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要生动、具体、形象,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有感染力,就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刻画。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感人?因为有许多感人的细节。一部小说,如果只有故事梗概,不能感人。打动我们的,是那一言一行,是那点点滴滴的细节。
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们都非常重视细节的刻画。如《背影》中对文章爬月台时吃力样力和动作的描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时伸出的两根手指;《红楼梦》中无处不在的有关衣着、饰物、对话、手势、眼神等细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细节;《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得一个有办法的人。”……正因为有了这些典型细节的成功,才有了人物描写的成功。
以下是学生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爸爸的爱》
有个女孩子家里很穷。别的女孩子穿裙子,她也想有一条裙子。爸爸知道了,要把他每天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解乏的二两酒戒掉,省下钱给女孩儿买裙子。女孩儿坚决不肯。后来爸爸不知道怎么有了一点钱,终于给女孩儿买回了裙子。女孩儿很高兴。可是,有一天,她偶然碰翻了爸爸的酒杯,才发现里面是白开水。
《感受母爱》
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那是母亲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箩”,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湖塘上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啊!我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
《妈妈变了》
妈妈本来非常爱漂亮,爱穿漂亮衣服。但自从我上高中后,我发现爱漂亮的妈妈变了,变得不爱打扮了。总是穿大姨、二姨不穿的旧衣服……
《妈妈的腿》
妈妈本来有一双修长健美的腿,但下岗后为供我上学给人家打工,一天站十几个小时,得了静脉曲张,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让我不忍心看下去。
《父亲》
父亲从田里回来,我忽然发现父亲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沾满了细碎的稻草……
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和这些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训练时,也一定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训练。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训练:
1.模拟考试成绩揭晓,小明考得很糟糕,心里很难过。
2.小丽中考发挥失常,上高中需要几千块钱的择校费。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默了。但是第二天,父亲把一摞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钱放到她面前,说:“明天去报名吧。”
3.为了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弟弟非常努力。
要求:给这三段话加入细节描写,使之生动、形象。
提示:
1.怎样才能表现出他的难过?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神态、动作、对话?
2.一家人为什么沉默?父亲怎样做出了这个决定?这中间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有过怎样的犹豫矛盾?父亲神态如何?做了哪些动作?
3.弟弟是怎样努力的?怎么表现他的努力?
学生作业示例:
1.模拟考试成绩揭晓了,小明考得很糟糕。他一个人默默来到操场。天气很好,春天的风轻轻吹过,操场四周的花也开得正艳。可是他一点也没有感受到这些。他觉得带着花香的空气让他窒息,那些花也像在咧着嘴嘲笑他。
2.小丽中考发挥失常,上高中需要几千块钱的择校费,明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默了。几千块钱,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巨款呀!很晚了,父亲还坐在院子里,烟头一亮一亮。朦胧中,小丽听到院门响了一下,父亲出去了。天刚蒙蒙亮,院门又一声响,小丽刚醒过来,父亲已经进了屋,从怀里掏出一摞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钱,放到她面前,说:“今天去报名吧。”小丽看到父亲的眼睛红红的,一夜未睡的样子,他的头发是湿漉漉的,沾满露水,脚上的鞋也湿漉漉的,满是泥土。小丽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这一夜,父亲一定是去了远远近近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里,为她借来了这笔钱。
3.为了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弟弟非常努力。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很惊讶。一次,同桌偶然发现他手背上有点点青紫,心里很疑惑,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笑笑。后来被问得没办法,才说:“我太笨,要多下功夫才能赶上你们。上完晚自习回到家,我每天再学习两个小时。困倦时就狠很地掐自己的手背,让自己清醒。”同桌说:“不疼吗?”弟弟低下头:“疼。可是一想到自己的那些憧憬和愿望,就忘了疼了。”
很明显,这三段话,在增加了语言、动作、景物、心理等细节描写之后,由原来的笼统、抽象、平淡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具有感染力。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一定不能忽视细节的训练。因为,细节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们都非常重视细节的刻画。如《背影》中对文章爬月台时吃力样力和动作的描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时伸出的两根手指;《红楼梦》中无处不在的有关衣着、饰物、对话、手势、眼神等细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细节;《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得一个有办法的人。”……正因为有了这些典型细节的成功,才有了人物描写的成功。
以下是学生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爸爸的爱》
有个女孩子家里很穷。别的女孩子穿裙子,她也想有一条裙子。爸爸知道了,要把他每天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解乏的二两酒戒掉,省下钱给女孩儿买裙子。女孩儿坚决不肯。后来爸爸不知道怎么有了一点钱,终于给女孩儿买回了裙子。女孩儿很高兴。可是,有一天,她偶然碰翻了爸爸的酒杯,才发现里面是白开水。
《感受母爱》
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那是母亲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箩”,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湖塘上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啊!我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
《妈妈变了》
妈妈本来非常爱漂亮,爱穿漂亮衣服。但自从我上高中后,我发现爱漂亮的妈妈变了,变得不爱打扮了。总是穿大姨、二姨不穿的旧衣服……
《妈妈的腿》
妈妈本来有一双修长健美的腿,但下岗后为供我上学给人家打工,一天站十几个小时,得了静脉曲张,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让我不忍心看下去。
《父亲》
父亲从田里回来,我忽然发现父亲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沾满了细碎的稻草……
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和这些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训练时,也一定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训练。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训练:
1.模拟考试成绩揭晓,小明考得很糟糕,心里很难过。
2.小丽中考发挥失常,上高中需要几千块钱的择校费。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默了。但是第二天,父亲把一摞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钱放到她面前,说:“明天去报名吧。”
3.为了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弟弟非常努力。
要求:给这三段话加入细节描写,使之生动、形象。
提示:
1.怎样才能表现出他的难过?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神态、动作、对话?
2.一家人为什么沉默?父亲怎样做出了这个决定?这中间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有过怎样的犹豫矛盾?父亲神态如何?做了哪些动作?
3.弟弟是怎样努力的?怎么表现他的努力?
学生作业示例:
1.模拟考试成绩揭晓了,小明考得很糟糕。他一个人默默来到操场。天气很好,春天的风轻轻吹过,操场四周的花也开得正艳。可是他一点也没有感受到这些。他觉得带着花香的空气让他窒息,那些花也像在咧着嘴嘲笑他。
2.小丽中考发挥失常,上高中需要几千块钱的择校费,明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默了。几千块钱,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巨款呀!很晚了,父亲还坐在院子里,烟头一亮一亮。朦胧中,小丽听到院门响了一下,父亲出去了。天刚蒙蒙亮,院门又一声响,小丽刚醒过来,父亲已经进了屋,从怀里掏出一摞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钱,放到她面前,说:“今天去报名吧。”小丽看到父亲的眼睛红红的,一夜未睡的样子,他的头发是湿漉漉的,沾满露水,脚上的鞋也湿漉漉的,满是泥土。小丽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这一夜,父亲一定是去了远远近近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里,为她借来了这笔钱。
3.为了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弟弟非常努力。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很惊讶。一次,同桌偶然发现他手背上有点点青紫,心里很疑惑,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笑笑。后来被问得没办法,才说:“我太笨,要多下功夫才能赶上你们。上完晚自习回到家,我每天再学习两个小时。困倦时就狠很地掐自己的手背,让自己清醒。”同桌说:“不疼吗?”弟弟低下头:“疼。可是一想到自己的那些憧憬和愿望,就忘了疼了。”
很明显,这三段话,在增加了语言、动作、景物、心理等细节描写之后,由原来的笼统、抽象、平淡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具有感染力。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一定不能忽视细节的训练。因为,细节具有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