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国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纷纷向应用型转变的进程中,南方高校转型较北方高校普遍行动早、速度快、步子大,因此在转型效果上差距明显。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南、北方高校在作为指导高校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进而得出结论:要构建一个适合学校发展的正确的顶层设计,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以市场评价为指导;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只有这样的顶层设计才能指导学校走向成功。
[关键词]高校;转型发展;顶层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042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但是,有资料显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为了满足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1]真正实现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指导思想,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進机制。[3]那么普通高校要实现成功转型发展,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正确、智慧的顶层设计,为学校的发展明确方向。
1解放思想,树立超前发展意识
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的政策导向,必须建立自己的指导思想。要结合实际,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社会评价体系为依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作为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一定是首先在高校决策层中建立起来,自上而下地贯彻执行,这就需要校领导班子首先解放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放开手脚,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对照我国南北高校的发展现状,南方高校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北方高校比南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方面晚了至少十几年。其客观原因在于南方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变化快,如何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很早就摆在了南方高校的面前。因此,南方高校在国家没有提出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指导的时候,就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转型的实质性操作。以至于国家提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规划的时候,南方很多高校早已完成了转型。
南方部分高校走在了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前面,这有其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的因素。对比南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北方普通高校就显得动作迟缓,故步自封。北方经济虽然较南方发展速度慢,但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早已显现出来,然而各院校的决策层并没有主动寻求发展之路,而是还在墨守成规,等待国家出台相应的改革政策作为发展方向的指导,从而坐失良机。作为高校决策层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树立超前意识,要意识到政策永远是问题出现之后,在有人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之后,被国家以政令的形式将经验推广。高校的领导班子应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做解决问题的先行者,走在政策的前面,为政策出台提供成功的数据参考,成为本领域中的领头羊,抢得发展先机。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永远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培养的人才具有先进性和优势性。
此次国家主导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实质就是看到了南方部分高校成功转型之后的成果,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的强有力支撑效应,而发起的号召或催促没有勇气改革的高校,向已经成功转型的高校学习,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培养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急需人才,解决由于人才问题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很多普通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符合时代发展现状,培养的人才不能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已经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次转型的提出是对各普通高校生死存亡的警示,如果再不直面现实,不转型发展,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必将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
因此,高校的领导班子,不仅承担着带领学校发展壮大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者,必须有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的精神,必须树立超前意识。
2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地方普通高校在规模以及综合实力方面都较同一区域内重点院校弱势很多。因此在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都不如这些重点院校,同样申请发展某一学科建设,国家会评估综合实力,预测产出比,最终选择重点扶持综合实力强的重点院校,这就是通常说的“顶端优势”。
普通高校要发展壮大,必须挖掘自身独特优势。普通高校由于原来的底子薄、规模小、实力弱,在和重点院校一起申请国家项目资助的时候,败多胜少,以至于发展状态迟缓。越得不到发展,越没有实力去竞争,没有了资金支持,也就限制了发展速度和规模,实力的差距就越大,发展机会就越小,恶性循环。普通高校寻求发展,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争取国家的资助上,要不断挖掘自身特色,将重点放在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等一系列的特色办学上,要坚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创造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机会。
国家对高校资助目的是希望其做大做强,但由于资金有限,普惠未遍,这就需要有选择性地扶持。选择的对象无非两种:一种是本身规模很大,但优势和特色不强,广而不专,通过资助其搭建优势特色平台,将大做强;另一种是有其特色突出的强项,但规模较小,不足以形成影响力,通过为其提供发展条件,助其将规模做大,将强做大。这样,大的只需做强,强的只需做大,国家投入的回报率提高,回报周期缩短。可见,要发展,必须有大或强为基础。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大多规模不大,要想发展,必须先挖掘自身特点长处,将某一点做成优势强项,走以强做大之路。 3以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坐标,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方向
顶层设计必须准确把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方向定位,这是地方普通高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4]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所以在学校顶层设计中关于人才培养宏观方向的制定一定要与本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向结合,要坚持“地方性”定位,對地方区域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要以当地产业结构特点为坐标,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实用性,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人才支撑作用。这方面不乏成功案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电子行业兴起,虽然发展空间巨大,但因缺少相应人才而无法加快发展速度,人才的匮乏束缚了地方行业、企业,乃至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脚步。广东省各高校从中看到了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缺口,及时开设电子制造、电子设计与产品开发等多个相关专业,为深圳的电子行业及时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使深圳成为电子行业的领头羊,更成为全国经济的引领者。
4挖掘市场空白,创立特色专业,自我开拓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重复建设情况十分严重,甚至在某些区域存在两所或几所高校部分专业相近或相同的情况。高校人才的供过于了本地区对该专业人才的求,致使人才滞销。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专业萎缩甚至削减,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步减弱,不要说发展,生存都很困难。这势必引发高校间激烈竞争,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相互挤压,使空间中的每个个体都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通过创办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互补,减少竞争压力,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获取广阔的个体发展空间。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必须主动寻找机会,挖掘自身潜能,开创具有发展空间的空白专业,使其成为自己的特色专业,以此为点,形成辐射型扩展,实现做强做大。例如武汉商学院2008年体育系与武汉赛马俱乐部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创了全国高校首个“赛马产业管理”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共建了全国第一所马术学院, 2010年创建了全国首个赛马经济研究所。2010年9月29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与天津体育学院签订协议,联合开办赛马专业方向体育硕士班,培养出中国首批赛马专业硕士。后与多家国际一流马业公司和国外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达成合作意向。正是由于其特色专业的发展前景,从2008年到2014年获得了省、市以及国家财政12个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如今,成功将其马术相关专业打造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一流品牌专业。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特色品牌专业,呈现巨大发展前景,在相关领域内具有高声誉、高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这正是因为他们及时转换思想,挖掘具有广阔市场的空白专业,在没有竞争者的环境下,呈现出无限大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以特色专业为起点,迅速将其做强做大,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成功以特色专业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特色发展,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另辟蹊径、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尊重办学规律、坚持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与本地区经济结构,最终服务地方经济。要深入调研考察,认真规划统筹,调整支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争取“唯一、第一”,要在“独特、优特、新特”上下功夫,以特色提升竞争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影响力,以特色促进学校发展。[5]
5结论
从对南、北方高校发展差异化研究可以看出,高校的顶层设计,规划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要有明确的专业主项,彰显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体现办学理念;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切实明确的导向作用。同时,还要保证顶层设计的智慧性、长效性、高度执行性。这样,才能确保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04-21(10)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5-11-20)http://wwwndrcgovcn/gzdt/201511/t20151120_759185html
[3] 钟秉林,王新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2016(4)
[4] 叶丹,罗静,侯长林利用区域资源推进专业建设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4 (18)
[5] 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 (10)
[关键词]高校;转型发展;顶层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042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但是,有资料显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为了满足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1]真正实现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指导思想,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進机制。[3]那么普通高校要实现成功转型发展,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正确、智慧的顶层设计,为学校的发展明确方向。
1解放思想,树立超前发展意识
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的政策导向,必须建立自己的指导思想。要结合实际,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社会评价体系为依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作为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一定是首先在高校决策层中建立起来,自上而下地贯彻执行,这就需要校领导班子首先解放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放开手脚,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对照我国南北高校的发展现状,南方高校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北方高校比南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方面晚了至少十几年。其客观原因在于南方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变化快,如何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很早就摆在了南方高校的面前。因此,南方高校在国家没有提出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指导的时候,就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转型的实质性操作。以至于国家提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规划的时候,南方很多高校早已完成了转型。
南方部分高校走在了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前面,这有其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的因素。对比南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北方普通高校就显得动作迟缓,故步自封。北方经济虽然较南方发展速度慢,但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早已显现出来,然而各院校的决策层并没有主动寻求发展之路,而是还在墨守成规,等待国家出台相应的改革政策作为发展方向的指导,从而坐失良机。作为高校决策层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树立超前意识,要意识到政策永远是问题出现之后,在有人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之后,被国家以政令的形式将经验推广。高校的领导班子应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做解决问题的先行者,走在政策的前面,为政策出台提供成功的数据参考,成为本领域中的领头羊,抢得发展先机。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永远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培养的人才具有先进性和优势性。
此次国家主导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实质就是看到了南方部分高校成功转型之后的成果,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的强有力支撑效应,而发起的号召或催促没有勇气改革的高校,向已经成功转型的高校学习,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培养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急需人才,解决由于人才问题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很多普通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符合时代发展现状,培养的人才不能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已经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次转型的提出是对各普通高校生死存亡的警示,如果再不直面现实,不转型发展,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必将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
因此,高校的领导班子,不仅承担着带领学校发展壮大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者,必须有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的精神,必须树立超前意识。
2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地方普通高校在规模以及综合实力方面都较同一区域内重点院校弱势很多。因此在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都不如这些重点院校,同样申请发展某一学科建设,国家会评估综合实力,预测产出比,最终选择重点扶持综合实力强的重点院校,这就是通常说的“顶端优势”。
普通高校要发展壮大,必须挖掘自身独特优势。普通高校由于原来的底子薄、规模小、实力弱,在和重点院校一起申请国家项目资助的时候,败多胜少,以至于发展状态迟缓。越得不到发展,越没有实力去竞争,没有了资金支持,也就限制了发展速度和规模,实力的差距就越大,发展机会就越小,恶性循环。普通高校寻求发展,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争取国家的资助上,要不断挖掘自身特色,将重点放在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等一系列的特色办学上,要坚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创造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机会。
国家对高校资助目的是希望其做大做强,但由于资金有限,普惠未遍,这就需要有选择性地扶持。选择的对象无非两种:一种是本身规模很大,但优势和特色不强,广而不专,通过资助其搭建优势特色平台,将大做强;另一种是有其特色突出的强项,但规模较小,不足以形成影响力,通过为其提供发展条件,助其将规模做大,将强做大。这样,大的只需做强,强的只需做大,国家投入的回报率提高,回报周期缩短。可见,要发展,必须有大或强为基础。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大多规模不大,要想发展,必须先挖掘自身特点长处,将某一点做成优势强项,走以强做大之路。 3以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坐标,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方向
顶层设计必须准确把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方向定位,这是地方普通高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4]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所以在学校顶层设计中关于人才培养宏观方向的制定一定要与本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向结合,要坚持“地方性”定位,對地方区域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要以当地产业结构特点为坐标,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实用性,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人才支撑作用。这方面不乏成功案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电子行业兴起,虽然发展空间巨大,但因缺少相应人才而无法加快发展速度,人才的匮乏束缚了地方行业、企业,乃至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脚步。广东省各高校从中看到了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缺口,及时开设电子制造、电子设计与产品开发等多个相关专业,为深圳的电子行业及时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使深圳成为电子行业的领头羊,更成为全国经济的引领者。
4挖掘市场空白,创立特色专业,自我开拓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重复建设情况十分严重,甚至在某些区域存在两所或几所高校部分专业相近或相同的情况。高校人才的供过于了本地区对该专业人才的求,致使人才滞销。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专业萎缩甚至削减,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步减弱,不要说发展,生存都很困难。这势必引发高校间激烈竞争,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相互挤压,使空间中的每个个体都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通过创办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互补,减少竞争压力,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获取广阔的个体发展空间。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必须主动寻找机会,挖掘自身潜能,开创具有发展空间的空白专业,使其成为自己的特色专业,以此为点,形成辐射型扩展,实现做强做大。例如武汉商学院2008年体育系与武汉赛马俱乐部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创了全国高校首个“赛马产业管理”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共建了全国第一所马术学院, 2010年创建了全国首个赛马经济研究所。2010年9月29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与天津体育学院签订协议,联合开办赛马专业方向体育硕士班,培养出中国首批赛马专业硕士。后与多家国际一流马业公司和国外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达成合作意向。正是由于其特色专业的发展前景,从2008年到2014年获得了省、市以及国家财政12个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如今,成功将其马术相关专业打造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一流品牌专业。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特色品牌专业,呈现巨大发展前景,在相关领域内具有高声誉、高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这正是因为他们及时转换思想,挖掘具有广阔市场的空白专业,在没有竞争者的环境下,呈现出无限大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以特色专业为起点,迅速将其做强做大,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成功以特色专业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特色发展,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另辟蹊径、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尊重办学规律、坚持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与本地区经济结构,最终服务地方经济。要深入调研考察,认真规划统筹,调整支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争取“唯一、第一”,要在“独特、优特、新特”上下功夫,以特色提升竞争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影响力,以特色促进学校发展。[5]
5结论
从对南、北方高校发展差异化研究可以看出,高校的顶层设计,规划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要有明确的专业主项,彰显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体现办学理念;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切实明确的导向作用。同时,还要保证顶层设计的智慧性、长效性、高度执行性。这样,才能确保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04-21(10)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5-11-20)http://wwwndrcgovcn/gzdt/201511/t20151120_759185html
[3] 钟秉林,王新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2016(4)
[4] 叶丹,罗静,侯长林利用区域资源推进专业建设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4 (18)
[5] 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