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阿拉比》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本文分别从小说的场景、小说的人物以及小说的宗教意蕴三个层面就《阿拉比》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这个以一个男孩的视角展现出来的20世纪初的爱尔兰精神荒芜的景象,以及在这种叙述中,作者对于遥远的神圣与真诚的追思,而呈现出的朦胧的诗意。
关键词:《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意象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出版于1914 年,这部小说集描写都柏林普通民众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小说塑造了各类典型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深刻地批判了20 世纪初都柏林人,在道德、政治、社会多层面的精神瘫痪。1904年,在乔伊斯致出版商的信中指出,“我的宗旨是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历史谱写一个篇章。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痪的中心。”《都柏林人》的故事共分为四个部分,由15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四个部分分别对应的是童年、青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这四段人生发展阶段。小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主人公的顿悟达到高潮,而在小说的叙述中都有着浓郁的象征意味。
《阿拉比》是小说集《都柏林人》关于童年故事的最后一篇,通过描写小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朦胧追求,以及幻灭后的失望心理,展现了就连孩子也无法逃脱的都柏林的腐朽与黑暗。故事沿袭了乔伊斯对于象征与双关手法的巧妙运用,狭小局促的背景却又是如此的广阔,那是爱尔兰整个社会的缩影,作者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展现人们灵魂的死亡,和对于神圣的消解,在这庸碌的环境下麻木的生活。
一 场景的意蕴:爱尔兰的缩影
1 北里奇蒙德大街,缺少灵魂的死胡同
北里奇蒙德大街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场景,出现在文章的开篇,大街的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是一个死胡同;第二,街道颜色昏暗;第三,街道一片死寂。这是一条爱尔兰普通的街道,同时也是爱尔兰的象征,是这个国家的缩影。文章开篇的呈现为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基调,在大街尽头有一幢两层楼房,但这里无人住,街上的房屋仿佛都沉下褐色的脸,面面相觑。这是一条死寂的街道,“互相凝视”的楼房不能让人感到些许的温暖。毫无生气的房屋,沉寂无人的街道,阴森可怖的老宅,色调昏暗的巷子,荒芜破败的果园,刺鼻难闻的气味,成为这个灰暗世界下的典型原色,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局促而封闭的空间,似乎构成了一幅“无望园”的画面。同时,这也具有一种隐喻的意味,表示这种生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死胡同。不思进取、冷漠、麻木、缺少思考和行动的能力,灵魂空虚,如摇摆的机械,共同构成了这些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们以冷漠的态度面对着周围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有知觉头脑清醒的人都会感到压抑难耐,然而,以男孩的叔叔婶婶为代表的这里的居民们,却没有任何的不适与危机感。他们虚假地祷告,实际上这空洞的仪式仅仅是源自生活的惯性,他们按时做礼拜、机械地遵循教义,在麻木中彻底地自我满足。
北里奇蒙德大街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从一开始就为整篇小说定下了基调,预示着男孩的梦想在这样一个“死胡同”里很容易夭折、幻灭。
2 “阿拉比”集市,粗鄙的现实
“阿拉比”集市本是小说主人公小男孩向往的地方,在小男孩的眼中,这里似乎与自己心仪的曼根姐姐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联系,而这几个音节又同样让人联想起富有浪漫色彩和神秘意味的遥远的阿拉伯世界,飞毯、神灯、神奇的宝藏,似乎都与这个名字叫做“阿拉比”的集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拉比”既是故事中的男孩梦想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破灭的地方。作为希望的存在,“阿拉比”似乎焕发着东方的魔力,这个音节深深地吸引了男孩,似乎每天萦绕在男孩的身边,带给他“巨大的快感”,似乎每一个字母都焕发着神采,就像是黑夜中的一道闪光。同时,这个集市也具有现实的意义,男孩指望着在这里为心仪的女孩买一件漂亮的礼物,因此这里成为了男孩的梦想之地。
在19世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世界在欧洲人的印象中,同时也带有对于现实的逃避,堕落、穷奢极欲的色彩,这里通常被认为是纸醉金迷的逃避现世之地。这使得男孩对于女孩的欲望、情爱与这繁复的东方意象杂糅在了一起。这是美好的梦境,却又如此地不堪一击,或者说这个梦境仅仅存在于想象之中。
主人公男孩寻找这片梦想之地的路途历尽了艰辛,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对于“阿拉比”的渴望,在迷茫的深夜,他终于来到了这个人影稀疏的小集市,此时大部分的店铺已经打烊,灯火已经昏暗,此时的他被静默所包围,而这种静默似乎又与北里奇蒙德大街的死寂交相呼应,这片梦想之地马上坠到了现实。
现实的世界在消解了它的神圣之后又展现了它的粗鄙,昏暗的灯光下,男人与女人们在污言秽语间打情骂俏。这个场景和男孩梦想中的浪漫之处简直是天壤之别,“阿拉比”这个原本是圣洁的爱情殿堂的象征,而今却成了充满亵渎的污秽之地。与其它14个故事一样,《阿拉比》的故事也有一个“顿悟”的情节,面对着这个污秽的场景,低俗的声音,男孩终于顿悟了,他感到那梦想中的“阿拉比”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妄,现实中那并不存在,这里实则是粗鄙之地。
现实中的“阿拉比”象征了当时缺乏灵魂的爱尔兰社会,在这里,粗鄙嘲笑着神圣,现实将理想碾压成粉末,所有的浪漫主义的梦想都在此宣告终结,这个世界不再富有诗意,内心的一点梦想正如男孩“顿悟”后所感到的那样,也开始变得不值一提。阿拉比,在这里成为了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粗鄙的代名词。
二 人物的意蕴:理想与现实的胶着
1 主人公“我”——懵懂与怯懦
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是个连名字都没有透露的小男孩。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加之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春懵懂的“我”陷入到了忧郁而狂乱的想象之中,“我”爱上了曼根的姐姐,但这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这种爱的产生与少年的游戏、街道的暮光以及淅淅沥沥的雨密不可分。“阿拉比”集市之所以对于“我”有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源自“我”与心仪的曼根的姐姐的谈话,当这几个音节在她的口中出现的时候,似乎就被施了魔法,在“我”的心中不停地回响。 这些简洁、琐碎而凌乱的心绪展现了一个青春懵懂的小男孩的内心世界。也许一次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小男孩朦胧的初恋,并非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乔伊斯却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浪漫与梦想的破碎,使得主人公身上也充满了乔伊斯笔下都柏林的悲剧色彩。小男孩顿悟了,醒了的他却在麻木中永远地睡去了。
2 曼根的姐姐——爱与美之光
曼根源自爱尔兰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名字。在有生之年里,这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歌颂了爱尔兰,同时反对英国对于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可见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情感倾向。
小说中,对于曼根的姐姐没有直接的叙述和描写,一切描写都是通过小男孩的眼睛进行的,而这一单一视角也留给了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描述中的曼根姐姐是否也是如“阿拉比”一样的虚妄所在。同时,小男孩的“卑琐”,使得他不敢正面去打量这位姐姐,所以姐姐的形象有些朦胧。曼根的每次出现都是在朦胧昏暗的环境下,或者是灯光昏暗的夜晚,或者是透过半开的门,或者是透过百叶窗。有关“阿拉比”的谈话也仅仅是在昏暗的夜色下进行的。这实际上表现出了一种爱情的懵懂、盲目和乏力。展现了一个麻木而冷漠的民族,在神圣与爱的面前,缺乏真诚的勇气,与行动的决绝。男孩将姐姐视为内心深处的偶像,然而这种情感又躲躲闪闪,稍纵即逝。
三 宗教的意蕴:关于神圣的空谷回音
1 教士已远去
还有一个人物,在小说中多次闪现。那就是小男孩家曾经的一位房客——教士。这位教士从前住在小男孩的家中,后来就死在了这间屋子的后厅。关于教士的一切似乎都是陈年旧事,他曾经居住的屋子门被紧闭,散发着一股霉味,屋子里落满尘埃,书页已经泛黄。远去的教士与泛黄的书页隐喻着这里的人们曾经有过的虔诚的信仰,而今这一切都成为尘封的往事,信仰时代早已远去了。
2 荒芜的苹果园
在教士居住的屋子后面,有一个花园,其中曾经有一棵苹果树,而今这里已经荒芜。这是一个关于伊甸园的明显的意象,一个让人神往之地,因为没有了亚当和夏娃的居住,已经变得荒芜。教士死了,人们的心灵不再沐浴光辉,繁花也随之凋零。这个荒芜的花园正是现实世界中爱尔兰人精神荒漠的隐喻,在这里,宗教信仰的缺失及麻木与瘫痪的精神世界,使得人们找不到精神归宿,变得麻木不仁。
3 圣杯,寻找的主题已经消逝
圣杯是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隐喻。在基督教传统中,圣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向,关于圣杯,传统的解释通常认为是耶稣最后的晚餐时所用的杯子,也有一种解释是在耶稣受难时,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在中世纪的传统中,追求圣杯是骑士精神的一部分,而与这同时存在的则是对于神圣而美丽的女主人的追求。
在小说中,小男孩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对女孩的思念,在现实世界的嘈杂与混乱之中,女孩的形象也陪伴他左右。当男孩和婶婶去市场的时候,街道的喧嚷不能打乱他心中对女孩的美好想象;在做祷告或唱赞美诗时,男孩的口中不禁说出女孩的名字。男孩把自己看成是手捧圣杯的骑士,为自己的追求与梦想而冒险,女孩在他的心中,不但美好,而且神圣。圣杯实际上是男孩心中这种爱慕之情的升华,在这个鲜有真诚与神圣的世界,圣杯有如一道光芒。但悲剧的是,神圣已经渐渐隐退和消解,世界变得麻木不仁,圣杯的故事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凄婉的笑话。
四 结语
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写道“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这大地上”。马丁·海德格尔把这首诗加以应用,将“诗意的栖居”变成了一个存在主义的命题:意指在粗鄙的时代环境中,以诗意来反抗异化的威胁,在诗意中实现自我,找到人类的尊严。而这也正是小说《阿拉比》的意义所在。乔伊斯用他那敏锐的双眼捕捉到了普通都柏林人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这是一潭消解神圣、缺乏真诚、思考停滞的死水。美丽的女孩、圣杯、荒芜的花园、死去的牧师,与这个庸庸碌碌的平凡世界交相辉映,似乎在昭示着那来自远古的诗意,找寻着失落的梦境,那空谷中的山音似乎在召唤着人们醒来,找到内心深处的神圣与尊严。
参考文献:
[1] 黄梅:《现代主义浪潮下英国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伯香:《英美经典小说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张建军:《从无知朦胧走向成熟——谈〈阿拉比〉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 王守仁编:《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刘旭彩:《〈阿拉比〉中的孤独追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7] 刘筱妍、王松林:《浅谈〈阿拉比〉中几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高妍,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意象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出版于1914 年,这部小说集描写都柏林普通民众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小说塑造了各类典型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深刻地批判了20 世纪初都柏林人,在道德、政治、社会多层面的精神瘫痪。1904年,在乔伊斯致出版商的信中指出,“我的宗旨是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历史谱写一个篇章。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痪的中心。”《都柏林人》的故事共分为四个部分,由15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四个部分分别对应的是童年、青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这四段人生发展阶段。小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主人公的顿悟达到高潮,而在小说的叙述中都有着浓郁的象征意味。
《阿拉比》是小说集《都柏林人》关于童年故事的最后一篇,通过描写小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朦胧追求,以及幻灭后的失望心理,展现了就连孩子也无法逃脱的都柏林的腐朽与黑暗。故事沿袭了乔伊斯对于象征与双关手法的巧妙运用,狭小局促的背景却又是如此的广阔,那是爱尔兰整个社会的缩影,作者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展现人们灵魂的死亡,和对于神圣的消解,在这庸碌的环境下麻木的生活。
一 场景的意蕴:爱尔兰的缩影
1 北里奇蒙德大街,缺少灵魂的死胡同
北里奇蒙德大街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场景,出现在文章的开篇,大街的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是一个死胡同;第二,街道颜色昏暗;第三,街道一片死寂。这是一条爱尔兰普通的街道,同时也是爱尔兰的象征,是这个国家的缩影。文章开篇的呈现为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基调,在大街尽头有一幢两层楼房,但这里无人住,街上的房屋仿佛都沉下褐色的脸,面面相觑。这是一条死寂的街道,“互相凝视”的楼房不能让人感到些许的温暖。毫无生气的房屋,沉寂无人的街道,阴森可怖的老宅,色调昏暗的巷子,荒芜破败的果园,刺鼻难闻的气味,成为这个灰暗世界下的典型原色,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局促而封闭的空间,似乎构成了一幅“无望园”的画面。同时,这也具有一种隐喻的意味,表示这种生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死胡同。不思进取、冷漠、麻木、缺少思考和行动的能力,灵魂空虚,如摇摆的机械,共同构成了这些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们以冷漠的态度面对着周围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有知觉头脑清醒的人都会感到压抑难耐,然而,以男孩的叔叔婶婶为代表的这里的居民们,却没有任何的不适与危机感。他们虚假地祷告,实际上这空洞的仪式仅仅是源自生活的惯性,他们按时做礼拜、机械地遵循教义,在麻木中彻底地自我满足。
北里奇蒙德大街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从一开始就为整篇小说定下了基调,预示着男孩的梦想在这样一个“死胡同”里很容易夭折、幻灭。
2 “阿拉比”集市,粗鄙的现实
“阿拉比”集市本是小说主人公小男孩向往的地方,在小男孩的眼中,这里似乎与自己心仪的曼根姐姐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联系,而这几个音节又同样让人联想起富有浪漫色彩和神秘意味的遥远的阿拉伯世界,飞毯、神灯、神奇的宝藏,似乎都与这个名字叫做“阿拉比”的集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拉比”既是故事中的男孩梦想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破灭的地方。作为希望的存在,“阿拉比”似乎焕发着东方的魔力,这个音节深深地吸引了男孩,似乎每天萦绕在男孩的身边,带给他“巨大的快感”,似乎每一个字母都焕发着神采,就像是黑夜中的一道闪光。同时,这个集市也具有现实的意义,男孩指望着在这里为心仪的女孩买一件漂亮的礼物,因此这里成为了男孩的梦想之地。
在19世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世界在欧洲人的印象中,同时也带有对于现实的逃避,堕落、穷奢极欲的色彩,这里通常被认为是纸醉金迷的逃避现世之地。这使得男孩对于女孩的欲望、情爱与这繁复的东方意象杂糅在了一起。这是美好的梦境,却又如此地不堪一击,或者说这个梦境仅仅存在于想象之中。
主人公男孩寻找这片梦想之地的路途历尽了艰辛,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对于“阿拉比”的渴望,在迷茫的深夜,他终于来到了这个人影稀疏的小集市,此时大部分的店铺已经打烊,灯火已经昏暗,此时的他被静默所包围,而这种静默似乎又与北里奇蒙德大街的死寂交相呼应,这片梦想之地马上坠到了现实。
现实的世界在消解了它的神圣之后又展现了它的粗鄙,昏暗的灯光下,男人与女人们在污言秽语间打情骂俏。这个场景和男孩梦想中的浪漫之处简直是天壤之别,“阿拉比”这个原本是圣洁的爱情殿堂的象征,而今却成了充满亵渎的污秽之地。与其它14个故事一样,《阿拉比》的故事也有一个“顿悟”的情节,面对着这个污秽的场景,低俗的声音,男孩终于顿悟了,他感到那梦想中的“阿拉比”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妄,现实中那并不存在,这里实则是粗鄙之地。
现实中的“阿拉比”象征了当时缺乏灵魂的爱尔兰社会,在这里,粗鄙嘲笑着神圣,现实将理想碾压成粉末,所有的浪漫主义的梦想都在此宣告终结,这个世界不再富有诗意,内心的一点梦想正如男孩“顿悟”后所感到的那样,也开始变得不值一提。阿拉比,在这里成为了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粗鄙的代名词。
二 人物的意蕴:理想与现实的胶着
1 主人公“我”——懵懂与怯懦
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是个连名字都没有透露的小男孩。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加之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春懵懂的“我”陷入到了忧郁而狂乱的想象之中,“我”爱上了曼根的姐姐,但这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这种爱的产生与少年的游戏、街道的暮光以及淅淅沥沥的雨密不可分。“阿拉比”集市之所以对于“我”有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源自“我”与心仪的曼根的姐姐的谈话,当这几个音节在她的口中出现的时候,似乎就被施了魔法,在“我”的心中不停地回响。 这些简洁、琐碎而凌乱的心绪展现了一个青春懵懂的小男孩的内心世界。也许一次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小男孩朦胧的初恋,并非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乔伊斯却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浪漫与梦想的破碎,使得主人公身上也充满了乔伊斯笔下都柏林的悲剧色彩。小男孩顿悟了,醒了的他却在麻木中永远地睡去了。
2 曼根的姐姐——爱与美之光
曼根源自爱尔兰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名字。在有生之年里,这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歌颂了爱尔兰,同时反对英国对于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可见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情感倾向。
小说中,对于曼根的姐姐没有直接的叙述和描写,一切描写都是通过小男孩的眼睛进行的,而这一单一视角也留给了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描述中的曼根姐姐是否也是如“阿拉比”一样的虚妄所在。同时,小男孩的“卑琐”,使得他不敢正面去打量这位姐姐,所以姐姐的形象有些朦胧。曼根的每次出现都是在朦胧昏暗的环境下,或者是灯光昏暗的夜晚,或者是透过半开的门,或者是透过百叶窗。有关“阿拉比”的谈话也仅仅是在昏暗的夜色下进行的。这实际上表现出了一种爱情的懵懂、盲目和乏力。展现了一个麻木而冷漠的民族,在神圣与爱的面前,缺乏真诚的勇气,与行动的决绝。男孩将姐姐视为内心深处的偶像,然而这种情感又躲躲闪闪,稍纵即逝。
三 宗教的意蕴:关于神圣的空谷回音
1 教士已远去
还有一个人物,在小说中多次闪现。那就是小男孩家曾经的一位房客——教士。这位教士从前住在小男孩的家中,后来就死在了这间屋子的后厅。关于教士的一切似乎都是陈年旧事,他曾经居住的屋子门被紧闭,散发着一股霉味,屋子里落满尘埃,书页已经泛黄。远去的教士与泛黄的书页隐喻着这里的人们曾经有过的虔诚的信仰,而今这一切都成为尘封的往事,信仰时代早已远去了。
2 荒芜的苹果园
在教士居住的屋子后面,有一个花园,其中曾经有一棵苹果树,而今这里已经荒芜。这是一个关于伊甸园的明显的意象,一个让人神往之地,因为没有了亚当和夏娃的居住,已经变得荒芜。教士死了,人们的心灵不再沐浴光辉,繁花也随之凋零。这个荒芜的花园正是现实世界中爱尔兰人精神荒漠的隐喻,在这里,宗教信仰的缺失及麻木与瘫痪的精神世界,使得人们找不到精神归宿,变得麻木不仁。
3 圣杯,寻找的主题已经消逝
圣杯是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隐喻。在基督教传统中,圣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向,关于圣杯,传统的解释通常认为是耶稣最后的晚餐时所用的杯子,也有一种解释是在耶稣受难时,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在中世纪的传统中,追求圣杯是骑士精神的一部分,而与这同时存在的则是对于神圣而美丽的女主人的追求。
在小说中,小男孩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对女孩的思念,在现实世界的嘈杂与混乱之中,女孩的形象也陪伴他左右。当男孩和婶婶去市场的时候,街道的喧嚷不能打乱他心中对女孩的美好想象;在做祷告或唱赞美诗时,男孩的口中不禁说出女孩的名字。男孩把自己看成是手捧圣杯的骑士,为自己的追求与梦想而冒险,女孩在他的心中,不但美好,而且神圣。圣杯实际上是男孩心中这种爱慕之情的升华,在这个鲜有真诚与神圣的世界,圣杯有如一道光芒。但悲剧的是,神圣已经渐渐隐退和消解,世界变得麻木不仁,圣杯的故事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凄婉的笑话。
四 结语
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写道“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这大地上”。马丁·海德格尔把这首诗加以应用,将“诗意的栖居”变成了一个存在主义的命题:意指在粗鄙的时代环境中,以诗意来反抗异化的威胁,在诗意中实现自我,找到人类的尊严。而这也正是小说《阿拉比》的意义所在。乔伊斯用他那敏锐的双眼捕捉到了普通都柏林人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这是一潭消解神圣、缺乏真诚、思考停滞的死水。美丽的女孩、圣杯、荒芜的花园、死去的牧师,与这个庸庸碌碌的平凡世界交相辉映,似乎在昭示着那来自远古的诗意,找寻着失落的梦境,那空谷中的山音似乎在召唤着人们醒来,找到内心深处的神圣与尊严。
参考文献:
[1] 黄梅:《现代主义浪潮下英国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伯香:《英美经典小说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张建军:《从无知朦胧走向成熟——谈〈阿拉比〉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 王守仁编:《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刘旭彩:《〈阿拉比〉中的孤独追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7] 刘筱妍、王松林:《浅谈〈阿拉比〉中几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高妍,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