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结构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
【关键词】语感;感悟;研读点;情感体验
当前,阅读教学从字词句段到篇,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都进行肢离破碎烦琐分析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造成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享受、读书的美感等读书的本意一扫而光。“充分读书”阅读教学模式,本着还给阅读自由、尊重个性、不求强解,读书就是记忆,就是感悟,就是积累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古代读书的优良传统指导阅读教学,似可矫正当前阅读教学弊病。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结构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崔峦老师在第三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也提出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观点,并且进行了精要的阐述:“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和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呢,现举例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读在语感障碍处
新大纲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何为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这种能力是要通过长期有意识地科学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
依据文本的特质,作者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学生语感差异等产生的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老师有充分的认识和敏感的,抓住这些朗读障碍一遍又一遍地读,采用多种形式,如老师范读,请小老师助读,跟老师读,赛读等,让学生通顺连贯地读好文本,就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读的演绎最基本的就是让学生加强对易错字、易漏字、易添字、易产生语序谬误处进行练读,多遍的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才能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二、读在语意误解处
为了引导思辩,或者引起情感冲击,或者表达特定的含义,文本在一些细节处会设置一定的悖于逻辑思维处。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引导学生在沉痛、压抑、真情激荡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在学到长安街人们目送灵车时,一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大家那么不愿周总理的灵车远去,为什么课文中写道: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这个‘终于’给人的感觉是盼望了很久的意思啊!”我心中一愣,这样一误解如不处理好,会跟整篇课文情感取向背道而驰,于是我将问题抛给学生:“这个‘终于’是人们盼望灵车快点走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终于’呢?大家再细读课文,联系前后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有的学生眼珠子一转,马上就举手说:“老师,我认为这个‘终于’是指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灵车远去,而没有任何办法。”
“我读到这个‘终于’是很残酷的,就这样让敬爱的总理离开了人们。”
“我也读到这个‘终于’是人们不忍心,悲痛欲绝又无可奈何的终于。”
“我觉得这个‘终于’最能看出人们与总理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见解,我点头向他们表示赞许。这是一个由于学生对文本把握不当产生误解而引发的思辨。通过这样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将感受依附于朗读表现出来是一种丰富的读,学生通过这样的读和辩的方式,不仅完成了文本的朗读理解和感悟,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们当时的心境再体验,最后的朗读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情感喷涌。
三、读在意犹未尽处
语言文字,因其本身的平面和含蓄常常使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产生一定的空间,很多时候,一个短句,一个标点,却蕴藏着丰富的文本信息。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文本表达意犹未尽之处。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地方,设计一定的读悟形式,使文本内涵得以充分显现,也使学生产生语言敏感,进一步学会研读和思考。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在理解小利比向先生解释:“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这一部分时,我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等读充分了,于是层层质疑:你们从这个省略号里读到了什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小利比当时的处境,再读一读小利比的话,看看有什么体会?经过不到两分钟的阅读,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我觉得小珊迪太可怜了。”“小珊迪伤得那么重,又没钱治伤,哎,真可怜。”“宁愿自己死去,小珊迪也要让弟弟把钱还给别人,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利比仅仅是担心哥哥吗?“不,哥哥如果死了,小利比怎么办呀,他也很担心自己。”“本来就靠哥哥卖火柴维持生活,可哥哥一走,小利比就会更可怜了。”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伤心”,“可怜”,“害怕”……通过这样深入地交流体味,通过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也使朗读演绎得情真毕显。
因此,读在文本意犹未尽处,是“读中感悟”的直接体现,只有抓住这样的研读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朗读,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博大丰富的内蕴空间,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思考。
四、读在情感共鸣处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文本中所关注的情感宣泄处,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首先要通过语言的描绘,促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更要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经验情感调动起来,激荡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最感动的地方,在深入阅读研究之后,老师激情引导:“看着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战士被烈火煎熬着、炙烤着,烈火并不难扑灭却不能去扑,自己明明能救战友却不能相救,我们怎么能不悲痛欲绝呢!此时此刻,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动着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在这样深情地描绘之下,学生能极其自然地进入课文情境,感受到我——邱少云的战友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且还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和把握文本情感内涵,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接下来一遍又一遍的抽读和齐读中,学生完全进入情境,读得丰富深情。
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远远比学生充分得多,深刻得多,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体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
【关键词】语感;感悟;研读点;情感体验
当前,阅读教学从字词句段到篇,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都进行肢离破碎烦琐分析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造成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享受、读书的美感等读书的本意一扫而光。“充分读书”阅读教学模式,本着还给阅读自由、尊重个性、不求强解,读书就是记忆,就是感悟,就是积累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古代读书的优良传统指导阅读教学,似可矫正当前阅读教学弊病。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结构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崔峦老师在第三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也提出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观点,并且进行了精要的阐述:“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和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呢,现举例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读在语感障碍处
新大纲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何为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这种能力是要通过长期有意识地科学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
依据文本的特质,作者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学生语感差异等产生的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老师有充分的认识和敏感的,抓住这些朗读障碍一遍又一遍地读,采用多种形式,如老师范读,请小老师助读,跟老师读,赛读等,让学生通顺连贯地读好文本,就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读的演绎最基本的就是让学生加强对易错字、易漏字、易添字、易产生语序谬误处进行练读,多遍的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才能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二、读在语意误解处
为了引导思辩,或者引起情感冲击,或者表达特定的含义,文本在一些细节处会设置一定的悖于逻辑思维处。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引导学生在沉痛、压抑、真情激荡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在学到长安街人们目送灵车时,一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大家那么不愿周总理的灵车远去,为什么课文中写道: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这个‘终于’给人的感觉是盼望了很久的意思啊!”我心中一愣,这样一误解如不处理好,会跟整篇课文情感取向背道而驰,于是我将问题抛给学生:“这个‘终于’是人们盼望灵车快点走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终于’呢?大家再细读课文,联系前后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有的学生眼珠子一转,马上就举手说:“老师,我认为这个‘终于’是指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灵车远去,而没有任何办法。”
“我读到这个‘终于’是很残酷的,就这样让敬爱的总理离开了人们。”
“我也读到这个‘终于’是人们不忍心,悲痛欲绝又无可奈何的终于。”
“我觉得这个‘终于’最能看出人们与总理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见解,我点头向他们表示赞许。这是一个由于学生对文本把握不当产生误解而引发的思辨。通过这样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将感受依附于朗读表现出来是一种丰富的读,学生通过这样的读和辩的方式,不仅完成了文本的朗读理解和感悟,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们当时的心境再体验,最后的朗读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情感喷涌。
三、读在意犹未尽处
语言文字,因其本身的平面和含蓄常常使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产生一定的空间,很多时候,一个短句,一个标点,却蕴藏着丰富的文本信息。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文本表达意犹未尽之处。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地方,设计一定的读悟形式,使文本内涵得以充分显现,也使学生产生语言敏感,进一步学会研读和思考。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在理解小利比向先生解释:“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这一部分时,我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等读充分了,于是层层质疑:你们从这个省略号里读到了什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小利比当时的处境,再读一读小利比的话,看看有什么体会?经过不到两分钟的阅读,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我觉得小珊迪太可怜了。”“小珊迪伤得那么重,又没钱治伤,哎,真可怜。”“宁愿自己死去,小珊迪也要让弟弟把钱还给别人,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利比仅仅是担心哥哥吗?“不,哥哥如果死了,小利比怎么办呀,他也很担心自己。”“本来就靠哥哥卖火柴维持生活,可哥哥一走,小利比就会更可怜了。”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伤心”,“可怜”,“害怕”……通过这样深入地交流体味,通过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也使朗读演绎得情真毕显。
因此,读在文本意犹未尽处,是“读中感悟”的直接体现,只有抓住这样的研读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朗读,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博大丰富的内蕴空间,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思考。
四、读在情感共鸣处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文本中所关注的情感宣泄处,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首先要通过语言的描绘,促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更要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经验情感调动起来,激荡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最感动的地方,在深入阅读研究之后,老师激情引导:“看着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战士被烈火煎熬着、炙烤着,烈火并不难扑灭却不能去扑,自己明明能救战友却不能相救,我们怎么能不悲痛欲绝呢!此时此刻,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动着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在这样深情地描绘之下,学生能极其自然地进入课文情境,感受到我——邱少云的战友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且还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和把握文本情感内涵,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接下来一遍又一遍的抽读和齐读中,学生完全进入情境,读得丰富深情。
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远远比学生充分得多,深刻得多,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体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