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顺利地应对新的挑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新思路;措施
G623.2
一、创新教学方式,改“教学”为“导学”,给足学生民主权
教师的亲切是来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宽松和谐还表现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人格、特长及思维方式的尊重,以平等心态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充分民主的学习气氛中把学习当作自己必须高度负责的事,从而才能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其学习的自发性、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二、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与“答”。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所以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我们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加以再认识。
三、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要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最大限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2.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向,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树立“双主体”观念,提倡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住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小学语文第九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我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对父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为了救孩子,决不丧失信心在瓦砾堆里挖了三十八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不睡觉,他连双手都被磨破了,甚至血肉都模糊了,还要实现‘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的承诺,这是一个多么坚韧、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难道这样的父亲还不了不起吗?”另一个学生说:“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14个同龄的小伙伴共有的恐惧,然而只有7岁的阿曼达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在这生死关头,一个7岁的孩子想到先让别人出去,这难道还不了不起吗?”这时又一个学生举手说:“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这个孩子在生死关头想到的是他的同学,他的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多么令人感动啊!”
3.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这样的标题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文体,重点应该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都能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懂得了命题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就是疑问,就需要探究。其次,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刚开始时是比较难.如果都能够回答,阅读能力就不错了;不能回答.犹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第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教学方式,改“教学”为“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足学生学习民主权;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顺利地应对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潘凤鸣、程超、齐建辉、张洪菊.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战线.2010,12(15):121.
[2]王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创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2(6):86.
[3]周礼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1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新思路;措施
G623.2
一、创新教学方式,改“教学”为“导学”,给足学生民主权
教师的亲切是来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宽松和谐还表现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人格、特长及思维方式的尊重,以平等心态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充分民主的学习气氛中把学习当作自己必须高度负责的事,从而才能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其学习的自发性、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二、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与“答”。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所以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我们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加以再认识。
三、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要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最大限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2.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向,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树立“双主体”观念,提倡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住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小学语文第九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我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对父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为了救孩子,决不丧失信心在瓦砾堆里挖了三十八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不睡觉,他连双手都被磨破了,甚至血肉都模糊了,还要实现‘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的承诺,这是一个多么坚韧、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难道这样的父亲还不了不起吗?”另一个学生说:“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14个同龄的小伙伴共有的恐惧,然而只有7岁的阿曼达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在这生死关头,一个7岁的孩子想到先让别人出去,这难道还不了不起吗?”这时又一个学生举手说:“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这个孩子在生死关头想到的是他的同学,他的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多么令人感动啊!”
3.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这样的标题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文体,重点应该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都能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懂得了命题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就是疑问,就需要探究。其次,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刚开始时是比较难.如果都能够回答,阅读能力就不错了;不能回答.犹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第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教学方式,改“教学”为“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足学生学习民主权;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顺利地应对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潘凤鸣、程超、齐建辉、张洪菊.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战线.2010,12(15):121.
[2]王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创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2(6):86.
[3]周礼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