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曰:“诗言志,歌咏言。”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结晶,是我国文化的遗产,它形式虽然是短小精美,但诗中却蕴含着许多诗人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来说,要想透彻地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无疑是困难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关键在于教师的方法引导。针对小学诗歌教学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小学诗歌教学的重要性;(2)诗歌教学的方法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方法
  
  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最集中、最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字形式。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它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学欣赏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不可忽视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一、小学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1.重视小学诗歌教学体现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们已经积淀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了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重视小学诗歌教学,让学生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2.重视小学诗歌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可见,重视诗歌教学正是对新课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3.重视小学诗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1999年4月27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的座谈会纪要。季羡林、王元化、金庸、余秋雨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实施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重视小学诗歌教学,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无形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二、诗歌教学的方法探讨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由于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美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古代诗词形式整齐、句式固定,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正确的停顿,读出节奏、语调;其次要实行多种朗读方式.如配乐朗诵、教师范背、男女生交叉读、学生自由朗读等。不管采用那种方式,都要充满感情,读出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意境来。洪镇涛先生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吟诵,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有韵味,有情境。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体会诗歌的音乐之美,感受诗歌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在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脱去诗歌的内容,光是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味等在阅读时就有无限乐趣!通过阅读,师生可共同享受到优美语言带来的乐趣。
  2.品词析句感知诗歌诗意美
  诗歌教学,贵在引导学生理解诗的精妙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解诗的意旨。例如,《泊船瓜洲》这首古诗,语言生动,色彩明丽,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是“炼”字名句。在理解诗句中,我向学生提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绿”字?学生在揣摩之后,议论十分踊跃:有的说可用“满”字,因为“满”字说明了春风一下子就吹遍了江南两岸,又衬托出作者想早日回到故乡的心情;有的说“过”字更能表达作者想早日脱离官场,返回故居的愿望……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争论,学生逐步形成共识:还是“绿”字用得好,因为“绿”字既有色彩,又把看不见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通过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品析探究,促进了学生对诗句的深层理解。
  3.创境想象感悟诗歌意境美
  小学课本中的许多诗歌,情境自然而寓意深远,诗句精简而情感丰富,这就给欣赏者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小学诗歌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一个好的情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语言创境、朗读创境、音乐创境、图画创境、媒体创境、实践创境等。
  4.拓展延伸重建诗歌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里尤为重要。”“审美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诗歌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要体现出这样的特点。诗歌只是提供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概括的总体形式框架,学生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参与,填补图式结构中的空白,把不确定的意象确定下来,才能重建起具体的意象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去说、去写。例如,在学过《宿建德江》后,有位学生就这样写道:夕阳西下,“我”慢慢地划着小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阵阵江风夹着丝丝凉意袭来。“我”站在船头不禁泛起思乡的愁绪。放眼远望,空旷的原野没有边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俯身近看,江水清澈,圆圆的明月离我那么近,仿佛日夜思念的亲人就在身旁。可见,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学生就能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诗歌教学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古文知识的学习,注重诗歌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才能让这种无价的文化财富,真正得以继承,并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家新.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5,(2-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出版社,2000,1.
   [4]陈艳.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以诗歌教学为例.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21).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海晏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综合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学科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    現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的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改革也成为了各学段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应运而生,其中情景化教学法便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德语是最近备受关注的外语学科,德语相对来说更加灵活,但却也存在一定难度,而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法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德语知识。本文主要针对情景化教学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德语
[摘要]高校德育正面临着整个世界由物化走向人性化的大趋势,人性预设是建构我国德育和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本文以人性为切入点,探讨两种教育结合的人性基础。  [关键词]德育 心理教育 人性     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内容。但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渐地发现,因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惯于把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认知偏差、情感失调、过失行为等统统归结为道德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WTO,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复杂,以及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造成了“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尤显突出。分层次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在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需要。  [关键
【摘要】英语是高中教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高质量的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与教育,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文简单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
【摘要】 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总结方法、总结时间以及对总结内容的控制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深入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课堂小结的措施,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重要性 课堂小结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它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习写作的时间也有两三年,但是由于生活单调、阅读面狭窄,在写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数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畏难心理,因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东抄西凑,缺乏真情实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每到写作文时使出浑身解数却挤不出一句话。因此,如何让高年段学生爱上写作、学
【摘 要】男子三级跳远运动作为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曾一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近些年,我国男子三级跳远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落后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三级跳远 现状 对策    现代三级跳远自从1896年第l届奥运会上即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运动成绩从1911年的15.52米的纪录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创新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生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来谈谈。  【关键词】小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来谈谈。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
【摘要】 所谓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即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史料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93-010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