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FoxO1/MnSOD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myaa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细胞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AngⅡ(10–6 mol/L)组(AngⅡ组)、AngⅡ(10–6 mol/L)+白藜芦醇(10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10 μmol/L)组]、AngⅡ(10–6 μmol/L)+白藜芦醇(25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和AngⅡ(10–6 μmol/L)+白藜芦醇(50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50 μmol/L)组]。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细胞直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型利钠肽(ANP)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MnSOD、FoxO1和乙酰化FoxO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irt1与FoxO1的相互结合水平。

结果

AngⅡ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1 971±175)计数·min–1·孔–1比(1 216±136)计数·min–1·孔–1P<0.05],AngⅡ+白藜芦醇(10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和AngⅡ+白藜芦醇(50 μmol/L)组则均明显低于AngⅡ组(P均<0.05),且以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最为显著[(1 374±143)计数·min–1·孔–1]。AngⅡ组心肌细胞直径大于对照组[(29.3±3.2) μm比(19.4±1.8) μm,P<0.05],AngⅡ+白藜芦醇(10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和AngⅡ+白藜芦醇(50 μmol/L)组则均小于AngⅡ组(P均<0.05),且以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最为显著[(20.8±2.1) μm]。AngⅡ组心肌细胞AN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4.4±0.4比1.0±0.1,P<0.05),AngⅡ+白藜芦醇(10 μmol/L)组、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和AngⅡ+白藜芦醇(50 μmol/L)组则均低于AngⅡ组(P均<0.05),且以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最为显著(2.2±0.2)。AngⅡ组心肌细胞MnSOD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心肌细胞MnSOD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则均明显高于AngⅡ组(P均<0.05)。AngⅡ组心肌细胞Sirt1与FoxO1的相互结合水平低于对照组(1.00±0.11比1.63±0.16,P<0.05),而乙酰化FoxO1的表达水平则高于对照组(1.48±0.16比1.00±0.13,P<0.05),而AngⅡ+白藜芦醇(25 μmol/L)组心肌细胞Sirt1与FoxO1的相互结合水平高于AngⅡ组(1.64±0.16, P<0.05),乙酰化FoxO1的表达水平则低于AngⅡ组(0.79±0.07, P<0.05)。

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降低乙酰化FoxO1的表达有关,提示Sirt1可能是治疗心肌细胞肥大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即"三少民族")的高血压患病现状。方法2010年6至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及汉族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9.4%(630/2 146,标化患病率为34.6%),其中,男性为33.8%(359/1 062,标化患病率为39.9%),女性为25.0%(271/1 084
期刊
目的评估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Ⅱ对严重冠心病积极治疗后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现三支病变(合并或不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共2 240例,对其中1 892例进行了积极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uroSCOREⅡ分别计算每例积极治疗患者术后30 d的
期刊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基质及导管消融成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瞻性入选行导管消融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16例,其中男95例、女21例,计算入院时的CHA2DS2VASc评分: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女性各计1分,年龄≥75岁、既往卒中史各计2分。将患者分为CHA2DS2VASc=0、1和≥2分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