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能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识活动,丰富人的认识内容。带着情感认识事物,平凡的神奇了,抽象的具体了,无情的含情了,呆板的活跃了,无生命的有生命了。本文从创设情境,结合化学原理,结合实际,赋予爱心等方面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育。
关键词: 情感培育 化学教学 情绪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甚至危害身心。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世上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客观世界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和源泉。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能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识活动,丰富人的认识内容。带着情感地认识事物,平凡的神奇了,抽象的具体了,无情的含情了,呆板的活跃了,无生命的有生命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培育优良的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培育,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情绪体验的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培育学生积极的正性情感。
一、创设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有直观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讲焰色反应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自做能搜集到的各种金属的焰色反应实验,近距离感受各种美丽的焰色,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拍摄下来,再在大屏幕上回放,由此激起学生捕捉美丽的自豪感受。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结合化学原理培育情感
万物皆规律,能够认清规律,并遵守规律行事,则顺利和谐,否则便会困难重重,甚至付出惨重代价。化学原理即客观规律,及时引导学生树立认识并尊重规律的意识,对培育学生的通达情感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时,引导学生认识,其实客观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积极意义而没有消极意义,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消极意义而没有积极意义。在此可带领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充分认清事物的两面甚至多面性。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物极必反的规律,我国古代成语也提到乐极生悲,喜极而泣,所以在生活中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从而使学生开阔胸襟,通达情感。
三、联系实际培育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科学素质培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他学科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赋予爱心培育情感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前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利用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情感培育创造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一,二,三册),人教版.
[2]高中化学教材(一,二,三册),人教版.
[3]李翼鹏主编.基础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情感培育 化学教学 情绪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甚至危害身心。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世上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客观世界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和源泉。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能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识活动,丰富人的认识内容。带着情感地认识事物,平凡的神奇了,抽象的具体了,无情的含情了,呆板的活跃了,无生命的有生命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培育优良的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培育,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情绪体验的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培育学生积极的正性情感。
一、创设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有直观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讲焰色反应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自做能搜集到的各种金属的焰色反应实验,近距离感受各种美丽的焰色,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拍摄下来,再在大屏幕上回放,由此激起学生捕捉美丽的自豪感受。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结合化学原理培育情感
万物皆规律,能够认清规律,并遵守规律行事,则顺利和谐,否则便会困难重重,甚至付出惨重代价。化学原理即客观规律,及时引导学生树立认识并尊重规律的意识,对培育学生的通达情感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时,引导学生认识,其实客观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积极意义而没有消极意义,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消极意义而没有积极意义。在此可带领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充分认清事物的两面甚至多面性。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物极必反的规律,我国古代成语也提到乐极生悲,喜极而泣,所以在生活中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从而使学生开阔胸襟,通达情感。
三、联系实际培育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科学素质培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他学科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赋予爱心培育情感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前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利用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情感培育创造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一,二,三册),人教版.
[2]高中化学教材(一,二,三册),人教版.
[3]李翼鹏主编.基础心理学.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