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的教育学科,怎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园地中开出绚丽的花朵,需要我们去寻找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思路。目前这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并不一致,教学方式也存在因循守旧之处,这给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我们应更加深入地研究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战略,从而让这门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研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性和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新时期;教学方式;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191
一、新环境下汉语言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关心不足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不断深入,除了各种版块的交流与合作,也促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种地球文化村的大环境,使很多国人逐渐不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去追逐“短频快”的功利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的现状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是老师们都只在意学习的分数和等级,反而忽略了传统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美育德育等内容。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等诸多方面。因此,大刀阔斧的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师后备储蓄力量不足
尽管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中应用广泛,教育基础雄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各高校对汉语言教学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选择学习汉语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正因为如此,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逐渐减少,教师的师资力量也越來越弱,教师团队的后备储蓄力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进行有效汉语语言文学教学活动时,有些学校会直接聘请非专业教师或直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授课,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不能保证。而这些最终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源不足,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等。
(三)教学内容落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现在很多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汉语语言文学课程里,教师授课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还比较传统单一。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听教师讲,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少,学生认真听课但没有兴趣,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并不符合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在新的背景下,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用技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也没有通过灵活的应用获得知识。此外,在这种类型的学习中,学生们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会慢慢降低,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果,学校要给予肯定和重视,积极帮助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老师开展本学科建设。首先,汉语言文学类的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上的表现设立专业的教学课程研究小组,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其次,在设立相应的改革方案后,需要对教学过程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根据现实状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在汉语言文学教授的过程当中,老师必须意识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专业课的学生学习和思想成长的重要意义。老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和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平。
(二)培养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
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培养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本学科教学成果的优劣。所以各大高校应该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汉语言文学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在招聘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对招聘的汉语言文学类教师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每一位汉语言文学老师具有相应的教学资质和教学水平。正学科建设中,学校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老师的培养投入,对老师进行高水平的学习培训,帮助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推动老师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帮助老师改进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水平。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老师的培养更是促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最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教材改革的看法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就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时代发展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教授相关专业课程时,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开展具体的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相应的基础。所以,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专业型的教材进行改革,将教材与社会的具体需求和时代发展相融合。在教改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以理论基础为中心,充分将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融入汉语言文学类的教材之中,并注重教材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具体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结束语
新时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将中华文化的传承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将历史与创新相结合,将鲜活生动与严肃刻板相结合。虽然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建设途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过程。并要以此为基础,继续探索,积极研讨,让这门学科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把它特有的专业文化特征和历史使命融合到当前各领域的发展潮流中,将美育德育和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潜力,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为新世纪新社会中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玲.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指导[J].决策探索(下),2020(04):61.
[2]赵新,乔岳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62.
[3]张沫.浅谈后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开展[J].才智,2020(10):6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新时期;教学方式;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191
一、新环境下汉语言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关心不足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不断深入,除了各种版块的交流与合作,也促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种地球文化村的大环境,使很多国人逐渐不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去追逐“短频快”的功利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的现状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是老师们都只在意学习的分数和等级,反而忽略了传统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美育德育等内容。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等诸多方面。因此,大刀阔斧的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师后备储蓄力量不足
尽管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中应用广泛,教育基础雄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各高校对汉语言教学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选择学习汉语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正因为如此,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逐渐减少,教师的师资力量也越來越弱,教师团队的后备储蓄力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进行有效汉语语言文学教学活动时,有些学校会直接聘请非专业教师或直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授课,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不能保证。而这些最终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源不足,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等。
(三)教学内容落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现在很多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汉语语言文学课程里,教师授课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还比较传统单一。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听教师讲,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少,学生认真听课但没有兴趣,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并不符合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在新的背景下,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用技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也没有通过灵活的应用获得知识。此外,在这种类型的学习中,学生们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会慢慢降低,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果,学校要给予肯定和重视,积极帮助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老师开展本学科建设。首先,汉语言文学类的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上的表现设立专业的教学课程研究小组,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其次,在设立相应的改革方案后,需要对教学过程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根据现实状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在汉语言文学教授的过程当中,老师必须意识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专业课的学生学习和思想成长的重要意义。老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和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平。
(二)培养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
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培养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本学科教学成果的优劣。所以各大高校应该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汉语言文学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在招聘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对招聘的汉语言文学类教师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每一位汉语言文学老师具有相应的教学资质和教学水平。正学科建设中,学校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老师的培养投入,对老师进行高水平的学习培训,帮助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推动老师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帮助老师改进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水平。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老师的培养更是促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最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教材改革的看法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就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时代发展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教授相关专业课程时,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开展具体的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相应的基础。所以,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专业型的教材进行改革,将教材与社会的具体需求和时代发展相融合。在教改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以理论基础为中心,充分将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融入汉语言文学类的教材之中,并注重教材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具体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结束语
新时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将中华文化的传承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将历史与创新相结合,将鲜活生动与严肃刻板相结合。虽然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建设途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过程。并要以此为基础,继续探索,积极研讨,让这门学科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把它特有的专业文化特征和历史使命融合到当前各领域的发展潮流中,将美育德育和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潜力,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为新世纪新社会中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玲.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指导[J].决策探索(下),2020(04):61.
[2]赵新,乔岳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62.
[3]张沫.浅谈后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开展[J].才智,202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