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家庭社会怎样发展,关键看孩子怎么教育。以往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占了主要的作用,老是成了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社会大发展和父母知识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孩子从学校老师获得的知识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少了,而可通过家庭以及社区等渠道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信息。要使孩子健康积极向上发展,学校、家庭、社区这三者之间必须形成联动机制,对孩子都起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广大偏远乡村,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人们知识文化的不足以及经济的落后,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显得尤为不足,促进农村三结合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 社区教育 发展
前言
199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执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加强与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等一系列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了明确的要求。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三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发达、多元价值观充斥我们社会的今天,孩子在学校接受到的学习已经远不及家庭、社区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忽视了社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良好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的乡镇。
本地区基本情况概述
营山县柏林乡位于四川营山县最北边,北邻仪陇县立山镇(阳通乡),西靠仪陇县板桥乡,东部和南部分别与县内的合兴乡、孔雀乡相连。乡政府驻地柏林场距县城86公里,是距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加之道路非常之差,到县城得3个多小时车程,与外界相对较封闭。海拔高度354米,面积30.61平方公里。柏林乡辖11个村,人口1.3万余人,乡完小在校学生人数700余人。由于交通的限制,当地主要靠劳务输出创收,年劳务输出达1800人次,所以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家庭对于小孩的教育虽说也是日益关心,但囿于父母外出,老年人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小孩儿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相对匮乏很多,反而会受到社区的一些不良影响。现如今全国加快新农村建设,已经是很多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地虽然也在政府的规划下建设了新农村社区,但是农村社区也大部分仅有老年人和孩子留守,没有多少有知识文化的年轻人在家里,所以也形成不了学习型的社区和家庭。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1)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结合整体联动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区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这三者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学校、家庭、社区各方面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构建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积极向上发展,争取到最佳教育效果。
毋庸置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社区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是优先于学校、社区教育的,孩子首先会从家庭教育中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知识,这些在他们进入学校之前就通过家庭教育所获得,并且在整个人生阶段都会从家庭学习到各项知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導作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和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通过加强校外社区教育的正确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会对学校教育起到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2)三结合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抓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同时以开展教育和训练活动为载体搞好德育教育。学校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家长就要训练孩子用“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教孩子待人接物的礼仪,告诉他应该使自己成为彬彬有礼、文明大方、很有风度的好孩子。
其次,要抓好学习方面的配合。
在这方面许多家长都很重视,积极配合老师抓好孩子的预习、复习、作业等;在家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孩子智力发展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课外读物等。我利用“家校联系卡”每天给家长写短信,通告作业内容以及学生的校表现,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请家长配合学校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
再次,要抓好身体素质的培养。
身体是本钱,做父母的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但大多局限在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上,仅仅满足孩子的食物需求是不够的,还应抓好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锻炼。如每天带着孩子跑步,和孩子一同学习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总之,孩子要全面、健康的成长,家庭配合是很重要的。
最后,要抓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起来,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日益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班曾经有一个叫丁勇文的同学,他非常用功,成绩也不错,但当他成绩出现起伏时,他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如摔笔、踢桌子、撕卷子等,他的行为不但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到老师讲课和同学的学习。针对他的问题,我和他妈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不但在学校表现反常,回到家也不吃不喝,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和他妈妈一起研究了对他心理教育的方法,通过疏导、鼓励、教育,使他走出了误区。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在当地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在乡村孩子中占据大部分比比例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在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中都是由这三类人群所组成。2015年6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对于主要以输出劳务创收的柏林乡来说,留守儿童自然不在少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观察,基本上留守儿童较差,与家长联系也越少的学习成绩也越见差,成绩比较好的一般都是父母在家,平时对孩子也很关心的。
(2)农村家庭的不稳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农村家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家庭出现不稳定现象,儿童本该处在温暖的家庭中成长,这个时候家庭如果出现不稳定,那么对儿童的心理上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不能积极面对,甚至出现一些心理疾病。
(3)学校教师资源匮乏,教师流动严重
农村学校由于各种资源的短缺,很多教师不愿意把自己奉献在这些地方,所以导致教师资源匮乏,特别是优秀教师很难在农村学校长期任教。引进的年轻教师也由于各种原因而只是把农村任教作为暂时发展的跳板,短时间内就又会离开,这样以来,到学校任教的老师短时间也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几乎每年都在更换老师,导致每年都是陌生的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适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社区在教育中的作用微弱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其一,表现是不重视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二,学校个别教师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德、体和智能培养,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其三,有些社会教育机关把不好关,通过宣传媒体对青少年进行的影响的反面的,如影视、书刊经常出现一些不利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腐蚀了青少年,正面教育的作用被反面影响冲击了、削弱了。其四,社会效应机构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不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场地出租,减少了教育活动场所。
(5)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缺乏联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出现脱节的现象。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表现的特点是重智轻德不能全面培养子女,甚至有的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教育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在当地的发展之路
(1)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家庭、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这孩子的发展,然而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的话,那么年轻人就会大量外出打工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普遍出现老年人带着孙子,更有甚者老年人带着重孙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为家庭带来了各种不稳定因素。所以只有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家里就能有足够的经济收入,那么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就大量的减少,家庭、社区的不和谐因素也大量減少,便会在和谐稳定中发展。
(2)增加教育投入,建设学习型社区、家庭
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城市综合改革试验中,社区教育工作应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综合改革发展规划中。如北京市西城区已经把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社会综合试验区规划中,并把“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作为规划中的一项任务,提出以大教育思想指导社区教育,以社区为载体,以促进“双向服务”,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社区教育组织管理者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和健全机制,把各种资源充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起来,使社区内的各种家庭、邻里街区、企业、学校,文化体育场地、自然人文景观,承载包容着丰富的现代文化生活及科技知识内涵,成为社区教育活动最坚实可用的活动场地和有效载体。
(3)加强学校师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的良好发展
农村学校应该加大投资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师资到学校从事中长期教育事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社区以及家庭教育的建设中去,发挥好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孩子接受到更加良好全面的教育。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联动
按需进行校访和家访。家长可以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当面商讨教育对策。老师也可以到学生家访问,家访时,老师可看到学生的家境和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从而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家访交流直接,能加深师生的情感和了解,但是假如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告状,那么会受到学生的反对,其结果将造成三方关系的紧张,从而抵消效果。因此,此类方法的成功度在于访的实质性内容和艺术性方法。电话是现今生活中非常方便的通讯工具,家校联系可随时采用这种方法。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出席运动会、观看节日表演等。家长可从活动中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更主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别的孩子的情况,从而看出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既有承接性,更有双面性。在现代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孩子们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同时也影响着每个家庭。为此,我们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结合,结合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农村 社区教育 发展
前言
199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执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加强与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等一系列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了明确的要求。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三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发达、多元价值观充斥我们社会的今天,孩子在学校接受到的学习已经远不及家庭、社区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忽视了社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良好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的乡镇。
本地区基本情况概述
营山县柏林乡位于四川营山县最北边,北邻仪陇县立山镇(阳通乡),西靠仪陇县板桥乡,东部和南部分别与县内的合兴乡、孔雀乡相连。乡政府驻地柏林场距县城86公里,是距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加之道路非常之差,到县城得3个多小时车程,与外界相对较封闭。海拔高度354米,面积30.61平方公里。柏林乡辖11个村,人口1.3万余人,乡完小在校学生人数700余人。由于交通的限制,当地主要靠劳务输出创收,年劳务输出达1800人次,所以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家庭对于小孩的教育虽说也是日益关心,但囿于父母外出,老年人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小孩儿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相对匮乏很多,反而会受到社区的一些不良影响。现如今全国加快新农村建设,已经是很多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地虽然也在政府的规划下建设了新农村社区,但是农村社区也大部分仅有老年人和孩子留守,没有多少有知识文化的年轻人在家里,所以也形成不了学习型的社区和家庭。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1)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结合整体联动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区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这三者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学校、家庭、社区各方面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构建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积极向上发展,争取到最佳教育效果。
毋庸置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社区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是优先于学校、社区教育的,孩子首先会从家庭教育中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知识,这些在他们进入学校之前就通过家庭教育所获得,并且在整个人生阶段都会从家庭学习到各项知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導作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和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通过加强校外社区教育的正确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会对学校教育起到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2)三结合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抓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同时以开展教育和训练活动为载体搞好德育教育。学校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家长就要训练孩子用“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教孩子待人接物的礼仪,告诉他应该使自己成为彬彬有礼、文明大方、很有风度的好孩子。
其次,要抓好学习方面的配合。
在这方面许多家长都很重视,积极配合老师抓好孩子的预习、复习、作业等;在家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孩子智力发展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课外读物等。我利用“家校联系卡”每天给家长写短信,通告作业内容以及学生的校表现,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请家长配合学校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
再次,要抓好身体素质的培养。
身体是本钱,做父母的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但大多局限在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上,仅仅满足孩子的食物需求是不够的,还应抓好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锻炼。如每天带着孩子跑步,和孩子一同学习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总之,孩子要全面、健康的成长,家庭配合是很重要的。
最后,要抓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起来,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日益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班曾经有一个叫丁勇文的同学,他非常用功,成绩也不错,但当他成绩出现起伏时,他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如摔笔、踢桌子、撕卷子等,他的行为不但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到老师讲课和同学的学习。针对他的问题,我和他妈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不但在学校表现反常,回到家也不吃不喝,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和他妈妈一起研究了对他心理教育的方法,通过疏导、鼓励、教育,使他走出了误区。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在当地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在乡村孩子中占据大部分比比例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在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中都是由这三类人群所组成。2015年6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对于主要以输出劳务创收的柏林乡来说,留守儿童自然不在少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观察,基本上留守儿童较差,与家长联系也越少的学习成绩也越见差,成绩比较好的一般都是父母在家,平时对孩子也很关心的。
(2)农村家庭的不稳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农村家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家庭出现不稳定现象,儿童本该处在温暖的家庭中成长,这个时候家庭如果出现不稳定,那么对儿童的心理上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不能积极面对,甚至出现一些心理疾病。
(3)学校教师资源匮乏,教师流动严重
农村学校由于各种资源的短缺,很多教师不愿意把自己奉献在这些地方,所以导致教师资源匮乏,特别是优秀教师很难在农村学校长期任教。引进的年轻教师也由于各种原因而只是把农村任教作为暂时发展的跳板,短时间内就又会离开,这样以来,到学校任教的老师短时间也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几乎每年都在更换老师,导致每年都是陌生的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适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社区在教育中的作用微弱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其一,表现是不重视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二,学校个别教师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德、体和智能培养,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其三,有些社会教育机关把不好关,通过宣传媒体对青少年进行的影响的反面的,如影视、书刊经常出现一些不利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腐蚀了青少年,正面教育的作用被反面影响冲击了、削弱了。其四,社会效应机构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不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场地出租,减少了教育活动场所。
(5)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缺乏联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出现脱节的现象。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表现的特点是重智轻德不能全面培养子女,甚至有的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教育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在当地的发展之路
(1)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家庭、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这孩子的发展,然而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的话,那么年轻人就会大量外出打工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普遍出现老年人带着孙子,更有甚者老年人带着重孙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为家庭带来了各种不稳定因素。所以只有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家里就能有足够的经济收入,那么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就大量的减少,家庭、社区的不和谐因素也大量減少,便会在和谐稳定中发展。
(2)增加教育投入,建设学习型社区、家庭
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城市综合改革试验中,社区教育工作应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综合改革发展规划中。如北京市西城区已经把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社会综合试验区规划中,并把“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作为规划中的一项任务,提出以大教育思想指导社区教育,以社区为载体,以促进“双向服务”,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社区教育组织管理者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和健全机制,把各种资源充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起来,使社区内的各种家庭、邻里街区、企业、学校,文化体育场地、自然人文景观,承载包容着丰富的现代文化生活及科技知识内涵,成为社区教育活动最坚实可用的活动场地和有效载体。
(3)加强学校师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的良好发展
农村学校应该加大投资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师资到学校从事中长期教育事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社区以及家庭教育的建设中去,发挥好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孩子接受到更加良好全面的教育。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联动
按需进行校访和家访。家长可以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当面商讨教育对策。老师也可以到学生家访问,家访时,老师可看到学生的家境和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从而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家访交流直接,能加深师生的情感和了解,但是假如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告状,那么会受到学生的反对,其结果将造成三方关系的紧张,从而抵消效果。因此,此类方法的成功度在于访的实质性内容和艺术性方法。电话是现今生活中非常方便的通讯工具,家校联系可随时采用这种方法。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出席运动会、观看节日表演等。家长可从活动中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更主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别的孩子的情况,从而看出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既有承接性,更有双面性。在现代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孩子们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同时也影响着每个家庭。为此,我们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结合,结合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