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却呈现弱化趋势,使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弱化的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
一、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角度分析
1.职业规划与个人梦想的忽视
尽管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真正入职前都会接受一定的培训,而且在工作岗位中也会涉及很多关于辅导员自身职业规划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多为应付教学检查,流于形式,使规划内容无法真正落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处。
2.工作积极性较低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步入工作岗位时,认为工作充满新鲜感与吸引力,便会将自身的热情投入到每个工作环节中。但随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熟悉与了解,便可能产生消极怠工、抱怨工作的状态,甚至出现很多将自身本职工作交予学生完成的情况。这也成为辅导员管理能力弱化的重要原因。[1]
3.不合理的管理方式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无论在任务传达、任务加工以及学生信息反馈方面都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或反抗的情绪。另外,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与学生关系过于疏远,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导致管理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4.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无论在个人素养还是能力水平方面,都应有所提升。但从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表现现状中分析,大多辅导员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持有满意的态度,在能力水平以及自身素养方面提升非常缓慢,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全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另外,作为学生楷模,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综合素质水平影响其管理工作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所以只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2]
二、辅导员管理学生能力弱化的外界影响因素分析
1.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的忽视
尽管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高职教育中处于一线且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位置,但院校却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所重视的目标大多为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学科专业的建设等方面,忽视了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以及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强度与困难等。而且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往往被定义为事务性的工作,导致辅导员长期得不到院校的重视。
2.辅导员工作任务过重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往往集中学生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两方面,在保证两方面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时需要辅导员下很大功夫。并且当国家或学校下发许多方针政策时,也需由辅导员进行传达并组织学习。这就导致辅导员面临很大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很难进行自我提升。
3.工资待遇较低
加上高职院校仍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很多对辅导员的表扬只停留在口头上,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努力工作与消极怠工的结果一样”的思想,导致辅导员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动力。
4.培训机会过少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培训重点多放在骨干专业教师方面,给予辅导员的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加上辅导员的培训目标主要在于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导致实质性的收获很少。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很少组织相关的校内外培训,使辅导员的视野得不到开拓,个人素养与能力水平无法真正提升。因此,过少的培训机会也是造成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出现弱化的重要原因。[3]
综上所述,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的弱化的原因既有辅导员自身的因素,也包括许多外在的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在自身修养与能力水平方面逐渐提高,而且需在学生管理方式上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认可。同时,高职院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针对辅导员繁重的工作量,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工资待遇水平,并适时组织相应的培训,保证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能力方面不断加强,进而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石研.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究[J].琼州大学学报,2010(01).
[2]孙月琴.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5).
[3]任 军.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原因[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
一、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角度分析
1.职业规划与个人梦想的忽视
尽管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真正入职前都会接受一定的培训,而且在工作岗位中也会涉及很多关于辅导员自身职业规划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多为应付教学检查,流于形式,使规划内容无法真正落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处。
2.工作积极性较低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步入工作岗位时,认为工作充满新鲜感与吸引力,便会将自身的热情投入到每个工作环节中。但随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熟悉与了解,便可能产生消极怠工、抱怨工作的状态,甚至出现很多将自身本职工作交予学生完成的情况。这也成为辅导员管理能力弱化的重要原因。[1]
3.不合理的管理方式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无论在任务传达、任务加工以及学生信息反馈方面都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或反抗的情绪。另外,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与学生关系过于疏远,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导致管理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4.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无论在个人素养还是能力水平方面,都应有所提升。但从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表现现状中分析,大多辅导员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持有满意的态度,在能力水平以及自身素养方面提升非常缓慢,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全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另外,作为学生楷模,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综合素质水平影响其管理工作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所以只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2]
二、辅导员管理学生能力弱化的外界影响因素分析
1.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的忽视
尽管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高职教育中处于一线且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位置,但院校却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所重视的目标大多为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学科专业的建设等方面,忽视了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以及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强度与困难等。而且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往往被定义为事务性的工作,导致辅导员长期得不到院校的重视。
2.辅导员工作任务过重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往往集中学生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两方面,在保证两方面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时需要辅导员下很大功夫。并且当国家或学校下发许多方针政策时,也需由辅导员进行传达并组织学习。这就导致辅导员面临很大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很难进行自我提升。
3.工资待遇较低
加上高职院校仍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很多对辅导员的表扬只停留在口头上,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努力工作与消极怠工的结果一样”的思想,导致辅导员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动力。
4.培训机会过少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培训重点多放在骨干专业教师方面,给予辅导员的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加上辅导员的培训目标主要在于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导致实质性的收获很少。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很少组织相关的校内外培训,使辅导员的视野得不到开拓,个人素养与能力水平无法真正提升。因此,过少的培训机会也是造成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出现弱化的重要原因。[3]
综上所述,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的弱化的原因既有辅导员自身的因素,也包括许多外在的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在自身修养与能力水平方面逐渐提高,而且需在学生管理方式上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认可。同时,高职院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针对辅导员繁重的工作量,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工资待遇水平,并适时组织相应的培训,保证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能力方面不断加强,进而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石研.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究[J].琼州大学学报,2010(01).
[2]孙月琴.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5).
[3]任 军.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原因[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