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学生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授。但就目前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教师主导性的作用缺失,表现在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不高,缺乏积极性,作文教学混乱无序。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主导性;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6-01
高中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缺乏系统的分编教材,教师主导性作用的缺失和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主要谈的是教师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没有积极性
房文清在《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中认为作文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对其不够重视,原因是:首先,作文水平提高很慢,花大力气训练作文在考试中不一定能拿高分,不如多花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其次,“改作文”是一项大工程,费时又费力,而且学校对作文教学的效果缺乏考核、评价;再次,学生在考试中作文拉不开分,得分高低与平时的训练似乎关系不大。
韦爱月在《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更进一步指出,教师教作文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本身写作知识的缺乏,导致作文课的弹性很大,可上可不上或可讲可不讲,且与高考评分导向有很大关系。高考阅卷中工作量大,评分很不规范,因此给出的分数不相上下。这种评卷方法也抑制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随意无序
孙春凤在《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认为:不少语文教师把作文训练作为讲授课文的缓冲间歇带,既缺乏一学期的作文训练设计,更没有每次作文课的施教方案。作文命题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来自教师的兴趣。这样盲目无计划的写作,没有训练梯度,不能形成一个体系,不但无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容易使之产生消极敷衍的心理,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大忌。
杨玉琴在其论文《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更具体地分析了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重难点,只是迎合学校的安排,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一周写一篇小作文,这样就使学生沦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而且他们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欠缺之处。这样作文教学必然陷入困境。
房文清在《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中也深刻地指出了这种问题的理念误区,即很多老师认为作文不用教,写作靠的是灵感和悟性,像韩寒、蒋方舟这些人能写出好文章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想指望高中三年的十几次作文课训练作文,是很难出成效的。
三、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
曾玉双在论文《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构思》中指出:传统的作文观念重阅读,轻写作,重技巧,轻内容,重语言,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这些应试作文的观念已经陈旧,使作文有“新八股”之嫌,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大多数教师上作文课,总是沿用“命题——作文——讲评”的套路,即先布置题目,然后分析一番,让学生利用两节课时间写完,课下交上来。不光教学方法如此,作文指导形式也很单一,效率低下。且在批改方面,教师大包大揽,辛苦讲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而且更使教师疲累不堪。
四、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不高,写作能力不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教师应先写下水文,身临其境地去体味作文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寻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足发展的 症结和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改进教法,更准确、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现在有些老师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或是由于自己的惰性,不注意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师中缺少大师、名师,不但本身缺乏写作理论,甚至也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有人更加具体的阐述了教师素养不高的表现如:缺少对学生作文动机调整的意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教师自行命题,限制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更很少注意学生在作文学习活动中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和动机。久之,学生缺乏明确的作文目标,作文动机更是无从谈起。作文动机是产生作文需要的驱力。驱力是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作文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作文动机调整的意识,学生很难主动作文。另一表现就是过份追求范例作文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教无定法, 特别是像作文这一主观性特别强的教学内容, 更不能固定一种模式强压给学生, 否则必然会束缚学生的主觀能动性。有的教师在指导作文时, 过分夸大范例作文的作用, 布置一篇作文, 都以宜读范文代替理论指导, 要求学生照样画葫芦。所以我们不能过分追求范例作文, 而应授以学生作文方法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参考文献
[1]韦爱月﹒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
[2] 曾玉双﹒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 孙春凤﹒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房文清﹒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杨玉琴﹒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主导性;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6-01
高中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缺乏系统的分编教材,教师主导性作用的缺失和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主要谈的是教师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没有积极性
房文清在《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中认为作文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对其不够重视,原因是:首先,作文水平提高很慢,花大力气训练作文在考试中不一定能拿高分,不如多花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其次,“改作文”是一项大工程,费时又费力,而且学校对作文教学的效果缺乏考核、评价;再次,学生在考试中作文拉不开分,得分高低与平时的训练似乎关系不大。
韦爱月在《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更进一步指出,教师教作文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本身写作知识的缺乏,导致作文课的弹性很大,可上可不上或可讲可不讲,且与高考评分导向有很大关系。高考阅卷中工作量大,评分很不规范,因此给出的分数不相上下。这种评卷方法也抑制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随意无序
孙春凤在《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认为:不少语文教师把作文训练作为讲授课文的缓冲间歇带,既缺乏一学期的作文训练设计,更没有每次作文课的施教方案。作文命题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来自教师的兴趣。这样盲目无计划的写作,没有训练梯度,不能形成一个体系,不但无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容易使之产生消极敷衍的心理,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大忌。
杨玉琴在其论文《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更具体地分析了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重难点,只是迎合学校的安排,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一周写一篇小作文,这样就使学生沦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而且他们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欠缺之处。这样作文教学必然陷入困境。
房文清在《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中也深刻地指出了这种问题的理念误区,即很多老师认为作文不用教,写作靠的是灵感和悟性,像韩寒、蒋方舟这些人能写出好文章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想指望高中三年的十几次作文课训练作文,是很难出成效的。
三、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
曾玉双在论文《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构思》中指出:传统的作文观念重阅读,轻写作,重技巧,轻内容,重语言,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这些应试作文的观念已经陈旧,使作文有“新八股”之嫌,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大多数教师上作文课,总是沿用“命题——作文——讲评”的套路,即先布置题目,然后分析一番,让学生利用两节课时间写完,课下交上来。不光教学方法如此,作文指导形式也很单一,效率低下。且在批改方面,教师大包大揽,辛苦讲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而且更使教师疲累不堪。
四、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不高,写作能力不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教师应先写下水文,身临其境地去体味作文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寻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足发展的 症结和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改进教法,更准确、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现在有些老师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或是由于自己的惰性,不注意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师中缺少大师、名师,不但本身缺乏写作理论,甚至也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有人更加具体的阐述了教师素养不高的表现如:缺少对学生作文动机调整的意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教师自行命题,限制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更很少注意学生在作文学习活动中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和动机。久之,学生缺乏明确的作文目标,作文动机更是无从谈起。作文动机是产生作文需要的驱力。驱力是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作文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作文动机调整的意识,学生很难主动作文。另一表现就是过份追求范例作文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教无定法, 特别是像作文这一主观性特别强的教学内容, 更不能固定一种模式强压给学生, 否则必然会束缚学生的主觀能动性。有的教师在指导作文时, 过分夸大范例作文的作用, 布置一篇作文, 都以宜读范文代替理论指导, 要求学生照样画葫芦。所以我们不能过分追求范例作文, 而应授以学生作文方法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参考文献
[1]韦爱月﹒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
[2] 曾玉双﹒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 孙春凤﹒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房文清﹒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杨玉琴﹒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