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DV》:今年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成年之年,这18年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和收获?
王宜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是影视艺术学院和北师大校方共同坚持的结果。1993年,中国电影处于历史上最低谷的时候,来自学院的声音就开始出现了。一开始各界对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缺乏了解,怀疑它能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结果没想到可以持续这么久,直到现在的第18届,已经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之所以可以有今天的成就,一个动力是来自北师大师生的坚持,还有一个就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青年电影人的持续关注,做了很多很实际的事情。比如说关注中国电影,可以比较一下国内各个电影展,我们关注的影片除了政府支持、市场大片之外,我们关注很多中小成本影片、艺术电影、青年电影,很多成熟的电影人的第一个奖都是在我们这里获得的。比如说陆川、霍建起,现在都是国际级的导演,他们都是从电影节开始走向公众视野的。我们也不断在扩展内容,除了国产电影,还有大学生,还有学术性的活动,一个很大的平台,包括国产电影评奖、展映、国际电影的展映和交流。所以这个影响是逐渐地做出来的。
大众DV: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年轻导演的创作和发展都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王宜文:我们起的主要的作用,是给予他们的创作与鼓励。而那些青年导演之所以会看重这个电影节,这个奖项,是因为他们看重其背后的观众和评委群体。作为中国最具文化素养的代表,这些来自高校、学院、学界、知识群体的认可,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信心也是很大的鼓励。尤其在这些青年电影人的电影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个很大的激励。而且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来自青年观众群的认可。这就是为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会成为国内一个很重要的学生电影节的原因。
大众DV:大学生电影节的选片标准是什么?获奖的影片和青年电影人会从中获得什么收益?
王宜文:大学生电影节的宗旨是“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这基本上就是选片原则。遴选入围的影片肯定是该年度最优秀的影片,大学生电影节有其包容性,主旋律电影,有特色的商业大片,艺术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等都在选片之列,而且每年的入围影片构成基本上就是这几类。其中,我们尤其注重对青年作品的发掘和支持,这是大学生电影节所特有的。
大众DV:作为学院派的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是否考虑过与市场接轨?比如开辟影片的版权交易平台?
王宜文:大学生电影节一直在不断生长,开拓新的领域。最早是单纯的国产电影评奖,现在已经有大学生原创作品大赛/DV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外国电影展映单元,以及大量的学术活动等。所以,现在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平台,起着多方位/多层次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电影节也不可能,也不应该不尊重自己的定位,无限制地延伸领域,而版权交易平台或许并非大学生电影节必须选择。虽然我们也保持开放心态,欢迎社会各界与大学生电影节合作,但与市场接轨也是慎重的,独立公正和品牌的信誉度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每年大学生电影节以极少的投入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
大众DV:您认为青年导演在拍摄中小成本影片时应当注意什么?
王宜文:国内中小成本影片数量多,但大部分质量粗糙,艺术品质堪忧。青年导演在拍摄中小成本影片时,我认为,首先要有艺术的虔敬之心,认认真真地从事这一行业,特别是刚刚踏入这一行业的时刻,应该对电影保持足够的专业真诚,并且应该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训练。现在,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如果不是拍摄那些特别敏感的题材,制作一部影片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我甚至认为,中国内地是世界上每年涌现最多处女作导演的地方,制片和审查环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严苛,我认为甚至过于轻松,一些质量粗糙的作品竟然也可以通过审查。所以,对于青年导演来说,不是能不能拍片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有没有能力拍片,拍片时是否有足够的真诚。投机和缺乏耐心的人是没有前景和希望的。
[责任编辑:石文燕]
王宜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是影视艺术学院和北师大校方共同坚持的结果。1993年,中国电影处于历史上最低谷的时候,来自学院的声音就开始出现了。一开始各界对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缺乏了解,怀疑它能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结果没想到可以持续这么久,直到现在的第18届,已经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之所以可以有今天的成就,一个动力是来自北师大师生的坚持,还有一个就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青年电影人的持续关注,做了很多很实际的事情。比如说关注中国电影,可以比较一下国内各个电影展,我们关注的影片除了政府支持、市场大片之外,我们关注很多中小成本影片、艺术电影、青年电影,很多成熟的电影人的第一个奖都是在我们这里获得的。比如说陆川、霍建起,现在都是国际级的导演,他们都是从电影节开始走向公众视野的。我们也不断在扩展内容,除了国产电影,还有大学生,还有学术性的活动,一个很大的平台,包括国产电影评奖、展映、国际电影的展映和交流。所以这个影响是逐渐地做出来的。
大众DV: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年轻导演的创作和发展都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王宜文:我们起的主要的作用,是给予他们的创作与鼓励。而那些青年导演之所以会看重这个电影节,这个奖项,是因为他们看重其背后的观众和评委群体。作为中国最具文化素养的代表,这些来自高校、学院、学界、知识群体的认可,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信心也是很大的鼓励。尤其在这些青年电影人的电影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个很大的激励。而且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来自青年观众群的认可。这就是为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会成为国内一个很重要的学生电影节的原因。
大众DV:大学生电影节的选片标准是什么?获奖的影片和青年电影人会从中获得什么收益?
王宜文:大学生电影节的宗旨是“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这基本上就是选片原则。遴选入围的影片肯定是该年度最优秀的影片,大学生电影节有其包容性,主旋律电影,有特色的商业大片,艺术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等都在选片之列,而且每年的入围影片构成基本上就是这几类。其中,我们尤其注重对青年作品的发掘和支持,这是大学生电影节所特有的。
大众DV:作为学院派的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是否考虑过与市场接轨?比如开辟影片的版权交易平台?
王宜文:大学生电影节一直在不断生长,开拓新的领域。最早是单纯的国产电影评奖,现在已经有大学生原创作品大赛/DV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外国电影展映单元,以及大量的学术活动等。所以,现在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平台,起着多方位/多层次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电影节也不可能,也不应该不尊重自己的定位,无限制地延伸领域,而版权交易平台或许并非大学生电影节必须选择。虽然我们也保持开放心态,欢迎社会各界与大学生电影节合作,但与市场接轨也是慎重的,独立公正和品牌的信誉度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每年大学生电影节以极少的投入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
大众DV:您认为青年导演在拍摄中小成本影片时应当注意什么?
王宜文:国内中小成本影片数量多,但大部分质量粗糙,艺术品质堪忧。青年导演在拍摄中小成本影片时,我认为,首先要有艺术的虔敬之心,认认真真地从事这一行业,特别是刚刚踏入这一行业的时刻,应该对电影保持足够的专业真诚,并且应该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训练。现在,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如果不是拍摄那些特别敏感的题材,制作一部影片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我甚至认为,中国内地是世界上每年涌现最多处女作导演的地方,制片和审查环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严苛,我认为甚至过于轻松,一些质量粗糙的作品竟然也可以通过审查。所以,对于青年导演来说,不是能不能拍片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有没有能力拍片,拍片时是否有足够的真诚。投机和缺乏耐心的人是没有前景和希望的。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