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散文解说词写作的意境营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文学性又有电视性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电视散文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电视艺术形式,它以文学散文为创作基础,通过写意的镜头画面营造意境,再用解说词拓展画面内容,升华电视散文的主旨、挖掘其蕴含的深层内涵,并配以抒情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
  电视散文之所以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不仅仅是依靠声音、画面的视听效果,很大程度上讲源于其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一部电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而电视散文呈现的意境则大多取决于其文学基调。如何把文学散文的艺术修养通过电视的造型方式传递给观众?答案就是解说词。尽管在电视散文中,我们追求的是文字美、画面美、音乐美,但是真正能够体现电视散文核心价值的还是解说词。因为与画面具象形的表现形式比较而言,文字更擅长表现抽象性事物、更容易将深层次的东西传递给观众并且留给观众想象、回味的空间。所以,与一般的电视艺术形式不同,电视散文中解说词才是其表现的核心。
  有人说,电视散文中不应该存在“解说词”这一说法,因为解说词多用于纪录片中,是对画面的补充、诠释,语言大多生硬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电视散文中的文字是那样柔软,充满了感情。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对“解说词”这个概念的认识太片面。的确,解说词的主要运用是在电视纪录片中进行说明、补充。但是电视散文中的文字还是可以被称之为“解说词”,只是它在电视散文中更多的通过优美的措辞来表现,更广泛的被运用到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提炼深化主题以及电视散文的意境营造之中。电视散文中的解说词是表现其文学性的最好方式,所以解说词是电视散文中的核心内容。就算是如散文般散点式的抒发情感,事实上它也是形散而神聚的。在电视散文的审美元素中,解说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念起来要上口、品起来要有味,完美的解说词是一部好的电视散文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美好的画面和动听的声音就失去了依托。与一般的电视节目不同,电视散文对于解说词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引导画面内容,更要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氛围,哪怕是观众眯着眼睛听解说,也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将观众的思绪带到电视散文的意境中,这部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电视解说词对画面缺陷的弥补
  在电视艺术中,画面作为一种模糊语言,其表现形式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倘若仅仅依靠电视画面语言,创作者的意图就不能很清楚、完善的表达出来。而作为与画面相辅相成的电视解说词,自然就肩负起弥补电视画面不足的任务。电视画面作为一种模糊语言,它具有多向性的表达特征,在表达创作者意图时容易含混不清、误导观众。所以,要清楚的交代創作者意图时,我们还得依靠电视解说词的解说,以此弥补电视画面多向性指代不清的缺点。
  电视画面的局限性还表现为它不能直接表现抽象性事物。这一不足,在电视散文中集中体现在画面不能直接表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非现实的时空。电视画面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镜头语言形象、具体的表现具象形的事物。而对于某些抽象性的事物电视画面却不能表达。例如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镜头语言无法直接捕捉到的,观众只有通过人物的身体语言、表情暗示去揣测。但是要直接从创作者的角度将电视作品里人物的内心情感传达给观众就必须通过声音语言的方式,帮助电视画面语言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在电视散文中,镜头画面里的人物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对白,所以人物内心的展示几乎都依赖于解说词,只有通过解说词去弥补电视画面不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不足。还有“非现实时空”的表现等等,这些画面语言表现不了的,我们都可以通过对已有镜头画面的充分利用,再用适当的解说词对观众进行引导、启发,让解说词帮助画面去表现那些既不形象、也不具体的抽象性事物和概念。
  (二)解说词对电视散文深层内涵的挖掘
  电视散文在取材方面一般都只会立足于生活中的某个具体事物或具体细节。但是通过对这些小事物的放大,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但是对于这些隐藏的内涵,我们应该怎样去发现、挖掘呢?
  在电视散文《西风胡杨》中,作者就是想通过对生活在沙漠中的胡杨这一具体事物的赞美,升华为对那些在恶劣自然环境下默默为人类做贡献而不求显达的人们的讴歌。纵观全片,镜头画面几乎全部是在表现生长在塔里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的胡杨林。的确,胡杨林的美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惊艳和震撼,并且也很好的切合了标题。但是,抛开解说词,观众能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就仅仅只是停留在胡杨这种植物的表面层次上,我们可以知道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胡杨很美,胡杨生命力顽强等等。但是更深层次的、创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主旨,却并不是画面能够表现出来的。而解说词的融入就恰如其分的弥补了这一缺失,透过解说词的引导,观众不仅可以了解胡杨这种植物,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具有胡杨品质的人们,懂得了胡杨精神的可贵。如此一来,我们不光通过电视散文获得了美的视听享受,还能重新审视生命中的真善美,收获心灵上的洗涤和成长。
  与一般电视艺术以画面语言为核心的表现形式不同,电视散文的表现核心是解说词的创作。因为电视散文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追求意境美的表达,所以画面语言大多追求写意的风格,镜头表现充满美感但又稍显凌乱、破碎。单从画面语言的表达,观众并不能提取较多的信息,甚至还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状况,而此时,解说词的配合,会帮助观众有效的整合画面信息,将解说词与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赋予电视散文灵魂。
  例如,在电视散文《梅殇》里,镜头画面多为写意的自然风光:白雪纷飞的冬季、傲寒独放的红梅、女孩在树林翩翩起舞、夕阳西下等。镜头画面都充满美感,但是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却不能完整的将这些画面联系起来。所以,解说词在这里对整个主题的表达和深层内涵的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视解说词在意境营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前面提到,电视散文中解说词可以帮助观众走进创作者营造的意境,提升电视散文的美感、升华其主题、并引导、启发观众获得感悟和思考。
  在电视散文的创作中,文学散文是其构成的基本因素。它给予了电视散文最初的联想空间。而电视散文中的解说词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将文字的魅力绵延其中。优美的文字与动人的声音交汇使解说词融合为视听一体的审美感受对象。电视解说词始终主宰着电视散文情感的流动,但它又透过画面绽放开来,赋予声画灵魂。
  电视散文《毕业了》开篇就说到“在这个陈柳依依的夏天,在这个溢满伤感的校园,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注定离别的瞬间,这一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在片头就通过解说词营造出一个充满离别愁绪的基调,为全片淡淡忧伤的意境营造埋下伏笔。
  在电视散文《徽州往事》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五嫂嫂与他的丈夫含情脉脉的四目相望。 “五嫂嫂送走了她的丈夫,新娘送别了新郎。”通过这句解说词我们明白了他们是要分离了,难免悲从中来,为整部作品在观众心中奠定了一个悲凉的基调。试想,如果没有这句解说词,单凭这幅镜头画面我们会不会认为其实他们正在约会,享受爱情的甜蜜?由此可见,同样的画面,会给不同阅历的观众带去不同的认知感受,如果没有解说词的指示、引导,观众很容易曲解电视散文想要表达的意境。
  所以,电视散文中的解说词是富有诗意的文本,它的存在是为了恰如其分的展现电视作品的主题,帮助电视画面更好的实现意境的营造。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刮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有的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很多书面语的表达。即便是掌握了汉语语法规则的二语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还是会遇到一些交流的障碍这,这是由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造成的。显然,对于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应该给予适当的俗语教学,让他们的汉语走进真正的中国生活,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倡阳春白雪还要提倡下里巴人,而俗语就是下里巴人的最好的代表。笔者这里利用通过网络
期刊
【摘要】: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以成都市六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设施情况为研究对象,并对六所特教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调查和访谈,研究得出结论,针对
期刊
【摘要】:《纠缠》是泰戈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对印度生活现状尤其是女性婚姻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平等地位的追求。本文将印度传统婚姻关系中的“童婚制”、“妆奁制”以及“萨蒂制”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揭示出在印度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影响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印度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纠缠》;童婚制;妆奁制;萨蒂制;男尊女卑  一、泰戈尔与
期刊
【摘要】:本文讨论广平方言中表示程度的几种特殊格式:“A得嘞”“A得嘞A”和“A得嘞个A”。“得嘞”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呢”,在广平方言中读音为 [t?] [lei] ,所以用“得嘞”來表示。文章详细描述了该方言中这三种格式的构造特征和表意特点,以及三种格式的共性。  【关键词】:广平方言;程度表示法;得嘞;构造特征;表意特点;共性  广平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东南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期刊
【摘要】: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当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相应的,作为教授我国青少年汉语的学科——语文,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然而即便教育不断再进步着,高中语文教学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果不能将其改进,对高中生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如何带给学生更科学、更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就成了需要老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期刊
【摘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不仅赋予悲剧崇高的力量,同样赋予喜剧神奇的魔力,不仅探索男性的心灵世界,同样关注女性的内心情感,这一切造就了莎翁笔下一道特殊亮丽的风景线----喜剧中大放异彩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四部喜剧中的女性形象:玛利霞、吉雪加、海伦娜、鲍细霞、薇俄拉的逐一解读,向读者展示一幅精彩丰满的人物画。  【关键词】:莎士比亚
期刊
【摘要】:以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中各参赛队艺术作品为中心,链接到装饰艺术中,浅谈一下装饰肌理在雪雕创作中的应用,雕塑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与大学生雪雕艺术作品的联系以及雪雕艺术作品中肌理的制作过程。  【关键词】:雪雕艺术创作;肌理表现种类;特点;制作过程和方法  雪雕是雕塑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与冰雕和沙雕一样也是雕塑大家庭中的新成员,近年来随着雪雕艺术形式的艺术价值的提升并且商业性运用广泛运用,雪雕逐渐
期刊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以下就来谈谈我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一些看法。  所谓国情,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通俗来讲也是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也即是国家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
期刊
“素养”一词,英文为competence,来源于拉丁文词根competere,其中, com-是指“聚集、共同”(together),petere是指“努力追求、奋斗向前”(to seek,drive forward),合起来看,competere即指“共同合力奋斗”(to strive together)。综合起来,从词源看,素养即是指各种力量聚合,以使人恰当应对环境,向前发展。换言之,“素养”
期刊
【摘要】:CBA作为中国顶级篮球联赛,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典型代表。文章从体育地理学视角解读CBA俱乐部的地域分异,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中国CBA俱乐部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此研究CBA俱乐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 引言  从地理视角审视体育现象是人文地理学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体育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体育现象在特定地域上的分布、发展和演变,是体育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任务,研究体育俱乐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