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建议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未实施阶段和实施阶段入手,相互联系与配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共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4017706
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亲社会行为是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例如助人、分享、捐赠等。合作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形式之一,可称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cooperative prosocial behavior)。它是个体拥有平等相处、团结协作的观念,具备与他人为共同目标而工作的能力以及为整个人类社会前进而奋斗的信念,并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的实际行为及趋向[1]。
情绪因素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认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对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2]。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研究的主要方向,它是个体由于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了个体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并伴随着愉悦感受的一种情绪[3]。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帮助、产生友好的行为,扩大人际资源,密切人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个体应对生活事件的水平,促进个体对社会的适应[4]。
从国内已有研究看,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情绪体验研究较少,尚有诸多可突破的空间。而针对合作这一种亲社会行为,从积极情绪入手,开展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之间的相关研究则几乎未见。
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培养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研究大学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状况,剖析积极情绪体验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从积极情绪角度探索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学校排名、专业设置情况,选择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5所高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1 350人,发放调查问卷1 3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41份,有效回收率为99.3%。调查样本中,男生954人,占71.1%,女生387人,占28.9%。汉族1 212人,占90.4%,少数民族129人,占9.6%。党员239人,占17.8%,非党员1 102人,占82.2%。学生干部582人,占43.4%,非学生干部759人,占56.6%。文科类306人,占22.8%,理科类393人,占29.3%,工科类526人,占39.2%,艺体类116人,占8.7%。一年级334人,占24.9%,二年级人330人,占24.6%,三年级339人,占25.3%,四年级338人,占25.2%。独生子女890人,占66.4%,非独生子女451人,占33.6%。农村户口840人,占62.6%,城市户口501人,占37.4%。
(二)调查问卷
1.《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调查问卷》
通过文献收集、访谈归纳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13项,形成《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法,对调查对象的情绪体验状况进行测评。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系数为0.776。问卷的信度、效度符合调查的要求。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项情绪体验进行因素分析。
2.《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
在开展访谈、使用开放式问卷、专家修正的基础上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法,主要测评调查对象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类型。问卷共40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5]。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中文版)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
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中,KMO值为0.748,Bartlett值检验的Sig.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个成分。第1成分包括兴奋等5项内容,第2成分包括自豪等3项内容,第3成分包括成功感等3项内容。由此可将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分为3种,分别是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各种积极情绪体验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愉悦情绪是指大学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时令其欢快、舒适的良好感觉。奋进情绪是指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会使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感受,而成就情绪则是大学生在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由于进展顺利,效果显著,因此获得了接纳、认同,从而产生积极心理体验。
从产生来源、原因和类型看,这三种情绪体验层次呈现出逐渐递进的趋势。其中,愉悦情绪是直接情绪,即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产生后立即产生的直观初级情绪感受,与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自身联系紧密,而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则属于间接情绪,是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所激发的潜在情绪。 (二)不同背景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差异比较
1.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和奋进情绪体验差别不大,而男性大学生的成就情绪体验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与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关。
通常来说,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大学生[6]。一方面,男性“特有的自尊”使得男性大学生更为看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外在形象,更为追求成功;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定位,即社会和家庭均期望男性大学生能够更多地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家庭的重担——“男子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些期望也在无形中深刻地影响着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男性大学生对成功更为渴求。因此,在合作这一群体行为产生之后,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到了展现与满足,也更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成功的美好情绪。
2.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差异比较
农村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表3),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P<0.01)。
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环境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水平及教育方面等存在差别,可能对青少年心理成长有一定的影响[7]。通常情况下,城市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较活跃,物质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水平较高,这使得城市大学生的性格相对于农村大学生更为外向,合群随和,善于合作。而农村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受教育的水平相对不高,往往会造成农村大学生性格较为孤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差,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被动、更谨慎和更闭锁,交往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开放性都不是很好[8],甚至会出现自卑状况。但是,从农村大学生的内心而言,他们又十分渴望与他人正常交往,受到关注和认同,得到锻炼与成长。所以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发生之后,更容易激发农村大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比较
从表4来看,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表现更为突出。愉悦情绪是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中产生的一种较原始和较直接的情绪体验。应当看到,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成长环境优越,家人的集中关爱和过度保护造成他们一方面与他人的合作机会不多,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使得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关心、理解,不会合作,不懂合作。因此,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时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这种直接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较弱。
相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与兄弟姐妹共同成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支持,善于交流,并养成了团结、谦让、宽容等良好品质。这些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合作素质及合作技能,也能够深切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当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然伴随而来的是快乐、轻松、激动等愉悦情绪感受,且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更明显。
4.不同专业大学生差异比较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体验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或极其显著水平(P<0.01)(表5)。整体呈现出理工科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得分较高的情况。其中,在奋进情绪体验和成就情绪体验中均出现理工科类大学生明显高于艺体类大学生和文科类大学生,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高的趋势。
一般来说,理工科类大学生往往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为人稳重、理性、冷静,实施合作行为时显得比较紧张、拘谨。艺体类和文科类大学生则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占有优势,他们更为活跃,在合作中能很好地发挥他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方面的特长。而当理工科类大学生与艺体类、文科类大学生同样成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后,理工科类大学生的收获和感受会更大,进而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上的积极体验更多。
(三)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在三种类型的积极情绪体验中,成就情绪与大学生各种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不大,而绝大部分的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大学生各种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或极其显著。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后更容易或更多获得的积极情绪体验是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
(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在综合考虑人口学因素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的基础上,以愉悦情绪、奋进情绪、成就情绪为因变量,以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是否)、专业、年级、独生子女(是否)、户籍以及各种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类型(表6)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表7),愉悦情绪与公益事业、独生子女(是否)、政治面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奋进情绪与公益事业、专业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成就情绪与爱心帮扶、人际交往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对其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主要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三种。从产生来源、原因和类型看,这三种情绪体验层次呈现出逐渐递进的趋势。愉悦情绪属于直接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属于间接情绪。
第二,不同背景大学生的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各有差异。男性大学生的成就情绪体验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表现更为突出。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成就情绪体验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或极其显著水平,其中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体验均出现理工科类大学生明显高于艺体类大学生和文科类大学生,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高。 第三,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大部分的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体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
第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愉悦情绪与公益事业、独生子女(是否)、政治面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奋进情绪与公益事业、专业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成就情绪与爱心帮扶、人际交往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对其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
(二)建议
第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材观,为积极情绪体验创造前提条件,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材观是积极情绪体验的基础,是积极情绪体验的内在动力与需求。广大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广大学生具有爱国奉献、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高尚品德,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些内在动力与需求的助推下,才能更好地体会愉悦、奋进、成就的积极情感,并有助于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第二,充分把握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特点,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要坚持积极情绪体验差异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体验、不同背景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也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问题,即使是同一群体的学生,每个个体的基本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单个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多样性。一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如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方法[9],开展各类主题的积极情绪系列体验活动,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的移情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进行。二是采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如文体、休闲、娱乐、科技竞赛等课外活动尤其是团队集体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和过程中,享受快乐,体味成功,促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实施。三是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利用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实习见习、参观调研等形式,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让大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真切体会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在投身实践、认真工作、协作进步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分感受到快乐、进取的积极情感,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提供必备条件。
第四,营造积极情绪的正向环境,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可持续性。首先,舆论环境。通过报刊、横幅、展版、网络、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宣传渠道,特别是微信、微博、博客、QQ、BBS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并强调积极情绪和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让广大学生从理论层面全面了解和掌握积极情绪体验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中的功能与作用,树立主动培养积极情绪的意识。其次,教育环境。高校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建设温馨、和谐、全员育人、密切配合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建设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校风、院风、班风和学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增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绪体验,确保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持续发展。再次,制度环境。高校可制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奖惩条例及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奖惩规定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界定并认真实施,对于合作能力突出、合作效果显著、表现出色的集体或个人予以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和模范,让大学生在体验合作成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奋进、成就等积极情绪,带动身边更多的大学生锻炼和增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促进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良性循环。最后,保障环境。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从物质保障、人员保障、财力保障、场地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相关工作的投入,推动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状况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每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
[1]李颖.高校毕业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研究[J].教育评论,2011(2):30-32.
[2]HOLLOWAY, S., TUCKER, L. & HORNSTEIN, H. A. The Effects of Social and Nonsocial Information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Males: The News Makes New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35):514-522.
[3]LYUBOMIRSKY S,KING L,DIENER E.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803-855.
[4]FREDRICKSON B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300-319.
[5]李颖,罗涤,袁利.新生代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9):104-107.
[6]闻素霞.对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的分析与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67-69.
[7]吴敏,时松和,葛菊红,李幼辉.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38-39.
[8]成云.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159-162.
[9]韦慧.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61-62.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建议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未实施阶段和实施阶段入手,相互联系与配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共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4017706
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亲社会行为是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例如助人、分享、捐赠等。合作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形式之一,可称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cooperative prosocial behavior)。它是个体拥有平等相处、团结协作的观念,具备与他人为共同目标而工作的能力以及为整个人类社会前进而奋斗的信念,并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的实际行为及趋向[1]。
情绪因素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认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对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2]。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研究的主要方向,它是个体由于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了个体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并伴随着愉悦感受的一种情绪[3]。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帮助、产生友好的行为,扩大人际资源,密切人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个体应对生活事件的水平,促进个体对社会的适应[4]。
从国内已有研究看,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情绪体验研究较少,尚有诸多可突破的空间。而针对合作这一种亲社会行为,从积极情绪入手,开展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之间的相关研究则几乎未见。
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培养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研究大学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状况,剖析积极情绪体验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从积极情绪角度探索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学校排名、专业设置情况,选择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5所高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1 350人,发放调查问卷1 3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41份,有效回收率为99.3%。调查样本中,男生954人,占71.1%,女生387人,占28.9%。汉族1 212人,占90.4%,少数民族129人,占9.6%。党员239人,占17.8%,非党员1 102人,占82.2%。学生干部582人,占43.4%,非学生干部759人,占56.6%。文科类306人,占22.8%,理科类393人,占29.3%,工科类526人,占39.2%,艺体类116人,占8.7%。一年级334人,占24.9%,二年级人330人,占24.6%,三年级339人,占25.3%,四年级338人,占25.2%。独生子女890人,占66.4%,非独生子女451人,占33.6%。农村户口840人,占62.6%,城市户口501人,占37.4%。
(二)调查问卷
1.《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调查问卷》
通过文献收集、访谈归纳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13项,形成《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法,对调查对象的情绪体验状况进行测评。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系数为0.776。问卷的信度、效度符合调查的要求。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项情绪体验进行因素分析。
2.《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
在开展访谈、使用开放式问卷、专家修正的基础上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法,主要测评调查对象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类型。问卷共40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5]。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中文版)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
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中,KMO值为0.748,Bartlett值检验的Sig.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个成分。第1成分包括兴奋等5项内容,第2成分包括自豪等3项内容,第3成分包括成功感等3项内容。由此可将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分为3种,分别是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各种积极情绪体验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愉悦情绪是指大学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时令其欢快、舒适的良好感觉。奋进情绪是指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会使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感受,而成就情绪则是大学生在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由于进展顺利,效果显著,因此获得了接纳、认同,从而产生积极心理体验。
从产生来源、原因和类型看,这三种情绪体验层次呈现出逐渐递进的趋势。其中,愉悦情绪是直接情绪,即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产生后立即产生的直观初级情绪感受,与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自身联系紧密,而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则属于间接情绪,是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所激发的潜在情绪。 (二)不同背景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差异比较
1.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和奋进情绪体验差别不大,而男性大学生的成就情绪体验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与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关。
通常来说,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大学生[6]。一方面,男性“特有的自尊”使得男性大学生更为看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外在形象,更为追求成功;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定位,即社会和家庭均期望男性大学生能够更多地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家庭的重担——“男子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些期望也在无形中深刻地影响着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男性大学生对成功更为渴求。因此,在合作这一群体行为产生之后,男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到了展现与满足,也更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成功的美好情绪。
2.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差异比较
农村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表3),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P<0.01)。
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环境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水平及教育方面等存在差别,可能对青少年心理成长有一定的影响[7]。通常情况下,城市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较活跃,物质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水平较高,这使得城市大学生的性格相对于农村大学生更为外向,合群随和,善于合作。而农村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受教育的水平相对不高,往往会造成农村大学生性格较为孤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差,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被动、更谨慎和更闭锁,交往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开放性都不是很好[8],甚至会出现自卑状况。但是,从农村大学生的内心而言,他们又十分渴望与他人正常交往,受到关注和认同,得到锻炼与成长。所以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发生之后,更容易激发农村大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比较
从表4来看,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表现更为突出。愉悦情绪是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中产生的一种较原始和较直接的情绪体验。应当看到,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成长环境优越,家人的集中关爱和过度保护造成他们一方面与他人的合作机会不多,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使得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关心、理解,不会合作,不懂合作。因此,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时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这种直接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较弱。
相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与兄弟姐妹共同成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支持,善于交流,并养成了团结、谦让、宽容等良好品质。这些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合作素质及合作技能,也能够深切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当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实施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然伴随而来的是快乐、轻松、激动等愉悦情绪感受,且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更明显。
4.不同专业大学生差异比较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体验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或极其显著水平(P<0.01)(表5)。整体呈现出理工科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得分较高的情况。其中,在奋进情绪体验和成就情绪体验中均出现理工科类大学生明显高于艺体类大学生和文科类大学生,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高的趋势。
一般来说,理工科类大学生往往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为人稳重、理性、冷静,实施合作行为时显得比较紧张、拘谨。艺体类和文科类大学生则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占有优势,他们更为活跃,在合作中能很好地发挥他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方面的特长。而当理工科类大学生与艺体类、文科类大学生同样成功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后,理工科类大学生的收获和感受会更大,进而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上的积极体验更多。
(三)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在三种类型的积极情绪体验中,成就情绪与大学生各种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不大,而绝大部分的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大学生各种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或极其显著。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实施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之后更容易或更多获得的积极情绪体验是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
(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在综合考虑人口学因素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的基础上,以愉悦情绪、奋进情绪、成就情绪为因变量,以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是否)、专业、年级、独生子女(是否)、户籍以及各种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类型(表6)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表7),愉悦情绪与公益事业、独生子女(是否)、政治面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奋进情绪与公益事业、专业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成就情绪与爱心帮扶、人际交往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对其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类型主要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三种。从产生来源、原因和类型看,这三种情绪体验层次呈现出逐渐递进的趋势。愉悦情绪属于直接情绪,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属于间接情绪。
第二,不同背景大学生的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各有差异。男性大学生的成就情绪体验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愉悦情绪体验表现更为突出。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愉悦情绪、奋进情绪、成就情绪体验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或极其显著水平,其中奋进情绪和成就情绪体验均出现理工科类大学生明显高于艺体类大学生和文科类大学生,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高。 第三,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大部分的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体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
第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体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愉悦情绪与公益事业、独生子女(是否)、政治面貌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奋进情绪与公益事业、专业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成就情绪与爱心帮扶、人际交往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对其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
(二)建议
第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材观,为积极情绪体验创造前提条件,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材观是积极情绪体验的基础,是积极情绪体验的内在动力与需求。广大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广大学生具有爱国奉献、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高尚品德,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些内在动力与需求的助推下,才能更好地体会愉悦、奋进、成就的积极情感,并有助于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第二,充分把握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特点,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要坚持积极情绪体验差异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体验、不同背景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也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问题,即使是同一群体的学生,每个个体的基本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单个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多样性。一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如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方法[9],开展各类主题的积极情绪系列体验活动,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的移情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进行。二是采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如文体、休闲、娱乐、科技竞赛等课外活动尤其是团队集体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和过程中,享受快乐,体味成功,促进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实施。三是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利用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实习见习、参观调研等形式,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让大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真切体会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在投身实践、认真工作、协作进步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分感受到快乐、进取的积极情感,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提供必备条件。
第四,营造积极情绪的正向环境,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可持续性。首先,舆论环境。通过报刊、横幅、展版、网络、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宣传渠道,特别是微信、微博、博客、QQ、BBS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并强调积极情绪和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让广大学生从理论层面全面了解和掌握积极情绪体验在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中的功能与作用,树立主动培养积极情绪的意识。其次,教育环境。高校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建设温馨、和谐、全员育人、密切配合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建设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校风、院风、班风和学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增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绪体验,确保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持续发展。再次,制度环境。高校可制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奖惩条例及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奖惩规定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界定并认真实施,对于合作能力突出、合作效果显著、表现出色的集体或个人予以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和模范,让大学生在体验合作成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奋进、成就等积极情绪,带动身边更多的大学生锻炼和增强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促进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良性循环。最后,保障环境。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从物质保障、人员保障、财力保障、场地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相关工作的投入,推动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状况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每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
[1]李颖.高校毕业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研究[J].教育评论,2011(2):30-32.
[2]HOLLOWAY, S., TUCKER, L. & HORNSTEIN, H. A. The Effects of Social and Nonsocial Information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Males: The News Makes New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35):514-522.
[3]LYUBOMIRSKY S,KING L,DIENER E.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803-855.
[4]FREDRICKSON B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300-319.
[5]李颖,罗涤,袁利.新生代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9):104-107.
[6]闻素霞.对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的分析与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67-69.
[7]吴敏,时松和,葛菊红,李幼辉.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38-39.
[8]成云.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159-162.
[9]韦慧.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