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性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的道德伦理问题,如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等,因而培养并促进他们的道德理性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高校道德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根据科尔伯格、皮亚杰等人的道德教育思想,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四个层面提出以下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1.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的问题,道德理性的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科尔伯格在长达30余年的道德认知研究中,用实证的材料证明了它的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的模型,并确认了道德判断在道德发展中的关键性意义。这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理性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启示和理论上的指导。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能否用所谓的具有“普遍性”社会主流道德价值代替个体的道德选择和信仰?实践证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只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和判断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接受。在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规范往往成为道德教育的唯一工具。教育者只看到道德律令的绝对性,而很难看到人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所以,面对多元价值冲突,道德教育仅靠制度律令和知识性德育是无法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必须教会学生“选择”,而不是“顺从”,必须教会学生“判断”而不是“随大流”。
2.培养其道德意志能力。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立道德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个体道德动机转化为道德行动的维持力量。在康德看来,道德意志的最高形式就应该是意志自律,即“自己立法,自己遵守”。个体只有具备了意志自律,才能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康德的这种伦理观启示我们,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意志自律。
道德理性的实现需要道德意志的维持和激励。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道德意志能力薄弱,远未达到康德所说的意志自律阶段。因此培养他们的道德理性必须提高其道德意志能力,使他们逐步达到道德意志的自律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能力主要就是要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根据心理学的界定,人的意志品质包括四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1]高校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工夫,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促进大学生道德意志能力的提高。
3.培养其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我反思是理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阿多尔诺在谈到辨证思维时指出:“如果否定的辨证法要求思维进行自我反思,那么这明显意味着,如果思维想成为真实的……它就必须是一种反思自身的思维。”[2]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自我反思才能到达理性的境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容乐观,这也是其理性发展不足的表现之一。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学习领域,更应该体现在道德领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对以前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和社会上的各种事件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二、改革高校道德教育
1.革新道德教育理念,实现由知识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回顾我国以往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特点:知识德育——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德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部分课程,成了主课的陪衬。可以这样说,这种知识德育并没有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目的,反而把一直倡导的道德理性引向了道德无理性。
其实生活才是道德的源泉,才是个体道德养成的场所和方式,离开了鲜活的生活,道德教育就失去活力和生命力了,因此必须扭转知识德育这种德育理念,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在生活中,道德存在于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之中。道德附着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负载着道德,道德不能离开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单独存在。因此生活德育的理念就是主张道德教育存在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并且应将其置于实际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在这种德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排除灌输的德育方法,努力寻求在生活中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大学生道德理性发展的方法。
2.更新道德教育内容。道德理性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形式理性的发展,它也脱离不了具体的品德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需要更新高校的德育内容,使之与时代相契合。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道德教育目标确定的,同样必须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必须具备迎接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人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精神生活的矛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等应有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主导地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文化,科学地借鉴和吸收西方道德文化的积极成果,以此来确定和完善新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生动而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及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总的论述,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而言也是适用的,只是在大学阶段,更应该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作为中心内容。
3.革新道德教育方法。21世纪的道德教育要求德育方法由灌输式向启发式(或疏导式)转变,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启发式教育形式,他就比较注重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所以其方法在西方经久不衰。西方自皮亚杰以来的道德教育研究证明了个体的道德成长既不是先天的遗传,也不是环境改造的结果,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杜威、科尔伯格等人都持这种观点,尤其是科尔伯格,他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道德发展中个体自身的建构作用。道德建构主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必须放弃强制灌输的方法。
三、优化社会环境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对社会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反映,社会环境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人的道德理性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个体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就必须优化社会环境。社会大环境指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大气候与氛围,他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在影响方式上,它有别于学校的规范、系统、有目的的正面灌输与强化的教育。作为校园文化以外的社会环境总是通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大众传媒等的社会文化对个体道德成长进行隐蔽的、渗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优化社会大环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理性,强化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借助政府行为,通过组合社会环境的各要素使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联接起来。除了政府的教育机关外,还需有社区及全社会的具备文化教育功能的制度、机构的存在,这样才能从社会制度层面确保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力地抑制有害思潮。
四、改善家庭教育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虽然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不可能终止。因为,家庭是人类最早的学校,并且是一所终生不能毕业的学校。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是一种长期的连续的教育,它对人的终生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影响。家庭教育中始终存在着教育环境和教育者,这种连续性不仅有利于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也有利于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虽然大学生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如学校多,但是由于大学生仍然是以家庭为归宿地的,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避风的港湾”,所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重大的缺陷,这在子女进入大学后仍然存在,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极少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而使他们在大学里以自我为中心,自狂、骄纵、放荡不羁,逃避困难。再如,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严厉,使他们形成了神经质、冷酷、脾气暴躁、过于内向、孤僻等不良性格特点。这种专制的、不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维立场和思维方式在“个性”的口号下不断膨胀。要促进大学生道德理性的发展,对于家庭而言,一方面要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家长专制和无限放任的作风,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和谐的基础之上,形成“学生做主,家长引导”的平等对话关系;另一方面则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子女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教育,积极发挥家长“建言者”的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把传统美德内化为自己立身行事的“道德律令”。
参考文献:
[1] 叶奕权,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6-388.
[2] [法]阿多尔诺.否定的辨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65.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1.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的问题,道德理性的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科尔伯格在长达30余年的道德认知研究中,用实证的材料证明了它的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的模型,并确认了道德判断在道德发展中的关键性意义。这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理性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启示和理论上的指导。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能否用所谓的具有“普遍性”社会主流道德价值代替个体的道德选择和信仰?实践证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只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和判断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接受。在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规范往往成为道德教育的唯一工具。教育者只看到道德律令的绝对性,而很难看到人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所以,面对多元价值冲突,道德教育仅靠制度律令和知识性德育是无法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必须教会学生“选择”,而不是“顺从”,必须教会学生“判断”而不是“随大流”。
2.培养其道德意志能力。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立道德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个体道德动机转化为道德行动的维持力量。在康德看来,道德意志的最高形式就应该是意志自律,即“自己立法,自己遵守”。个体只有具备了意志自律,才能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康德的这种伦理观启示我们,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意志自律。
道德理性的实现需要道德意志的维持和激励。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道德意志能力薄弱,远未达到康德所说的意志自律阶段。因此培养他们的道德理性必须提高其道德意志能力,使他们逐步达到道德意志的自律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能力主要就是要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根据心理学的界定,人的意志品质包括四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1]高校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工夫,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促进大学生道德意志能力的提高。
3.培养其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我反思是理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阿多尔诺在谈到辨证思维时指出:“如果否定的辨证法要求思维进行自我反思,那么这明显意味着,如果思维想成为真实的……它就必须是一种反思自身的思维。”[2]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自我反思才能到达理性的境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容乐观,这也是其理性发展不足的表现之一。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学习领域,更应该体现在道德领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对以前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和社会上的各种事件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二、改革高校道德教育
1.革新道德教育理念,实现由知识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回顾我国以往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特点:知识德育——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德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部分课程,成了主课的陪衬。可以这样说,这种知识德育并没有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目的,反而把一直倡导的道德理性引向了道德无理性。
其实生活才是道德的源泉,才是个体道德养成的场所和方式,离开了鲜活的生活,道德教育就失去活力和生命力了,因此必须扭转知识德育这种德育理念,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在生活中,道德存在于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之中。道德附着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负载着道德,道德不能离开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单独存在。因此生活德育的理念就是主张道德教育存在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并且应将其置于实际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在这种德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排除灌输的德育方法,努力寻求在生活中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大学生道德理性发展的方法。
2.更新道德教育内容。道德理性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形式理性的发展,它也脱离不了具体的品德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需要更新高校的德育内容,使之与时代相契合。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道德教育目标确定的,同样必须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必须具备迎接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人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精神生活的矛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等应有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主导地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文化,科学地借鉴和吸收西方道德文化的积极成果,以此来确定和完善新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生动而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及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总的论述,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而言也是适用的,只是在大学阶段,更应该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作为中心内容。
3.革新道德教育方法。21世纪的道德教育要求德育方法由灌输式向启发式(或疏导式)转变,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启发式教育形式,他就比较注重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所以其方法在西方经久不衰。西方自皮亚杰以来的道德教育研究证明了个体的道德成长既不是先天的遗传,也不是环境改造的结果,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杜威、科尔伯格等人都持这种观点,尤其是科尔伯格,他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道德发展中个体自身的建构作用。道德建构主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必须放弃强制灌输的方法。
三、优化社会环境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对社会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反映,社会环境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人的道德理性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个体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就必须优化社会环境。社会大环境指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大气候与氛围,他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在影响方式上,它有别于学校的规范、系统、有目的的正面灌输与强化的教育。作为校园文化以外的社会环境总是通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大众传媒等的社会文化对个体道德成长进行隐蔽的、渗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优化社会大环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理性,强化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借助政府行为,通过组合社会环境的各要素使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联接起来。除了政府的教育机关外,还需有社区及全社会的具备文化教育功能的制度、机构的存在,这样才能从社会制度层面确保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力地抑制有害思潮。
四、改善家庭教育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虽然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不可能终止。因为,家庭是人类最早的学校,并且是一所终生不能毕业的学校。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是一种长期的连续的教育,它对人的终生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影响。家庭教育中始终存在着教育环境和教育者,这种连续性不仅有利于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也有利于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虽然大学生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如学校多,但是由于大学生仍然是以家庭为归宿地的,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避风的港湾”,所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重大的缺陷,这在子女进入大学后仍然存在,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极少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而使他们在大学里以自我为中心,自狂、骄纵、放荡不羁,逃避困难。再如,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严厉,使他们形成了神经质、冷酷、脾气暴躁、过于内向、孤僻等不良性格特点。这种专制的、不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维立场和思维方式在“个性”的口号下不断膨胀。要促进大学生道德理性的发展,对于家庭而言,一方面要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家长专制和无限放任的作风,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和谐的基础之上,形成“学生做主,家长引导”的平等对话关系;另一方面则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子女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教育,积极发挥家长“建言者”的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把传统美德内化为自己立身行事的“道德律令”。
参考文献:
[1] 叶奕权,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6-388.
[2] [法]阿多尔诺.否定的辨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