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莲:茶汤作品是怎样做出来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茗馆卖的“有泡茶师泡茶的茶汤”,这样的茶汤是商品。茶汤商品的产生需经过相当繁复且细腻的过程才能得到:一要很认真地去寻找原料;二要很好地精炼这些原料;三要将这些原料结合不同的时间、人物、环境、器物和茶食;四要在现场真正把它做出来呈献给客人。
  寻找原料,是泡茶师对泡茶、对品茗已经建立想法,了解自己想做的品茗类型(如:专做精致乌龙茶和绿茶品赏的稀有精品型;专做有年份的各种存放茶品赏的老茶型;专做各类茶叶的入门品赏的基础型等),对茶充满感情,甚至带有使命感,非得要把这个那个味道找出来让它传世,让人们都可以喝到它、享有它不可。
  泡茶师不是随便跟着市场的流行风,也不是随便在街上拉几箱茶叶回家就了事的。他们知道这个茶叶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采摘、如何做、做茶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和制茶者对话、他们和茶认真做朋友,有必要时他们还会泡在做茶的人那里一段日子,在这过程中将自己对茶叶的看法传达给制茶者,长期合作,茶叶就会形成一种别人没有的特质。
  寻找茶具也一样,泡茶师先清楚了自己的品茗方向,再依照茶叶的个性与所要表达的茶汤风格挑选器物,努力找寻适合的茶具设计者。不管什么茶具,需针对各类材质(如瓷、陶、玻璃、金属、竹、木等)的优劣、茶具的质感、造工的精细度、器物的造型美以及功能美,要求做到足够的好才行,茶具无论在视觉、手感和影响茶汤是否可口各方面都要让人有感觉,品茗起来才自然而然身心愉快;泡茶师也会用心为茶叶找匹配的水、煮水器:加温的方法要用电或炭,用炭的话又用什么炭……这一切一切,泡茶师只有掌握到位,整个品茗会才会如沐春风。
  寻找原料还包括品茗时要吃什么茶食、找谁制作、自己做的话要采用什么食材等。比如要做土豆泥沙拉、葡萄干糯米饭。就要从识别土豆、调和土豆的黄油、葡萄干、糯米的质量开始选起(如某品种土豆适合拿去炸薯条,另一品种则适合做成泥,黄油和土豆泥的最好比例是多少,糯米有些需要泡水泡过夜有些则不必等)。然后再制定烹煮方法、烹调用具、上桌餐具等。泡茶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只要有一小处失误,它就可能让整个品茗会泡汤。
  有了好原料,泡茶师要有办法处理这些原料,有些细微的走向,只有泡茶师自己心里明白。他们以很珍惜的心情看待手上的原料,不会匆匆忙忙当它还是蓬头垢面时就卖出它。泡茶师要阅读原料,想办法使它变成更完美、更完整,如茶叶:水仙茶有些需要复火,放进焙火笼慢慢再烤使之变成熟火的风味。有些普洱茶、六堡茶不能一开封就冲泡,需要给一点时间让它摊放退仓,更进一步酝酿转化成迷人的格调。有些茶叶即使是趁早趁鲜泡饮的风格,也需要再收存二个星期的时间让它退火。有些茶叶需要剔除枝梗,风味才显得优雅;如茶具:紫砂器具需要先用茶水浸泡一下。还有茶食、用水、燃料、餐具等少不了种种考量的“加工”,才能整装待发。
  把拥有天赋的原料都精炼成“仙丹”后,泡茶师需要将之结合在品茗环境、品茗者为何人、品茗时间与为何品茗这几项重要因素上。泡茶师要懂得为不同的品茗者组合、规划一套因时、地、人有异而不一的茶谱(茶谱:事前规划好的品茗册。将泡什么茶叶、用什么茶具、什么方式泡,泡几道、什么时间食用茶点等程序一一列明),不必等客人开口,泡茶师看看什么客人进来了,就贴心地知道要拿哪一个产品给他。泡茶师须锻炼到有能力去感受、
  “诊断”客人在这一刻带什么心情,用怎样的茶谱可以抚慰他的需要。泡茶师需要反复排练他的茶法。
  万事俱备后,泡茶师要怎么把这么珍贵的产品奉献给客人呢?这就到了真正实施的现场。品茗会由三项东西构成:茶叶、茶具和水。泡茶师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把不同的物件(茶叶、水、茶汤)倒去不同的空间(热水壶、泡茶器、茶海、茶杯)。泡茶师就像一位管弦乐团的指挥家,他的职责是:选一份茶谱给适合的客人,为现有的客人与这份茶谱定下节奏,并在他的指挥与引导下,协调茶席上的茶与人、人与地、地与物,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这一个整体最后会显现在“茶汤”上。泡茶师茶泡得好不好,不只是泡茶技法有没有掌握到家,这里面还包括了泡茶师有没有投入足够的能耐、感情所产生的感染力牵引品茗者进入他的节奏,与他一起诠释和创作这个“茶汤作品”。泡茶师的脾性、见识与气质无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茶席的波动,所以同一个茶、同一套茶谱,由两个人泡,呈现出来的“茶汤作品”会全然两个风格。
  以上所说都是属于品茗馆“茶汤作品”这个商品的核心价值:茶汤里有泡茶师的慧思。犹如演奏家演奏一首曲子、画家画一幅画供大家欣赏一样,作品里面有他们的思考、他们想说的话,以及他们来回重复不断排练的手艺。这个商品别人是不能复制的。茶汤要通过那么一大帮人在不同的地点、时间点上努力才能够产生的商品,它需经过泡茶师上下往来去整合,最后才用他认为恰当的方式泡出来的。茶叶离开了这个地方,要泡出一样好的风格很难。
  茶汤作品的享用,是很精致的享受。故此,每家品茗馆自己茶谱上的茶叶都不会再作外卖的打算。因为那是为品茗馆的茶汤市场特别订造的茶叶,与量产来零售给茶叶市场的茶叶有所不同。这种只有在我们馆内由专职泡茶师现泡才能充分表达出我们要的味道,不外卖。如果卖给客人回家泡得不好,不但浪费茶叶,也将会损坏品茗馆的威信;好的茶具、好的茶食也只留在品茗馆内里用,不外卖;品茗馆里的好茶、好茶具、好茶食与整个品茗馆的环境、茶席配备及泡茶师的茶道思想是一整个的整体,它们都会浓缩在那杯茶汤里,不要分散来卖。品茗馆只卖茶汤商品,其他的东西一律不卖。要把品茗馆经营得独一无二,茶汤只有这个地方才喝得到,客人就会源源不断。
其他文献
两年前的秋天,我采访过王爽的贰楼老茶馆。那时我曾写下这样的品饮体会:“在老茶馆喝茶,窗外是闹市丛林,窗内是隽永浑然、幽静平和的禅意空间。青花灯下,老茶幽香四溢;植物丛中,秋蝉声声,令人忘忧。有些喝茶之所仿佛世外桃园,在这样的地方喝茶,似乎容易抵达禅境,然而喝完茶出来,置身蒸腾的车水马流之中,会有片刻的迷惑,会对眼前的现实产生一丝不耐,需要攒点力气才能从刚才喝茶的情境中抽身而出。”  “慢生活”  
期刊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在唐代才真正形成。经过唐初期的贞观之治,唐代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富庶而安逸。同时随着茶场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寺院僧人的大力推广,唐代的茶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唐时期“茶圣”陆羽《茶经》问世后,更是对茶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及各国与唐朝之间的文化交流。迅速向全世界传播。以“煎茶”为主要饮茶方式的茶艺不仅有了比较科学的操作流程,也诞生了比
期刊
不到西北访茶,何以完整表达中国茶?不到青海,何以知茶之深度与广度?  在这里,茶叶所缔造的奇迹俯首可拾。茶从茶马古道进入到千家万户,滋润着广大民众日常的饮食、交往、生计以及深藏于内心的信仰,渗透到炕上、集市、茶馆、书房以及佛堂的每个角落。  青海是茶叶消费的重要区域,从李唐政权与吐蕃王朝第一次在日月山下互市开始,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国家层面的茶叶的传统——任何一个政权都需要通过茶来促进民族融合与疆土开
期刊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再熟悉不过的饮料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除了借茶满足解渴提神的生理需求外,亦乐衷于在品赏玩味茶之色、香、味、韵。有时还会通过“斗茶”这样充满游戏味道的方式获得乐趣。  每个人固然都会根据自己对茶的不同理解说出个道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味”。《中庸》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这里的“味”不只是酸甜苦辣咸之味,还有“道”。人之目、耳、鼻、口,各司视色、听声、嗅气、尝味之职,唯“味”
期刊
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不乏对武夷岩茶的喜欢之情,我们从史料的记载、诗文的流风遗韵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武夷岩茶的影响力。  徐寅为武夷岩茶的品质写下了“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评语;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斗荼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他赞美武夷岩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高雅清幽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清朝乾隆
期刊
随着年轻茶人品茶的段位越来越高,对茶的口感要求渐渐从清新淡雅转向浓郁厚重,而介于浓淡之间的烘焙型铁观音则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在安溪铁观音工艺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炭焙浓香铁观音代表着一种传统与复古,制茶师们愿意重拾这份传统,并为这传统注入他们的智慧,让这份传统焕发新的光彩。  时尚的韵香  祥华龙茶业的老板黄新礼有30多年的做茶经历。他是从最传统的铁观音时代走过来的,因而钟情于传统铁观音的烘焙技术。
期刊
英式红茶多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前英属殖民地,比如印度和斯里兰卡,其次是东非肯尼亚、乌干达等国。然而,熟悉英式红茶口味,经常随英俗喝下午茶的人,却很少会在品茗英式红茶的时候自然地联想到它们与武夷茶的渊源。虽说正山小种是公认的最早输入英国的红茶品种之一,但就今天重获新生的正山小种而言,其品相和口味都与时下流行的英式红茶相去甚远,虽然血统纯正,却不一定能在各式流行的英式红茶中找到自己的嫡传子孙。  今天的武
期刊
柴烧艺术是一种以土为主传达精神理念的艺术,借由与土之间的沟通,表达作者的思维及感受。一般而言,柴烧的路数可概分为火痕与落灰这两大系。其中走火痕这一路的窑口,对火的温度与火的流向需要有精确的控制,才能烧出创作者想要的火痕与表面的质感,所以烧制的难度与技术较高。而走落灰这一路的窑口,对火的温度与火的流向的管控较为宽松,只要窑内的温度足、落灰量够、可以烧熟陶土与烧熔作品表面的落灰则可。薪柴的火燃烧成灰烬
期刊
云南古树普洱今年热度更大:一是古树茶因资源稀缺性及相对更天然的品质而倍受推崇;二是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  上期我们介绍了以老班章、倚邦为、王的版纳各茶山茶事及生态等思考,本期将为大家重点介绍普洱市的景迈古茶山及临沧邦东、凤庆等茶山现状——除了茶、茶价,还有更多民生的变迁。  景迈:万亩古树与手工茶  从勐海到景迈,路并不远,只是弯道特别多。景迈茶山属于普洱地区,交通较便利,基本是平坦的塘石路。
期刊
茶者,朝饮晨露,暮披霞光,为人们体味自然精奥的妙品。而以茶道精神为指导的茶艺,将茶事艺术化,是表演与心修的融合,蕴藏着雅致的美感和悠远的意境。以茶艺为媒,让更多人领悟茶道精髓、清修自我。  然而,社会的浮躁也影响了茶艺的清雅。近来一些茶艺表演可谓是别出新招、异彩纷呈,然而这个“新”和“异”实在令茶人愤懑。  6月23日在广州,三名模特穿着三点式进行茶艺表演。有近500名摄影爱好者和市民到场围观,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