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地震发生快10年了。地震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管是直接经历地震的人,还是早期救援人员、后期援建工作者,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同时,地震也推动了心理援助与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当时国内外的心理援助专家、社会工作专家和志愿者陆续进入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
为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的“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化,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将于2018年5月举办首届全国心理急救年会。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简介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3月,由全国权威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社工等共同组建而成,并吸纳了著名的外国专家、机构加入,共同打造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大平台。委员会以弘扬“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念,致力于搭建心理咨询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教育机构、医药保健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行业规范,为提高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共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委员会工作重点是推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团结各方力量,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心理社会工作优秀人才队伍;配合有关部门拟制突发事件及重大灾情的救援方案和心理干预指导方案,积极参与灾变心理重建及相关公益活动。现已成立服务机制和队伍完善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支援服务队,这是一支在联合会的领导下,以灾害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主体的全国性、志愿性的专业灾害社工服务队伍。
委员会创新性地发展专业学部建设,现已有心理社工教育学部、书法治疗学部、意象对话学部、后现代心理学部、身心医学学部、心理急救学部等20个学部,更多学部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2017年11月25日,心理急救学部正式成立!心理急救学部的目标是推广心理急救公众普及化,在社区、学校、企业、医院推广心理急救实务技能培训,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及时发现需要心理急救的人,快速评估心理危机的状况,第一时间提供心理支持和初步辅导,以帮助经历突发事件的人稳定情绪、获得安全感、提高适应性,尽快调整到危机前的状态;同时能识别严重心理创伤的人,进行转介和预警。从而创建社区、组织、机构和家庭人道主义的氛围、和谐友爱的关系,减少损失和预防社会危机。
什么是心理急救PFA(Psychological First Aid)?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简称 PFA)是指对遭受创伤而需要支援的人提供人道性质的支持。PFA包括以下的主题:
◎ 在不侵扰的前提下,提供实际的关怀和支持;
◎ 评估需求和关注;
◎ 协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例如食物,水和信息);
◎ 聆听倾诉,但不强迫交谈;
◎ 安慰受助者,帮助他们感到平静;
◎ 帮助受助者获得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 保护受助者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参见《WHO现场工作者心理急救指南2013》)
为什么要普及心理急救?
1普及心理急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危机和意外的增多,如灾难、伤亡、家庭变故、意外事故等自然和人为灾难后,人们需要及时的心理急救,避免进一步的心理创伤;
2普及心理急救体现了社会心理服务的前沿方向。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提出心理急救PFA(psychological first aid)实施指南,2016年10月10日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就是“心理急救”。
3普及心理急救能让更多人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心理急救的最佳时间是48小时,心理救援的专业人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如果心理急救能够普及,为大部分人提供培训机会,让更多人掌握心理急救的方法,就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及时的支持。
4普及心理急救能够为社区、团体、组织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心理急救实务技能的普及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很大价值,满足普通人学习和了解基本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
5普及心理急救是创建社区、组织、机构和家庭人道主义氛围、和谐友爱关系的需要,心理急救不仅是一套实用技能,更是一套价值体系,它最直接地体现了热爱生命、防范危机、关怀他人、伸出援手的人道主义精神。
心理急救公众普及课程
心理急救的技能全部源于实践,中社联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心理急救学部创始人在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持续探索多年,并将这些方法创新性地用于不同人群的培训,如教师、消防官兵、社区干部、志愿者、医护人员、妇联民政系统一线工作人员等。这套理论和技术在玉树地震后总结性地为当地进行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5月后,心理急救技术继续扩展服务范围,扩展到常态生活中,包括企事业员工、社区吸毒人员及家属、癌症病人及家属、急性病症病人及家属、学校教师及学生,同时将心理急救技能制作成标准课程,已经为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工会、安全部)、社区工作人员、教师及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等进行培训,为5·12地震灾区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心理急救技能,反馈良好,能实际用于工作中,处理哀伤、抑郁、绝望等情绪。培训志愿者150余人,并能进行100865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使热线持续运行两年之久。2015年5月-2017年11月,共培训管理者、医护人员和调度员近2000人,取得圆满成功。
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心理急救已经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本土化,完成了不同人群的培训体系,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灾害心理急救,这也是心理救援的重中之重,整合国际国内理论研究与操作标准,作为公众科普推广和志愿队伍人才培训课程;
第二个模块是常态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心理应激处理,包括医院心理急救、学校心理急救、企业心理急救和社区心理急救不同培训课程。
心理急救公众普及课程面向社会大众:
◎ 認识心理应激,能辨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表现;
◎ 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技巧,增强危机处理的信心;
◎ 学会面对及帮助精神心理障碍的人;
◎ 掌握与受情绪困扰者沟通的技巧;
◎ 更了解自己及身边人的情绪问题,增强同理心;
◎ 进行积极思考,舒缓压力及自我情绪管理;
◎ 掌握倾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首届全国心理急救年会通知
年会主题: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普及化
年会目标:通过积极的纪念活动和学术交流,让更多专业人员巩固心理急救的理论和实务,乐于普及心理急救,让更多普通人能够掌握心理急救技能,具备初步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年会主要内容:
第一模块—志愿服务纪念活动
第二模块—心理急救(暨危机干预)高峰论坛
第三模块—心理急救普及课程介绍
时间:2018年5月4日-6日
地点:待定
主办机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相关问题咨询:QQ2690807582,电话18610641668
大会动态,请关注心理急救学部微信:Psycho_FirstAid
为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的“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化,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将于2018年5月举办首届全国心理急救年会。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简介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3月,由全国权威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社工等共同组建而成,并吸纳了著名的外国专家、机构加入,共同打造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大平台。委员会以弘扬“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念,致力于搭建心理咨询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教育机构、医药保健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行业规范,为提高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共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委员会工作重点是推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团结各方力量,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心理社会工作优秀人才队伍;配合有关部门拟制突发事件及重大灾情的救援方案和心理干预指导方案,积极参与灾变心理重建及相关公益活动。现已成立服务机制和队伍完善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支援服务队,这是一支在联合会的领导下,以灾害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主体的全国性、志愿性的专业灾害社工服务队伍。
委员会创新性地发展专业学部建设,现已有心理社工教育学部、书法治疗学部、意象对话学部、后现代心理学部、身心医学学部、心理急救学部等20个学部,更多学部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2017年11月25日,心理急救学部正式成立!心理急救学部的目标是推广心理急救公众普及化,在社区、学校、企业、医院推广心理急救实务技能培训,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及时发现需要心理急救的人,快速评估心理危机的状况,第一时间提供心理支持和初步辅导,以帮助经历突发事件的人稳定情绪、获得安全感、提高适应性,尽快调整到危机前的状态;同时能识别严重心理创伤的人,进行转介和预警。从而创建社区、组织、机构和家庭人道主义的氛围、和谐友爱的关系,减少损失和预防社会危机。
什么是心理急救PFA(Psychological First Aid)?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简称 PFA)是指对遭受创伤而需要支援的人提供人道性质的支持。PFA包括以下的主题:
◎ 在不侵扰的前提下,提供实际的关怀和支持;
◎ 评估需求和关注;
◎ 协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例如食物,水和信息);
◎ 聆听倾诉,但不强迫交谈;
◎ 安慰受助者,帮助他们感到平静;
◎ 帮助受助者获得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 保护受助者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参见《WHO现场工作者心理急救指南2013》)
为什么要普及心理急救?
1普及心理急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危机和意外的增多,如灾难、伤亡、家庭变故、意外事故等自然和人为灾难后,人们需要及时的心理急救,避免进一步的心理创伤;
2普及心理急救体现了社会心理服务的前沿方向。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提出心理急救PFA(psychological first aid)实施指南,2016年10月10日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就是“心理急救”。
3普及心理急救能让更多人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心理急救的最佳时间是48小时,心理救援的专业人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如果心理急救能够普及,为大部分人提供培训机会,让更多人掌握心理急救的方法,就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及时的支持。
4普及心理急救能够为社区、团体、组织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心理急救实务技能的普及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很大价值,满足普通人学习和了解基本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
5普及心理急救是创建社区、组织、机构和家庭人道主义氛围、和谐友爱关系的需要,心理急救不仅是一套实用技能,更是一套价值体系,它最直接地体现了热爱生命、防范危机、关怀他人、伸出援手的人道主义精神。
心理急救公众普及课程
心理急救的技能全部源于实践,中社联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心理急救学部创始人在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持续探索多年,并将这些方法创新性地用于不同人群的培训,如教师、消防官兵、社区干部、志愿者、医护人员、妇联民政系统一线工作人员等。这套理论和技术在玉树地震后总结性地为当地进行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5月后,心理急救技术继续扩展服务范围,扩展到常态生活中,包括企事业员工、社区吸毒人员及家属、癌症病人及家属、急性病症病人及家属、学校教师及学生,同时将心理急救技能制作成标准课程,已经为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工会、安全部)、社区工作人员、教师及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等进行培训,为5·12地震灾区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心理急救技能,反馈良好,能实际用于工作中,处理哀伤、抑郁、绝望等情绪。培训志愿者150余人,并能进行100865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使热线持续运行两年之久。2015年5月-2017年11月,共培训管理者、医护人员和调度员近2000人,取得圆满成功。
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心理急救已经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本土化,完成了不同人群的培训体系,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灾害心理急救,这也是心理救援的重中之重,整合国际国内理论研究与操作标准,作为公众科普推广和志愿队伍人才培训课程;
第二个模块是常态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心理应激处理,包括医院心理急救、学校心理急救、企业心理急救和社区心理急救不同培训课程。
心理急救公众普及课程面向社会大众:
◎ 認识心理应激,能辨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表现;
◎ 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技巧,增强危机处理的信心;
◎ 学会面对及帮助精神心理障碍的人;
◎ 掌握与受情绪困扰者沟通的技巧;
◎ 更了解自己及身边人的情绪问题,增强同理心;
◎ 进行积极思考,舒缓压力及自我情绪管理;
◎ 掌握倾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首届全国心理急救年会通知
年会主题: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普及化
年会目标:通过积极的纪念活动和学术交流,让更多专业人员巩固心理急救的理论和实务,乐于普及心理急救,让更多普通人能够掌握心理急救技能,具备初步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年会主要内容:
第一模块—志愿服务纪念活动
第二模块—心理急救(暨危机干预)高峰论坛
第三模块—心理急救普及课程介绍
时间:2018年5月4日-6日
地点:待定
主办机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相关问题咨询:QQ2690807582,电话18610641668
大会动态,请关注心理急救学部微信:Psycho_First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