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下,各技工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本文在结合我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
G712
一、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意义
改革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必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技工院校发展的步伐并引领技工院校改革不断深化,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技工院校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和普教这些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依然较为普遍,渴望发现和应用有技工院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要求技工院校的高质量、高效益,要求技工院校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科学性,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对于广大技工院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技工院校的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可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为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融合铺平道路;
(三)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引领下,解决技工院校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共性问题,改变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新的教学场景,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发展。
二、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努力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成立由企业、学院、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育教学跟着生产走,努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对接。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实际,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改变办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与生产实际实行全面对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特色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全面优化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努力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企业需求,了解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岗位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努力与生产实际接轨。改革传统考核模式,推行以赛代考,出台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推行通用素质教育试点,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坚持在一体化师资培养、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能力点。加快实训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努力打造教室一体化。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组、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等先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实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多数技工院校来说,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有多种形式,一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各专业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3.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坚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综合优势,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全面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并把部分专业教学搬到企业,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下面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展开研讨:
(1)我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对标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从学生的实习就业为切入点,互认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建立“冠名班”,真正实现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三是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着手;四是深化校企合作;五是学习、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与高质量高效率运营机制,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2)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强强联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培训、考核体系。为培养汽车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我校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其教学组织模式和培养模式均按照德国双元制进行实施,毕业考试由德国专家负责监督,学生不用走出国门,毕业后将同时获得中国和德国合作院校的技能证书;而且学生在入学时就签署《实习、就业保障协议》,所有毕业生将进入知名品牌汽车4S店或汽车服务企业就业。通过合作办学,我校实现了办学模式国际化、办学定位精英化、培养模式双元化与定向就业高端化,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全国上下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规模上的扩大,客观上对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转型,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所需,技工院校必须进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院校的专业建设、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擴大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1,6(2)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
G712
一、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意义
改革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必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技工院校发展的步伐并引领技工院校改革不断深化,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技工院校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和普教这些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依然较为普遍,渴望发现和应用有技工院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要求技工院校的高质量、高效益,要求技工院校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科学性,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对于广大技工院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技工院校的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可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为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融合铺平道路;
(三)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引领下,解决技工院校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共性问题,改变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新的教学场景,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发展。
二、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努力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成立由企业、学院、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育教学跟着生产走,努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对接。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实际,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改变办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与生产实际实行全面对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特色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全面优化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努力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企业需求,了解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岗位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努力与生产实际接轨。改革传统考核模式,推行以赛代考,出台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推行通用素质教育试点,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坚持在一体化师资培养、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能力点。加快实训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努力打造教室一体化。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组、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等先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实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多数技工院校来说,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有多种形式,一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各专业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3.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坚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综合优势,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全面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并把部分专业教学搬到企业,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下面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展开研讨:
(1)我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对标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从学生的实习就业为切入点,互认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建立“冠名班”,真正实现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三是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着手;四是深化校企合作;五是学习、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与高质量高效率运营机制,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2)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强强联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培训、考核体系。为培养汽车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我校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其教学组织模式和培养模式均按照德国双元制进行实施,毕业考试由德国专家负责监督,学生不用走出国门,毕业后将同时获得中国和德国合作院校的技能证书;而且学生在入学时就签署《实习、就业保障协议》,所有毕业生将进入知名品牌汽车4S店或汽车服务企业就业。通过合作办学,我校实现了办学模式国际化、办学定位精英化、培养模式双元化与定向就业高端化,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全国上下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规模上的扩大,客观上对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转型,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所需,技工院校必须进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院校的专业建设、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擴大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1,6(2)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