度的;内容上,也多反对军国主义的内容和对战争的反省,正如远藤三郎所言:“军备亡国,就是我这一生得出的结论。”(第290页)。胡锦涛主席访日时指出:“牢记历史不意味着延续仇恨”,因此,该书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但是,由于作者只是在收集“历史证言”,因此不同的“见证者”的“证言”甚至是矛盾的。例如关于开战责任,实松让(海军派)认为“在海军眼里,陆军的领导人是愚蠢的”(第23页);而赤松贞雄(东条派)则回忆:“唉,谁会喜欢战争呢?可是海军却……”(第41页)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总起来看,这是一部可读性强又有着珍贵史料价值的著作。
对于保阪正康,国内研究日本史和抗战史的学者们大多对于他的《昭和陆军研究》非常熟悉。这本《昭和时代见证录》也是保阪正康的代表作之一,并且还是“菊池宽奖”的获奖作品。“菊池宽奖”是日本著名文学家菊池宽继他在1935年设立“芥川龙之介奖”和“植木枝胜奖”之后,于1939年以自己的名字设立的一项大奖。能获此殊荣,必然不是等闲之辈,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本获得文学大奖的史学作品,其价值可见一斑。译者冯玮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笔简练流畅,史学功底深厚,使得该中译本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通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作为一部“口述史学”的著作,该书具有口述史学的生动性,广泛性等特点。如作者对于该书写作的初衷:“我想通过对那个时代亲历者的探访,了解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今天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并将此作为史料流传后世。”作者探访的对象包括当时的军事指挥官、外交官、记者以及天皇的近侧、科学文化界人士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而他们的“证词”也“有的傲慢,有的自省、有的混乱”,可以说每个人的“证词”后都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这些丰富的“证词”,描绘出一部“动荡的昭和史”。作者所做的只是对于这些历史过来人的回忆加以归纳,并随附个人当时的瞬间感受和事后的点滴感想。
其次,篇章结构上形式新颖,可读性强。根据受访者的类型,全书分为四章:“活在历史中的形象和真相”、“贯穿昭和史的心灵”、“先辈们直抒胸臆的话语”、“披荆斩棘一路奋进的人们”,而每一章包括十五个左右的人物采访。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介绍每个受访者故事方面采取的形式也设计得很巧妙。作者引用受访者的一句经典话语作为标题,如东条胜子(东条英机的夫人):“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夜,我丈夫在官邸的一间屋子里哭泣”(第8页);铃木贞一(甲级战犯):“因为没有资源,所以才发动了那场战争。”(第69页)并且,每篇正文前都有对受访者的百余字的介绍。这种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产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第三,作者挖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这是该书的史学价值所在。通过采访各式各样的“历史的见证者”,作者获得了大量在过去资料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史实。如细川护贞:“昭和十六年十月,近卫为什么放弃了内阁?”(第122页);花山信胜:“七个甲级战犯都是很关心佛法的。”(第175页)“书中有些人物的想法是我不能同意的,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谦虚的倾听对方谈话的姿态”。该书抱着客观的态度,从当事人的角度,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他们对于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对于国内相应领域的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四,对于战争的反省和认识。如作者在《前言——致中国读者》中写到的:“我想通过对一些人的探访,确认日本采取那样的军事侵略行动的原因”,“希望他们的后代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是我执笔写作这些作品的基本立场”。从作者行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昭和时代的战争是本着深刻反省态度的;内容上,也多反对军国主义的内容和对战争的反省,正如远藤三郎所言:“军备亡国,就是我这一生得出的结论。”(第290页)。胡锦涛主席访日时指出:“牢记历史不意味着延续仇恨”,因此,该书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但是,由于作者只是在收集“历史证言”,因此不同的“见证者”的“证言”甚至是矛盾的。例如关于开战责任,实松让(海军派)认为“在海军眼里,陆军的领导人是愚蠢的”(第23页);而赤松贞雄(东条派)则回忆:“唉,谁会喜欢战争呢?可是海军却……”(第41页)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总起来看,这是一部可读性强又有着珍贵史料价值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