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研究。任何学科都需要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因为历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可以减少对学科知识及事件的偏见,可以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是由孙悦湄、范晓峰所著,该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近现代的声乐艺术,即对1840年至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声乐艺术进行梳理及研究。该书从横向与纵向、历时与共时、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进行研究与剖析,清晰透彻、简明丰富,既有充实的史料又有翔实的论证。
【关键词】书评;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研究。任何学科都需要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因为历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可以减少对学科知识及事件的偏见、可以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参考。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味着历史和当下生活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音乐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丰富着文化、又传承着文化。原始的音乐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它承载着祭祀、求雨、祝祷、教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如果按体裁种类划分,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仪式音乐等,真可谓“弦歌遍地、乐声彻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音乐的发展越来越繁盛,分科也越来越明确,到了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战争状态和殖民统治,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形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西化盛行,西乐东渐下的声乐艺术打破了固有的模式,有了全新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是由孙悦湄、范晓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也是宁波大学人文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根据共识的史学传统时段划分方法,1840年至1919年被称为是近代史;1919年至1949年被称为现代史;1949年以后被称为当代。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近现代的声乐艺术,所以著者是对1840年至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声乐艺术进行梳理及研究,当然,时间的划定只是一个相对并模糊的概念,研究并不是准确到1840年始、1949年止。在这一百多年的声乐发展历程中,著者将传统声乐形态视为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产生之基础;将西方基督教音乐(声乐形态)的传入视为诱因;将学堂乐歌视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将此时的专业声乐教育视为观念渐变和学科定位与创立的具体实践尝试;将外国声乐艺术家的演出实践活动视为学科开创的刻意探索;将群众性声乐歌唱活动视为基础性的有力推动;将我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创作视为学科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原动力。本书从横向与纵向、历时与共时、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进行研究与剖析,清晰透彻、简明丰富,既有充实的史料又有翔实的论证。
全书由八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概述;第二章,西方声乐艺术的传入及其影响;第三章,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学堂乐歌;第四章,声乐教育的兴起——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1919-1937);第五章,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第六章,抗战时期国统区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第七章,解放区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第八章,流行歌曲与作品创作。
著作开篇,作者用一章的篇幅,简明扼要地梳理了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形态。“声乐”一词是舶来品,它是在近代才传入我国的。在古代,我国声乐和器乐统称为“乐”,在具体声乐形态上又有“民歌”“相和歌”“短箫铙歌”“琴歌”“吴哥西曲”“诗唱”“词乐”“戏曲”等演唱形式。给我国古代人声演唱的不同形态样式冠以“声乐”这一概念,超越了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时空关系,不得不说,此为作者的大胆提法。第二章内容为“西方声乐艺术的传入及其影响”。19世纪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清政府的大门,带有西方殖民主义扩张与侵略性质的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以宗教为目的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从音乐角度来看,基督教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教堂音乐(唱诗班)和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自1840年后,以西方基督教布教而开始的歌唱方式、音乐理论、乐器演奏以及西式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已经开始以“点”的存在方式散布于我国沿海各个主要城市之中,而目前国内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西方现代音乐教育(以声乐为主)在中国首次出现时1842年。由于基督教赞美诗的演唱与影响,一部分中国民众对西方声乐艺术有了最初认同,是国人对西方美声唱法从“蛮夷之术”到“求知”的一个转折,由此西方美声唱法逐步开始影响国人对歌唱所持有的固有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之成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本书第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了三个在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声乐现象——学堂乐歌、声乐教育、中国艺术歌曲。一、学堂乐歌是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目前,学界对学堂乐歌概念的指称是约定俗成的,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唱歌文化。当然,广义的学堂乐歌是指自1840年之后,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兴办教堂、组建唱诗班或开设教会学校而兴起的音乐教学活动。学堂乐歌的产生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而且有着明显的外力作用,这个外力就是西方基督教赞美诗的影响。那么,学堂乐歌所建立起来的歌唱文化不仅在学校音乐教育历史上成为新的开端,同时也为我国新音乐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堂乐歌的出现带动了诸如歌唱观念、歌唱教学方法、声乐作品创作实践活动等的不断深入。二、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育。本章内容分为四节:音乐社团与声乐教育;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专业声乐教育;其他学校中的声乐教育;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基本特征。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是最早开设专业声乐课的大学音乐社团之一,在北大传习所里,“中西兼顾与融合”是其核心音乐发展观念,将传授西洋音乐与中乐的发扬光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还有上海中华美育会、西乐社与爱美乐社、春蜂乐会、乐艺社、歌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北京乐友社、国乐改进社等,各个社团的声乐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声乐教育的发展。至1927年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专业音乐学校——国立上海音专成立,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高等音乐学府的历史。在第二节里,主要从师资队伍、优秀声乐专业学生、声乐表演实践活动对当时国立上海音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等19所专业声乐教育机构。在本章的最后一节著者总结了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专业声乐教育之先河、以“国民与社会教育”为己任的办学指导思想、“兼收并蓄”之办学理念及“中西融合”之教学实践。三、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室内声乐体裁,它在各国的叫法不尽相同,在德国叫Lied,在法国叫chanson,在俄罗斯叫 романc,它的主要特征是:詩与音乐的有机契合、精致的结构与布局、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表现内容及着力追求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我国艺术歌曲的产生是受到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当时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寻求教育救国途径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吸取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兼学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由此展开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之实践,代表人物有青主、赵元任、萧友梅、黄自、易韦斋、龙榆生、韦翰章等。他们在当时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丰富了我国声乐演唱曲目,有些作品时至今日都是很好的声乐教学及舞台表演曲目。
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写作了抗战时期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在国统区的许多主要城市时常举行抗战歌咏活动,虽然说抗战歌咏活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声乐艺术,但是整个抗战的进程把唱歌这种大众熟知且易行的方式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歌唱实践角度看,它也大大地拓宽了受众群体的范围。在第六章第二、三节中,著者详细的介绍了国统区学校的声乐教育,包括专业院校、综合艺术院校及声乐教师。第四节则介绍了国统区的声乐作品创作,它们包括抗战歌曲、抒情歌曲、合唱作品、歌剧与音乐剧创作,并用小篇幅介绍了抗战胜利之后的音乐社团与专业学校。第七章为解放区的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著者仍然是循着群众歌咏活动、解放区学校声乐教育、解放区声乐作品创作来写作的。
全书的最后一章是流行歌曲与作品创作。我国的流行歌曲发端与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的上海,虽然流行歌曲在当时并不是主流,但著者并没有忽视它。在本章中著者简单地介绍了流行歌曲的兴起及沦陷区学校声乐教育与主要作曲家、作品。
《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属于断代史,详述了近现代中国声乐的发展历程。本书在史料搜集方面做到了尽可能的全、准、细;在编排体例上尽量按事件发展顺序叙述,但同时又注意到个别特例的论述。可以说本书适合每一位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仔细研读,为声乐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中国声乐史读物。
作者简介:线颖莹(1980—),女,汉族,吉林白山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从事声乐艺术论研究。
【关键词】书评;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研究。任何学科都需要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因为历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可以减少对学科知识及事件的偏见、可以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参考。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味着历史和当下生活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音乐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丰富着文化、又传承着文化。原始的音乐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它承载着祭祀、求雨、祝祷、教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如果按体裁种类划分,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仪式音乐等,真可谓“弦歌遍地、乐声彻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音乐的发展越来越繁盛,分科也越来越明确,到了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战争状态和殖民统治,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形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西化盛行,西乐东渐下的声乐艺术打破了固有的模式,有了全新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是由孙悦湄、范晓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也是宁波大学人文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根据共识的史学传统时段划分方法,1840年至1919年被称为是近代史;1919年至1949年被称为现代史;1949年以后被称为当代。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近现代的声乐艺术,所以著者是对1840年至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声乐艺术进行梳理及研究,当然,时间的划定只是一个相对并模糊的概念,研究并不是准确到1840年始、1949年止。在这一百多年的声乐发展历程中,著者将传统声乐形态视为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产生之基础;将西方基督教音乐(声乐形态)的传入视为诱因;将学堂乐歌视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将此时的专业声乐教育视为观念渐变和学科定位与创立的具体实践尝试;将外国声乐艺术家的演出实践活动视为学科开创的刻意探索;将群众性声乐歌唱活动视为基础性的有力推动;将我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创作视为学科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原动力。本书从横向与纵向、历时与共时、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进行研究与剖析,清晰透彻、简明丰富,既有充实的史料又有翔实的论证。
全书由八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概述;第二章,西方声乐艺术的传入及其影响;第三章,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学堂乐歌;第四章,声乐教育的兴起——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1919-1937);第五章,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第六章,抗战时期国统区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第七章,解放区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第八章,流行歌曲与作品创作。
著作开篇,作者用一章的篇幅,简明扼要地梳理了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形态。“声乐”一词是舶来品,它是在近代才传入我国的。在古代,我国声乐和器乐统称为“乐”,在具体声乐形态上又有“民歌”“相和歌”“短箫铙歌”“琴歌”“吴哥西曲”“诗唱”“词乐”“戏曲”等演唱形式。给我国古代人声演唱的不同形态样式冠以“声乐”这一概念,超越了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时空关系,不得不说,此为作者的大胆提法。第二章内容为“西方声乐艺术的传入及其影响”。19世纪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清政府的大门,带有西方殖民主义扩张与侵略性质的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以宗教为目的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从音乐角度来看,基督教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教堂音乐(唱诗班)和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自1840年后,以西方基督教布教而开始的歌唱方式、音乐理论、乐器演奏以及西式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已经开始以“点”的存在方式散布于我国沿海各个主要城市之中,而目前国内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西方现代音乐教育(以声乐为主)在中国首次出现时1842年。由于基督教赞美诗的演唱与影响,一部分中国民众对西方声乐艺术有了最初认同,是国人对西方美声唱法从“蛮夷之术”到“求知”的一个转折,由此西方美声唱法逐步开始影响国人对歌唱所持有的固有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之成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本书第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了三个在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声乐现象——学堂乐歌、声乐教育、中国艺术歌曲。一、学堂乐歌是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先声。目前,学界对学堂乐歌概念的指称是约定俗成的,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唱歌文化。当然,广义的学堂乐歌是指自1840年之后,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兴办教堂、组建唱诗班或开设教会学校而兴起的音乐教学活动。学堂乐歌的产生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而且有着明显的外力作用,这个外力就是西方基督教赞美诗的影响。那么,学堂乐歌所建立起来的歌唱文化不仅在学校音乐教育历史上成为新的开端,同时也为我国新音乐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堂乐歌的出现带动了诸如歌唱观念、歌唱教学方法、声乐作品创作实践活动等的不断深入。二、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育。本章内容分为四节:音乐社团与声乐教育;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专业声乐教育;其他学校中的声乐教育;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基本特征。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是最早开设专业声乐课的大学音乐社团之一,在北大传习所里,“中西兼顾与融合”是其核心音乐发展观念,将传授西洋音乐与中乐的发扬光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还有上海中华美育会、西乐社与爱美乐社、春蜂乐会、乐艺社、歌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北京乐友社、国乐改进社等,各个社团的声乐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声乐教育的发展。至1927年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专业音乐学校——国立上海音专成立,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高等音乐学府的历史。在第二节里,主要从师资队伍、优秀声乐专业学生、声乐表演实践活动对当时国立上海音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等19所专业声乐教育机构。在本章的最后一节著者总结了近现代学校声乐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专业声乐教育之先河、以“国民与社会教育”为己任的办学指导思想、“兼收并蓄”之办学理念及“中西融合”之教学实践。三、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室内声乐体裁,它在各国的叫法不尽相同,在德国叫Lied,在法国叫chanson,在俄罗斯叫 романc,它的主要特征是:詩与音乐的有机契合、精致的结构与布局、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表现内容及着力追求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我国艺术歌曲的产生是受到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当时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寻求教育救国途径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吸取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兼学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由此展开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之实践,代表人物有青主、赵元任、萧友梅、黄自、易韦斋、龙榆生、韦翰章等。他们在当时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丰富了我国声乐演唱曲目,有些作品时至今日都是很好的声乐教学及舞台表演曲目。
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写作了抗战时期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在国统区的许多主要城市时常举行抗战歌咏活动,虽然说抗战歌咏活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声乐艺术,但是整个抗战的进程把唱歌这种大众熟知且易行的方式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歌唱实践角度看,它也大大地拓宽了受众群体的范围。在第六章第二、三节中,著者详细的介绍了国统区学校的声乐教育,包括专业院校、综合艺术院校及声乐教师。第四节则介绍了国统区的声乐作品创作,它们包括抗战歌曲、抒情歌曲、合唱作品、歌剧与音乐剧创作,并用小篇幅介绍了抗战胜利之后的音乐社团与专业学校。第七章为解放区的声乐教育与创作实践活动,著者仍然是循着群众歌咏活动、解放区学校声乐教育、解放区声乐作品创作来写作的。
全书的最后一章是流行歌曲与作品创作。我国的流行歌曲发端与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的上海,虽然流行歌曲在当时并不是主流,但著者并没有忽视它。在本章中著者简单地介绍了流行歌曲的兴起及沦陷区学校声乐教育与主要作曲家、作品。
《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属于断代史,详述了近现代中国声乐的发展历程。本书在史料搜集方面做到了尽可能的全、准、细;在编排体例上尽量按事件发展顺序叙述,但同时又注意到个别特例的论述。可以说本书适合每一位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仔细研读,为声乐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中国声乐史读物。
作者简介:线颖莹(1980—),女,汉族,吉林白山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从事声乐艺术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