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信息化环境对高职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改善对策,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职生;思政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信息化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年发布的《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止到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达 90%以上,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
一、高职思政教育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普通高招最后一批次的高中生,二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对口考生。高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薄弱,素质参差不齐。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难度较大,问题相对其他普通高校更加复杂,不能套用普通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2.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服务产业,为社会、行业提供一线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高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操和一定管理能力。高职生毕业时应具备与岗位对接的技能,能上岗参加一线工作。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要求以“必要、够用”为原则,着重强化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培养模式的特殊性。高职教育应是产学研相结合,即培养学生一线职业能力,将技能培训放第一位,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和相对灵活,教学方案可由政、行、企、校共同制定,落实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到行业或企业顶岗实习,行业或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学生专业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培养目标。
4.培养内容的特殊性。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区别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特征。高职生的培养不仅要满足社会普遍适应性,更需要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高职生高度的职业素养,牢固的专业思想,坚实的技能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适用于高职生特点,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而使高职生满足社会、企业、行业的需要。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学生特征
1.高職生思想活跃,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高职生以90后居多,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中,生活水平较高且具备良好的学习条件。高职生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能接触许多信息资料,这让其思想高度活跃,易受新观念影响。在思想政治上求上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各类活动,情感丰富交际能力较强,但存在判断能力不足,缺乏理性辨别思维。
2.高职生独立意识强,自控制力弱。高职生自认为已经是成年人,独立意识强,容易出现个人意识膨胀,过度在意个人得失、荣辱,忽略集体利益。
3.高职生自卑感较强。高职学生的主体来自普通高招最后一批次的高中生,以及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对口考生,从社会认同角度言,高职生经历过高考失利;从就业来看,许多高职毕业生只是企业普通员工,少有能成为高级“蓝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高职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现象,具有较强的自卑感。
4.高职生逆反情绪多。由于处在青年期,高职生在生活、学习中易出现急燥情绪,很难和社会协调。特别是遇到现实生活与理想出现较大落差时,易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正常教学秩序,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诲。
三、用信息化加强高职思政教育
1.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这是信息化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具备管理硬件、软件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指导校园信息化建设,建设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让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和信息化资源。
2.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的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条件下,思政队伍建设应立足网络,开展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了解网络动态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控网络思政教育的能动性。高职院校应提高网络辅导员的信息化素质,建设政治素养高、理论知识足、又具备丰富信息化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强化思政队伍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应用能力,提升在线处理学生工作事务的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
3.加强校园网络信息文化建设。高职校园网络信息文化是校园文化在信息化条件下衍生出来的,是传统校园文化在网络信息中的具体表现。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政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高职学院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传播平台,组织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课堂思政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互动,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提升高职学生信息化观念和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和素养。高职院校应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高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综合发展,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双赢。
5.完善思政信息化管理和反馈。通过建设较完善的网络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将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及时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切实推行校务公开,积极和学生进行网上沟通,及时答复和解决问题。高职思政教师应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实现完善的信息化思政管理和反馈。
四、结语
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提出思政教育的新对策和新思维,就能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
[2] 陆培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对策研究,硕士论文,2013,6.
[3] 李春民,基于不同教育内容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改进途径[J] ,前沿,2012,(10):195.
作者简介:李峥嵘(1980-),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湖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化技术,高职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职生;思政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信息化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年发布的《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止到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达 90%以上,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
一、高职思政教育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普通高招最后一批次的高中生,二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对口考生。高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薄弱,素质参差不齐。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难度较大,问题相对其他普通高校更加复杂,不能套用普通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2.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服务产业,为社会、行业提供一线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高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操和一定管理能力。高职生毕业时应具备与岗位对接的技能,能上岗参加一线工作。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要求以“必要、够用”为原则,着重强化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培养模式的特殊性。高职教育应是产学研相结合,即培养学生一线职业能力,将技能培训放第一位,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和相对灵活,教学方案可由政、行、企、校共同制定,落实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到行业或企业顶岗实习,行业或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学生专业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培养目标。
4.培养内容的特殊性。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区别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特征。高职生的培养不仅要满足社会普遍适应性,更需要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高职生高度的职业素养,牢固的专业思想,坚实的技能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适用于高职生特点,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而使高职生满足社会、企业、行业的需要。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学生特征
1.高職生思想活跃,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高职生以90后居多,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中,生活水平较高且具备良好的学习条件。高职生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能接触许多信息资料,这让其思想高度活跃,易受新观念影响。在思想政治上求上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各类活动,情感丰富交际能力较强,但存在判断能力不足,缺乏理性辨别思维。
2.高职生独立意识强,自控制力弱。高职生自认为已经是成年人,独立意识强,容易出现个人意识膨胀,过度在意个人得失、荣辱,忽略集体利益。
3.高职生自卑感较强。高职学生的主体来自普通高招最后一批次的高中生,以及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对口考生,从社会认同角度言,高职生经历过高考失利;从就业来看,许多高职毕业生只是企业普通员工,少有能成为高级“蓝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高职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现象,具有较强的自卑感。
4.高职生逆反情绪多。由于处在青年期,高职生在生活、学习中易出现急燥情绪,很难和社会协调。特别是遇到现实生活与理想出现较大落差时,易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正常教学秩序,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诲。
三、用信息化加强高职思政教育
1.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这是信息化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具备管理硬件、软件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指导校园信息化建设,建设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让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和信息化资源。
2.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的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条件下,思政队伍建设应立足网络,开展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了解网络动态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控网络思政教育的能动性。高职院校应提高网络辅导员的信息化素质,建设政治素养高、理论知识足、又具备丰富信息化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强化思政队伍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应用能力,提升在线处理学生工作事务的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
3.加强校园网络信息文化建设。高职校园网络信息文化是校园文化在信息化条件下衍生出来的,是传统校园文化在网络信息中的具体表现。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政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高职学院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传播平台,组织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课堂思政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互动,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提升高职学生信息化观念和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和素养。高职院校应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高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综合发展,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双赢。
5.完善思政信息化管理和反馈。通过建设较完善的网络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将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及时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切实推行校务公开,积极和学生进行网上沟通,及时答复和解决问题。高职思政教师应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实现完善的信息化思政管理和反馈。
四、结语
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提出思政教育的新对策和新思维,就能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
[2] 陆培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对策研究,硕士论文,2013,6.
[3] 李春民,基于不同教育内容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改进途径[J] ,前沿,2012,(10):195.
作者简介:李峥嵘(1980-),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湖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化技术,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