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猪养殖产业是我国基层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增加,生猪养殖期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仔猪咬尾症的发生,该病能够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的转化率,使得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基于此,本文就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仔猪;咬尾症;防范
   仔猪出生后会受到环境、营养、管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应激行为,咬尾症是仔猪受到应激后表现出来的一个病症,尤其是刚进入断奶期的仔猪,咬尾症的发生会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并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或者避免咬尾症对当前的生猪养殖造成不利影响。
  1咬尾症概述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当猪只在生长期间受到来自环境、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后会产生应急反应,并导致猪咬尾的行为。据临床分析,咬尾症有两个损伤时期,第一期是实质损伤前期,这时候仔猪只是在好奇的驱使下对同伴的尾巴进行吸吮或者咀嚼,并没有什么损伤;第二期是实际损伤期,这一阶段的仔猪的尾巴会有破损流血的问题,甚至感染发炎。而且尾部有创伤的仔猪也分为轻度创伤、中度创伤以及严重创伤,其中轻度创伤的仔猪仅仅是在尾巴的末梢有一点的破损,中度创伤则是有一半的尾巴被咬伤或者断尾;严重创伤则是尾巴全部被咬下来。猪的尾部有很多的骨骼、神经等,在损伤后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在病菌的作用下还会发生其他的疾病,甚至导致偏瘫。就目前来看,当仔猪的尾巴出现损伤后,一是细菌会通过尾巴中的直静脉和纵静脉窦直接感染仔猪的肺部;二是会通过尾椎上的淋巴管进入到后腔静脉;三是会感染仔猪的脑脊髓液,并在循环系统的作用下不断转移到全身,最终导致多个器官发生出血性坏死,最终死亡[1]。
  2仔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
  2.1仔猪本身特性
   仔猪本身比较活泼好动,多个仔猪在相互打闹的时候就容易发生互相追赶、撕咬的问题,因此咬尾现象比较常见,个别仔猪的吸吮、拱地等行为如果得不到满足也会通过咬尾来发泄,尤其是一些断奶仔猪经常会寻找代替母猪乳头的物体进行吸吮,而其他仔猪的尾巴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因此导致咬尾症的发生。
  2.2环境因素
   环境变化会给仔猪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栏舍的变化、混群等等,都会导致仔猪受到一定的惊吓而出現咬尾的情况,再就是栏舍内部环境如果存在通风不良、空气混浊的情况也会引起仔猪出现咬尾现象。
  2.3管理因素
   饲养员的管理工作不当也是导致咬尾症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仔猪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养好,使其没有吃料、定点排大小便等行为习惯;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做好通风、清理等工作,使得内部环境比较糟糕;再就是组群不合理,比如在同一个群体中有的仔猪比较强壮,有的比较弱小,比较强壮的就会有倚强凌弱的行为,对其产生咬尾行为。
  2.4营养因素
   仔猪本身就存在表达的个体差异,因此其后续的生长发育速度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强大的仔猪往往能多吃多占,弱小的仔猪往往吃得少,因此导致仔猪的营养不够均衡,再就是养殖户自身在日粮的配置上没有按照仔猪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导师日粮营养不够均衡,缺乏某些氨基酸、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从而导致仔猪出现咬尾症。
  2.5疾病因素
   如果仔猪感染体外寄生虫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一些仔猪会通过蹭墙解痒,从而导致皮肤出血,其他仔猪就会攻击皮肤出血的仔猪,导致咬尾现象的发生。再就是一些肠道寄生虫也会夺走仔猪体内的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等,从而导致了咬尾症的发生。
  3仔猪咬尾症的防治
  3.1预防
   3.1.1尽早断尾 断尾能够有效地避免仔猪互相咬尾的情况,因此养殖户应该采取尽早断尾的措施,一般在仔猪出生时,养殖户或者是专门的断尾人员可以用剪钳在尾根1cm处剪断,剪短后需要及时涂碘酊防止感染。除此以外,还应该对1月龄育肥仔猪进行去势手术,通过去势也可以避免猪只之间发生打斗的情况。
   3.1.2改善环境条件 猪舍的环境条件至关重要,养殖户要提高重视,保持猪舍内部的温度、湿度适宜,做好通过、卫生、消毒等工作,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晒等等,遇潮湿、高温天气给仔猪服用防暑降温(如十滴水)、清热凉血的药物,以改善仔猪咬尾情况的发生。
   3.1.3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工作是避免仔猪咬尾症的重要举措,养殖户要树立科学养殖的意识,加强养殖管理。一是要合理组群,即将同窝、同周龄、体重相仿的仔猪放在一起饲养,避免仔猪因陌生的环境或者猪群出现撕咬问题;二是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每栏10~15头即可,而且冬季可密一些,夏季稀一些,按猪只2~3月龄每头占地0.5~0.6㎡的原则进行安排即可;三是要及时安抚新组群的仔猪,已出现应激反应的仔猪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L来缓解其应激症状;四是要放置供仔猪啃咬的器物,可以摆放轮胎、稻草、盐砖等给仔猪一个娱乐的空间,这样可以充分吸引猪只的注意力,使其减少对摆动的尾巴的注意;五是要及时关灯,黑暗的环境也可以降低猪的实现,减少咬尾的情况,而且黑暗也能够促使猪群长时间处于静止休息的状态。
   3.1.4丰富饲料营养 断奶后的仔猪应该确保其日粮营养均衡,尤其是弱小的仔猪还应该着重进行照顾,避免其受到强大的仔猪欺负。在喂养的时候还应该结合不同时期的仔猪需要为其配置或购买满足其需要的饲料,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氧化镁(2kg/t饲料),只有确保营养充足且均衡才能够保障仔猪的体质,使其能够具备较好的抵抗力。饲喂的时间要严格把握,及时饲喂,掌握好用量,避免一次性投喂过多导致饲料浪费。一般在食槽中还剩少量饲料的时候就可以添加饲料,避免仔猪因产生争抢而出现咬尾的情况。在用水上也要注意,有条件的猪舍可以配备自动饮水器,确保用水的干净。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仔猪自身的抵抗力,避免其受到细菌的侵袭[2]。
   3.1.5做好寄生虫防治 仔猪体外与体内寄生虫的发生会导致咬尾症的出现,因此还需要养殖户能够做好寄生虫防治工作,在日常养殖中应做好体内外驱虫工作,定期清理栏舍,避免虫卵影响仔猪。
  3.2治疗
   旦发现有受伤的仔猪应该进行单独圈养,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要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仔猪的伤口,并涂上碘酊防止发炎。有受伤较重的仔猪还应该及时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引起脓肿或脓毒血症。
  4 结语
   综上所述,仔猪咬尾症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以及健康发展,因此广大养殖户要提高重视,综合考虑养殖环境、营养、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加强该病的预防工作,从而保障仔猪的生长,为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单立秋.浅谈仔猪咬尾症[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7):151.
  [2]张宁,杨奇林,孙苗,等.仔猪咬尾症原因与防治[J].农村养殖技术,2012(7):25.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因此,国内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动物的种类和产量越来越多,给畜牧养殖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但畜牧养殖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动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疾病,会造成动物受伤,甚至死亡,进而影响畜牧养殖用户的收益。基于此,本文将从畜牧养殖中动物的常见疾病、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其防
摘要:肉羊产业发展已成为促进新疆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本文从肉羊生产、羊肉市场价格、肉羊产业经营现状对新疆肉羊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制约新疆肉羊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化种植结构、肉羊品种改良、产业资金支持和完善产业链条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新疆肉羊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肉羊产业;新疆;现状;发展对策   肉羊产业不仅是新疆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特色优势产
为掌握甘肃省临洮县及其周边县区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2016—2020年采用局部蠕虫剖检术检查屠宰绵羊18373只,发现绵羊肝片吸虫平均感染率为43.1%,平均感染强度为39.3条。荷虫量1~50条的占感染羊的90.6%,51~100条的占9.3%,101条以上的占0.1%;2018年感染率最高(53.3%),平均感染强度最大(46.5条),与其他年份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9年、2020年感染率仍均维持在47%以上,平均感染强度在42条以上。渭源县平均感染率最高(51.2%),感染强度
摘要:集约化养殖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羊肉产品质量的要求开始逐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养殖场养殖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牛羊饲养管理技术和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目前我国牛羊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冬季疾病主要有风湿症、巴氏杆菌病等,并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牛羊养殖的各种规章制度来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牛羊市场的需求,有效确保牛羊养殖经济效益。本文就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牛羊的饲养管理要点及疫病的防治方法。  关
摘要:肉兔投资少、见效快、肉质柔软、口感好、低脂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海外肉类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每年向美国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兔肉。同时,肉兔主要以草为食,很少食用肉类食物。节约粮食的牲畜类别是解决人与动物之间的粮食竞争的好方法。因此,在当前粮食短缺,育种行业的未来如何发展以及农民如何减轻贫困的情况下,肉兔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肉兔;营养需要;饲养管
为掌握宁乡市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净化效果,2018—2020年在全市开展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共检测1932个牛羊养殖场户,采集牛羊血清样本32356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进行复核。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共检出阳性场户10个(羊场户9个、牛场户1个),平均场户阳性率为0.52%;检出阳性样品82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25%。2018年场户阳性率为1.57%,个体阳性率为0.33%,2019年场户阳性率为0.15%,个体阳性率为0.06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意识到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因为生态鸡的营养价值较高,同时具有丰富的口感,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需要提高生态鸡养殖技术,增强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将生态鸡的经济效益进行最大化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生态鸡养殖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生态鸡;养殖技术;经济效益   生态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将本土鸡或是杂交鸡作为主要饲养主体,实施无害化的养殖模式。利用这种
为研究泄殖腔棉拭子、胎粪、血浆、精液、蛋清等不同检测样品在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实施中的适用性和差异,将不同类型样品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一是将泄殖腔棉拭子与其他样品比对;二是以血浆病毒分离检测结果为基准,将血浆与蛋清、精液样品比对;三是将蛋清与胎粪样品比对。结果显示,泄殖腔棉拭子样品阳性率偏高,各类样品间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无法相互替代。结果表明,不建议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于禽白血病净化监测;为提高净化效率,血浆、精液、蛋清和胎粪样品应在净化检测中联合应用。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加强流通监管以及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实现从养殖到屠宰的全流程监管,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原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系统升级为动物检疫票证电子化系统。针对原出证系统存在的系统架构老旧、数据缺乏关联、数据实时性差等问题,将系统架构由C/S升级为B/S,扩展并增加模块功能,引入数据关联机制,同时新增移动电子出证功能。升级后的新系统自试运行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不仅实现了从养殖到屠宰各环节的全流程监管,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票证时效性。未来,考虑将企业数据纳入系统监管,并将升级后的电子化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牧肉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鸡肉在我国畜牧肉产品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优质鸡肉畜产品的供给离不开肉鸡的科学饲养,如何提高鸡肉品质是现阶段众多肉鸡养殖户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肉鸡养殖中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本文将对肉鸡養殖中饲养管理方式及饲料营养物质对于鸡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介绍,旨在为优质鸡肉的充足供给和我国肉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肉鸡;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