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幅画卷,上面刻印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画卷犹如这片土地上的杜鹃花、韭菜花和鸽子花,姹紫嫣红,芬芳四野。
这是一座丰碑,上面刻记下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钱伟长、厉以宁、常近时……丰碑恰似挺拔的阿西里西山,立于乌蒙大山深处,便是一道永恒的风景,让人仰望,令人喟叹。
把一幅画卷雕刻成一座丰碑,便是一本厚重的书——《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积淀了李霓女士和她的同事们无数的心血,记载了一批鏖战于乌蒙大山深处不屈的脊梁和辛勤的身影,承载着这片土地美好的梦想和祝福。
毕节,“一百里杜鹃花歌唱的地方,一千只黑颈鹤跳舞的地方”。这方由亿万年前冰川时代地质造山运动而留下的神奇土地,因由山遥路远、林密草蔓而显得格外贫穷和落后。
三十年前,这方土地被认定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
似乎是千年的宿命,注定了毕节这方土地必然要经过一番苦痛的挣扎之后,才会迎来灿烂的笑容。于是,一场名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伟大战略,在这里定格。一场与大自然酣畅淋漓的搏斗,宛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豪迈上演。
中央统战部来了,各民主党派中央来了,全国工商联来了,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来了……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来了,带着他们的赤诚情怀和赤子之心来了。他们,远离故土,远离亲人,一头扎进乌蒙山区,与山区人民一道共同演奏着这曲感天动地的雄壮乐章。
统一战线的赤子们,与当地干部群众结成命运共同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战天斗地,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前无古人的伟大试验。他们跋山涉水,走村入户,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汇集多方力量,辛勤地浇灌着这方贫瘠的土地。
回眸已是数十年,当年“苦甲天下”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经由万千汗水的浇灌,终于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条人与资源、环境、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子,被可歌可泣的人们用最朴素、最实在的方式和愚公移山般的毅力探索成功。难题破解,毕节试验区的成功经验,由此而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有一种生活,你没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挂职干部民革中央组织部党籍处副处长杨海燕)“挂职让我从基层工作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工作得到了提升”“挂职让我开展工作接地气,更加注重实际。”(挂职干部台盟中央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刘中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的,他们帮助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也提供了让他们成长的营养,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升华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今天,毕节大地千山披绿,万水盛清,百业俱兴,人民安康。是他们的鼎力相助,毕节这片热土才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是他们的四方奔走,毕节才有了那么多的发展机遇。毕节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毕节的历史将永远深深地记住他们。
他们,可亲可爱的统一战线精英们,以铁的毅力和血的激情,在毕节这片土地上铸就了不朽的辉煌。他们,独具风骨,傲然风流,尽显风度,用人生最豪迈的笔法,在毕节这片土地上大大地书写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磅礴乌蒙的热土上,因为有了可歌可泣的他们,才变得如此璀璨光华。
“一直忘不了那里秀丽的山水和淳朴的人民,希望有机会能为赫章做些事情。”(挂职干部中央统战部干部局六处处长王非)“那山,那水,那人,都扎根在我的記忆里。”(挂职干部中央统战部三局对台工作二处调研员、副处长李勇)
寄情山水,问需人民。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更是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把他乡做故乡,是血浓于水的深情。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温暖的情怀,是你我之间以生命的热力相互呵护、彼此滋润的心灵对白,是你我相互以生命包容对方、体贴对方的真诚流露。万水千山相隔,用心与心的距离来丈量,便是天涯咫尺。
“花儿在阿西里西,依次绽放夜郎的宁静;虫鸟在洞天湖地,自在唱起澄澈的歌声。我们在这里,在乌蒙大地、青山绿水地穿行……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胜荣幸。我们在这里,或许只是流星一雨,但真情已在,在乌蒙大地同心同行。”(挂职干部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
春来暑往,春华秋实。有的人来了又走了,走了的人心却留下了。不管是来了的、走了的,还是将要来的,他们手中的接力棒都紧紧地握着,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翻阅书页,涌动的是感动、感激、感恩。一如乌江之水,汇集万千清流,便是滚滚洪流。品读文字,涌现的是情怀、风骨、智慧。恰如贵州屋脊阿西里西山,二千九百米的伟岸,尽展风流。
“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毕节大地再次扬帆起航……
(作者系中共赫章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
这是一座丰碑,上面刻记下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钱伟长、厉以宁、常近时……丰碑恰似挺拔的阿西里西山,立于乌蒙大山深处,便是一道永恒的风景,让人仰望,令人喟叹。
把一幅画卷雕刻成一座丰碑,便是一本厚重的书——《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积淀了李霓女士和她的同事们无数的心血,记载了一批鏖战于乌蒙大山深处不屈的脊梁和辛勤的身影,承载着这片土地美好的梦想和祝福。
毕节,“一百里杜鹃花歌唱的地方,一千只黑颈鹤跳舞的地方”。这方由亿万年前冰川时代地质造山运动而留下的神奇土地,因由山遥路远、林密草蔓而显得格外贫穷和落后。
三十年前,这方土地被认定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
似乎是千年的宿命,注定了毕节这方土地必然要经过一番苦痛的挣扎之后,才会迎来灿烂的笑容。于是,一场名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伟大战略,在这里定格。一场与大自然酣畅淋漓的搏斗,宛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豪迈上演。
中央统战部来了,各民主党派中央来了,全国工商联来了,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来了……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来了,带着他们的赤诚情怀和赤子之心来了。他们,远离故土,远离亲人,一头扎进乌蒙山区,与山区人民一道共同演奏着这曲感天动地的雄壮乐章。
统一战线的赤子们,与当地干部群众结成命运共同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战天斗地,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前无古人的伟大试验。他们跋山涉水,走村入户,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汇集多方力量,辛勤地浇灌着这方贫瘠的土地。
回眸已是数十年,当年“苦甲天下”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经由万千汗水的浇灌,终于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条人与资源、环境、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子,被可歌可泣的人们用最朴素、最实在的方式和愚公移山般的毅力探索成功。难题破解,毕节试验区的成功经验,由此而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有一种生活,你没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挂职干部民革中央组织部党籍处副处长杨海燕)“挂职让我从基层工作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工作得到了提升”“挂职让我开展工作接地气,更加注重实际。”(挂职干部台盟中央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刘中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的,他们帮助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也提供了让他们成长的营养,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升华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今天,毕节大地千山披绿,万水盛清,百业俱兴,人民安康。是他们的鼎力相助,毕节这片热土才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是他们的四方奔走,毕节才有了那么多的发展机遇。毕节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毕节的历史将永远深深地记住他们。
他们,可亲可爱的统一战线精英们,以铁的毅力和血的激情,在毕节这片土地上铸就了不朽的辉煌。他们,独具风骨,傲然风流,尽显风度,用人生最豪迈的笔法,在毕节这片土地上大大地书写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磅礴乌蒙的热土上,因为有了可歌可泣的他们,才变得如此璀璨光华。
“一直忘不了那里秀丽的山水和淳朴的人民,希望有机会能为赫章做些事情。”(挂职干部中央统战部干部局六处处长王非)“那山,那水,那人,都扎根在我的記忆里。”(挂职干部中央统战部三局对台工作二处调研员、副处长李勇)
寄情山水,问需人民。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更是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把他乡做故乡,是血浓于水的深情。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温暖的情怀,是你我之间以生命的热力相互呵护、彼此滋润的心灵对白,是你我相互以生命包容对方、体贴对方的真诚流露。万水千山相隔,用心与心的距离来丈量,便是天涯咫尺。
“花儿在阿西里西,依次绽放夜郎的宁静;虫鸟在洞天湖地,自在唱起澄澈的歌声。我们在这里,在乌蒙大地、青山绿水地穿行……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胜荣幸。我们在这里,或许只是流星一雨,但真情已在,在乌蒙大地同心同行。”(挂职干部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
春来暑往,春华秋实。有的人来了又走了,走了的人心却留下了。不管是来了的、走了的,还是将要来的,他们手中的接力棒都紧紧地握着,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翻阅书页,涌动的是感动、感激、感恩。一如乌江之水,汇集万千清流,便是滚滚洪流。品读文字,涌现的是情怀、风骨、智慧。恰如贵州屋脊阿西里西山,二千九百米的伟岸,尽展风流。
“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毕节大地再次扬帆起航……
(作者系中共赫章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