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方历史上对catharsis的解读及其启示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亚里斯多德的cathars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启示在于:catharsis确实揭示了某种极其重要极其幽深的人性经验;不同时代的catharsis解读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历史上对catharsis的阐释最终都源自于探索人的生存和生命奥秘的需要。从人自身的角度解读catharsis在当代语境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合理地定位生存情感;直面人生的负面性体验;从行动的层面追寻生存的本体性建构。
其他文献
<学而第一>首章以学为中心,论及了君子成德的过程.其实,这也是从悦到乐到君子人格的情感体验过程.从美学的角度去阐释、解读,我们体认到了元典丰富的美学意蕴.这正是元典的动
<正> 随着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进入临床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中发生的错误日益引起重视。木文主要讨论细菌鉴定中易犯的错误。至于细菌的分离,存在问题更多,涉及面很广,须
回顾《诗经》学史,不难发现,《诗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诗经》的形成阶段,以孔子整理《诗经》为标志;二是《诗经》作为经学的阶段,以西汉立学官为标志;三是《诗经》作为文学
中国后殖民批评以臆想的中西对抗代替对中国当前文化矛盾的深入分析,既背离了后殖民理论的基本精神,也失却了后殖民知识分子的伦理责任。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理论建设需在吸收后殖
湖南历代之散曲创作,在元代以冯子振为第一人,属马致远、贯云石豪放一派重要成员,其成就较高,影响较大;其次则张鸣善、赵岩,二人亦有传世名篇;他们在元代曲坛为湖南散曲赢得
在京派研究中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个背景,这就是鲁迅。在以鲁迅为背景的研究下,京派作家的文学特点、文化根基、思想追求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这为深入认识研究京派提供了一
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美学对古典美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随着人的生存状况及文化语境的新的变化,美学必然突破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古典美学的藩篱,其现代转型是不可避免的.美的
对"情"加以限定并拉通情、志、意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抒情理论本原性探讨的核心问题."诗言志"虽是古典抒情论的滥觞,但"二乐"、<诗大序>以及孔颖达对于志、意、情三个范畴的协
论文从时间范围和地缘文化两个角度剖析了1928—1937年北平文化生态与京派文学圈生成的内在关联。1928年北京失去了国都的政治地位成为了边城北平,并由此成为了一所纯粹的文
本文描述了吴趼人写情小说在其整体小说创作语境中的位置变迁,探讨其成因中的时代新旧文化之间恸“哭”徘徊的选择心态。小说文本叙事操作展现出忧愤深广的乱世生活的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