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睡眠战略资源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事可乐CEO卢英德、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以及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有共同点吗?有。他们似乎不太需要睡觉。公开报道屡次指出,他们每晚只睡六小时或者更少的时间。人们在讨论这些高管夜以继日工作、只需要少许睡眠的卓越体能时,往往有以此为榜样的崇拜之情,并且认为,如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好好睡一整晚简直是一种奢侈!
  事实上,这些模范高管并不是好榜样,尤其是当你想要在一个机构中充分发挥自身才智时。管理者一般总是认为,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公司来就能提高生产力。但这一假设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们不可能每天都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当工作要求很高时,人们会感到紧张、有压力,精疲力竭——最终导致表现大打折扣。
  规律睡眠是消解疲劳与工作压力的最佳“药方”。然而,睡眠属于员工的私人生活领域,公司往往不便或者想不到去做一些事情,引导员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来保障健康,从而降低医疗保健支出。但实际上,公司应该鼓励和创造支持足够睡眠时间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实践。
  缺觉的坏结果
  每个人习惯的睡眠时间各有不同。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提示,成年人每晚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然而,29.9%的美国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在韩国、英国、芬兰和瑞典,人们的实际睡眠时间也差不多。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少睡几个小时不足为惧。但事实上研究已经发现,睡眠不够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发生危险,每晚损失一小时甚至更少的睡眠时间,都会导致记忆力衰退、增加因工受伤的概率。睡眠剥夺会导致努力程度下降、人际互助减少以及更高概率的不道德与偏差行为;对人的信任感降低,在协商中的合作度也会变低。类似的,睡眠剥夺会阻碍多重任务处理表现:昏昏欲睡的状态下,人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如果有多项事务需要一起处理,表现就更糟了。
  长期不能保证睡眠时间的人往往容易生病、精神沮丧或者过度肥胖。可见,睡眠不足对个人和公司的种种负面影响也许超乎简单的线性逻辑推理。
  糟糕的是,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身先士卒”,不遗余力地在公司里树立“废寝忘食”的模范形象,睡眠安排非常不健康。譬如,如果一位领导每天黎明时分就到公司,深夜才离开,他或她应该是在给手下的员工设定一种预期:你们最好也学学我,整日整夜都呆在公司,这会把其他人原本良好的睡眠节奏都打乱。更甚者,有些领导喜欢半夜发邮件,并且要求对方在下一个工作日的大早上就回复,这导致很多员工有反复查看邮箱直至深夜的坏习惯。
  管理睡眠资源
  睡眠不足主要受到工作需要与领导预期的影响。很多员工为了开一个重要的工作会议需要跨越多个时区,或者不得不深夜里反复地与全球客户开深夜视频会议,以及下班后回复短信与邮件,工作本身令他们难以构建出合理健康的睡眠安排。所以,管理者需要采取主动作为,保护睡眠这一战略资源。
  创造重视睡眠的工作文化。管理企业睡眠资源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领导人的以身作则与公司文化了。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与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编阿里安娜·赫芬顿都曾在公开场合讲述过充足的晚间睡眠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赫芬顿曾经写过一句话:“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能因良好的睡眠而改善。”高层管理者也许应该去关注一下贝索斯和赫芬顿在睡眠方面的观点——员工们不仅会被你口头表述的内容影响,更会关注公司的制度与你的实际行为是否与你的观点一致。
  譬如,如果领导总是在半夜给员工发短信,员工会感到压力,盯着通讯工具直至深夜。高管们为什么不试试定时发送这一功能呢?晚上写好邮件,设定在第二天正常的工作时间发送。
  利用健康计划来改善员工的睡眠习惯。尼古丁既会让人沾染烟瘾,又会导致难以入眠。戒烟项目能够帮助员工戒除烟瘾,同时改善他们的睡眠习惯。健康计划还可以帮助员工更多关注肥胖问题以及肥胖带来的不良影响。事实上,过度肥胖会引致睡眠呼吸暂停症,就是睡觉的时候,呼吸间歇性地停止。这会让人难以进入恢复性的深度睡眠状态,即使睡足7个小时,早上醒过来时,精神状态依然欠佳。工作上的压力与烦忧也会令员工难以入眠,晚上就盯着天花板,默默担心。彻底地消除压力源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不过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所幸,运动和冥想等一些健康方案也可以帮助员工缓解压力,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允许员工在日常工作结束后充分享受私人时间。每天工作结束后,让员工充分与工作隔离开来,有助他们培养更好的睡眠习惯。新技术给工作带来便利,譬如智能手机,让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员工已经下班,甚至在度假、参与孩子学校的活动时,也不得不处于“待机”状态。
  哈佛商学院教授莱斯利·珀洛发现,其中26%的人会在睡觉时把手机放在身边,56%的人表示在上床前1小时内会查看手机。珀洛建议,应该规划好远离工作的时间,并在此期间关掉手机。有些人或许会质疑,咨询顾问之类的专业人士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客户服务的前提下,预测和安排关机时间?但实验显示,此举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给客户交付的成果也更好了。
  创建休息室,并鼓励员工使用。打盹是人体每日生理节奏的必然产物,通常集中出现在下午1—3点,对于调节人的精神十分有效。保证打盹时间不超过30分钟(大约20分钟为宜)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不进入深度睡眠——一旦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醒来后就会有睡眠惯性。如果睡眠不足,无论是偶然性的还是长期的,都可以每天小憩午睡一段时间,缓解不良反应。与其让员工昏昏欲睡却要坚守岗位,导致一不小心睡着犯下大错,公司不如主动提倡午睡,提供休息室。谷歌就提供“午睡豆荚”帮助员工打盹。
  限制员工每日的预定工作量。睡眠专家建议,每天工作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每周员工不应该安排超过60小时的工作量,公司则应该限制员工不要工作超过80小时。跨国公司应该制度化地要求,搭乘夜班飞机后,休息一日再上班。
  尽量减少轮班制。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类本就不适合白天睡觉,即便熄灯、保持黑暗与安静。而且,夜班工人发生意外的频率也更高。虽然轮班制本身的意图没有错,但这种与人体每日生理节奏相悖的安排会阻碍正常的睡眠节奏;尤其是“夜班-白班-早班”这种循环式轮班更应避免。超过8小时的轮班制(譬如很多护士都是10—12个小时轮一次班)也会产生与睡眠剥夺类似的负面影响。类似的,在安排跨国同步研究、开发新产品等工作时,管理者应该注意,尽量让每一组工作人员在所在地的白天时间工作,这是人体生理能量的峰值时间。
  灾难应急计划也要安排足够休息时间。负责灾难应急的员工往往因为工作时间过长、无法睡个好觉而倍感压力,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因此,灾难应急计划应该事先确保参与人员的睡眠时间,保证他们在整个危机消弭之前的表现。
  睡眠是一种战略资源,关系着人力的可持续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者不能忽视员工的睡眠时间,而应该创造重视睡眠的文化氛围与公司制度,践行合理安排工作进程、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等将引领公司走上人力可持续的康庄之衢。
  来源于MIT Magazine
其他文献
当理赔案件发生时,可跟其他类似人群做比对。在相同的状况之下,用数据分析该案件跟别的案件相比是否存在不寻常的地方,以此发现更多欺诈的行为——引进该系统后的现代海上火灾保险公司,欺诈案件的比例下降了20%  在以网络化和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与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变得顺理成章且合乎情理。金融大数据旨在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将促进商业银行、保险
期刊
国企改革中有力维护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所制定的《公司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也应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的最大行动体现  2015年6月5日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会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
期刊
《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美国】蒂莫西·F·盖特纳著 益智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我的职业生涯大多在对付各国的金融危机,比如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的金融危机,但这次情况比较严重,是百年不遇的风暴。伯南克、保尔森和我早就制订了一系列对付金融巨头的紧急预案,汇制成《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这是一项7000亿美元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干预措施,但我们没有能够终结这场危机。结
期刊
2014年11月,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称此次降息目的“重点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突出问题,此前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例如定向降准、发展民营银行、缩短融资链条等,但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  但有些出于央行预料的是,降息政策宣布后,票据直贴利率不降反升,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也
期刊
政企分开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出路,然而长期事实上存在的行政级别现象,显示这一改革十分艰难。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保持一定的行政级别,与国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格格不入,致使用人机制被严重扭曲,滥权贪腐不绝,公司治理失效,企业很难彻底地走向市场,竞争力和活力提升面临严重束缚。  近十余年来,取消国企领导行政级别文件早以有之,却实践中却鲜有实质性进展。废除国企行政级别究竟难在哪里?该当如何解开症结?  讨论嘉宾
期刊
38岁成为国机集团“少帅总裁”,继而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董事会试点之际主动提出不兼任党委书记;2012年成为中央候补委员,2014年带领企业位列世界五百强第278位。这就是颇有传奇色彩的央企董事长任洪斌。  主张去除绝对权力,慎独慎微立言立行,任洪斌对央企治理有着怎样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他告诉《董事会》,当一代人离开这个企业的时候,留下几千亿的资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留下一个好的文化。因为这
期刊
不少国有企业目前在形式上已经搭建起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对外宣称形成了一套授权、行权和相关的监督机制,但在不断曝露的国企高管严重腐败、利益输送、盲目投资、独断专行等现象面前,公众却很难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力量介入的迹象,部分高管拥有严重超越职责边界的职权,董事会的授权与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规范董事会制度建设是国企改革的生命线早已有共识,但为何部分建立董事会的国企,治理机制对腐败行为如此无力,公
期刊
人们是如何做出购物决策的呢?商品前置(先看到商品)或者价格前置(先看到价格)是否会对人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神经系统科学家兼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助理教授卡马卡尔及其同事,对此进行了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先看到商品与先看到价格时,大脑前额皮质的活动方式会有不同。当先看到商品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喜欢这个东西吗?”而先看到价格时,脑海里会响起另一个声音:“这东西值这个价格吗?”  如果消费者足够
期刊
当索尼遭遇黑客攻击后,大多数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犯罪率与不恰当的领导行为可能增加”的议题上,因为管理者们都不想让自己的私人信件公诸于众。然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这或许是一个关乎公司透明度的极端案例。  在个人层面,透明度就是隐私。随着大数据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隐私正在快速消失;在使用脸谱、推特、优酷、谷歌等搜索工具的同时,人们不经意将个人隐私暴露给聪明的市场营销人员。有多少人使用
期刊
5年来,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扩大了20倍,净资产从负数转为35亿元,年利润从亏损到1个亿,这背后是公司近年来转换主业,从新科技转入有色金属采选进而延伸至金属产业链金融的结果。秉承创业心态,职业经理人陈东任董事长以来,资本运作在拯救公司中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这在他看来只是 “第二个层面”的事务,他认为,董事长的首要职责是做好顶层设计,核心是公司治理。  行业低谷是并购的好时期  《董事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