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4年开始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以往历届语文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它不仅是一般的人才培养,更是关系到中国民族性格塑造的重大问题。这次改革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将语文课定位在“语文实践上”;变原来的“听说训练”为“口语交际”;“语文素养”一词的提出;等等。然而理性地反观这次改革,其中存在著很多改革的困境,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思,切实的行动,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中国语文教育质的飞跃。
【关键词】困境; 反思;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0-01
一、困境:生机与活力的背后
(一)教师语文课程意识的欠缺。 课程意识即教师运用课程观指导自己教学的意识。语文课程改革首先是语文观念的改革,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老观念来教新教材。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
1.语文学科的功利性价值替代了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在价值。但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这种以语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把握却不够。我们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功利性,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美和真。
2.语文教材代替了语文课程的全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道德负荷和评价滞后这两大困境的存在,使这种教育理念很难实现。而教学理念难以实现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便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缺失。
(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偏差
1.教学生成的泛化。课堂活动的生成是认识基础上的生成。课堂生成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意识,但要让学生理解、获得并把握这种生命意识,进而在自己的行为中养成这种生命意识,却需要一个艰苦的积累过程。语文素养的养成应是长期的刻苦积累,而不是一夜之间的生成。没有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怎能感受到唐诗的雄奇伟大、宋词的柔美婉约?读书、做学问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积累,语文课堂才能绽放出智慧的花朵,结出生命的果实。
2.选修课教学必修化。选修课的教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对选修课的开设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师有选教的权利,学生却没有选修的权利,一所学校一套课本,学校教务处说了算,或者上级教研室说了算。选修课“选”的过程中只考虑学校的条件、教师的状况,对学生的需要却无法顾及。教学过程中,选修课的教学与必修课的教学并无大的区别,以致教师感到教学内容太多,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则学得吃力,对教学内容无力完全消化吸收。这是教学观念的偏差导致的教学行为的偏差。
3.课堂评价庸俗化。主要表现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分依赖和对学生的观点过分地赏识、无端地拔高。就前者而言,教师只根据学业考试的结果来评定学生,而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表现来评定学生。就后者而言,当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价。长此下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就往往会停留于表面,不愿意对问题作深入全面的思考。这就必然会对学生思维品质全面而深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必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了。这种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作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而一些教师却有意无意地走入了误区。
有的教师热衷于“大讨论”,以为这就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一上课,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布置学生展开大讨论。且不说设计的问题是否抓住了教材重点、是否科学合理,也不说没有层次、没有梯度地一下子抛出这么多问题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单说没有引导、没有启发、教师完全放手听凭学生去进行沙龙闲谈似的讨论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讨论的质量怎么保证?
有的教师追求“看点”,哗众取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实行新课改,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有些时候甚至为引学生发笑而启发一些无聊的问题,这是不可取的。
三、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要求,都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科学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因此,课改中教师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如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我们还要有新的创造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 )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关键词】困境; 反思;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0-01
一、困境:生机与活力的背后
(一)教师语文课程意识的欠缺。 课程意识即教师运用课程观指导自己教学的意识。语文课程改革首先是语文观念的改革,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老观念来教新教材。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
1.语文学科的功利性价值替代了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在价值。但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这种以语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把握却不够。我们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功利性,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美和真。
2.语文教材代替了语文课程的全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道德负荷和评价滞后这两大困境的存在,使这种教育理念很难实现。而教学理念难以实现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便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缺失。
(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偏差
1.教学生成的泛化。课堂活动的生成是认识基础上的生成。课堂生成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意识,但要让学生理解、获得并把握这种生命意识,进而在自己的行为中养成这种生命意识,却需要一个艰苦的积累过程。语文素养的养成应是长期的刻苦积累,而不是一夜之间的生成。没有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怎能感受到唐诗的雄奇伟大、宋词的柔美婉约?读书、做学问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积累,语文课堂才能绽放出智慧的花朵,结出生命的果实。
2.选修课教学必修化。选修课的教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对选修课的开设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师有选教的权利,学生却没有选修的权利,一所学校一套课本,学校教务处说了算,或者上级教研室说了算。选修课“选”的过程中只考虑学校的条件、教师的状况,对学生的需要却无法顾及。教学过程中,选修课的教学与必修课的教学并无大的区别,以致教师感到教学内容太多,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则学得吃力,对教学内容无力完全消化吸收。这是教学观念的偏差导致的教学行为的偏差。
3.课堂评价庸俗化。主要表现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分依赖和对学生的观点过分地赏识、无端地拔高。就前者而言,教师只根据学业考试的结果来评定学生,而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表现来评定学生。就后者而言,当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价。长此下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就往往会停留于表面,不愿意对问题作深入全面的思考。这就必然会对学生思维品质全面而深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必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了。这种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作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而一些教师却有意无意地走入了误区。
有的教师热衷于“大讨论”,以为这就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一上课,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布置学生展开大讨论。且不说设计的问题是否抓住了教材重点、是否科学合理,也不说没有层次、没有梯度地一下子抛出这么多问题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单说没有引导、没有启发、教师完全放手听凭学生去进行沙龙闲谈似的讨论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讨论的质量怎么保证?
有的教师追求“看点”,哗众取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实行新课改,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有些时候甚至为引学生发笑而启发一些无聊的问题,这是不可取的。
三、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要求,都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科学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因此,课改中教师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如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我们还要有新的创造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 )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