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西安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提出将高等院校纳入城市应急避难体系的可能性,并通过对其防灾避难功能的研究,探究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措施及优势,旨在为西安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应急避难;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TU97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引言
在城市中,除了公园以外,高校校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学校的操场、体育馆、校医院及独立的供电供水系统,更能成为灾时的宝贵的救助资源。地震多发的日本,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防灾避难空间体系,体系表明学校是重要的防灾避难场所。“学校是第一避难所”这一理念,在日本已经是家喻户晓。
一、西安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西安市位于渭河强震带的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发生4级以上地震129次,5级以上地震24次。2006年西安地区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2006—2020年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目前西安市已建成的有9处主要应急避难场地(如图1),以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南为主,主要是城市的公园、社区、广场等,一旦发生紧急灾难,这些广场和公园就成为了难民的庇护所。其中有2个一级避难所,可满足受灾群众30天以上的生活,分别是丰庆公园和文景公园,在不改动公园原有设施、也不影響现有公园娱乐的前提下,应急厕所、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水井等设施设计较为合理,例如将应急厕所设置在花架下,紧急时可打开盖板即可使用。
从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来看,西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741.14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而西安市区人口近300万,根据统计,西安市丰庆公园内避难场所占地27 hm?,只可容纳120000余人应急避难,由此数据来看,西安市目前的应急避难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灾难来临时人们避难的需求。《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年—2020年)》中指出:主城区规划避难场所共计479 处;其中一类避难场所21 处;二类避难场所111 处;三类避难场所44处;主城区规划避难场所有效总用地为925.27公顷,满足主城区总人口70%(528.4×70%=369.88万人)避难,约合2.5平方米/人;满足规范标准以及省市发展目标。四类临时避难场所303处。避难场所面积135.04公顷。则总体可达到避难指标2.0平方米/人。其中特别提出了要结合现状,在中小学、大专院校、体育场进行选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二、西安市高等院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分析
(一)西安市高等院校数量及其分布
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大多数在城区分布,一部分学校都设有分校,分布在郊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处于城市边缘的大学被新的开发区域包围,如果能将这些高等院校纳入城市应急避难建设规划中,能有效地填补应急避难体系中的一些空白。
(二)西安市高等院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行性。1、高等院校周边救灾环境。从图2中可看到,西安市高等院校大多分布在城区,城南人口密集区分布相对较多,周边住宅区密集,常住人口达到近万人,灾难来临时可以方便周边群众快速地避难。高等院校通常具有充足的开敞空间,例如大面积绿地、田径场、体育场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校内外人员临时避难场所。同时,学校周围有大型超市、医院、消防站等配套的公共建筑设施,灾时可提供必要的物资、医疗援助等。2、高等院校校园内救灾设施及资源。(1)灾后应急指挥中心。灾害发生后,需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以便统筹区域救灾工作的进行,高等院校具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应急发电站、通信基站等,灾后可以高等院校为中心,指挥各个区域防灾救灾工作。(2)硬件设施。由于高等院校相对独立的特殊性,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救灾设施资源:如停车场、应急发电设备、超市、蓄水池等。校园内大型体育馆、教室等是安置灾民的最佳地点,具备防雨雪、防风的优势;田径场可临时驻扎帐篷作为灾后应急指挥中心安置点;另外足球场可作为临时直升机停机坪,方便物资及时补给。校园内部通道较为宽阔,便于消防车、救护车、医疗队等车辆的顺利通行,同时,高校内较大的储备用房可以用于救灾物资的储存、集散及运输。这些硬件设施的配备可在灾时有力地支持救灾工作。(3)防灾安全知识教育基地及灾后心理援助。高等院校是学术交流的阵地,具有传授知识的使命及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校学生大多数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素质,可作为灾时的骨干成员进行救灾。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站等可建立宣传教育基地,受灾时可以向群众传递受灾信息、救护知识,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及社会秩序的破坏。另外平时在学校寒暑假可组织附近居民进行应急避难演练,提高居民灾害来临时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后群众的心理援助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灾后伤员既要注重治疗,也要注重心理疏导。一次重大灾害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超过10%,焦虑、恐慌、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等很容易导致精神上的崩溃,因此,前期的心理援助至关重要。高等院校一般都配备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平时作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灾时可建立专门的心理救助站,给予受灾群众必要的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胡芸,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上海城市规划,2012(3),132-135.
[2]《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年—2020年)》
[3]苏幼坡.刘瑞兴.防灾公因的减灾功能.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232-235
关键词:高等院校;应急避难;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TU97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引言
在城市中,除了公园以外,高校校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学校的操场、体育馆、校医院及独立的供电供水系统,更能成为灾时的宝贵的救助资源。地震多发的日本,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防灾避难空间体系,体系表明学校是重要的防灾避难场所。“学校是第一避难所”这一理念,在日本已经是家喻户晓。
一、西安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西安市位于渭河强震带的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发生4级以上地震129次,5级以上地震24次。2006年西安地区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2006—2020年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目前西安市已建成的有9处主要应急避难场地(如图1),以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南为主,主要是城市的公园、社区、广场等,一旦发生紧急灾难,这些广场和公园就成为了难民的庇护所。其中有2个一级避难所,可满足受灾群众30天以上的生活,分别是丰庆公园和文景公园,在不改动公园原有设施、也不影響现有公园娱乐的前提下,应急厕所、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水井等设施设计较为合理,例如将应急厕所设置在花架下,紧急时可打开盖板即可使用。
从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来看,西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741.14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而西安市区人口近300万,根据统计,西安市丰庆公园内避难场所占地27 hm?,只可容纳120000余人应急避难,由此数据来看,西安市目前的应急避难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灾难来临时人们避难的需求。《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年—2020年)》中指出:主城区规划避难场所共计479 处;其中一类避难场所21 处;二类避难场所111 处;三类避难场所44处;主城区规划避难场所有效总用地为925.27公顷,满足主城区总人口70%(528.4×70%=369.88万人)避难,约合2.5平方米/人;满足规范标准以及省市发展目标。四类临时避难场所303处。避难场所面积135.04公顷。则总体可达到避难指标2.0平方米/人。其中特别提出了要结合现状,在中小学、大专院校、体育场进行选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二、西安市高等院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分析
(一)西安市高等院校数量及其分布
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大多数在城区分布,一部分学校都设有分校,分布在郊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处于城市边缘的大学被新的开发区域包围,如果能将这些高等院校纳入城市应急避难建设规划中,能有效地填补应急避难体系中的一些空白。
(二)西安市高等院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行性。1、高等院校周边救灾环境。从图2中可看到,西安市高等院校大多分布在城区,城南人口密集区分布相对较多,周边住宅区密集,常住人口达到近万人,灾难来临时可以方便周边群众快速地避难。高等院校通常具有充足的开敞空间,例如大面积绿地、田径场、体育场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校内外人员临时避难场所。同时,学校周围有大型超市、医院、消防站等配套的公共建筑设施,灾时可提供必要的物资、医疗援助等。2、高等院校校园内救灾设施及资源。(1)灾后应急指挥中心。灾害发生后,需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以便统筹区域救灾工作的进行,高等院校具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应急发电站、通信基站等,灾后可以高等院校为中心,指挥各个区域防灾救灾工作。(2)硬件设施。由于高等院校相对独立的特殊性,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救灾设施资源:如停车场、应急发电设备、超市、蓄水池等。校园内大型体育馆、教室等是安置灾民的最佳地点,具备防雨雪、防风的优势;田径场可临时驻扎帐篷作为灾后应急指挥中心安置点;另外足球场可作为临时直升机停机坪,方便物资及时补给。校园内部通道较为宽阔,便于消防车、救护车、医疗队等车辆的顺利通行,同时,高校内较大的储备用房可以用于救灾物资的储存、集散及运输。这些硬件设施的配备可在灾时有力地支持救灾工作。(3)防灾安全知识教育基地及灾后心理援助。高等院校是学术交流的阵地,具有传授知识的使命及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校学生大多数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素质,可作为灾时的骨干成员进行救灾。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站等可建立宣传教育基地,受灾时可以向群众传递受灾信息、救护知识,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及社会秩序的破坏。另外平时在学校寒暑假可组织附近居民进行应急避难演练,提高居民灾害来临时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后群众的心理援助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灾后伤员既要注重治疗,也要注重心理疏导。一次重大灾害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超过10%,焦虑、恐慌、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等很容易导致精神上的崩溃,因此,前期的心理援助至关重要。高等院校一般都配备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平时作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灾时可建立专门的心理救助站,给予受灾群众必要的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胡芸,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上海城市规划,2012(3),132-135.
[2]《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年—2020年)》
[3]苏幼坡.刘瑞兴.防灾公因的减灾功能.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