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状乡辖5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49502人,耕地70706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群众的种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如何在“三农”问题上做文章,进一步促进“三农”发展,成为胡状乡党委、政府摆上日程的重要话题。2005年,濮阳县实施“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实行科技下乡,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一活动使胡状乡党委、政府深受启发,认识到农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强烈需求,实行“科技推广”势在必行。2006年10月,经乡党委、政府认真研究,成立了胡状乡科技推广服务站。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全乡在实用技术推广、科技项目建设及科普宣传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科技推广服务站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2007年,全乡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8%,实用科学技术入户率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农作物亩均增加效益近300元,全乡农业总产值增加2100万元,被濮阳县政府表彰为“科技工作先作单位”。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健全科技服务网络
胡状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主抓副乡长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具体负责全乡科技工作的规划。各村都设立了科技副村长,科技推广站站长由乡农业中心主任刘素霞同志兼任,聘请了6名热心科技推广的农村技术能手,负责全乡6个管区的科技推广与落实工作,他们在每村挑选出1-2名村级科技推广员,每个村级推广员发展3-5户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乡-村-户”上下联通的科技服务网络,为农业科技入户搭建了服务平台。
二、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创新科技发展成果
2007年,胡状乡共投入资金15万元,投资额比2006年增加30%,主要用于科技宣传培训、开展试验示范及项目推广工作。在培训工作方面,与省、市、县六家农业部门13名技术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去年一年,共聘请省农科院,郑大科技报告团,市、县农业局等有关专家到胡状乡对农民集中培训10期,入村培训60余次,直接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科技推广站共印发技术宣传资料15000份,累计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200余次。共培养科技示范村26个,科技推广员83个,科技示范户685户,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济人、致富带头人,达到了家家有科技书刊,户户有懂技术的人。
在搞好技术培训的同时,去年,科技推广站还承担了省、市、县的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12项,完成1000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方试验项目,平均单产达到601公斤;玉米高产攻关方2000亩,平均单产达到704公斤;大豆高产示范方40亩,平均单产290公斤;棉花高产攻关方200亩,平均单产300公斤;棉花无土栽培及移植技术试验、在全市率先获得成功。建起了棉花无土栽培育苗基地300亩,试种超早棉3号100亩,平均单产196公斤;加强了对10000亩“小麦-棉花-甜瓜”套种模式的技术指导服务,亩均增加效益1500元。
三、技术推广进村入户,服务三农成效明显
胡状乡以科技推广站为服务载体,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为核心,找准切入点,增强时效性,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把科技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实现了研究与推广的有效对接,使各项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快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一)推广优质小麦模式栽培面积5万亩,并建立小麦种子繁育基地1万亩,实施播种规范化,管理指标化,平均单产达到498公斤,总产量2490万公斤,增产幅度12.2%,优质小麦高于市场价格0.05元/公斤,种子高于市场价格0.16元/公斤,增加经济效益561万元。
(二)推广玉米配方施肥面积20000亩,打破传统单一施用氮肥极端,采取科学平衡施肥,亩增产玉米112公斤,共增加经济效益336万元。
(三)推广间作套种,达到高产高效。推广小麦-甜瓜-棉花间作套种面积1万亩,仅甜瓜一项平均亩增收1000元,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
(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效益。林下间作朝天椒5000亩,亩效益增加2000元以上;林下种金蝉、养家禽辐射12个村,饲养量40万只;发展林下养猪1万头。
(五)组建三个高效示范园区。晁岗蒜瓜套种示范园区面积4000亩,亩效益300余元;史马羡砀山梨示范园区,面积1000亩,得到省无公害产地认证,亩效益在3000元以上;黄村食用菌示范园区,亩效益4000元以上。
(六)推广桔杆气化技术,用农作物桔杆作原料,同时产出炭气、油酸等,为社会提供再生能源,该项技术在全市居领先地位。去年冬季收购棉花桔杆30吨,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今年有望得到大面积推广。
胡状乡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科技推广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其下步打算有: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与推广的良好环境;二是创新科技工作思路,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任务和根本途径;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健全服务网络,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把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健全科技服务网络
胡状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主抓副乡长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具体负责全乡科技工作的规划。各村都设立了科技副村长,科技推广站站长由乡农业中心主任刘素霞同志兼任,聘请了6名热心科技推广的农村技术能手,负责全乡6个管区的科技推广与落实工作,他们在每村挑选出1-2名村级科技推广员,每个村级推广员发展3-5户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乡-村-户”上下联通的科技服务网络,为农业科技入户搭建了服务平台。
二、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创新科技发展成果
2007年,胡状乡共投入资金15万元,投资额比2006年增加30%,主要用于科技宣传培训、开展试验示范及项目推广工作。在培训工作方面,与省、市、县六家农业部门13名技术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去年一年,共聘请省农科院,郑大科技报告团,市、县农业局等有关专家到胡状乡对农民集中培训10期,入村培训60余次,直接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科技推广站共印发技术宣传资料15000份,累计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200余次。共培养科技示范村26个,科技推广员83个,科技示范户685户,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济人、致富带头人,达到了家家有科技书刊,户户有懂技术的人。
在搞好技术培训的同时,去年,科技推广站还承担了省、市、县的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12项,完成1000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方试验项目,平均单产达到601公斤;玉米高产攻关方2000亩,平均单产达到704公斤;大豆高产示范方40亩,平均单产290公斤;棉花高产攻关方200亩,平均单产300公斤;棉花无土栽培及移植技术试验、在全市率先获得成功。建起了棉花无土栽培育苗基地300亩,试种超早棉3号100亩,平均单产196公斤;加强了对10000亩“小麦-棉花-甜瓜”套种模式的技术指导服务,亩均增加效益1500元。
三、技术推广进村入户,服务三农成效明显
胡状乡以科技推广站为服务载体,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为核心,找准切入点,增强时效性,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把科技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实现了研究与推广的有效对接,使各项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快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一)推广优质小麦模式栽培面积5万亩,并建立小麦种子繁育基地1万亩,实施播种规范化,管理指标化,平均单产达到498公斤,总产量2490万公斤,增产幅度12.2%,优质小麦高于市场价格0.05元/公斤,种子高于市场价格0.16元/公斤,增加经济效益561万元。
(二)推广玉米配方施肥面积20000亩,打破传统单一施用氮肥极端,采取科学平衡施肥,亩增产玉米112公斤,共增加经济效益336万元。
(三)推广间作套种,达到高产高效。推广小麦-甜瓜-棉花间作套种面积1万亩,仅甜瓜一项平均亩增收1000元,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
(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效益。林下间作朝天椒5000亩,亩效益增加2000元以上;林下种金蝉、养家禽辐射12个村,饲养量40万只;发展林下养猪1万头。
(五)组建三个高效示范园区。晁岗蒜瓜套种示范园区面积4000亩,亩效益300余元;史马羡砀山梨示范园区,面积1000亩,得到省无公害产地认证,亩效益在3000元以上;黄村食用菌示范园区,亩效益4000元以上。
(六)推广桔杆气化技术,用农作物桔杆作原料,同时产出炭气、油酸等,为社会提供再生能源,该项技术在全市居领先地位。去年冬季收购棉花桔杆30吨,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今年有望得到大面积推广。
胡状乡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科技推广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其下步打算有: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与推广的良好环境;二是创新科技工作思路,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任务和根本途径;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健全服务网络,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把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