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对其音乐发展的影响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宗教音乐是能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艺术美学等特色的一种形式。本文选取中国佛教音乐中的古琴曲《普庵咒》和西方教堂音乐中的钢琴曲《平均律NO.1 前奏曲》為例,以对比分析其艺术特色以及文化成因。
  【关键词】中西方;古琴;钢琴;比较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生存环境、历史渊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作为文化代表之一的宗教音乐,也必然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存在不同。
  佛教自公元67年左右传入中国以来,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佛教艺术更是随之兴盛。中国的艺术家在原本的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对佛教艺术进行了一系列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民族特点的佛教艺术。与此同时,佛教的禅宗世界观在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研究佛教艺术对研究中国的文化、艺术的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欧洲人来说,宗教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见到教堂,大多数教堂历史都十分久远。教堂是基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就和中国的寺庙一样。前文已经阐述过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基督教在西方的地位与佛教在中国的地位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通过比较这两种中西方宗教艺术,不难分析出中西方的艺术的特色与文化成因。音乐是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宗教艺术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选取了能代表中国音乐的古琴与能代表西方音乐的钢琴这两种乐器演奏的、具有两种鲜明宗教色彩的曲目《普庵咒》与《平均律NO.1 前奏曲》做比较分析。
  一、两种宗教音乐的价值观
  (一)佛教音乐的价值观
  佛教历来重视用音乐“宣唱法理,开导众生”,提倡音乐在服务佛教教义中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对其宣教、度人、修心之用的倡导,认为“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传道。”这就是说,佛教认为音乐可以表露人的心声,净化人的心灵并起到教诲世人弃恶从善,抚慰众生心灵悲苦的作用。可见,佛教是强调音乐在修行中作用的,即“修身养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佛教也认可了人的“心”与“智”,只要通过修行终有一天能取得成果。
  (二)基督教音乐的价值观
  《圣经》中说人类有“原罪”,但如果你信神,神就可以宽恕你的罪。相信耶稣是为人类洗清原罪、拯救人类,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忏悔、赎罪。基督教强调信者得救,人类只能永远匍匐在神的旨意之下,无法超越它。在基督教里,人就是人,神就是神,人最多只能做到先知的位置,成为神忠实的仆人,人神地位不可逾越,否则就是不敬,会受到神的严酷的责罚。
  由此可见,基督教的教义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与佛教有很大区别。佛教肯定人的心性与才智,强调通过修行就能取得成果;而基督教却是强调人的罪恶,人只有对神虔诚恭敬,才能得到救赎。推论到音乐上,佛教音乐的目的在于开启人的灵智,引导人向神靠拢,使人的神性得到升华;而基督教音乐是为了指引人们忍受苦难,更加虔诚得信奉神,以此得到救赎。
  二、两首宗教音乐的审美与价值取向
  (一)佛教音乐——古琴曲《普庵咒》
  古琴本就是中国本土的传统乐器,平且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与重视。古琴本身就具有“和”“静”“清”等特质,并且被赋予了许多种高尚的品格与精神,这些品格与精神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嵇康在《琴赋》中提到琴材的生长环境、琴的品格、琴人的品格、琴声所传达的精神,其实也是借古琴表达了他自身所追求的品格与精神,但是他为何不是借助其他乐器表达呢?自然是因为他认为只有选择古琴这种乐器才具备他所追求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寄托。范仲淹就在其《与唐处士书》中也表达了他对古琴的感悟,他如此写道:“ 清厉而弗静,其失也躁;和润而弗远,其失也佞。弗躁弗佞,然后君子,其中和之道欤?”也正是表达了“和”“静”“清”等美学思想,是我国自古以来所追求的“中正之道”“修身养性”的体现。
  由于古琴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质,古琴曲《普庵咒》除了拥有“和”“静”“清”等特点,还具有着佛教音乐所特有的宗教气氛,演奏时听者会有古雅、清净、庄严、肃穆之感,曲调优美且深沉,能使人沉浸于光明祥瑞、清净安宁、庄严肃穆的情感之中,收摄浮躁涣散的心神,从而引发出潜移默化的宗教体验。我国古代对《普庵咒》的题解也不在少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伯牙心法》 :“按斯曲即普庵禅师之咒语,后人以律调拟之也。盖缘梵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音,亦有其字。华书惟琴谱有之。故七音韵鉴,出自西域,应琴七弦,斯之所由出也。昔作僧梵于给园,今付徽音于百衲;瞿云氏所误用调狂象、制毒龙者,兹可以舞鹤而驯雉矣。虽儒释固自异源,而音韵微有真契,聊寄一时之笑傲云耳。知音者其辩之。”《枯木禅琴谱》 :“即释谈章也。后人为分为二曲,本梵呗之歌,谱入琴操。其音节溜亮有驯狂象、制毒龙之意。”其中“调狂象、制毒龙”说的正是佛教所追求的驱邪祟、净化身心的作用。古琴曲《普庵咒》是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地人相互的交融,令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似乎在与天地对话、在与高僧、佛祖对话,这也正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写照,也是我国古代历来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美学思想。
  顾玉成在《百瓶斋琴谱》之《普庵咒》序这样写到:“音节圆融和雅,浏亮畅达,绝无丝毫瞧乐急促猛烈粗历之气。妙手来,诚能使人心平气和,镯忿寡欲,生观喜心,生清净心,不鱼山间梵也。”说的正是我们可以从这首琴曲中体会到在文人们想要达到和追求的艺术境界。
  《普庵咒》不仅是中国文人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间沟通的桥梁,更表达出了人们对绝对精神的赞美与向往。它用极为单纯的曲调及手法,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畅达的、直通心灵的宗教情感,已经成为文人们抒发某种心境的特殊语言。可以说《普庵咒》一曲记载了中国历代文人及古今琴人的一种不变的宗教情感追求,历经四百年风雨而不衰。   杨春薇在其《〈普庵咒〉研究》一文中经过研究发现了《普庵咒》原本是一首南宋佛教寺院吟唱曲调,到了明代发展成了文人琴曲,以至今天在各民间音乐和琴人中仍经久不衰,她说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实际上正是中国历来追求的“美”,也是儒释道三家重要思想的体现。
  (二)钢琴曲——《平均律NO.1 前奏曲》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的代表,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甚至有“乐器之王”之美称,本文选取钢琴曲作为西方音乐的代表是十分合适的。
  由于西方文化的特质,钢琴与古琴本就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音色上,还表现在音乐的语言形式上。古琴的音色温润内敛,而钢琴的音色是华丽绽放的;古琴曲自在洒脱,而钢琴曲具有严格的结构与规则;钢琴追求的是清晰明快的颗粒性,而古琴的韵味来自于“音腔”。这些无不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着密切关联,中国人是偏向于感性的,而西方人注重理性。
  西方音樂是从基督教圣歌开始起步,中世纪时期,大多数音乐创作都是旋律单调的圣歌。直到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巴赫总结了前人传统并对圣歌加以革新,因此被称之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巴赫处于巴洛克时期,他的音乐必然会收到时代热潮的影响,因此他所创作的很多曲目都属于教堂音乐,以圣歌为主,带有浓厚的宗教情感。 《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巴洛克时期钢琴家、作曲家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必然受到这个时代热潮的影响,几乎《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每一首曲子都带有宗教色彩。除此之外,巴赫还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的音乐表达的更多的是对上帝的信仰,表现的是世界圆融和谐存在的意义。巴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的恩赐,音乐也是上帝赐予的圣物。因此,音乐是与上帝对话,是通往天堂的云梯。所以,音乐的全部意义在于对上帝的赞美和感恩,通过这种隐蔽的理性方式来感觉上帝的存在。
  《平均律NO.1 前奏曲》是为天主教代表歌曲《圣母颂》作为伴奏的,《圣母颂》作品始终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使我们如同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则精美绝伦,集纯洁、宁静、明朗于一身,满怀美好的期盼,以这样一首乐曲作为《圣母颂》的伴奏,确实是恰如其分。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首《平均律NO.1 前奏曲》结构规整,采用琶音形式的织体,并以此贯穿全曲。节奏上几乎没有变化,分解和弦在每一小节都反复出现一次(除了终止)。全曲无明显的旋律,和声节奏保持一小节使用一个和弦,乐曲使用的和弦及和弦序进关系属共同手法时期的类型,即以三度叠置的自然音体系上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并采用强功能根音序进关系,外音使用在乐曲中不多见。这种严谨的结构,正是西方人理性的体现。
  纵观西方的音乐发展,无可否认是起源于宗教的文明,虽然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性素得到了充分提倡并展现出来,神化的色彩逐渐在音乐作品中淡化,但这也正是说明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是基于文化思潮等时代因素的。
  三、结语
  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造成的,这实际上和地理历史也脱不了关系,这就是不同文化差异的成因。
  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文化不同,人类在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上也都有所不同,但也是不谋而合之处的。纵观历史的发展,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宗教文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宗教早在哲学与科学这两门学科之前就已经世界上存在并演化。黑格尔曾说:“艺术的起源于宗教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选取中西方两种宗教音乐来研究,能十分清晰的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形态和思想。音乐是能反映情感的,在比较中西方文化时,将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来学习研究,了解音乐背后引申的文化内涵,寻觅两种宗教音乐呈现的不同取向,让我们对两种宗教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在当今世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历史趋势,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才有益于当今社会的艺术文化发展。
  作者简介:刘泠然(1993—)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音乐美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发现自己不够好的地方,理清思路总结自己的教学优势所在,从而扬长避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成从学科专业人员向学科教学专业人员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生命力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前行,通过反思不断成长。  【关键词】音乐唱游课;教学反思;音乐欣赏;课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社会,“全
期刊
【摘要】金伟、郭琴星的音乐会,展现了秦派二胡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创作上结合当代多元审美要素推陈出新,一方面在演奏技法上吸收小提琴演奏技术博采众长。这场音乐会体现出这一流派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和求变精神,并显现出秦派二胡艺术未来发展的新趋向。  【关键词】金伟;郭琴星;秦派二胡;陕西风格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看完“金伟、郭琴星原创作品展演暨郭琴星二胡独奏音乐会”
期刊
【摘要】优化反思是指音乐教师在平时记录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对之进行整理和深入思考,以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优化;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反思能力是新课改提出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作为小学教育一线的音乐教师,一般在学校里每天任教的课时较多
期刊
【摘要】在目前我国的声乐艺术中,技术和个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声乐艺术的关键性元素。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还没有充分掌握演唱和个性的平衡,使得最终声乐教学的效果也不高。本文先明确了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并从突出高校声乐教学特色、坚持本土化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三个方面,综合全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显著提高了声乐教学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声乐艺术;声乐教学;教学改革;教
期刊
【摘要】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是新世纪对声乐表演人才的更高要求,声乐表人才不能单纯的停留在以往的、戏曲表演与歌唱结合的能力,还应该紧扣“复合”二字区分于普通的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本文结合音乐作品《黄河渔娘》,就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培养加解析,意图增强声乐表演专业学生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  【关键词】复合型;声乐表演;音乐作品;艺术处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从经验上看,将音乐人类学应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当中,不仅仅要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而且应当更加深入地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教学。尤其是每一名教师都不应当忘记,让学生学习音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多元与民主的意识。  【关键词】中小学;学音乐教育;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就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可以将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分成三个阶段:  一、初级阶段——1980年至1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一直以来让许多一线教师为之费解:如何让一部看起来离小学生较远的音乐作品深入人心;如何让一堂以“听”为主的音乐课层次清晰;如何让欣赏教学在你的设计中富有灵魂……笔者认为,做完“作品分析”的功课后,寻找并发现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来支撑起课的构架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听课学习及教学实践中,筆者经常可以发现综上所述“一以贯之”的主线意识在欣赏教学中发挥的魅力,让欣赏课充满生机。  
期刊
【摘要】“中原经济区”地处于我国中心地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原微天下之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及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时就有二十多个王朝建都于中原,从而变得出“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由此可见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所占地位举足轻重。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明历经多少沧桑岁月,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在岁月长河中被侵蚀,唯有中华文明在悠长历史岁月之中传承下来。  【关键词】民间舞蹈;“火
期刊
【摘要】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研究。任何学科都需要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因为历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可以减少对学科知识及事件的偏见,可以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是由孙悦湄、范晓峰所著,该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近现代的声乐艺术,即对1840年至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声乐艺术进行梳理及研究。该书从横向与纵向、历时与共时、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对这
期刊
【摘要】口述史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方法,对于研究民间戏曲历史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与皮影戏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存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直至今日环县道情皮影仍然活跃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有着独特的风格及价值,可以说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口述史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在很多学科中。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口述史在环县道情皮影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口述史;民间戏曲;环县道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